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8940发布日期:2022-01-29 16:1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拼接市场规模的逐渐增长,拼接显示屏以其价格优势逐渐受到青睐,但拼接显示屏在拼接过程中易形成拼接缝,影响拼接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为解决拼接缝问题,目前常采用在拼接显示屏的拼接缝上贴附直显灯条,以弥补拼接缝处的显示效果,但由于灯条与拼接显示屏之间存在高度差,导致拼接显示屏侧视过程中易出现黑边问题,影响拼接显示屏的侧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显示屏侧视过程中出现黑边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
5.显示面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面板,两个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拼接缝隙;
6.灯条,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显示面上,所述灯条覆盖所述拼接缝隙;所述灯条具有沿所述拼接缝隙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两个侧边面;
7.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灯条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所述反射层沿所述拼接缝隙的长度方向延伸。
8.通过在灯条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设置反射层,使得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发出的光照射至反射层后能够被反射层反射,从而使显示屏的显示画面能够由灯条过渡至显示面板上,避免从侧面观察显示屏显示画面时,灯条的侧边面处出现黑边现象,从而改善显示屏的整体显示效果。
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两个侧边面上设置有所述反射层。
10.通过在灯条的两个侧边面上设置反射层,使得人员无论从显示屏的哪一侧进行观察,反射层均能对灯条侧边面上的黑边现象进行缓解,在保证显示屏整体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显示屏受设置位置的限制,从而提高显示屏的使用灵活性及适应性。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表面包括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二反射区域,所述第一反射区域沿所述灯条的厚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第二反射区域的相对两侧;所述反射层的表面在所述第一反射区域的灰阶值小于在所述第二反射区域的灰阶值。
12.将反射层的表面在第一反射区域的灰阶值设置为小于在第二反射区域的灰阶值,使得当显示屏播放显示画面时,远离显示面板的第一反射区域的亮度不会因为灯串的影响而导致亮度过亮;当显示屏未播放显示画面时,靠近显示面板的第一反射区域更接近于显示面板本身的颜色,从而使得显示屏在非工作状态下灯条侧边面与相邻显示面板呈连续画面,保证显示屏画面的整体一致性。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表面的灰阶值小于或等于32。
14.将反射层的表面的灰阶值设置为小于或等于32能够保证在显示屏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灯条侧边面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画面无亮边且为连续过渡。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16.将反射层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0微米能够保证灯条侧边面对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进行反射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屏正视方向的显示效果。
1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毫米且大于或等于0.5毫米。
18.将灯条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毫米且大于或等于0.5毫米能够保证灯条上led灯串与电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设计的同时避免灯条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段差过大。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灯条的侧边面之间相互绝缘。
20.反射层与灯条的侧边面之间采用绝缘设计能够避免灯条上不同电路结构之间的相互导通,以便于对灯条显示画面的调控。
2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灯条的侧边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层。
22.在反射层与灯条的侧边面之间设置绝缘层能够避免反射层与灯条中的电路板出现电连接,同时,采用金属层作为反射层,使得反射层具有更好的镜面反射效果,提高反射层的镜面反射能力。
2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侧边面在所述灯条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反射层自所述第一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边缘。
24.将反射层覆盖灯条的整个侧边面,使得当显示屏播放显示画面时,灯条的侧边面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对显示画面进行反射,以保证显示画面从灯条侧边面至显示面板为连续过渡。
2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侧边面在所述灯条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26.所述反射层自所述第一边缘朝向所述第二边缘延伸,所述反射层延伸的宽度小于所述灯条的厚度;或,
27.所述反射层自所述第二边缘朝向所述第一边缘延伸,所述反射层延伸的宽度小于所述灯条的厚度。
28.将反射层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灯条的厚度,在保证反射层对显示面板上显示画面的反射,使灯条的侧边面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显示画面呈过渡显示的同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反射层的设置,降低生产成本。
2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两个侧边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一侧逐渐增大;或,
30.所述灯条的两个侧边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一侧逐渐减小。
31.此种结构设计使灯条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段差由垂直状变为倾斜状,从而能够起到减缓灯条的侧边面与显示面板之间段差的作用,使灯条表面向显示面板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
32.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33.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组件、灯条和反射层,其中,显示面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面板,两个显示面板之间具有拼接缝隙;灯条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的显示面上,且灯条覆盖拼接缝隙,灯条具有沿拼接缝隙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两个侧边面;反射层则设置在灯条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反射层沿拼接缝隙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在灯条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设置反射层,使得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发出的光照射至反射层后能够被反射层反射,从而使显示屏的显示画面能够由灯条过渡至显示面板上,避免从侧面观察显示屏显示画面时,灯条的侧边面处出现黑边现象,从而改善显示屏的整体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图;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主视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侧视图;
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0042]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
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4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0045]
首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如图1至图4所示,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板组件110,显示面板组件110作为显示屏100的主要显示元件,直接影响到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通过对显示面板组件110显示方式的控制,能够实现不同的显示需求。
[0046]
显示面板组件110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面板111,通过将显示面板111进行拼接,能够避免单个显示面板111过大而导致制作难度提高,同时,通过显示面板111的拼接还能够满足显示屏100对尺寸、形状以及显示效果等的不同需求,扩大显示屏100的应用范围。
[0047]
其中,显示面板组件110可以只由两个显示面板111拼接而成,即两个显示面板111的一侧边缘拼接在一起。显示面板组件110也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11,多个显示面板111拼接在一起。其中,多个显示面板111拼接时可以采用朝一个方向并列排布的拼接方式,也可以采用阵列排布的拼接方式,显示面板组件110包括的显示面板111数量及其相互之间的拼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拼接时,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可以采用螺钉等方式进行组装以实现显示面板111的拼接,此种拼接方式便于显示面板111的拆卸及更换,且在重复组装过程中不会对显示面板111造成损坏。当然,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也能够采用直接粘接的方式,此种方式简单便捷,且粘接方式及位置能够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使得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拼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0049]
由于显示面板组件110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无论是采用连接件进行组装还是直接进行粘接,拼接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具有拼接缝隙112。其中,拼接缝隙112的大小与显示面板111的制作精度及拼接方式的选择直接相关,同时拼接缝隙112的产生也会直接影响到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0050]
可选的,显示屏100还包括灯条120,灯条120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显示面上,且灯条120覆盖拼接的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接缝隙112。由于拼接缝隙112无法进行发光显示,在显示屏100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显示画面上出现黑色线条,影响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灯条120,利用灯条120的发光显示则可以有效弥补拼接缝隙112处的显示画面,保证整个显示屏100的显示完整性。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组件110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11时,灯条120覆盖任意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接缝隙112,以弥补任意拼接缝隙112处的显示画面,保证整个显示屏100的显示完整性。
[0052]
其中,灯条120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上,以便于根据显示面板111拼接方式的调节对灯条120的贴附位置进行相应调整,使得灯条120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组合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0053]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11边缘设置有边框区域,即非显示区域,当灯条120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显示面上时,需要同时覆盖拼接缝隙112两侧的非显示区域,以对显示屏100上的非显示区域进行补偿,避免在显示屏100使用时灯条120两侧因非显示区域未被覆盖而出现黑色线条,从而保证显示屏100上显示画面的整体完整性。
[0054]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灯条120的材质包括硬性材质或软性材质。当显示面板111呈平行拼接,即拼接的显示面板111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所用灯条120可以是硬性材质灯条120或软性材质灯条120,只需保证灯条120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上且覆盖拼接缝隙112即可。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显示面板111呈夹角拼接,即拼接的两个显示面板111的表面所在的平面呈夹角,所用灯条120为软性材质灯条120,软性灯条120贴附在拼接的显示面板111上,并覆盖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接缝隙112,即灯条120整体呈夹角。软性材质灯条120的使用使得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拼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同一平面上的拼接,随着显示面板组件110拼接方式的改变,灯条120整体结构也会随之改变,只需保证灯条120贴附在拼接的显示面板111上且覆盖拼接缝隙112即可。
[0056]
其中,灯条120具有沿拼接缝隙112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两个侧边面,即两个侧边面分别朝向对应的显示面板111。由于灯条120具有一定厚度,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上后,灯条120表面与对应显示面板111之间具有段差,当从显示屏100侧面观察显示画面时,由于灯条120侧边面上无法发光,导致显示画面从灯条120过渡至显示面板111时会出现黑边现象。
[0057]
显示屏100还包括反射层130,反射层130设置在灯条120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反射层130沿拼接缝隙11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反射层130的设置方向与拼接缝隙112的延伸方向一致,使得在整个拼接缝隙112的延伸方向上均设置有反射层130,有利于对灯条120侧边面出现的黑边现象进行调节。
[0058]
其中,反射层130具有较大的镜面反射,当显示面板111上显示画面时,发出的光会照射至反射层130上,然后经反射层130反射后由人体所接收。由于反射层130的镜面反射,使得人员从显示屏100侧面观察显示画面时,显示画面能够由灯条120过渡至显示面板111,从而有效缓解灯条120侧边面上的黑边现象。
[0059]
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板组件110、灯条120和反射层130,其中,显示面板组件110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面板111,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具有拼接缝隙112;灯条120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显示面上,且灯条120覆盖拼接缝隙112,灯条120具有沿拼接缝隙112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两个侧边面;反射层130则设置在灯条120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反射层130沿拼接缝隙112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在灯条120的至少一个侧边面上设置反射层130,使得显示屏100上的显示画面发出的光照射至反射层130后能够被反射层130反射,从而使显示屏100的显示画面能够由灯条120过渡至显示面板111上,避免从侧面观察显示屏100显示画面时,灯条120的侧边面处出现黑边现象,从而改善显示屏100的整体显示效果。
[0060]
可选的,反射层130可以只设置在灯条120的其中一个侧边面上。在显示屏100实际使用过程中,人员可能仅会从显示屏100的一侧进行观察,如显示屏100悬挂于墙壁上,且拼接的两个显示面板111采用上下拼接的方式,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人员主要从下方朝向上方进行观察,此时,在灯条120朝向下方的侧边面上设置反射层130,即可缓解人员观察时灯条120侧边面出现黑边的现象,而灯条120朝向上方的侧边面上则无需设置反射层130,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0061]
可选的,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上设置有反射层130。此时,无论显示屏100在使用
时采用何种设置方式,且无论人员从显示屏100的哪一侧进行观察,反射层130均能对灯条120侧边面上的黑边现象进行缓解,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保证显示屏100整体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显示屏100受设置位置的限制,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灵活性及适应性。
[0062]
可选的,反射层130的表面包括第一反射区域131和第二反射区域132,第一反射区域131沿灯条120的厚度方向分布在第二反射区域132的相对两侧。当反射层130表面对显示面板111上的显示画面进行反射时,由于显示面板111出光角度的限制,反射层130表面靠近显示面板111的区域,即位于第二反射区域132靠近显示面板111一侧的第一反射区域131接收到的显示面板111发出的光线较少,使得起到的反射作用也较小,其主要作用在于当显示屏100不进行画面显示时,保证灯条120侧边面颜色与显示面板111的颜色相近,避免显示屏100不工作时灯条120侧边面颜色出现差异。
[0063]
需要说明的是,灯条120包括灯串和电路板,电路板和灯串沿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依次设置,即灯串位于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其中,灯串包括多个led灯,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由于led灯串具有一定的亮度,灯条120侧边面上靠近灯串的区域,即位于第二反射区域132远离显示面板111一侧的第一反射区域131的亮度相对灯条120侧边面其他区域的亮度较亮。
[0064]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层130的表面在第一反射区域131的灰阶值小于在第二反射区域132的灰阶值,即反射层130的表面在第一反射区域131的自身颜色较在第二反射区域132的自身颜色更暗。此种设置方式使得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远离显示面板111的第一反射区域131的亮度不会因为灯串的影响而导致亮度过亮,从而避免灯条120的侧边面上显示画面出现差异。
[0065]
当显示屏100停止工作即显示屏100未播放显示画面时,靠近显示面板111的第一反射区域131的反射层130的表面由于灰阶值较小,更接近于显示面板111本身的颜色,从而使得显示屏100在非工作状态下灯条120侧边面与相邻显示面板111呈连续画面,保证显示屏100在非工作状态下画面的整体一致性。
[0066]
可选的,反射层130的表面的灰阶值小于或等于32。由于不同物质的电磁辐射强度不同,使得感光的程度也不相同,从而形成黑白之间的色调变化,构成了灰阶的不同等级。一般在目视判读时,其灰阶可粗略地划分成七级,即白、灰白、浅灰、灰、深灰、浅黑和黑。对应的,可以将灰阶值划分为0至255,当为白色时,灰阶值为255,当为黑色时,灰阶值为0。
[0067]
其中,反射层130的表面的灰阶值越大,则反射层130表面越接近于白色。当显示屏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若反射层130的表面的灰阶值过大,则会导致灯条120侧边面的亮度过大,与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从而导致显示屏100在非工作状态下出现亮边,影响显示屏100的视觉效果。
[0068]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将反射层130的表面的灰阶值设置为0、5、10、15、20、25、30或32等,其具体设计值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只需保证在显示屏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灯条120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画面无亮边且为连续过渡即可,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69]
可选的,反射层13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微米。若反射层130的厚度过大,则会导致反射层130凸出灯条120侧边面的距离过大。由于反射层130本身不具有发光性,当从显示屏100正视方向进行观察时,由于反射层130厚度过大且反射层130自身不会发光,则会导致
反射层130厚度方向所在区域出现黑边区域,影响显示屏100的正视画面显示效果。
[0070]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能够将反射层130的厚度设置为10微米、20微米、50微米、80微米或100微米等,其具体设计值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只需保证灯条120侧边面对显示面板111的显示画面进行反射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屏100正视方向的显示效果即可,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71]
可选的,灯条120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毫米且大于或等于0.5毫米。若灯条120厚度过大,则会导致灯条120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段差进一步增大,不利于灯条120上的画面与显示面板111上的画面的过渡;若灯条120厚度过小,则不利于灯条120上led灯串的分布设计以及电路板上的电路设计,从而不利于灯条120显示画面的控制。
[0072]
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灯条120的厚度设置为0.5毫米、0.8毫米、1毫米、1.2毫米、1,5毫米、1.8毫米或2毫米等,其具体设计值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只需保证灯条120上led灯串与电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设计的同时避免灯条120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段差过大即可。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73]
需要说明的是,灯条120的宽度与拼接的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接缝隙112以及显示面板111边缘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直接相关,当灯条120贴附在显示面板组件110上时,灯条120需要同时覆盖拼接缝隙112以及位于拼接缝隙112两侧的显示面板111上的非显示区域,以进行显示画面补偿,保证显示屏100正视方向显示画面的完整性。
[0074]
可选的,反射层130与灯条120的侧边面之间相互绝缘,由于灯条120上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涉及多层电路设计,若反射层130与灯条120侧边面电连接,则会导致不同驱动电路之间相互导通,从而不利于对灯条120显示画面的调控。
[0075]
其中,反射层130的材质可以为绝缘材料,即反射层130为具有镜面反射作用的绝缘材料,既能保证灯条120的侧边面接收并反射显示面板111发出的光线,使灯条120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形成连续的显示画面,又有利于灯条120中led灯串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路设计,以便于对灯条120上显示画面的调控。
[0076]
可选的,反射层130与灯条120的侧边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且反射层130为金属层,即反射层13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避免反射层130与灯条120中电路板出现电连接,在反射层130与灯条120的侧边面之间设置一层绝缘层。
[0077]
由于金属材料具有金属光泽,当光线照射至金属材料上时具有更好的镜面反射效果,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反射层130,能够提高反射层130的镜面反射能力。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反射层130接收到显示面板111上显示画面的出射光线时,利用金属特有的镜面反射效果得到反射后的显示画面,使得灯条120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显示画面连续过渡,有效缓解灯条120侧边面因段差产生的黑边现象。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屏100为单色显示时,灯条120也为单色显示,即灯条120上所有led灯串的显示方式相同,led灯串可以采用相互串联的方式,以实现led灯串的同步控制。此时,反射层130与灯条120的侧边面电连接,即反射层130可以直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反射层130直接贴附在灯条120的侧边面上,其中,反射层130与灯条120上的电路之间无需做绝缘处理。
[0079]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层130能够采用喷涂或沉积的方式涂覆在灯条120的侧边面上,也能够采用粘贴的方式贴附在灯条120的侧边面上,即反射层130可以是涂覆层,也可以
是粘贴胶带,只需保证反射层130表面具有较好的镜面反射能力,能够接收并反射显示面板111上的显示画面即可。
[0080]
可选的,灯条120的侧边面在灯条12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21和第二边缘122,反射层130自第一边缘121延伸至第二边缘122,即反射层130覆盖灯条120的整个侧边面,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灯条120的侧边面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对显示画面进行反射,以保证显示画面从灯条120侧边面至显示面板111为连续过渡。
[0081]
可选的,反射层130自第一边缘121朝向第二边缘122间隔设置,即反射层130自第一边缘121朝向第二边缘122采用非连续延伸的方式。其中,灯条120的侧边面上在灯条120的厚度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条间隙,且间隙沿拼接缝隙112的长度方向延伸。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人员从显示屏100侧面观察时,灯条120的侧边面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能够对显示面板111上的显示画面进行反射,以缓解灯条120的侧边面出现大面积黑边的现象。
[0082]
其中,灯条120的侧边面上并列设置的多条间隙的宽度能够人员的实际观察范围进行调节,对于人员不会观察或观察机率较小的区域,该间隙宽度可以适当增大;对于人员常用观察范围,该间隙则可以适当减小或者不设置间隙,以保证人员观察显示画面的舒适度。
[008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130自第一边缘121朝向第二边缘122延伸,且反射层130延伸的宽度小于灯条120的厚度,即反射层130与第一边缘121间隔设置,也即反射层130靠近显示面板11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留有间隙。
[0084]
当反射层130对显示面板111上的显示画面进行反射时,由于显示面板111出光角度的限制,灯条120的侧边面上靠近显示面板111的区域接收到的显示面板111发出的光线较少,使得该区域起到的反射作用也较小,其主要作用在于当显示屏100不进行画面显示时,保证灯条120侧边面颜色与显示面板111的颜色相近,避免显示屏100不工作时灯条120侧边面颜色出现差异。
[0085]
当显示屏100不进行画面显示时,显示面板111表面灰阶值较低,若灯条120侧边面自身所用材料的灰阶值也较低,则在显示屏100不进行画面显示时,灯条120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表面颜色相近,不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差异。此时,灯条120的侧边面上靠近显示面板111的区域无需额外设置反射层130,既不会影响显示屏100的整体显示效果,还能减少反射层130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008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130自第二边缘122朝向第一边缘121延伸,且反射层130延伸的宽度小于灯条120的厚度,即反射层130与第二边缘122间隔设置,也即反射层130远离显示面板111的一侧与灯条120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0087]
需要说明的是,灯条120上设置有led灯串,且led灯串位于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111的一侧,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由于led灯串具有一定的亮度,灯条120侧边面上靠近led灯串的区域可以直接显示led灯串的画面。此时,灯条120的侧边面上远离显示面板111的区域无需额外设置反射层130,从而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0088]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130与第一边缘121和第二边缘122之间均留有间隙,即反射层130靠近显示面板11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留有间隙,反射层130远离显示面板111的一侧与灯条120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此种结构设计既能保证反射层130对显示面板111上显示画面的反射,使灯条120的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显示画面呈过渡显示,也能
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反射层130的设置,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0089]
可选的,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增大,即灯条120的侧边面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呈逐渐扩张的趋势,此种结构设计使灯条120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段差由垂直状变为倾斜状,从而能够起到减缓灯条120的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之间段差的作用,使灯条120表面向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中只有一个侧边面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扩张,另一个侧边面则仍保持与显示面板111垂直。如显示屏100悬挂于墙壁上,且拼接的两个显示面板111采用上下拼接的方式,当显示屏100播放显示画面时,人员主要从下方朝向上方进行观察,此时,灯条120朝向下方的侧边面沿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逐渐扩张,而灯条120朝向上方的侧边面则仍保持与显示面板111垂直,此种设置方式既能使灯条120表面向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还能降低灯条120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009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均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扩张,此时,无论显示屏100在使用时采用何种设置方式,且无论人员从显示屏100的哪一侧进行观察,灯条120表面与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都得到缓解,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保证显示屏100整体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显示屏100受设置位置的限制,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灵活性及适应性。
[0092]
需要说明的是,当灯条120的侧边面沿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逐渐扩张时,可以采用阶梯式扩张的方式,或者采用逐渐均匀扩张的方式,或者其他非均匀扩张的方式,其具体结构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93]
可选的,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减小,即灯条120的侧边面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呈逐渐收缩的趋势,此种结构设计使灯条120与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段差由垂直状变为倾斜状,从而能够起到减缓灯条120的侧边面与显示面板111之间段差的作用,使灯条120表面向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中只有一个侧边面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收缩,另一个侧边面则仍保持与显示面板111垂直。其中,与显示面板111倾斜设置的侧边面设置在人员的观察侧,此种设置方式既能使灯条120表面向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还能降低灯条120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0095]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均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逐渐收缩,此时,无论显示屏100在使用时采用何种设置方式,且无论人员从显示屏100的哪一侧进行观察,灯条120表面与显示面板111表面之间的过渡都得到缓解,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保证显示屏100整体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显示屏100受设置位置的限制,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灵活性及适应性。
[0096]
需要说明的是,当灯条120的侧边面沿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逐渐收缩时,可以采用阶梯式收缩的方式,或者采用逐渐均匀收缩的方式,或者其他非均匀收缩的方式,其具体结构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0097]
可选的,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朝向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一侧处处相等,但灯条120的两个侧边面与对应的显示面板111呈锐角设置,且两个侧边面与对应的显示面板111的倾斜方向相同,即灯条120整体呈棱柱结构,其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侧边面沿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逐渐扩张,另一个侧边面则沿灯条120远离显示面板组件110的方向逐渐收缩。
[0098]
此种结构设计方式使得灯条120的具体结构能够根据显示屏100的使用环境及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其结构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等多种形状,只需保证灯条120的表面向显示面板111的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即可。
[0099]
其次,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00]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100、控制电路200及壳体300。其中,壳体300与显示屏100连接以对显示屏100进行支撑和固定,控制电路200设置在壳体300内,且控制电路200与显示屏100电连接,以控制显示屏100进行画面显示。
[0101]
其中,显示屏100可以固定到壳体300上,与壳体300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屏100和壳体300形成密闭空间,用以容纳控制电路200。控制电路200可以为显示装置10的主板,同时,控制电路200上还可以集成有电池、天线结构、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使显示装置10能适应于各种应用领域。
[0102]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1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天线结构、指纹解锁模块等,以扩大其使用范围,此处不作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电视机、电脑、以及可折叠以及可卷曲显示屏100等柔性显示及照明等,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所属应用领域范围内。
[0103]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