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3104发布日期:2022-03-20 01:1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订机切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装订机穿线时,是先将棉线裁剪成若干线段,然后在从中抽取出一根再单独放置在穿线台上进行装订穿线,对于不同被装订的案卷来说,宽窄尺寸不同,需要的线长也不同。按照现有的这种装线模式,需要裁剪不同长度的棉线予以备用,需要哪一种再抽取哪一种。这种方式穿线方式工作效率低,而且棉线的利用率也不高,无法适应大批量不同种类的案件的装订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宽度的装订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边装边剪棉线的技术问题,整体结构配合精度高且工作效率高,且棉线的利用率高,可连续对不同宽窄尺寸的案卷进行装订。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包括架体,还包括:
6.棉线卷、剪力件、放线槽和与所述放线槽连接设置的推杆;
7.所述推杆能够在所述棉线卷上的棉线穿过所述剪力件放置在所述放线槽内后随所述放线槽一同向装订孔位置处移动的过程中顶推所述剪力件剪断所述棉线。
8.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贯穿置于所述架体侧面通孔设置,其外端悬空设置,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放线槽的框架上;所述推杆随所述放线槽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与所述放线槽并行且错位连接设置;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放线槽的下方且靠近所述棉线卷一侧设置。
10.进一步的,靠近所述棉线卷一侧的所述架体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与所述放线槽深度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棉线卷竖直放置在置于所述架体外壁面上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为l型结构,并位于所述推杆的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所述凹槽均与所述放线槽的初始位置水平同轴线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剪力件为可自动弹开设置的剪刀;
14.所述剪力件靠近刀刃一端为张开设置,并朝所述推杆一侧倾斜放置;
15.且所述剪力件与所述推杆同一高度水平设置。
16.进一步的,所述剪力件被固定在置于所述架体侧壁的安装架上;
17.所述安装架为锐角三角形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中远离所述推杆一侧边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板,所述剪力件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被固设在该所述立板上。
19.进一步的,在所述剪力件外侧还设有防护罩,在所述防护罩中设有过线槽,所述过
线槽位于所述剪力件开口的正上方位置。
20.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切线装置,整体结构配合精度高且工作效率高,且棉线的利用率高,可连续对不同宽窄尺寸的案卷进行装订;在装订机完成穿线的同时将棉线切断,无需人员手动剪切;同时还可连续进行下一组穿线工作,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的立体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带防护罩和工作台板的自动切线装置的立体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带防护罩和工作台板的自动切线装置的正视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带防护罩和工作台板的自动切线装置的侧视图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带防护罩和工作台板的自动切线装置的俯视图。
27.图中:
28.10、架体
ꢀꢀꢀꢀꢀꢀꢀꢀꢀꢀꢀꢀꢀꢀ
11、工作台
ꢀꢀꢀꢀꢀꢀꢀꢀꢀ
12、通孔
29.13、凹槽
ꢀꢀꢀꢀꢀꢀꢀꢀꢀꢀꢀꢀꢀꢀ
14、框架
ꢀꢀꢀꢀꢀꢀꢀꢀꢀꢀꢀ
20、棉线卷
30.30、剪力件
ꢀꢀꢀꢀꢀꢀꢀꢀꢀꢀꢀꢀ
40、放线槽
ꢀꢀꢀꢀꢀꢀꢀꢀꢀ
50、推杆
31.60、放置架
ꢀꢀꢀꢀꢀꢀꢀꢀꢀꢀꢀꢀ
70、安装架
ꢀꢀꢀꢀꢀꢀꢀꢀꢀ
80、防护罩
32.81、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装订机用自动切线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架体10,还包括棉线卷20、剪力件30、放线槽40和与放线槽40连接设置的推杆50;其中,推杆50能够在棉线卷20上的棉线穿过剪力件30放置在放线槽40内后随放线槽40一同向装订孔位置处移动的过程中顶推剪力件30剪断棉线,从而完成棉线的自动切断工作。
35.具体地,如图2所示,放线槽40位于架体10内且位于装订机中工作台11的下方,放线槽40沿装订机的宽度水平设置,在放线槽40上设有若干穿线孔,放置在其内的棉线被贯穿的穿线针顶推至装订孔的上方,从而完成棉线的穿线。其中,放线槽40固定在置于架体10内部的框架14上,如图2和图6所示。
36.如图3所示,推杆50贯穿置于架体10侧面上的通孔12设置,其外端悬空设置,另一端固定在该框架上;框架14受外力驱动沿架体10长度方向朝靠近或远离装订孔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放线槽40和推杆50一同移动,也即是推杆50随放线槽40沿架体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推杆50与放线槽40并行且错位连接设置在框架14上;推杆50位于放线槽40的后下方且靠近棉线卷20一侧设置,目的是使推杆50与棉线卷20和剪力件30均位于架体10的任一同一侧面,节约空间和棉线放置路径,使棉线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37.在靠近棉线卷20一侧的架体10的侧面上,还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13,凹槽13的深度与放线槽40的深度相适配。目的是使棉线直接与放线槽40平齐移动设置,方便摆放且减少棉线在架体10上的摩擦,保证棉线质量不被破坏,而且还可节省棉线的浪费。
38.如图4-6所示,棉线卷20竖直放置在置于架体10外壁面上的放置架60上,放置架60为l型结构,并位于推杆50的下方,竖直设置的放置架60便于棉线卷20旋转且有利于棉线的出线。优选地,放置架60、凹槽13均与放线槽40的初始位置水平同轴线设置,最大限度地节省棉线,避免其绕线,提高切线效率。
39.进一步的,剪力件30为可自动弹开设置的剪刀,可以为市场上常用的便携式剪刀,且剪刀件30中靠近刀刃一端始终为张开设置;且剪力件30朝推杆50的一侧倾斜放置。为了保证剪切的准确度,要求剪力件30与推杆50设置在同一高度水平位置上。
40.为了提高剪力件30固定的稳定性,要求剪力件30固定在置于架体10侧壁外的安装架70上;安装架70为锐角三角形结构,垂直于架体10侧壁面向外悬空设置。如图3所示,安装架70中远离推杆50的一侧边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板,剪力件30远离推杆50的一侧被固设在该立板上。
41.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切线装置的安全性,在剪力件30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80,如图1所示,在防护罩80中远离架体10的外端面上设有过线槽81,过线槽81位于剪力件30开口刀刃的正上方位置,且过线槽81的水平深度大于剪力件30的刀刃张开的水平深度,目的是使棉线更加安全地与剪力件30的刀刃接触,在保证剪力件30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剪断的准确率。
42.工作时,棉线从棉线卷20处依次穿过剪刀件30的开口端和防护罩80上的过线槽81,再经凹槽13后放置在放线槽40中,当剪刀件30被推杆50顶推时才闭合,待推杆50返回后,剪刀件30的开口则继续张开设置,此装置可在装订完成穿线的同时一次性将棉线剪断,无需人员动手协助剪切,配合精度高且安全性好。再继续从棉线卷20上取出棉线依次贯穿剪刀件30的开口端、防护罩80上的过线槽81和凹槽13后,再放置在放线槽40,再继续进行下一组案卷的装订穿线工作。
43.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切线装置,整体结构配合精度高且工作效率高,且棉线的利用率高,可连续对不同宽窄尺寸的案卷进行装订;在装订机完成穿线的同时将棉线切断,无需人员手动剪切;同时还可连续进行下一组穿线工作,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4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