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38491发布日期:2021-11-17 23:1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


背景技术:

2.各种器官内的良/恶性肿瘤、癌症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类多发病症。根据2020年调研显示,全球癌症新发1929万例,23.7%(457万例)发生在中国,全球癌症死亡996万例,30.1%(300万例)发生在中国,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癌症高发、高死亡地区。
3.然而,肿瘤切除手术十分复杂,附近有大量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因而在真正为病人主刀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观摩以累积足够的临床经验。然而现有的练习教具只能模拟一款肿瘤进行练习,临床应用的效果不佳,中国专利(cn105719550b)公开一种肿瘤切除手术练习模型及其制造方法,虽然能模拟制造病人肿瘤结构,其肿瘤结构通过连接件悬置于薄壁器官内,但是其不能模拟实际肿瘤结构与器官的连接关系,不能达到练习模拟肿瘤切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模拟病人的肿瘤结构,并可在教具平台上练习,临床应用效果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对病人的肿瘤或者癌症以及患病部位扫描,获得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8.s2、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9.s3、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形成模板;
10.s4、处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
11.s5、通过添加、删除、分离或合并模板形成实体三维图像;
12.s6、拆分三维图像形成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分别设计并打印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的模具;
13.s7、硅胶浇注模具成型;
14.s8、拼接浇注成型的组织结构,形成仿生肿瘤结构。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1中,扫描层厚为0.03

0.05mm,完成100至1000层扫描,获得肿瘤及患病部位的医学影像数据。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3中,提取数据时,设置阈值0以上、1000以下为普通组织,阈值1000

2000为肿瘤组织。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4中,识别并处理肿瘤边界,与正常结构进行区分。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6中,将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形成stl文件,通过三维软件分别设计模具,并通过3d打印将其型芯和型腔分别打印出来。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7中,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在室温20

25℃,湿度在45%

55%的环境下进行固化制成产品。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7中,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通过加热使其保持在30

60℃的环境下,湿度在45%

55%进行固化制成产品。
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7中,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在湿度在45%

55%的环境下,使用紫外线高压汞灯照射1~2min进行固化制成产品。
22.作为本发明另外一种实施方案,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包括有如上述的仿生肿瘤结构、连接器和人体结构平台,所述连接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人体结构平台上,仿生肿瘤结构通过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人体结构平台内。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仿生肿瘤结构包括有肿瘤拼接结构、组织拼接结构以及相接结构,所述肿瘤拼接结构和所述组织拼接结构通过所述相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肿瘤拼接结构可以设置于所述组织拼接结构内部或者外部。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能够将病人体内的肿瘤及其患病器官扫描下来,通过拼接的方式形成器官三维图,再打印出来形成仿生器官,医护人员可以将仿生器官放置入人体结构平台中,于其中练习肿瘤切除术,更直观的显示肿瘤与器官的连接关系,练习完成后,可以更换进行手术的部分进行多次练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仿生肿瘤结构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人体结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锁紧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如图1所示,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步骤1、对病人的肿瘤或者癌症以及患病部位扫描,获得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35.在步骤1中,采用ct机、x光机或者核磁共振对病人进行肿瘤或者癌症部位扫描,ct扫描层厚为0.05mm,完成100至1000层扫描,获得肿瘤及患病部位的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dicom文件为可用于数据交换的医学图像格式,用于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交互,
扫描层数可以根据器官或者组织大小进行调整。
36.步骤2、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37.步骤2中,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可以形成为三维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mimics为交互式的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cs文件为可被三维软件识别文件,能够将医学影像数据转化成为三维图像文件,便于使用计算机通过三维软件进行编辑,能够对人体扫描识别形成医学影像并且进行数字化。
38.步骤3、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形成模板。
39.在步骤3中,于计算机中采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将每一层ct扫描结果形成模板,其中,提取数据时,设置阈值0为脂肪组织,阈值0以上、1000以下为普通组织,阈值1000

2000为肿瘤组织或者癌症组织以及癌症浸润组织,阈值2000以上为骨结构,用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或者结构,由于癌症细胞可以无限制分化,导致影像数据中呈现出高密度结构,能够于影像数据中呈现出不同的组织或者结构之间的分层,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包括maya、3dmax、ug、solidworks、zbrush软件。
40.步骤4、处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
41.在步骤4中,处理模板,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进行处理,使模板能够清楚、完整地显示不同器官、不同结构、不同组织之间的边界,其中,识别并处理肿瘤边界,与正常结构进行区分。
42.步骤5、通过添加、删除、分离或合并模板形成三维图像。
43.在步骤5中,首先删除各个模板中非患病部位,其次分离正常组织结构以及肿瘤、癌症结构、浸润结构部位形成不同的模板,将相同结构的模板相互拼接起来,形成实体的正常组织结构三维图像、肿瘤结构三维图像、癌症结构三维图像以及浸润结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患病器官三维图像,最后处理正常组织结构、以及肿瘤、癌症结构、浸润结构的三维图像,使其三维图像的表面平整,消除模板拼接时产生的断层。
44.步骤6、拆分三维图像形成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分别设计并打印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的模具。
45.在步骤6中,拆分三维图像,根据肿瘤或者癌症的位置,拆分成多个模板结构,降低模具制造的难度,且降低成型的厚度,降低硅胶成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若肿瘤或者癌症位置生长于器官的外部,则根据该部位的临床手术路径至少拆分成为8个部分形成组织拼接结构;若肿瘤或者癌症位置生长于器官的内部,区分内部肿瘤结构形成肿瘤拼接结构,以及外部正常组织,并根据该部位的临床手术路径将正常组织至少拆分成为8个部分形成组织拼接结构,以分成至少9个部分,并形成stl文件,通过三维软件根据各个部分分别设计模具,并通过3d打印将其型芯和型腔分别打印出来,能够利用该型芯和型腔分别制作出模具。
46.步骤7、硅胶浇注模具成型。
47.作为在步骤7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在室温20

25℃,湿度在45%

55%的环境进行固化,保持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于12

48小时内完成硅胶固化,使其通过常温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48.作为在步骤7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通过加热使其保持在30

60℃的环境下,湿度在45%

55%进行固化,保持
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于2

12小时内完成硅胶固化,使其通过加热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49.作为在步骤7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在湿度在45%

55%的环境下,使用365nm为主峰波长的紫外线高压汞灯照射1~2min完成硅胶固化,保持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使其通过紫外灯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50.其中,硅胶材料包括医用类聚丙烯或乙烯、紫光固化硅胶和金属材料,紫光固化硅胶是一种利用光引发剂(光敏剂)的感光性、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光引发形成激发生态分子,分解成自由基或是离子,使不饱和有机物进行聚合、接技、交联等化学反应达到固化的目的硅胶。
51.步骤8、拼接浇注成型的模块结构,形成仿生肿瘤结构。
52.在步骤8中,将成型后肿瘤拼接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进行传统抛光,填充制作过程缝隙,达到各部位光滑性,使仿生肿瘤结构各个部件之间便于衔接在一起。于肿瘤拼接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的连接处安装相接结构,肿瘤拼接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通过相接结构连接,相接结构可以为硅胶胶水、卡扣结构或者钕磁铁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者拆卸肿瘤拼接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硅胶胶水为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热塑性树脂胶粘剂以热塑性树脂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醛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热塑性树脂胶粘剂遇热变软,冷却变硬,有较好的粘附性和弹性,当需要粘合或者拆卸时,采用热水浸泡或吹风机加热上述胶水,使胶水软化,即可进行粘合或者拆卸。
53.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上述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得出的仿生肿瘤结构,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包括有仿生肿瘤结构1、连接器2和人体结构平台3,连接器2可拆卸设置于人体结构平台3上,仿生肿瘤结构1通过连接器2设置于人体结构平台3内,医护人员或者学生可以通过上述仿生肿瘤结构医学教具练习切除肿瘤、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的相关手术,在本实施例中,人体结构平台3为仿生人体躯干,上述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模拟肿瘤结构于真实人体躯干内的情况,仿生肿瘤结构1和人体结构平台3由仿生硅胶制成,能够模拟真实器官和皮肤触觉,人体结构平台3上设有可拆卸的皮肤结构,皮肤结构覆盖于仿生肿瘤结构1表面,且与人体结构平台3连接,皮肤结构包括有仿生皮肤和仿生脂肪,可以根据练习需求调整仿生皮肤和仿生脂肪的厚度,能够适应不同人的身体结构,使练习更接近临床。
54.仿生肿瘤结构1包括有肿瘤拼接结构、多个组织拼接结构以及相接结构(图中未显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通过相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肿瘤拼接结构可以设置于组织拼接结构内部或者组织拼接结构外部。相接结构可以为卡扣结构或者钕磁铁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者拆卸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医护人员可以于仿生肿瘤结构的教具平台上练习切除肿瘤、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的相关手术,练习完成后,可以更换切除部位的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使医护人员可以不断地进行手术练习,练习熟练后,再于病人上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55.其中,连接器2根据仿生肿瘤结构1的分布位置设置于人体结构平台3上,连接器2可通过铆钉或者低温粘连性胶固定在人体结构平台3上,铆钉可以永久固定在人体结构平台3上,连接器2通过低温粘连性胶固定能够根据需求更换连接器2的位置,使仿生肿瘤结构
1的固定方式更加灵活。
56.如图4所示,连接器2包括有底座21、第一连接部22、锁紧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底座21固定于人体结构平台3上,第一连接部22固定于底座21上,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4分别与锁紧部23连接,仿生肿瘤结构1与第二连接部24连接,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4能够相对锁紧部23转动,使固定于第二连接部24的仿生肿瘤结构1能够自由调整角度,可以根据病症的不同调整仿生肿瘤结构1的角度或是更换仿生肿瘤结构1,锁紧部23能够将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4形成相对固定,防止其移动,以固定仿生肿瘤结构1。
57.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22包括有第一连接杆222和第一球体221,第一连接杆222的一端与第一球体221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1连接,第一球体221转动设置于锁紧部23中,第一连接部22通过第一球体221实现转动,且第一球体221能够多角度转动,使仿生肿瘤结构1转动的角度更大、活动的范围更广。第二连接部24包括有第二连接杆242和第二球体241,第二连接杆242的一端与第二球体241连接,另一端与仿生肿瘤结构1连接,第二球体241转动设置于锁紧部23中,第二连接部24通过第二球体241实现转动,且第二球体241能够多角度转动,使仿生肿瘤结构1转动的角度更大、活动的范围更广。
58.请参考图7所示,锁紧部23包括有两个锁紧夹块231和锁紧螺栓(图中未显示),两个锁紧夹块231夹紧第一球体221和第二球体241,锁紧夹块231上设有锁紧槽232,第一球体221和第二球体241分别设置于锁紧槽232中,第一球体221和第二球体241于两个锁紧槽232转动,锁紧夹块231上设有锁紧孔233,锁紧螺栓分别与两个锁紧孔233螺设,使两个锁紧夹块231相互靠近,能够通过两个锁紧夹块231将第一球体221和第二球体241夹紧,避免其转动。其中,锁紧夹块23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234,刻度234与锁紧槽232对齐,能够显示第一连接杆222和第二连接杆242的转动角度,便于精确调整仿生肿瘤结构1的角度。
59.[实施例1]
[0060]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患有大肠癌的病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应用于所有患有肿瘤或者癌症的组织或者器官,包括以下步骤:
[0061]
步骤1、对病人的扫描,获得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62]
在步骤1中,采用ct机对病人的大肠扫描,ct扫描层厚为0.05mm,完成200层扫描,获得大肠的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63]
步骤2、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064]
步骤2中,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可以形成为三维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065]
步骤3、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形成模板。
[0066]
在步骤3中,于计算机中采用ug软件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将每一层ct扫描结果形成模板,其中,提取数据时,设置阈值0为脂肪组织,阈值0

1000为普通组织,阈值1000

2000为肿瘤组织或者癌症组织以及癌症浸润组织,阈值2500以上为骨结构,用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或者结构。
[0067]
步骤4、处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
[0068]
在步骤4中,处理模板,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进行处理,使模板能够清楚、完整地显示大肠和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的边界。
[0069]
步骤5、通过添加、删除、分离或合并模板形成三维图像。
[0070]
在步骤5中,首先删除各个模板中非大肠部位,其次分离大肠中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组织、浸润组织部位形成不同的模板,将相同结构的模板相互拼接起来,形成实体的大肠正常组织结构三维图像、癌症结构三维图像以及浸润结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拼接形成完整的大肠,最后处理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结构、浸润结构的三维图像,使其三维图像的表面平整,消除模板拼接时产生的断层。
[0071]
步骤6、拆分三维图像形成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分别设计并打印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的模具。
[0072]
在步骤6中,拆分三维图像,由于癌症位置生长于大肠的内部,区分内部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形成癌症组合结构,以及外部大肠正常组织拆分成为8个部分形成组织拼接结构,以分成9个部分,并形成stl文件,通过ug软件根据各个部分分别设计型芯和型腔,并通过3d打印将型芯和型腔打印出来,能够利用该型芯和型腔将该部位的模具制作出来。
[0073]
步骤7、硅胶浇注模具成型。
[0074]
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在室温20℃,湿度在50%进行固化,保持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于36小时内完成硅胶固化,使其通过常温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0075]
步骤8、拼接浇注成型的模块结构,形成仿生肿瘤结构。
[0076]
在步骤8中,将成型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进行传统抛光,填充制作过程缝隙,达到各部位光滑性,使仿生肿瘤结构各个部件之间便于衔接在一起。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的连接处安装相接结构,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通过相接结构连接,相接结构可以为硅胶胶水、卡扣结构或者钕磁铁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者拆卸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
[0077]
[实施例2]
[0078]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患有大肠癌的病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应用于所有患有肿瘤或者癌症的组织或者器官,包括以下步骤:
[0079]
步骤1、对病人的大肠扫描,获得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80]
在步骤1中,采用ct机对病人的大肠扫描,ct扫描层厚为0.05mm,完成200层扫描,获得肿瘤及患病部位的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81]
步骤2、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082]
步骤2中,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可以形成为三维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083]
步骤3、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形成模板。
[0084]
在步骤3中,于计算机中采用ug软件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将每一层ct扫描结果形成模板,其中,提取数据时,设置阈值0为脂肪组织,阈值0

1000为普通组织,阈值1000

2000为肿瘤组织或者癌症组织以及癌症浸润组织,阈值2500以上为骨结构,用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或者结构。
[0085]
步骤4、处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
[0086]
在步骤4中,处理模板,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进行处理,使
模板能够清楚、完整地显示大肠和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的边界。
[0087]
步骤5、通过添加、删除、分离或合并模板形成三维图像。
[0088]
在步骤5中,首先删除各个模板中非大肠部位,其次分离大肠中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组织、浸润组织部位形成不同的模板,将相同结构的模板相互拼接起来,形成实体的大肠正常组织结构三维图像、癌症结构三维图像以及浸润结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拼接形成完整的大肠,最后处理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结构、浸润结构的三维图像,使其三维图像的表面平整,消除模板拼接时产生的断层。
[0089]
步骤6、拆分三维图像形成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分别设计并打印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的模具。
[0090]
在步骤6中,拆分三维图像,由于癌症位置生长于大肠的内部,区分内部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形成癌症组合结构,以及外部大肠正常组织拆分成为8个部分形成组织拼接结构,以分成9个部分,并形成stl文件,通过ug软件根据各个部分分别设计型芯和型腔,并通过3d打印将型芯和型腔打印出来,能够利用该型芯和型腔将该部位的模具制作出来。
[0091]
步骤7、硅胶浇注模具成型。
[0092]
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通过加热使其保持在50℃下,湿度在50%进行固化,保持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于6小时内完成硅胶固化,使其通过加热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0093]
步骤8、拼接浇注成型的模块结构,形成仿生肿瘤结构。
[0094]
在步骤8中,将成型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进行传统抛光,填充制作过程缝隙,达到各部位光滑性,使仿生肿瘤结构各个部件之间便于衔接在一起。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的连接处安装相接结构,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通过相接结构连接,相接结构可以为卡扣结构或者钕磁铁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者拆卸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
[0095]
[实施例3]
[0096]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生肿瘤结构的制作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患有肝癌的病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应用于所有患有肿瘤或者癌症的组织或者器官,包括以下步骤:
[0097]
步骤1、对病人的大肠扫描,获得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98]
在步骤1中,采用ct机对病人的大肠扫描,ct扫描层厚为0.05mm,完成200层扫描,获得肿瘤及患病部位的医学影像数据,形成dicom文件。
[0099]
步骤2、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100]
步骤2中,用mimics软件识别dicom文件可以形成为三维文件并保存为用于计算机识别的mcs文件。
[0101]
步骤3、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形成模板。
[0102]
在步骤3中,于计算机中采用ug软件加载mcs文件,提取影像数据,将每一层ct扫描结果形成模板,其中,提取数据时,设置阈值0为脂肪组织,阈值0

1000为普通组织,阈值1000

2000为肿瘤组织或者癌症组织以及癌症浸润组织,阈值2500以上为骨结构,用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或者结构。
[0103]
步骤4、处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
[0104]
在步骤4中,处理模板,将存在空腔、图像不全或者边界不清楚的模板进行处理,使模板能够清楚、完整地显示大肠和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的边界。
[0105]
步骤5、通过添加、删除、分离或合并模板形成三维图像。
[0106]
在步骤5中,首先删除各个模板中非大肠部位,其次分离大肠中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组织、浸润组织部位形成不同的模板,将相同结构的模板相互拼接起来,形成实体的大肠正常组织结构三维图像、癌症结构三维图像以及浸润结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拼接形成完整的大肠,最后处理正常组织结构、以及癌症结构、浸润结构的三维图像,使其三维图像的表面平整,消除模板拼接时产生的断层。
[0107]
步骤6、拆分三维图像形成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分别设计并打印出肿瘤拼接结构和组织拼接结构的模具。
[0108]
在步骤6中,拆分三维图像,由于癌症位置生长于大肠的内部,区分内部癌症组织以及浸润组织形成癌症组合结构,以及外部大肠正常组织拆分成为8个部分形成组织拼接结构,以分成9个部分,并形成stl文件,通过ug软件根据各个部分分别设计型芯和型腔,并通过3d打印将型芯和型腔打印出来,能够利用该型芯和型腔将该部位的模具制作出来。
[0109]
步骤7、硅胶浇注模具成型。
[0110]
将流动状态下的硅胶材料注入至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在湿度在50%的环境下,使用365nm为主峰波长的紫外线高压汞灯照射2min完成硅胶固化,保持硅胶最佳固化环境,使其通过紫外灯固化制成肿瘤拼接结构或者组织拼接结构。
[0111]
步骤8、拼接浇注成型的模块结构,形成仿生肿瘤结构。
[0112]
在步骤8中,将成型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进行传统抛光,填充制作过程缝隙,达到各部位光滑性,使仿生肿瘤结构各个部件之间便于衔接在一起。于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的连接处安装相接结构,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通过相接结构连接,相接结构可以为卡扣结构或者钕磁铁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者拆卸癌症组合结构以及组织拼接结构。
[0113]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