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卷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6178发布日期:2022-04-14 22:2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自动卷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卷笔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自动卷笔器。


背景技术:

2.卷笔器或称铅笔刨、卷笔刀,是一种能够将铅笔笔尖削尖的工具,卷笔器分自动和手动。如今,自动卷笔器由于其便捷性受到众多学生的青睐。自动卷笔器中一般在其进笔端设有自动进笔箱,自动进笔箱中设有启动触动块,笔从启动触动块中插入后,使得启动触动块往两侧移动并触碰到启动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卷笔。因此,在自动进笔箱中不仅要预留出启动触动块的移动空间,还要容纳启动开关,导致自动进笔箱体积较大,使得成本高且不美观。此外,市面上的此类卷笔器的粗细调节结构是通过在可转动的调节轮上设置若干个台阶面,通过一个阻笔块抵在台阶面上,通过转动调节轮来抬高或降低阻笔块,以实现笔尖的粗细调节。但是此类粗细调节机构不稳定,阻笔块容易从台阶面上滑出,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了自动进笔箱体积且用于粗细调节的结构稳定的自动卷笔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卷笔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自动进笔箱、刀架和立柱组件,自动进笔箱内滑动设有触动组件,触动组件上设有启动滑块,启动滑块位于触动组件下方,外壳内还设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位于自动进笔箱下方,当笔插入到触动组件中时,触动组件带动启动滑块往开关组件方向滑动并使得启动滑块启动开关组件;外壳内转动设有调节轮,调节轮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均自调节轮边缘起向内设置,立柱组件可在外壳内竖直移动,立柱组件包括立柱主体和限位片,限位片连接立柱主体,限位片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凹槽底面相抵,立柱组件上端位于刀架内,笔尖抵在立柱组件上端。
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自动卷笔器具有以下优点:将开关组件设置在自动进笔箱下方,并通过设置在触动组件下方的启动滑块来开启开关组件,节省了原自动进笔箱中为安装开关组件所需的空间,从而使得自动进笔箱体积减小,成本降低且更加美观;此外,以高度不同的第一凹槽取代常规的粗细调节机构中的台阶面,使得限位片位于第一凹槽内时不易滑出,结构更加稳定
6.作为改进,开关组件包括按钮和启动开关,按钮位于启动开关上方且位于自动进笔箱侧壁外侧,自动进笔箱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启动滑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按钮上设有第二斜面,当启动滑块往开关组件方向滑动时,启动滑块下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并使得按钮按下启动开关;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启动滑块上的第一斜面和按钮上的第二斜面配合,来使得启动滑块能够稳定地启动开关组件,而且结构简单。
7.作为改进,开关组件还包括开关座,开关座连接在外壳内壁上并位于自动进笔箱下方,启动开关设于开关座上,按钮插接在开关座上端;采用此种结构,将开关座设置在外
壳中,可充分利用外壳内的空间,若将开关座设置在其他位置,则可能会占用空间使得整体体积增大。
8.作为改进,开关座上设有第一凸起,外壳内壁上设有两块竖直设置的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端均设有第二凹槽,外壳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位于连接板上方,开关座设于两块连接板之间且第一凸起卡接在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9.作为改进,每两个第一凹槽之间均通过第三斜面过渡,第三斜面与第一凹槽连接处为弧面;采用此种结构,使得转动调节轮调节粗细时更加顺畅。
10.作为改进,外壳内设有支撑面,立柱主体上设有凸缘,凸缘位于支撑面下方,立柱主体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凸缘和支撑面之间,当限位片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时,复位弹簧被压缩;采用此种结构,在通过调节轮调节粗细时,立柱组件会先被抬高然后限位片到达新的第一凹槽中,此时被压缩的复位弹簧可使得立柱组件向下移动并且使得限位片抵住第一凹槽底面,无需手动降低立柱组件,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11.作为改进,支撑面上设有第二通孔,立柱主体插接在第二通孔内;采用此种结构,第二通孔可对立柱主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12.作为改进,支撑面下端设有导柱,立柱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连接立柱主体,限位片连接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第三通孔,导柱位于第三通孔内使得连接件套接在导柱上;采用此种结构,导柱以及第三通孔可对立柱组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13.作为改进,立柱组件还包括阻笔块,阻笔块设于立柱主体上端,刀架下端设有第四通孔,阻笔块插接在第四通孔内,笔尖抵在阻笔块上端;采用此种结构,第四通孔对阻笔块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14.作为改进,调节轮一端露出在外壳外;采用此种结构,方便调节调节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的分解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关座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启动触动块与顶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滑块与按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面部分的剖视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阻笔块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外壳;2、自动进笔箱;201、顶盖;3、刀架;4、立柱组件;401、立柱主体;402、限位片;403、连接件;404、阻笔块;5、触动组件;501、启动触动块;502、进笔口;6、启动滑块;7、开关组件;701、按钮;702、启动开关;703、开关座;8、调节轮;9、第一凹槽;10、第一
通孔;11、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第一凸起;14、连接板;15、第二凹槽;16、第二凸起;17、第三斜面;18、弧面;19、支撑面;20、凸缘;21、复位弹簧;22、第二通孔;23、导柱;24、第三通孔;25、第四通孔;26、避让槽;27、转轴;28、凸耳;29、第三凸起;3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动卷笔器作详细说明。
29.如图1至12所示,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自动卷笔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自动进笔箱2、刀架3和立柱组件4,外壳1内还设有开关组件7,自动进笔箱2内滑动设有触动组件5,触动组件5上设有启动滑块6,启动滑块6位于触动组件5下方;自动进笔箱2包括顶盖201,触动组件5包括两个滑动设于顶盖201上的启动触动块501;两个启动触动块501相向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供笔插入的进笔口502,启动滑块6连接在其中一个启动触动块501上;如图8所示,每个启动触动块501两侧设有凸耳28,顶盖201下端设有两个第三凸起29,每个第三凸起29上均设有滑槽30,每个启动触动块501上的两个凸耳28卡接在一个第三凸起29的滑槽30中并使得启动触动块501在滑槽30中滑动。
30.开关组件7位于自动进笔箱2下方,当笔插入到触动组件5中时,触动组件5带动启动滑块6往开关组件7方向滑动并使得启动滑块6启动开关组件7;开关组件7包括按钮701、启动开关702和开关座703,开关座703连接在外壳1内壁上并位于自动进笔箱2下方;开关座703上设有第一凸起13,外壳1内壁上设有两块竖直设置的连接板14,每个连接板14上端均设有第二凹槽15,外壳1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16,第二凸起16位于连接板14上方,开关座703设于两块连接板14之间且第一凸起13卡接在第二凹槽15和第二凸起16之间;启动开关702设于开关座703上,按钮701插接在开关座703上端且位于启动开关702上方,按钮701位于自动进笔箱2侧壁外侧,自动进笔箱2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0,启动滑块6上设有第一斜面11,按钮701上设有第二斜面12,当启动滑块6往开关组件7方向滑动时,启动滑块6下端穿过第一通孔10,第一斜面11与第二斜面12接触并使得按钮701按下启动开关702。
31.外壳1内转动设有调节轮8;外壳1内底面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27,调节轮8转动设于转轴27上,且调节轮8一端露出在外壳1外;调节轮8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均自调节轮8边缘起向内设置;每两个第一凹槽9之间均通过第三斜面17过渡,第三斜面17与第一凹槽9连接处为弧面18;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9为两个,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三个、四个或更多第一凹槽9。
32.立柱组件4可在外壳1内竖直移动;立柱组件4包括立柱主体401、限位片402、连接件403和阻笔块404,连接件403连接立柱主体401,限位片402连接连接件403,阻笔块404设于立柱主体401上端;外壳1内设有支撑面19且支撑面19位于刀架3下方,支撑面19上设有第二通孔22,立柱主体401插接在第二通孔22内;立柱主体401上设有凸缘20,凸缘20位于支撑面19下方,立柱主体40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1,复位弹簧21位于凸缘20和支撑面19之间,当限位片402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凹槽9内时,复位弹簧21被压缩;支撑面19下端设有导柱23,连接件403上设有第三通孔24,导柱23位于第三通孔24内使得连接件403套接在导柱23上;限位片402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凹槽9内并与第一凹槽9底面相抵,立柱组件4上端位于刀架3内,笔尖抵在立柱组件4上端;刀架3下端设有第四通孔25,阻笔块404插接在第四通孔25内并位于刀架3内,笔尖抵在阻笔块404上端;阻笔块404上设有避让槽26,防止阻笔块404与刀架3
产生干涉。
33.笔尖自上而下插入到刀架3中进行卷笔,且笔尖抵在阻笔块404上端;在笔尖插入过程中,进笔口502扩大,两个启动触动块501往两侧移动,带动启动滑块6移动,在第一斜面11与第二斜面12接触后,按钮701被按下,从而启动了启动开关702;通过转动调节轮8,立柱组件4首先被抬高使得限位片402移出第一凹槽9,然后当另一个第一凹槽9转动到限位片402下方时,由于复位弹簧21的作用使得立柱组件4自动下降,并使得限位片402抵在另一个第一凹槽9的底面上,此时由于两个第一凹槽9高度不同,立柱组件4的高度亦发生了变化,使得笔尖进入到刀架3中的高度位置发生了改变,即可实现粗细调节。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