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文档序号:28519585发布日期:2022-01-15 10:0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记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需要教师携带纸张于圆珠笔,通过纸张进行记录,但是纸张在使用时往往需要进行支撑,所以需要用到记录夹板将纸张进行支撑固定,然后在进行记录。教师一般需要随身携带记录夹板和圆珠笔,通过记录夹板将纸张固定
3.现有的记录夹板只能将纸张进行固定,不能将记录好的纸张进行收纳,容易导致记录好信息的纸张在记录板上容易因意外损坏或被污染,且记录夹板不能将圆珠笔进行固定,需要使用者随之携带圆珠笔,比较麻烦,且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包括:
6.记录夹板;
7.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在记录夹板一端;
8.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记录夹板内壁,用于存放纸张;
9.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移动块、连接杆、卡槽、扭簧和卡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转动块的外壁,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一连接块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记录夹板外壁,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内壁,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内壁,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底端,所述扭簧安装在连接杆外壁;
10.固定机构,位于记录夹板外壁,用于对笔进行固定。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环、连接环、第一固定杆、卡槽与第二固定杆,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在记录夹板外壁,所述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在连接环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在连接环内壁,且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底端,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在连接环内壁。
12.优选的,所述转动块通过转轴与记录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块相匹配的安装槽。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壁安装槽与卡槽相通。
14.优选的,移动块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内壁开设有与移动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移动块通过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于第二连接块内壁滑槽滑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与转动环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环通过转轴与连接环内壁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内壁开设有与转动环相匹配的滑槽。
16.优选的,所述转动环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与第二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延伸到连接环内壁滑槽中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记录好信息的纸张放置到放置槽内部,然后在转动转动块,使第一连接块插入到第二连接块内壁安装槽中,使第一连接块内壁开设的安装槽移动到位于卡块的下方,然后在推动一端块向下移动,使卡块插入到卡槽内部,从而使扭簧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通过连接杆带动卡块旋转,使卡块卡合在卡槽内部,将第一连接块进行固定,从而将转动块进行固定在放置槽的一端,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对记录好信息的纸张进行收纳的功能,避免记录好信息的纸张因意外被损坏或污染;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拉动第二固定杆向一端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杆插入到第二固定杆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固定杆进行固定,使第二固定杆从连接环内壁滑槽中移出,然后将圆珠笔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块内部,在将圆珠笔的一端移动到位于连接环的底端,在推动转动环进行转动,使转动环插入到连接环内壁滑槽中,使转动环将圆珠笔进行固定,然后在拉动第一固定杆向上移动不再于对第二固定杆进行固定,使第二固定杆进行复位插入到转动环内壁固定孔中,将转动环进行固定,通过以上多组连接的配合实现对圆珠笔进行固定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记录夹板,2-转动块,3-第一连接块,4-放置槽,5-第二连接块,6-移动块,7-连接杆,8-转动环,9-连接环,10-第一固定杆,11-卡槽,12-扭簧,13-卡块,14-第二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高校教育教学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包括:
30.记录夹板1;
31.转动块2,转动块2转动连接在记录夹板1一端
32.放置槽4,放置槽4开设在记录夹板1内壁,用于存放纸张;
33.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5、移动块6、连接杆7、卡槽11、扭簧12和卡块13,第一连接块3固定连接在转动块2的外壁,卡槽11设置在第一连接块3内部,第二连接块5固定连接在记录夹板1外壁,移动块6滑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5内壁,连接杆7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5内壁,卡块13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底端,扭簧12安装在连接杆7外壁;
34.固定机构,位于记录夹板1外壁,用于对笔进行固定。
35.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转动环8、连接环9、第一固定杆10、卡槽11与第二固定杆14,连接环9固定连接在记录夹板1外壁,第一固定杆10滑动连接在连接环9的内壁,第二固定杆14滑动连接在连接环9内壁,且第二固定杆14位于第一固定杆10的底端,转动环8转动连接在连接环9内壁,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对圆珠笔进行固定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36.其中,转动块2通过转轴与记录夹板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块5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块3相匹配的安装槽,便于转动块2进行转动。
37.其中,第一连接块3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13相匹配的安装槽,第一连接块3内壁安装槽与卡槽11相通,便于卡块13插入到卡槽11中将第一连接块3进行固定。
38.其中,移动块6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二连接块5内壁开设有与移动块6相匹配的滑槽,移动块6通过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于第二连接块5内壁滑槽滑动连接,便于移动块6在第二连接块5内壁进行滑动,通过移动块6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块,避免移动块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9.其中,连接环9的内壁开设有与转动环8相匹配的转动槽,转动环8通过转轴与连接环9内壁转动槽转动连接,连接环9内壁开设有与转动环8相匹配的滑槽,便于转动环8进行转动。
40.其中,转动环8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与第二固定杆14相匹配的固定孔,第二固定杆14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杆10相匹配的固定孔,第二固定杆14的一端延伸到连接环9内壁滑槽中,便于第一固定杆10插入到第二固定杆14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固定杆14进行固定,第二固定杆14插入到转动环8内壁固定孔中,从而将转动环8进行固定。
41.工作原理:首先,将记录好信息的纸张放置到放置槽4内部,然后在转动转动块2,使第一连接块3插入到第二连接块5内壁安装槽中,使第一连接块3内壁开设的安装槽移动到位于卡块13的下方,然后在推动一端块6向下移动,使卡块13插入到卡槽11内部,从而使扭簧12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通过连接杆7带动卡块13旋转,使卡块13卡合在卡槽11内部,将第一连接块3进行固定,从而将转动块3进行固定在放置槽4的一端,以此实现对记录好信息的纸张进行收纳的功能,当需要将放置槽4内部纸张取出时,通过人工转动连接杆7,将卡块13旋转到于第一连接块3内壁安装槽平齐位置,使移动块6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从而带动卡块13进行复位,使扭簧12处于挤压状态,方便下次带动卡块13进行复位,当需要将圆珠笔进行固定时,拉动第二固定杆14向一端移动,第二固定杆14向一端移动使内
壁开设的固定孔移动到位于第一固定杆10的下方,使第一固定杆10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插入到第二固定杆14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固定杆14进行固定,使第二固定杆14从连接环4内壁滑槽中移出,然后将圆珠笔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块5内部,在将圆珠笔的一端移动到位于连接环9的底端,在推动转动环8进行转动,使转动环8插入到连接环9内壁滑槽中,使转动环8将圆珠笔进行固定,然后在拉动第一固定杆10向上移动不再于对第二固定杆14进行固定,使第二固定杆14进行复位插入到转动环8内壁固定孔中,将转动环8进行固定,以此实现对圆珠笔进行固定的功能。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