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0013发布日期:2022-04-06 12: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屏,简称为lcd(全称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是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扭曲向列(tn)型液晶材料构成的。其中,接近显示屏的前玻璃基板沉积有红、绿、蓝(rgb)三色彩色滤光片(或称彩色滤色膜)、黑色矩阵和公共透明电极。后玻璃基板(距离显示屏较远的基板),则安装有薄膜晶体管(tft)器件、透明像素电极、存储电容、栅线、信号线等。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完成电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液晶显示屏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的优点。
3.为保证使用者对于显示画面的清晰舒适的观看,液晶显示屏通常具备亮度调节功能。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屏的亮度调控方法为:通过亮度感应器,采集到周围环境的亮度(通常安装在前壳的右下脚位置,在led指示灯边上),液晶电视中央处理器自动根据周围环境的亮度设定稳定的控制液晶面板背光的pwm信号,由pwm信号对液晶面板背光进行调整,得到自适应环境的最舒服的画面亮度,在白天阳光强烈时或显示屏有反光现象时,此时液晶背光板亮度不够,液晶电视自动调高亮度,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地欣常节目和操作:在黄昏或光源较暗的时候,液晶电视自动调低亮度,那么降低了液晶背光板的亮度,用户就不会有刺眼的感觉,眼睛不易疲劳,不容易会引起眼力劳损,出现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等症状。该方法虽然能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但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亮度感应器更贴近显示屏的亮度效果的位置应该是显示屏的正中央,但是会影响到整机外观,而安装在外壳的某个角落上,感光位置太片面,不能很好的反应显示屏的亮度情况,其二,亮度感应器对周围环境亮度的变化非常敏感,但是周围环境亮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室内装饰灯、日光灯的微小变化,会引起亮度的变化,周围环境物体的移动,包括人的移动,产生阴影引起亮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液晶电视的亮度自动控制,由于周围环境亮度由亮变暗,由暗变亮的变化时间非常短,液晶电视也自动跟着调整由暗变亮,由亮变暗,这样在液晶屏幕上所看到的忽亮忽暗的变化,会加大眼睛疲劳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屏的感光方法无法真实反映显示器所处环境的光线环境,且屏幕易出现忽亮忽暗的变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包括显示屏、背光板、控制器、电流传感器和电源;
7.所述显示屏包括前玻璃基板,前玻璃基板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均设有通槽,通槽的后壁上固定有光反射层,通槽内填充有光致导电材料,光致导电材料的一侧与电源连接,另一侧与电流传感器连接;
8.所述控制器与背光板、电流传感器和电源均连接;
9.所述光源与背光板、控制器和电流传感器均连接;
10.电源经光致导电材料的一侧将电传输至光致导电材料,电流传感器采集光致导电材料另一侧的电流量,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电流量与预设值或预设区间比较,并以比较结果控制背光板亮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导电材料的左右两侧均固定电极片,光致导电材料通过电极片与电源和电流传感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导电材料为蜂窝型且左右边缘为完整六边形,一侧的六边形的裸露的角与电流传感器连接,另一侧六边形的裸露的角与电源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导电材料的厚度为0.05-0.3mm。
14.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导电材料为光导高分子。
15.本发明的原理为:光致导电材料吸收光子后,激发态分子发生离子化,产生电子-空穴对,然后电子-空穴对发生解离形成可自由移动的空穴或电子作为导体的载流子,材料在光作用下的电导率与产生的载流子密度成正比,载流子的急剧提高导致电导率的提高,而产生的载流子密度与光量子效率成正比。故而测试出光致导电材料对于不同光照下产生的电流量,再根据光照条件设定最适宜的背光板亮度,能够建立了电流量与背光板亮度的关系,进而通过测试电流量,便可实现背光板亮度的调控,即显示屏亮度的调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感光位置更全面,需要有光完整覆盖光致导电材料才能实现电的传导,避免一些假性光变化带来的影响,调节效果更准确。
18.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光致导电材料建立电通路,需要时间响应,微小、快速的光线变化(比如人影闪过,变暗又快速恢复)避免忽亮忽暗的变化,调节效果更稳定。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光致导电材料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光致导电材料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光发射层、光致导电材料和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前玻璃基板,2、光致导电材料,3、光反射层。
24.图4为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26.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包括显示屏、背光板、控制器、电流传感器和电源。
27.其中,显示屏包括前玻璃基板1,前玻璃基板1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均设有通槽,通槽的后壁上固定有光反射层3,通槽内填充有光致导电材料2,光致导电材料2的一侧与电源连接,另一侧与电流传感器连接;
28.控制器与液晶显示屏、背光板、电流传感器和电源均连接;光源与液晶显示屏、背光板、控制器、电流传感器均连接;电源经光致导电材料的一侧将电传输至光致导电材料,电流传感器采集光致导电材料另一侧的电流量,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该电流量与预设值或预设区间进行比较,确定对应的液晶显示屏亮度,并依此控制背光板亮度。
29.上述技术方案中,光致导电材料2的左右两侧可均固定电极片,光致导电材料2通过电极片与电源和电流传感器连接。优选光致导电材料2为蜂窝型且左右边缘为完整六边形,一侧的六边形的裸露的角与电流传感器连接,另一侧六边形的裸露的角与电源连接。光致导电材料的厚度优选为0.05-0.3mm。光致导电材料优选为光导高分子,如主链共轭型聚合物、侧链共轭型聚合物、聚多环芳香胺类以及由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组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型高分子。
30.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反射层3没有限制,能够起到反射背光板发出的光,防止其影响光致导电材料2对环境的感光即可。
31.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优选包括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和mcu模块。采集模块采集电流传感器的电流值,经ad转换模块转换后传输至mcu模块进行比较,并对背光板发出亮度指令。
32.本发明的光强自调节液晶显示屏,光致导电材料2吸收光子后,激发态分子发生离子化,产生电子-空穴对,然后电子-空穴对发生解离形成可自由移动的空穴或电子作为导体的载流子,材料在光作用下的电导率与产生的载流子密度成正比,载流子的急剧提高导致电导率的提高,而产生的载流子密度与光量子效率成正比。故而测试出光致导电材料2对于不同光照下产生的电流量,再根据光照条件设定最适宜的背光板亮度,能够建立了电流量与背光板亮度的关系,进而通过测试电流量,便可实现背光板亮度的调控,即显示屏亮度的调控,光反射层3的设置防止背光板的光照射光致导电材料2。
3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