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202发布日期:2022-06-02 00: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lcm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


背景技术:

2.lcm(lcd 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lcm面板的制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前段的半导体制程(array),也就是把晶体管的薄膜层做在玻璃基板上,中段则为灌液晶的组立制程(cell),即把彩色滤光片的玻璃与晶体管薄膜层的玻璃,组合在一起,中间灌入液晶。再来就是后段,即为面板模块,也就是把cell的背后加上背光板、铁件与一些ic零件,成为所谓的面板模块。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器件的主体,无论哪一种液晶显示器都是以下述原理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即通过电场或热等外场的作用,使液晶分子从特定的初始排列状态转变为其他排列状态,随着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改变,其表现出来的光学特性(双折射特性)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变换为明暗视觉变化。
3.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lcm组件虽然其应用已很广泛,但对很多人来说,lcm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发烫,长时间发烫容易损坏lcm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cm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容易发热、发烫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可以主动将lcm组件内部产生的热量排出,散热装置会使得安装壳内部热量排出速度快,排出效率高,进而发生空气交换,从外界进入安装壳内部新鲜空气会使得安装壳内部降低温度,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lcm组件的使用寿命。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包括安装壳和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第一导热块和吹气泵。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散热器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散热器内部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散热管,所述散热器上方靠近所述电路板装置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器下方远离所述电路板装置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导热块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所述吹气泵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上,所述吹气泵与所述进风口通过通风管道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第二导热块、安装板和固定导热条。所述第二导热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一侧。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导热块上。所述固定导热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方,所述固定导热条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螺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安装有防护格栅。
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气扇、第三导热块
和防护罩。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通气扇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上。所述导热块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上方。
9.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壳上。
1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1.1、由于在安装壳内安装散热装置,所以当lcm组件温度升高时,散热装置可及时把组件内产生的热量排出,防止lcm组件发热发烫对lcm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
12.2、由于散热器内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散热管,散热管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相同时间内散热量也随之增加,可以迅速降低lcm组件内的温度,降低能源消耗,设置多个散热管还可防止散热管之间被杂物堵塞,保证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13.3、由于在放置槽内设置有导热装置,因此lcm组件内的热量可通过导热装置迅速引入散热装置内,有效解决了一般散热装置导热效果慢,进而影响散热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在lcm产生热量的同时,将热量导出并散热的效果,增加了lcm组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爆炸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壳内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后视图;
17.图中:1、安装壳;11、放置槽;12、安装孔;13、第一安装槽;14、通风管道;15、防护格栅;16、第二安装槽;2、散热装置;21、散热器;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13、散热管;22、第一导热块;23、吹气泵;3、导热装置;31、第二导热块;311、凹槽;32、安装板;33、固定导热条;4、通风装置;41、通气扇;42、第三导热块;43、防护罩;5、lcm屏;6、电路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通过在安装壳1内开设安装孔12,安装孔12贯穿安装壳1,并在安装孔12内安装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通过第一导热块22把lcm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21,散热器21与吹气泵23连通,吹气泵23将散热器21内的热量排出,吹气泵23会使得lcm组件内部热量排出速度快,排出效率高,进而发生空气交换,从外界进入安装壳1内部新鲜空气会使得安装壳1内部降低温度,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1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0.参照图1,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散热的lcm组件,包括安装壳1、lcm屏5、电路板装置6、散热装置2、导热装置3和通风装置4。lcm屏5嵌设在壳体上,二者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散热装置2、导热装置3和通风装置4安装在壳体内,电路板装置6位于导热装置3和lcm屏5之间。
21.参照图1、图2,安装壳1呈矩形,安装壳1内部中间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呈矩形,散热装置2、导热装置3和通风装置4安装在放置槽11内。
22.参照图2、图3,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器21、第一导热块22和吹气泵23。放置槽11槽底中间处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呈圆形,散热器21卡接在安装孔12内,安装孔12远离放置槽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格栅15,防护格栅15用于保护散热器21。散热器21呈圆环状,散热器21内部中空,散热器21内部设有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散热管213,散热管213竖
直设置。散热管213增加了散热器21的表面积,使得散热器21散出热量更多,散热效率更快。散热器21上方靠近电路板装置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11,散热器21下方远离电路板装置的一侧设有出风口212,出风口212用于把散热器21内的热风放出lcm组件外。放置槽11槽底且靠近安装孔12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第一安装槽13内固定安装有吹气泵23。吹气泵23与进风口211通过通风管道14连通。第一导热块22焊接在散热器21靠近电路板装置的一侧,第一导热块22与电路板装置6底端接触,当电路板装置6产生热量时可通过第一导热块22把热量传送到散热器21上,吹气泵23输送空气,通过内外空气交换使热量排出lcm组件。
23.参照图1、图2,导热装置3包括第二导热块31、安装板32和固定导热条33。第二导热块31有四个,四个第二导热块31分别焊接在放置槽11两侧边四角处。电路板装置6放置在第二导热块31上方,第二导热块31和放置槽11外沿固定住电路板装置6使其不会左右晃动。放置槽1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11,安装板32一端与凹槽3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板32呈l形,安装板32远离凹槽311的一端与固定导热条33的一端铰接,固定导热条33另一端放置在安装孔12上方,固定导热条33靠近安装孔12的一端与散热器21螺纹连接。导热装置3通过与电路板装置6接触的第二导热块31将电路板装置6产生的热量通过固定导热条33传送到散热装置2中,并且导热装置3在导热的同时还起到固定电路板装置6和散热器21的作用。
24.参照图2、图3,通风装置4包括通气扇41、第三导热块42和防护罩43。放置槽11槽底开设有4个第二安装槽16,4个通气扇41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6内。防护罩43套设在第二安装槽16上,用于保护通气扇41。防护罩43和第二安装槽16槽底镂空,便于通气扇41将lcm组件内外的空气循环,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第三导热块42固定安装在防护罩43上方,第三导热块42靠近电路板装置6的一侧与电路板装置6接触,便于第三导热块42将电路板装置6内产生的热量,输送下去,达到降低电路板装置6温度的效果。
25.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26.工作人员把电路板装置6嵌设在第二导热块31上方,然后把lcm屏5卡接在安装壳1内。当lcm组件工作时,当电路板装置6产生热量时,通风装置4通过通气扇41将壳体内外的空气置换,达到降低lcm组件内温度的效果。导热装置3将电路板装置6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块31和固定导热条33传递给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通过散热器21吸收第一导热块22和第二导热块31传递过来的热量,然后通过吹气泵23将散热器21中的热量通过空气循环把热量传递出去。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