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9910发布日期:2021-09-04 11:2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狭义的建筑物是指房屋,不包括构筑物,房屋是指有基础、墙、顶、门、窗,能够遮风避雨,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建筑相关专业多是指狭义的建筑物涵义,最能够说明“建筑”相关专业学习的建筑物的概念的是老子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有室之用,“这也无疑是对狭义建筑物概念,最清晰最直接的表述。
3.建筑受到的外力有两种,为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进行建筑受力分析时,需要对建筑进行受力模拟测试,以便于采用最少的成本,修建满足要求的建筑。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包括支撑台和放置板,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卡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板。
8.可选的,所述支撑台下表面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架,所述卡架的内部插接有存放盒。
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开设有卡孔,所述滑动块的侧面插接有卡柱,所述卡柱贯穿所述滑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卡孔插接。
10.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伸缩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放置板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12.可选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卡块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
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通过放置板、卡块、滑动块、伸缩板和压杆的设置,设计人员可以将建筑模型卡接在卡块上,通过滑动块和伸缩板调节压杆的高度和位置,使压杆能放置在建筑模型顶部,然后向放置板上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从而通过压杆对建筑模型施加不同的压力,能便于设计人员用不同的重力测试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
16.2、该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通过套管、转轴和通风板的设置,设计人员可以在通风板一侧用外部设备向通风板吹风,风通过通风板吹向支撑板上的建筑模型上,能模拟现实中水平风力对建筑的横向吹力,且支撑板通过转轴和套管能在支撑台上转动,能使建筑模型的四周都受到模拟风力的吹动,提高了受力模拟的准确性,更便于受力模拟时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台;2、放置板;3、套管;4、转轴;5、支撑板;6、卡块;7、支撑杆;8、滑动块;9、固定杆;10、伸缩板;11、滑槽;12、滑块;13、压杆;14、通风板;15、卡架;16、存放盒;17、卡孔;18、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包括支撑台1和放置板2,支撑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3,套管3的内部卡接有转轴4,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支撑台1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滑动块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10,伸缩板10远离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13,滑块12在滑槽11内滑动,能根据不同面积的建筑模型调整压杆13的间距,支撑台1上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板14;
23.通过放置板2、卡块6、滑动块8、伸缩板11和压杆13的设置,设计人员可以将建筑模型卡接在卡块6上,通过滑动块8和伸缩板11调节压杆13的高度和位置,使压杆13能放置在建筑模型顶部,然后向放置板2上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从而通过压杆13对建筑模型施加不同的压力,能便于设计人员用不同的重力测试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
24.通过套管3、转轴4和通风板14的设置,设计人员可以在通风板14一侧用外部设备向通风板14吹风,风通过通风板14吹向支撑板5上的建筑模型上,能模拟现实中水平风力对
建筑的横向吹力,且支撑板5通过转轴4和套管3能在支撑台1上转动,能使建筑模型的四周都受到模拟风力的吹动,提高了受力模拟的准确性,更便于受力模拟时使用;
25.支撑台1下表面靠近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架15,卡架15的内部插接有存放盒16,存放盒16能便于使用人员存放配重块,支撑杆7的侧面开设有卡孔17,滑动块8的侧面插接有卡柱18,卡柱18贯穿滑动块8的一端与卡孔17插接,对滑动块8的高度起到了固定作用,固定杆9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伸缩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定位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能对伸缩板10进行固定,滑槽11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11以放置板2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卡块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卡块6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的上表面。
26.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27.1、设计人员可以将建筑模型卡接在卡块6上,通过滑动块8和伸缩板11调节压杆13的高度和位置,滑块12在滑槽11内滑动,能根据不同面积的建筑模型调整压杆13的间距,使压杆13能放置在建筑模型顶部;
28.2、然后向放置板2上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从而通过压杆13对建筑模型施加不同的压力,能便于设计人员用不同的重力测试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
29.3、设计人员可以在通风板14一侧用外部设备向通风板14吹风,风通过通风板14吹向支撑板5上的建筑模型上,能模拟现实中水平风力对建筑的横向吹力;
30.4、支撑板5通过转轴4和套管3能在支撑台1上转动,能使建筑模型的四周都受到模拟风力的吹动,提高了受力模拟的准确性,更便于受力模拟时使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