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5607发布日期:2021-04-16 13:0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具有低辐射、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信息产品中。此外,生产制造商为了积极发展高穿透率(high light transmission,hlt)和低成本的新型液晶面板,如图1所示的数据线共享(data line sharing,dls)大视角像素驱动架构已被提出。dls架构通过减少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sd)的个数来降低面板的成本,同时为了提高面板的穿透率,采用4畴(4domain)的像素设计。然而,4畴的液晶面板具有大视角且色偏(color shift)严重的问题,需搭配大视角提升算法,但如图1所示的dls架构在搭配大视角算法时,由于列方向h的正负极性分布不均匀,且正负极性的亮度存在差异,导致摇头纹(flickerline)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数据线共享(dls)架构与大视角算法的兼容,促进dls显示面板的量产。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多个像素单元。每条所述数据线垂直排列。每条所述扫描线水平排列且与每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设置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且分别包括两个以阵列排列的子像素。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分别定义有第一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及第四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或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或所述第一数据线。
5.在一实施例中,沿着每条所述扫描线方向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驱动极性依序为h+l+、h

l

、h+l+、h

l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驱动极性相反,且依序为h

l

、h+l+、h

l

、h+l+。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及
7.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
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驱动极性相同,相邻的各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驱动极性相反。
9.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源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每条所述数据线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器通过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扫描信号。
10.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11.多条数据线,每条所述数据线垂直排列;
12.多条扫描线,每条所述扫描线水平排列且与每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及
13.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设置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且分别包括两子像素阵列排列而成,其中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分别定义有第一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及第四像素单元;
14.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或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或所述第一数据线。
15.在一实施例中,沿着每条所述扫描线方向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驱动极性依序为h+l+、h

l

、h+l+、h

l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驱动极性相反,且依序为h

l

、h+l+、h

l

、h+l+。
16.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内的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及
17.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内的第二子像素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
1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驱动极性相同,相邻的各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驱动极性相反。
19.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源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每条所述数据线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器通过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扫描信号。
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大视角算法搭配驱动极性hlhl的数据映射(data mapping)方式,能够最大可能地保证显示面板画质的细腻程度,显示画面弱颗粒感、无摇头纹(flickerline)、无信號干擾(crosstalk)、低功耗情况下提高hg2d(halfgate,two data栅极线(数量)减半、数据线(数量)倍增)面板的可视角度广,进而,促进dls显示面板的量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架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架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另一架构示意图;及
25.图4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像素单元,源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2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器3通过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所述扫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各条所述数据线d1

d7,各条所述扫描线s1

s8及各所述像素单元11

1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每条所述数据线d1

d7垂直排列。每条所述扫描线s1

s8水平排列且与每条所述数据线d1

d7相互交叉。
30.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设置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且分别包括两个以阵列排列的子像素。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之间分别定义有第一像素单元11、第二像素单元12、第三像素单元13及第四像素单元14。以第一像素单元11而言,也就是所述像素单元11设置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d1、d2和所述扫描线之s1、s2之间且分别包括两子像素111、112阵列排列而成,以此类推。
31.在如图2中的a,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一子像素111、141及第二子像素112、14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或第二数据线d2。也就是说,每个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和漏极的其中一端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或第二数据线d2,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則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s1

s2及s7

s8。在如图2中的b,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一子像素121、131及第二子像素122、132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或第一数据线d1。也就是说,每个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和漏极的其中一端会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或第一数据线d1,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則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s3

s4及s5

s6。
32.具体而言,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
内的第一子像素111、141及第二子像素112、14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一子像素121、131及第二子像素122、132则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以此类推,从而达成完整的数据线共享(dls)显示面板架构和显示面板方式,实现dls架构与大视角算法的兼容,促进dls显示面板的量产。
33.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一子像素111、141及第二子像素112、142也可以分别连接第二数据线d2。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一子像素121、131及第二子像素122、132即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以此类推,同样能够达成完整的dls显示面板架构和显示面板方式。
34.对于每一像素单元内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与各所述数据线的连接方式,在时序可以任意组合。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一子像素111、14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1、s7。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二子像素112则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2、s8。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一子像素121、13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3、s5。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二子像素122、132则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4、s6。
35.然而,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一子像素111、14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2、s8。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内的第二子像素112、142则可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d1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1、s7。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一子像素121、13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及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4、s6。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内的第二子像素122、132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d2及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s3、s5。
36.因此,以第一像素单元11内的两子像素111、112而言,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即蓝色子像素)111在时序上先于第二子像素(即绿色子像素)112亮。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子像素(绿色子像素)112在时序上先于第一子像素(蓝色子像素)111亮,视需要而改变。
37.在如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每条所述扫描线s1

s8方向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的驱动极性依序为h+l+、h

l

、h+l+、h

l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2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13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1及所述第四像素单元14的驱动极性相反,且依序为h

l

、h+l+、h

l

、h+l+、

。具体而言,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有子像素的驱动极性均相同,且与相邻之间的各所述像素单元的所有子像素的驱动极性均相反。
38.此外,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1

14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111、112、113、114和所述第二子像素112、122、132、142的驱动极性相同,相邻的各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第一子像素111、112、113、114和所述第二子像素112、122、132、142的驱动极性相反。
39.由于所述第一数据线d1的驱动电压变化而言,h+l+到h

l

,存在h+l+到h

l

的切换,使列方向上h的正负极性分布均匀,因此正负极性的亮度不存在差异,实现解决摇头纹的问题。
40.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源极驱动器2和栅极驱动器3。所述源极驱动器2
通过每条所述数据线d1

d7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器3通过每条所述扫描线s1

s8与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用于输出扫描信号。
41.再者,请一并参考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5,所述显示装置5包括显示面板1。所述显示装置5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所述显示装置5的其他器件及功能与现有显示面板的器件及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显示面板1的架构与像素驱动方式,请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
42.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通过大视角算法搭配驱动极性hlhl的数据映射(data mapping)方式,能够最大可能地保证显示装置5画质的细腻程度,显示画面弱颗粒感、无摇头纹(flickerline)、无信號干擾(crosstalk)、低功耗情况下提高hg2d(halfgate,two data栅极线(数量)减半、数据线(数量)倍增)面板的可视角度广,进而,促进dls显示面板1的量产。
43.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