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571发布日期:2021-12-22 14:0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针灸辅助仪。


背景技术:

2.中医在我国医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针灸又是组成中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灸是中医中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医生的送针经验不足与对一些穴位的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出现针灸针送错位置,而且送针的速度与力度也经验不足,从而使患者产生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因此需要在操作者上岗前对送针的速度、力度、位置以及消毒等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反复观察训练,以达到针灸的实际使用效果,使病人的就医经历得到改善。
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灸辅助仪,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医生的送针经验不足与对一些穴位的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出现针灸针送错位置,而且送针的速度与力度也经验不足,从而使患者产生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因此需要在操作者上岗前对送针的速度、力度、位置以及消毒等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反复观察训练,以达到针灸的实际使用效果,使病人的就医经历得到改善。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灸辅助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顶部设有微型气缸、微型气泵与电池,所述微型气缸与外壳顶部固接,微型气泵与电池在外壳与微型气缸之间与外壳内壁固接,所述外壳一侧设有安装针灸针的透明门体;
7.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透明门体一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透明门体一侧铰接有夹爪,用于将针灸针夹紧,所述夹爪的数目为二,两个所述夹爪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连杆与微型气缸下端之间设有压杆,所述压杆与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固接,压杆靠近透明门体的一端固接有压板,用于推动针灸针向下移动;
8.所述微型气缸外壁靠近透明门体一侧固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的活塞杆与一号活塞固接,所述一号活塞将活塞筒分为一号腔室与二号腔室,所述活塞杆远离一号活塞一侧与压杆固接,所述压板正下方靠近外壳底部一侧设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活塞筒内的一号腔室顶部通过一号气管连通,环形气囊位于夹爪一侧的表面设有消毒片;
9.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与环形气囊相对应。
10.优选的,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内套设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端部远离透明门体
一侧固接有开口向下u形杆,所述u形杆远离弹簧杆一侧固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进气阀,活塞套设在气筒内,所述进气阀控制气体单向流入气筒内,所述外壳底部远离透明门体一侧固接有消毒瓶,消毒瓶中盛有消毒液,所述气筒通过二号气管与消毒瓶连通,所述二号气管只允许单向流通,所述环形气囊与外壳底部之间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细管与消毒瓶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在压板与环形气囊之间固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数目为二,用于加热针灸针。
12.优选的,所述夹爪内圈设有防滑胶块。
13.优选的,所述外壳设有通气阀,所述通气阀穿过外壳与微型气缸连通。
14.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出针口处设有透明支撑管。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灸辅助仪,本发明通过透明门体隔绝外部环境,与环形气囊以及消毒片对内部环境与外界隔绝,同时对内部进行消毒使针灸针减少污染,防止在训练时由于失误而使操作者受伤,从而减小伤口感染的概率,提高了针灸辅助仪的使用安全性,并且通过开关控制流向微型气缸气体的充气量与充气速度,以适用于操作者在不同时期下针的速度,特别是缺乏实际针灸下针操作经验的初学者,从而使操作者逐渐积累针灸针送针经验,从而提升针灸治疗的效果。
17.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灸辅助仪,通过透明支撑管对送针部位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针灸辅助仪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中u形杆的局部剖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中活塞筒的局部剖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中夹爪的局部剖视图;
24.图6是图2中a处的剖视图;
25.图中:外壳1、加热板11、出针口12、通气阀13、透明支撑管14、微型气缸2、连杆21、夹爪22、弹簧221、防滑胶块222、压杆23、压板231、活塞筒24、一号气管241、活塞杆242、一号活塞243、一号腔室244、二号腔室245、环形气囊25、弹簧杆26、u形杆27、二号活塞271、进气阀272、气筒28、二号气管281、消毒瓶29、喷头291、细管292、小型气泵3、电池4、透明门体5、消毒片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灸辅助仪,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顶部设有微型气缸2、微型气泵3与电池4,所述微型气缸2与外壳1顶部固接,微型气泵3与电池4在外壳1与微型气缸
2之间与外壳1内壁固接,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安装针灸针的透明门体5;
28.所述微型气缸2的活塞杆端部透明门体5一侧焊接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靠近透明门体5一侧铰接有夹爪22,所述夹爪22的数目为二,两个所述夹爪22之间固接有弹簧221,所述连杆21与微型气缸2下端之间设有压杆23,所述压杆23与微型气缸2的活塞杆固接,压杆23靠近透明门体5的一端固接有压板231;
29.所述微型气缸2外壁靠近透明门体5一侧固接有活塞筒24,所述活塞筒24内的活塞杆242与一号活塞243固接,所述一号活塞243将活塞筒24分为一号腔室244与二号腔室245,所述活塞杆242远离一号活塞243一侧与压杆23固接,所述压板231正下方靠近外壳1底部一侧设有环形气囊25,所述环形气囊25与活塞筒24内的一号腔室244顶部通过一号气管241连通,环形气囊25位于夹爪22一侧的表面设有消毒片6;
30.所述外壳1底部开设有出针口12,所述出针口12与环形气囊25相对应。
31.在进行针灸送针模拟训练时,为了使针灸针操作者对针灸的部位、送针深度、送针速度以及消毒等其他注意事项得到训练而设计本发明;
32.在本发明使用前,操作者首先需要用手握持住针灸辅助仪,将针灸针从透明门体5装入到夹爪22内,夹爪22内的弹簧221使夹爪22将针灸针固定,且针灸针上端部与压板231接触,安装完成后,将透明门体5关闭,减少了针灸针污染的可能性,使针灸针保持干净卫生,此时闭合状态的环形气囊25与透明门体5相配合可以进一步防止针灸针污染,同时环形气囊25上消毒片6内的消毒液挥发,挥发的消毒液对针灸针再次进行消毒,使针灸针保持干净卫生,其次将针灸辅助仪置于人体针灸模型上的针灸部位,打开开关使电池4为小型气泵3供电,使微型气泵3储气,储气后的微型气泵3通过开关控制流向微型气缸2气体的充气量与充气速度,位于微型气缸2活塞杆上的压杆23带动压板231与夹持针灸针的夹爪22相配合使针灸针随微型气缸2活塞杆的伸出而伸出,在微型气缸2上活塞杆伸处的同时,压杆23带动活塞筒24上的活塞杆242伸出,此时活塞筒24将环形气囊25中的空气通过一号气管241抽至一号腔室244中,环形气囊25失去空气收缩变形打开,此时针灸针能够从出针口12刺入模型内,从而操作者可以从透明门体5对针灸针刺入模型的过程进行观察,然后将针灸辅助仪取出,最后观察记录针灸针的深度、位置等信息;
33.本发明通过透明门体5隔绝外部环境,与环形气囊25以及消毒片6对内部环境与外界隔绝,同时对内部进行消毒使针灸针减少污染,防止在训练时由于失误而使操作者受伤,从而减小伤口感染的概率,提高了针灸辅助仪的使用安全性,并且通过开关控制流向微型气缸2气体的充气量与充气速度,以适用于操作者在不同时期下针的速度,特别是缺乏实际针灸下针操作经验的初学者,从而使操作者逐渐积累针灸针送针经验,从而提升针灸治疗的效果。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微型气缸2的活塞杆内套设有弹簧杆26,所述弹簧杆26端部远离透明门体5一侧,固接有开口向下的u形杆27,所述u形杆27远离弹簧杆26一侧固接有二号活塞271,所述二号活塞271上设有进气阀272,二号活塞271套设在气筒28内,所述进气阀272控制气体单向流入气筒28内,所述外壳1底部远离透明门体5一侧固接有消毒瓶29,消毒瓶29中盛有消毒液,所述气筒28通过二号气管281与消毒瓶29连通,所述二号气管281只允许单向流通,所述环形气囊25与外壳1底部之间设有喷头291,所述喷头291通过细管292与消毒瓶29连通;
35.当微型气缸2上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位于微型气缸2活塞杆内的弹簧杆26随之向下运动,同时弹簧杆26带动u形杆27向下运动,u形杆27另一端的活塞271向下运动时,使气筒28内的空气压缩,通过二号气管281将空气压缩至消毒瓶29内,消毒瓶29内部增压,使消毒液受到压缩,消毒液通过细管292将消毒液导流至喷头291,使消毒液从喷头291喷出,对运行的针灸针进行再次消毒;
36.因此本发明使得针灸针在向下运动的同时,喷头291中喷出的消毒液对针灸针实现二次消毒,与消毒片6释放挥发消毒液、透明门体5隔绝外部污染相配合,进一步使针灸针保持干净卫生。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内壁在压板231与环形气囊25之间固接有加热板11,所述加热板11的数目为二;
38.当针灸针放入针灸辅助仪内后,两侧的加热板11开始工作,使针灸针在刺入模型前加热;加热使针灸针更进一步保持干净卫生。
3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夹爪22内圈设有防滑胶块222;
40.夹爪22内圈上的防滑胶块222在针灸针装入夹爪22时,防滑块22利用其自身与针灸针的摩擦力使针灸针在刺入模具时保持稳定;进一步提高了针灸辅助仪的训练效果。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设有通气阀13,所述通气阀13穿过外壳1与微型气缸2连通;
42.不同长度的针灸针安装时,根据不同长度的针灸针将通气阀13打开使微型气缸2中的活塞下落或上移带动针灸针上下移动使针灸针针尖位于出针口12处;使得针灸辅助仪内可以容纳不同长度的针灸针,提高针灸辅助仪的通用性。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位于出针口12处设有透明支撑管14;
44.当针灸针从出针口12送出时,通过透明支撑管14对送针部位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针灸辅助仪的训练效果,而且选用透明材质可以观察针灸针刺入模型的过程,使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45.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46.在进行针灸送针模拟训练时,为了使针灸针操作者对针灸的部位、送针深度、送针速度以及消毒等其他注意事项得到训练而设计本发明;
47.在本发明使用前,操作者首先需要用手握持住针灸辅助仪,然后根据不同长度的针灸针将通气阀13打开调节微型气缸2中的活塞下落或上移调节至能够将针灸针装入针灸辅助仪的位置,将针灸针从透明门体5装入到夹爪22内,夹爪22内的弹簧221使夹爪22将针灸针固定,夹爪22内圈上的防滑胶块222在针灸针装入夹爪22时,防滑块22利用其自身与针灸针的摩擦力使针灸针在刺入模具时保持稳定,且针灸针上端部与压板231接触,安装完成后,将透明门体5关闭,减少了针灸针污染的可能性,使针灸针保持干净卫生,此时闭合状态的环形气囊25与透明门体5相配合可以进一步防止针灸针污染,两侧的加热板11开始工作,使针灸针在刺入模型前加热,同时环形气囊25上消毒片6内的消毒液挥发,挥发的消毒液对针灸针再次进行消毒,使针灸针保持干净卫生;
48.其次将针灸辅助仪置于人体针灸模型上的针灸部位,打开开关使电池4为小型气泵3供电,使微型气泵3储气,储气后的微型气泵3通过开关控制流向微型气缸2气体的充气量与充气速度,位于微型气缸2活塞杆上的压杆23带动压板231与夹持针灸针的夹爪22相配
合使针灸针随微型气缸2活塞杆的伸出而伸出,在微型气缸2上活塞杆伸处的同时,压杆23带动活塞筒24上的活塞杆242伸出,此时活塞筒24将环形气囊25中的空气通过一号气管241抽至一号腔室244中,环形气囊25失去空气收缩变形打开,此时针灸针能够从出针口12刺入模型内,微型气缸2上的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同时,位于微型气缸2活塞杆内的弹簧杆26随之向下运动,同时弹簧杆26带动u形杆27向下运动,u形杆27另一端的活塞271向下运动时,使气筒28内的空气压缩,通过二号气管281将空气压缩至消毒瓶29内,消毒瓶29内部增压,使消毒液受到压缩,消毒液通过细管292将消毒液导流至喷头291,使消毒液从喷头291喷出,对运行的针灸针进行再次消毒,当针灸针从出针口12送出时,通过透明支撑管14对送针部位进行定位,最后操作者可以从透明门体5与透明支撑14对针灸针刺入模型的过程进行观察,然后将针灸辅助仪取出,最后观察记录针灸针的深度、位置等信息。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