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模型及鼻腔仿真冲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19974发布日期:2021-07-09 14:2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鼻腔模型及鼻腔仿真冲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鼻腔模型及鼻腔仿真冲洗方法。


背景技术:

2.鼻腔给药是一种非常好的直接将药物输入至血液系统的方式,这可以避免静脉埋管的需要,但却实现了快速、有效的药物递送。鼻腔粘膜表面光滑湿润,血管丰富,药液滴鼻或鼻腔吸人可在局部发挥作用,也有通过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鼻腔较容易接近,而且富含血管丛,这使得局部施用的药物可以快速地达到发挥效力的血药浓度。
3.但是,通常采用计算机模拟检测目前的冲洗鼻腔的方法或者冲洗鼻腔的产品(例如喷头或鼻腔冲洗设备)对鼻腔的冲洗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完全受制于软件的设置和其局限性,仿真数据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腔模型及鼻腔仿真冲洗方法,以仿真鼻腔冲洗过程,解决目前对鼻腔的冲洗效果检测困难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鼻腔模型,所述鼻腔模型包括基座、软胶结构和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基座设置为能够可拆分地扣合在一起以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基座之间形成具有入液口和出液口的仿真鼻腔,所述软胶结构设置在所述仿真鼻腔内且由软质材料制成以用于模拟人体鼻腔内的软体部件,所述仿真鼻腔内形成与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的鼻腔通道。
6.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者由透明材料制成。
7.优选地,所述基座的边缘形成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盖板的边缘形成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能够相互配合以对所述仿真鼻腔进行密封。
8.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入液口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鼻翼,所述鼻翼形成有与所述入液口连通的鼻孔。
9.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应鼻腔额窦位置的额窦腔;
10.所述软胶结构在对应于鼻腔钩突的位置有额窦手术切口;
11.所述额窦腔和所述额窦手术切口之间连通有额窦手术通道。
12.优选地,所述鼻腔模型采用软硬两种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形成。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鼻腔仿真冲洗方法,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鼻腔模型,所述方法包括:
14.采用喷头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使得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的所述鼻腔通道流出所述出液口,完成测试前冲洗;
15.对完成测试前冲洗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取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x;
16.将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盖板打开,在所述软胶结构上涂抹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重量为s的粘性物;
17.将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基座上,并采用喷头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以使得至少部分所述粘性物随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流出所述出液口,完成测试冲洗;
18.对完成测试冲洗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取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y;
19.计算被冲洗掉的所述粘性物的重量z为s+x

y,得到粘性物的清除率为t=z/s
×
100%。
20.优选地,在采用喷头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后,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还包括:
21.通过透明的所述盖板和/或基座观察冲洗液在所述仿真鼻腔内的冲洗过程。
22.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鼻腔仿真冲洗方法,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鼻腔模型,所述方法包括:
23.采用喷头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使得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的所述鼻腔通道流出所述出液口,完成测试前冲洗;
24.对完成测试前冲洗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得所述鼻腔模型重量x;
25.将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盖板打开,在所述额窦腔内涂抹重量为s的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粘性物;
26.将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基座上,并采用喷头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至少部分所述粘性物随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流出所述出液口,完成测试冲洗;
27.对完成测试冲洗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为y;
28.计算被冲洗掉的所述粘性物的重量z为s+x

y,得到粘性物的清除率为t=z/s
×
100%。
29.优选地,在采用喷头将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内后,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还包括:
30.通过透明的所述盖板和/或基座观察冲洗液在所述仿真鼻腔内的冲洗过程。
3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鼻腔的冲洗进行仿真,从而有效检测采用冲洗液冲洗鼻腔的冲洗效果,从而评估不同的冲洗用设备和冲洗方法对清除分泌物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鼻腔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鼻腔模型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鼻腔模型的基座上设置软胶结构的示意图;
35.图4为冲洗液在鼻腔模型中的冲洗过程示意图;
36.图5为软胶结构上涂抹有粘性物的示意图;
37.图6为冲洗液冲洗鼻腔模型中粘性物的示意图;
38.图7为鼻腔模型中设置额窦腔和额窦手术切口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
基座;11

第一密封结构;2

盖板;21

第二密封结构;3

软胶结构;31

额窦手术切口;4

鼻孔;5

出液口;6

仿真鼻腔;61

额窦腔;62

额窦手术通道;7

鼻翼;8

鼻腔通道;
9

粘性物;10

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42]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0043]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44]
本发明提供一种鼻腔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鼻腔模型包括基座1、软胶结构3和盖板2,所述盖板2和所述基座1设置为能够可拆分地扣合在一起以在所述盖板2和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具有入液口和出液口5的仿真鼻腔6,所述软胶结构3设置在所述仿真鼻腔6内且由软质材料制成以用于模拟人体鼻腔内的软体部件,所述仿真鼻腔6内形成与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5连通的鼻腔通道8。其中,基座1和盖板2为硬质材料。
[0045]
本发明提供的仿真鼻腔,可以对鼻腔的冲洗进行仿真,从而有效检测采用冲洗液冲洗鼻腔的冲洗效果。其中内置的软胶结构3模拟鼻腔内结构和黏膜,有利于冲洗液在仿真鼻腔环境下的流动特性观察,有利于测量模拟分泌物和鼻腔黏膜的相对黏性对冲洗液清除率的影响。可拆卸式盖板2打开时,可以暴露鼻腔模型内的环境用于鼻腔模型内特定位置模拟分泌物的定量涂抹,然后将可拆卸式盖板2与基座1结合进行仿真鼻腔冲洗,称重测量冲洗前后总体重量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的冲洗用设备和冲洗液形态对特定位置模拟分泌物的清除率。
[004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和所述盖板2中的至少一者由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在对鼻腔的冲洗进行仿真时,可以在鼻腔模型的外侧清楚地看到冲洗液的冲洗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置仅基座1采用透明材料,或者仅盖板2采用透明材料,或者两者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0047]
为使得盖板2与基座1扣合在一起后对仿真鼻腔6除入液口和出液口5之外的边缘进行密封,在所述基座1的边缘形成第一密封结构11,所述盖板2的边缘形成第二密封结构21,所述第一密封结构11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21能够相互配合以对所述仿真鼻腔进行密
封,从而使得冲洗液只能从入液口进入,从出液口5流出。具体的,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11为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结构21为能够插入密封槽中的密封条。也可以设置第一密封结构11和第二密封结构21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其它结构。
[0048]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入液口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鼻翼7,所述鼻翼7形成有与所述入液口连通的鼻孔4。冲洗液可以从鼻孔4喷入到仿真鼻腔6内。
[0049]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所述基座1和所述盖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应人体鼻腔额窦位置的额窦腔61;
[0050]
所述软胶结构3在对应于鼻腔钩突的位置有额窦手术切口31;
[0051]
所述额窦腔61和所述额窦手术切口31之间连通有额窦手术通道62。
[0052]
该实施方式中的鼻腔模型用于术后冲洗模拟,在进行仿真模拟时,可以将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粘性物9涂抹在额窦腔61内,用于模拟人体鼻腔额窦术后分泌物存在状态,然后采用喷头10将定量冲洗液从鼻孔4喷入到仿真鼻腔6内进行冲洗,通过检测额窦腔61对应的鼻腔额窦术后窦体的分泌物清除率,可以评估不同喷头、不同鼻腔冲洗设备和方法在额窦腔61对应的鼻腔额窦术后窦体的清除分泌物这一临床手段上的有效性。
[0053]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鼻腔模型可以采用软硬两种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形成,当然,并不排除所述鼻腔模型采用例如注塑等加工方式形成。在打印时,可以采用软硬两种材料打印基座1和软胶结构3,采用硬质材料打印盖板2。
[005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鼻腔仿真冲洗方法,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鼻腔模型,所述方法包括:
[0055]
采用喷头10将定量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入液口喷入到仿真鼻腔6内,使得所述冲洗液从仿真鼻腔6的鼻腔通道8流出出液口5,完成测试前冲洗;
[0056]
对完成测试前冲洗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取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x;
[0057]
将所述鼻腔模型的盖板2打开,在软胶结构3上涂抹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重量为s的粘性物9;
[0058]
将盖板2盖在基座1上,并采用喷头10将定量冲洗液从入液口喷入到仿真鼻腔6内,以使得至少部分所述粘性物9随所述冲洗液从仿真鼻腔6流出出液口5,完成测试冲洗;
[0059]
对完成测试冲洗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取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y;
[0060]
计算被冲洗掉的粘性物9的重量z为s+x

y,得到粘性物9的清除率为t=z/s
×
100%。
[006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上所述的鼻腔仿真冲洗方法来模拟对鼻腔冲洗从而对鼻腔的冲洗效果进行检测的具体过程如下:
[0062]
如图1所示,将盖板2和基座1扣合在一起,基座1的第一密封结构11和盖板2的第二密封结构21配合密封,在两者之间形成具有入液口(图1中在入液口处设置与入液口连通的鼻孔4)和出液口5的仿真鼻腔6;
[0063]
如图4所示,采用喷头10插入鼻腔模型的鼻孔4内,将定量的冲洗液从鼻孔4喷入到仿真鼻腔6中,冲洗液经鼻腔通道8从出液口5流出,完成定量冲洗液的冲洗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明的盖板2和/或基座1从外侧观察冲洗液在仿真鼻腔6内的冲洗过程;
[0064]
将冲洗后的鼻腔模型置于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冲洗后的鼻腔模型的重量为x;
[0065]
将鼻腔模型的盖板2打开,如图5所示,在仿真鼻腔内的软胶结构3上涂抹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粘性物9,该粘性物9的重量为s;
[0066]
再将盖板2与基座1扣合在一起,如图6所示,并采用喷头10将定量的冲洗液从鼻孔4喷入到仿真鼻腔6内,对软胶结构3上的粘性物9进行冲洗,至少部分粘性物9随冲洗液通过鼻腔通道8流出出液口5;在冲洗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明的盖板2和/或基座1从外侧观察冲洗液在仿真鼻腔6内的冲洗过程;
[0067]
将冲洗过的所述鼻腔模型放置在电子秤上称重,获得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为y;
[0068]
由此可以计算出被冲洗掉的所述粘性物9的重量z为s+x

y,得到粘性物9的清除率为t=z/s
×
%。
[0069]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鼻腔仿真冲洗方法,所述鼻腔仿真冲洗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鼻腔模型,所述方法包括:
[0070]
采用喷头将冲洗液从所述鼻腔模型的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6内,使得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6的所述鼻腔通道8流出所述出液口5;
[0071]
对冲洗过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得所述鼻腔模型重量x;
[0072]
将所述鼻腔模型的盖板2打开,在额窦腔61内涂抹重量为s的用于模拟人体分泌物的粘性物9;
[0073]
将所述盖板2盖在基座1上,并采用喷头10将冲洗液从所述入液口喷入到所述仿真鼻腔6内,至少部分所述粘性物9随所述冲洗液从所述仿真鼻腔6流出所述出液口5;
[0074]
对冲洗过的所述鼻腔模型进行称重,获得所述鼻腔模型的重量y;
[0075]
计算被冲洗掉的所述粘性物的重量z为s+x

y,得到粘性物的清除率为t=z/s
×
100%。
[0076]
该鼻腔仿真冲洗方法用于术后冲洗模拟,可以检测在额窦腔61对应的鼻腔额窦术后窦体的分泌物的清除率。采用该方法对鼻腔进行冲洗的过程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0077]
本发明提供的鼻腔仿真冲洗方法可以评估喷头、不同鼻腔冲洗设备和方法在清除分泌物这一临床手段上的有效性。
[0078]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