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指标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2873发布日期:2022-05-11 09:3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指标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灾害环境下应急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指标体系,特别是指标体系对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国土面积大,每年各类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损失重;部分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公共卫生事件开始成为严重威胁。社会化应急产品是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最新《应急产品分类及编码》(gb/t 7027),社会化应急产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需的产品保障。然而现有技术并没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应急检验检测指标体系,从而也就无法从使用环境、强度要求、适合性可靠性分析、日常维护等角度考虑测试验证典型社会化应急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指标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无法有效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3.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方法,以典型的社会化应急产品(帐篷、气垫床、防护服、呼吸器等)为研究对象,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研究其损伤机理、失效模式和变化规律,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的检验检测方法,从而建立应急产品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关键性能指标损伤机理和失能机制,选取典型应急产品,结合应急产品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在现有标准状态下的检验指标体系,调研分析并通过测试验证典型应急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的检验检测方法。
5.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方法,包括:
6.s1: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包括:社会化应急装备检验检测体系和社会化应急设施检验检测体系;
7.s2:根据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对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8.优选的,所述社会化应急装备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可靠性测试、越障性能测试、涉水性能与淋雨测试、交叉抗扭性能测试、纵向稳定与制动安全性测试、横向稳定性测试、纵向通过性测试、牵引驱动性测试、整备区以及越野道路。
9.优选的,所述可靠性测试包括:搓板路测试、石块路测试、长波路测试卵以及石路测试;
10.所述越障性能测试包括:垂直越障台测试以及水平越壕沟测试;
11.所述涉水性能与淋雨测试包括:涉水池测试以及淋雨试验室测试;
12.所述交叉抗扭性能测试包括:交叉扭转坑测试以及驼峰路测试;
13.所述纵向稳定与制动安全性测试包括:纵向坡道测试以及车辆倾翻保护;
14.所述横向稳定性测试包括:横向越障台测试以及车辆侧翻保护测试;
15.所述纵向通过性测试包括:纵向障碍台测试以及通过角与接近角及离去角测试;
16.所述牵引驱动性测试包括:
17.(1)驱动测试台
18.(a)牵引驱动性测试方法:牵引驱动性在牵引驱动测试台上进行,分别测试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不同组合锁止后,整车的牵引性能;测试台路由水泥平台和钢制辊轴组成,混凝土台高度35cm,钢制辊轴用来体验车轮打滑后,锁止差速锁,增加车辆脱困能力,状态1至4分别为正常差速锁全开、锁止中差、锁止中差后差,锁止中差、后差、前差时的牵引性能,总长24m;
19.(b)牵引驱动测试台技术方案:牵引驱动测试台是高机动车辆变附着系数车轮牵引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基座、变轴距支撑系统、附着性能调节系统、牵引特性检测系统;基座为带有交叉障碍台的水泥平台,平台底面左右各镶嵌两根纵向钢轨,交叉障碍台为钢结构,固装在左右基座上,根据车辆越障高度不同而调节,调节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由油缸控制,适用4
×
4、6
×
6高机动车辆检测;变轴距支撑系统包括6组带行走滚轮的钢制托架,在钢轨上前后行走;附着性能调节系统固装在每个变轴距支撑系统上,由带凹槽的承载板和一个嵌于凹槽内可升降的辊轮架总成组成,承载板采用高强度高附着性复合结构制作,升降机构由摇臂、滚轮架和油缸组成,油缸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牵引特性检测系统由电子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控系统组成,电子测量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两部分,拉力传感器安装在每个附着性能调节系统承载板内部,前端与基座底面通过挂钩铰接,后端与承载板铰接,测量车轮作用于支撑系统上的牵引力,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中间行走滚轮的轴座上,用于采集车轮在支撑系统上的行驶时间,数据处理模块将各车轮的牵引力和在支撑系统上的行驶时间进行汇集,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各车轮的牵引特性图,电控系统用于操控附着系数调节系统液压油缸的升降和试验程序管理;
20.(2)回转广场:回转广场是直径φ30m的圆形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特殊道路同,设计按0.5%的单面坡。施工时按纵向施工法,圆周外多余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回转广场边缘设有喷水装置,当车辆进行abs测试时,用以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
21.所述整备区紧邻回转广场,为车辆存储和整修场地,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特殊道路同;所述越野道路包括:越野道路利用场地现有自然环境进行改建,为泥泞道路,用于试乘试驾体验。
22.优选的,所述社会化应急设施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基于损伤形式的典型社会化应急设施关键部件失效测试、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体验设施关键部件测试以及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设施关键部件声发射源特征检测。
23.优选的,所述基于损伤形式的典型社会化应急设施关键部件失效测试包括:
24.(1)应急体验培训设施关键构件确定:
25.应急体验培训设施中的关键构件主要包括转动机构和固定构件,其中所述转动机构为回转支承、轴系部件;所述固定构件为承载钢结构、辅助结构,组成部分为梁杆、板壳结构;转动构件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回转支承、轴系部件;
26.(2)应急体验培训设施损伤模式识别:关键构件的主要损伤模式为机械损伤,对应的损伤形式包括疲劳、机械磨损、过载,所述疲劳包括机械疲劳、振动疲劳和/或接触疲劳,所述机械磨损对应轴承部件,所述过载为外加载荷超过设备的承受极限,导致设备发生变形或破坏;相应的宏观表征为摩擦减薄、开裂或断裂;对于梁杆、板壳承载部件,典型缺陷的声发射信号来源于母材和焊缝,所承受的载荷形式主要为拉、压、扭、弯及其相应的组合工作,缺陷形式有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对于转动机构,除了杆、梁结构中来源于母材和焊缝的缺陷外,回转支承内外圈、轴承内外圈及其滚动体的缺陷多样复杂,不同的缺陷类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类型均不完全相同,确定转动部件中滚动轴承和固定构件中支承件为研究对象。
27.优选的,所述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体验设施关键部件测试包括:
28.(1)实验平台搭建:进行转动实验和冲击试验的实验平台,对滚动轴承与固定构件中支承件进行测试的实验装置;完成带有缺陷的滚动轴承在不同转速下不同频率传感器进行测试和五种含不同缺陷形式的支承件进行冲击测试;
29.1)转动实验平台:轴承试验平台分为试验台主体、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含信号处理与分析系统的测量系统,所设计试验平台中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和测量系统进行不仅能够完成规定的测试工作,而且各部分之间要相互匹配、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机器装置;试验平台采用悬臂梁结构和轴承中置两种结构,可根据需求选择。既测试轴承安装于主轴的悬臂端,优点是模拟性强,方便做各种模拟实验和各种参数的测量。试验轴承的供油方式可以采用端面喷射、油雾喷射、环下供油等多种方式。支撑轴承部分采用可更换轴承结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轴承,调整支撑轴承的类型和规格。驱动系统通过联轴器与试验主轴连接,其中联轴节采用弹性联接,可大幅度减少主轴与传动装置不同心时所导致的外力干涉。带动主轴高速旋转。加载装置通过油泵将高压油本别送向径向加载油缸,使载荷加在轴承上。缺陷模拟与预制:对于转动设备,除在单一的杆、梁结构上预制缺陷外,还可以在轴承上预制缺陷,缺陷类型分为线型或坑,缺陷位置位于内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
30.2)冲击实验平台:利用一定重量、在一定高度下的重锤自由落体产生的冲击载荷模拟地震平台中的振动冲击,采集相应的声发射信号来确认关键部件的缺陷特征;地震平台中尺寸2500*2500mm,重量约:440kg,按承载人不超过6人计,总重量不超过1000kg;根据地震实验平台所承载的重量及振动时所产生的冲击振动感,确定液压缸支承螺栓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搭建相应的冲击实验平台进行模拟实验;
31.(2)声发射信号采集设备及软件:
32.1)声发射信号采集设备本声发射采集设备是由主机、采集卡组成八通道声发射采集仪,主机可扩充到12通道;
33.2)声发射信号处理软件为定位算法,通过声发射检测仪采集到声发射信号,通过相应的算法对信号源进行定位分析,确定相应的声发射源,并通过其他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确定信号源特性,建立声发射源及典型信号特征参数间的联系;所述软件通过建立声发射波形信号数据库,形成典型关键部件声发射定位算法,相应的线定位、二维平面定位、三维定位三部分内容及定位模块中的共用数据模块、共用算法模块和个性的算法模块。
34.优选的,所述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设施关键部件声发射源特征检测包括:
35.(1)基于pci-express总线结构的关键部件声发射检测监测数据处理模块,可用于应急培训设备的声发射检测系统,满足16通道,16位a/d精度,10mhz采样率;支持5v,28v放大器;实时声发射信号特征抽取与波形记录,可实现对应急培训体验设施的声发射缺陷信号一维、二维、三维定位;
36.(2)源代码,包括:定位数据结构部分源代码、定位通用模块部分源代码、线性定位部分源代码、二维定位部分源代码以及三维定位部分源代码。
3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装置,包括:
38.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39.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对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40.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指令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1.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可被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2.本发明提供复杂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43.基于科学有效的方法建立的一套检验检测指标体系进行对应的检验检测,以典型的社会化应急产品(帐篷、气垫床、防护服、呼吸器以及救援车辆)为研究对象,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研究其损伤机理、失效模式和变化规律,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的检验检测指标体系、测试评估方法,从而建立应急产品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关键性能指标损伤机理和失能机制,选取典型应急产品,结合应急产品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在现有标准状态下的检验指标体系,调研分析并通过测试验证典型应急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徐子的检验检测指标体系后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所实施的检验检测方法流程图。
45.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7.实施例一
48.如图1所示,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方法,包括:
49.s1: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50.s2:根据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对应的检验检测
方法。
51.优选的,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包括:社会化应急装备检验检测体系和社会化应急设施检验检测体系。
5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社会化应急装备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可靠性测试、越障性能测试、涉水性能与淋雨测试、交叉抗扭性能测试、纵向稳定与制动安全性测试、横向稳定性测试、纵向通过性测试、牵引驱动性测试、整备区以及越野道路。
5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靠性测试包括:
54.(1)搓板路:搓板路长150m,宽4m,厚22cm;施工方法为预制法;若波峰高时,先预制搓条,再安装,然后浇灌剩余混凝土;混凝土分两次施工;搓板条采用先预制、后安装,通过预留拉结筋与现浇段构成完整的整体;为便于预制块的预制,浇筑预制块,之后翻转安装。预制块在幅宽上均布预埋钢筋以加强与平面部分的连接;
55.(2)石块路(比利时路)比利时石块路是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较典型的路面。由人工铺设不同尺寸的条块石固定在有足够强度的水泥混凝土槽内,每块标高根据路谱而定。铺砌时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路谱铺贴,横平竖直,平整度、缝宽度都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6选择材质坚硬无风化,表面凹凸符合设计要求石块。比利时石块路长140m,宽4m。路面结构:底板采用22cmc30混凝土,石块的座浆采用c25细粒式混凝土,面层石块尺寸按设计要求为(长225~300)、(宽150)、(高120~200)mm。底板混凝土每5m设伸缩缝,侧墙与底板之间设置两行纵向接茬钢筋;
56.(3)长波路:长波路70
×
4m,矢高90mm;长波路采用现浇法施工,长波路波形较长,波峰较大,可测试接近角和离去角;
57.(4)卵石路:卵石路由甲乙两部分组成;本实施例中包括卵石路甲,粒径350~500mm,凸出150~255mm,2~5个/m2;卵石路乙:粒径150~255mm,凸出40~80mm,10~30个/m2,总长100m。
58.所述越障性能测试包括:
59.(1)垂直越障台:垂直越障台为半圆形凸台,高度分别为500mm和450mm,总长24m;
60.(2)水平越壕沟:水平越壕沟为横向组合式沟槽,深度400mm,最小宽度小于700mm,总长12m;试验中,按被测试车辆的轮径选择合适的置换垫块,以适应车辆的水平越壕沟要求。
61.所述涉水性能与淋雨测试包括:
62.(1)涉水池:涉水池采取预制钢构件现浇的方式,为并排两个,可互为补水;涉水深度最深1200mm,可按不同车辆的涉水深度要求进行调节;入水坡度15%,出水坡度30%。底层结构厚度22cm,每个池长24m,宽6m,高1.5m,开两条500
×
450mm沟,以适用多种车辆;水池底部和四周作防渗处理;
63.(2)淋雨试验室:应用于各类汽车整车下线的淋雨试验、淋雨密封性检测项目中。设备系统主要由淋雨检测、吹干、输送板链、循环水处理、控制管理等系统等组成。淋雨试验室的内部尺寸10
×4×
4.5(长
×

×
高),内部布满降雨喷嘴,淋39雨由水泵提供压力。正常量产车试验情况下,淋雨试验室的降雨强度在4—10mm/min,喷嘴喷射压力为69—147kpa以上,试验淋雨时间为15min。若为强化整车的淋雨密封性检查,最大降雨强度可达100mm/min,喷嘴喷射压力最高可达200kpa,使喷水雾化后洒落在车身上。淋雨装置可进行8h连续
工作,以适应整车试生产期间,验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调整的正确性。整车长时间淋雨试验一般需要4—8h。
64.所述交叉抗扭性能测试包括:
65.(1)交叉扭转坑:交叉扭转坑路长200m,宽4m,坑深500mm。交叉扭转坑路施工采用现浇压坑成型法。按设计尺寸制作两套模具,并以模具挤压混凝土,形成前后桥位置左右交错的深坑。施工中交叉扭转坑的位置形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板按每5m进行切缝,因挤压成交叉扭转坑施工慢,每工作段不超过10m;
66.(2)驼峰路:驼峰路50
×
4m,高400mm,混凝土现浇形式。驼峰路的施工分两步,第一步施工驼峰路的突出台体部分,按照设计轮廓加工出台体的模板,台体部分留出预埋的连接筋。第二步施工驼峰之间的平路面,按照常规工艺施工。
67.所述纵向稳定与制动安全性测试包括:
68.(1)纵向坡道:纵向坡道包括砾石爬坡60%(30
°
)、混凝土爬坡70%(35
°
)、混凝土钉爬坡80%(38.6
°
)、楼梯爬坡100%(45
°
)四种形式,其中100%楼梯爬坡兼顾测试驻车制动性能。砾石坡道结构为堆坡路基+设施道路水稳层+22cm砾石;混凝土坡道结构为堆坡路基+设施道路水稳层+设施道路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钉坡道结构为堆坡路基+设施道路水稳层+设施道路混凝土路面+表面混凝土钉;楼梯坡道结构为堆坡路基+设施道路水稳层+设施道路混凝土路面+表面为楼梯台阶。每条坡道长12m。
69.(2)车辆倾翻保护:当进行车辆纵向坡度稳定性试验时,为了防止车辆在最大坡度角临界点时倾翻,在坡顶加装车辆防倾翻保护装置。
70.所述横向稳定性测试包括:
71.(1)横向越障台:横向稳定性测试在横向越障台上进行,其设置在平面道路一侧,两端有引道,主台长12m,横截面为变曲面形状,倾斜角度21.8
°
至38
°
,同时满足多种车辆测试;
72.(2)车辆侧翻保护当进行车辆横向坡度稳定性试验时,为了防止车辆在最大坡度角临界点时侧42翻,在坡顶加装车辆防侧翻保护装置。
73.所述纵向通过性测试包括:
74.(1)纵向障碍台:纵向通过性测试在纵向障碍台上进行,纵向障碍台为圆拱形移动式,通过角分别为38
°
和30
°
,总长12m;或以不同车型制成相应纵向移动障碍台,以检验相应车型的通过性;
75.(2)通过角与接近角及离去角测试:车辆的接近角和离去角是检验车辆爬坡能力的几何参数,本试验按照车辆最大爬坡度要求试验,当接近角和离去角大于最大爬坡角度时,则测试通过。
76.所述牵引驱动性测试包括:
77.(1)驱动测试台
78.(a)牵引驱动性测试方法:牵引驱动性在牵引驱动测试台上进行,分别测试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不同组合锁止后,整车的牵引性能。测试台路由水泥平台和钢制辊轴组成,混凝土台高度35cm,钢制辊轴用来体验车轮打滑后,锁止差速锁,增加车辆脱困能力,状态1至4分别为正常(差速锁全开)、锁止中差、锁止中差后差,锁止中差、后差、前差时的牵引性能,总长24m。
79.(b)牵引驱动测试台技术方案:牵引驱动测试台是高机动车辆变附着系数车轮牵引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基座、变轴距支撑系统、附着性能调节系统、牵引特性检测系统。基座为带有交叉障碍台的水泥平台,平台底面左右各镶嵌两根纵向钢轨,交叉障碍台为钢结构,固装在左右基座上,可根据车辆越障高度不同而调节,调节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由油缸控制,适用4
×
4、6
×
6高机动车辆检测;变轴距支撑系统包括6组带行走滚轮的钢制托架,可在钢轨上前后行走;附着性能调节系统固装在每个变轴距支撑系统上,由带凹槽的承载板和一个嵌于凹槽内可升降的辊轮架总成组成,承载板采用高强度高附着性复合结构制作,升降机构由摇臂、滚轮架和油缸组成,油缸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牵引特性检测系统由电子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控系统组成,电子测量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两部分,拉力传感器安装在每个附着性能调节系统承载板内部,前端与基座底面通过挂钩铰接,后端与承载板铰接,可测量车轮作用于支撑系统上的牵引力,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中间行走滚轮的轴座上,用于采集车轮在支撑系统上的行驶时间,数据处理模块将各车轮的牵引力和在支撑系统上的行驶时间进行汇集,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各车轮的牵引特性图,电控系统用于操控附着系数调节系统液压油缸的升降和试验程序管理。
80.(2)回转广场:回转广场是直径φ30m的圆形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特殊道路同,设计按0.5%的单面坡。施工时按纵向施工法,圆周外多余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回转广场边缘设有喷水装置,当车辆进行abs测试时,用以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
81.所述整备区包括:整备区紧邻回转广场,为车辆存储和整修场地,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特殊道路同。
82.所述越野道路包括:越野道路利用场地现有自然环境进行改建,主要为泥泞道路,用于试乘试驾体验。路长50m,路宽6m。
8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社会化应急设施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基于损伤形式的典型社会化应急设施关键部件失效测试、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体验设施关键部件测试以及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设施关键部件声发射源特征检测。
84.其中,从社会化应急体验设施中具有的共性的特点出发,选择确定两类检测对象,一是应用于转动设备体验设施中的轴承缺陷检测;二是应用于模拟地震体验设施、逃生通道体验设施、模拟山体滑坡体验设施等中的支架(杆、梁等构件)中采用螺栓连接处缺陷检测。
8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损伤形式的典型社会化应急设施关键部件失效测试包括:
86.(1)应急体验培训设施关键构件确定:
87.应急体验培训设施中的关键构件主要包括转动机构(回转支承、轴系部件)和固定构件(承载钢结构、辅助结构),其中固定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梁杆、板壳结构;转动构件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回转支承、轴系部件等。
88.(2)应急体验培训设施损伤模式识别:由于应急体验培训设施的工作环境、载荷条件等特点,决定了其关键构件的主要损伤模式主要为机械损伤,对应的损伤形式包括疲劳(机械疲劳、振动疲劳、接触疲劳)、机械磨损(轴承部件)、过载(外加载荷超过设备的承受极限,导致设备发生变形或破坏)等,相应的宏观表征为摩擦减薄、开裂或断裂。对于梁杆、板壳等承载部件,其典型缺陷的声发射信号主要来源于母材和焊缝,所承受的载荷形式主要
为拉、压、扭、弯及其相应的组合工作,主要缺陷形式有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而对于转动机构,除了杆、梁结构中来源于母材和焊缝的缺陷外,回转支承内外圈、轴承内外圈及其滚动体的缺陷尤为多样复杂。不同的缺陷类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类型均不完全相同。通过充分调研,明确了转动部件中滚动轴承和固定构件中支承件为研究对象。
89.所述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体验设施关键部件测试包括:
90.(1)实验平台搭建:
91.1)转动实验平台设计原则:转动试验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械装置,对于不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要求,试验平台也有所不同。轴承试验平台分为试验台主体、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测量系统(含信号处理与分析系统)。所设计试验平台中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和测量系统进行不仅能够完成规定的测试工作,而且各部分之间要相互匹配、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机器装置。设计方案:试验平台的总体设计应根据被测轴承的基本尺寸、基本功能需求、需要测量的参数以及试验平台本身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等因素,合理设计和布局滑动轴承试验平台,并使各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试验平台采用悬臂梁结构和轴承中置两种结构,可根据需求选择。既测试轴承安装于主轴的悬臂端,优点是模拟性强,方便做各种模拟实验和各种参数的测量。试验轴承的供油方式可以采用端面喷射、油雾喷射、环下供油等多种方式。支撑轴承部分采用可更换轴承结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轴承,调整支撑轴承的类型和规格。驱动系统通过联轴器与试验主轴连接,其中联轴节采用弹性联接,可大幅度减少主轴与传动装置不同心时所导致的外力干涉。带动主轴高速旋转。加载装置通过油泵将高压油本别送向径向加载油缸,使载荷加在轴承上。缺陷模拟与预制:对于转动设备,除在单一的杆、梁结构上预制缺陷外,还可以在轴承上预制缺陷,缺陷类型分为线型或坑,缺陷位置位于内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
92.2)冲击实验平台设计原则:本任务采用的冲击实验平台是利用一定重量、在一定高度下的重锤自由落体产生的冲击载荷模拟地震平台中的振动冲击,采集相应的声发射信号来确认关键部件的缺陷特征。设计方案:根据相关调研确定相应的地震平台中尺寸2500*2500mm,重量约:440kg,按承载人不超过6人计,总重量不超过1000kg。由于目前大多地震实验平台多采用六支柱式的液压结构,以模拟六个自由度方向的振动。试验平台的总体设计根据地震实验平台所承载的重量及振动时所产生的冲击振动感,确定液压缸支承螺栓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搭建相应的冲击实验平台进行模拟实验。整个冲击试验平台的高度为1.5米,冲击物的重量为3.67公斤,冲击物从1.5米处自由落体可模拟实际的地震实验平台相应的冲击力。冲击对象为地震实验平台中用于支撑液压支柱的m16螺柱,支柱支撑相应规格的止推轴承进行缓冲。缺陷模拟与预制:缺陷的模拟是在m16mm螺栓的圆柱上应力最大的区域人工开设缺陷,缺陷的深度分别为:1mm、3mm、5mm、8mm四种,及无开槽共计五种试件。
93.(2)搭建测试装置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可进行转动实验和冲击试验的实验平台,可对滚动轴承与固定构件中支承件进行测试的实验装置。完成带有缺陷的滚动轴承在不同转速下不同频率传感器进行测试和五种含不同缺陷形式的支承件进行冲击测试。
94.(3)声发射信号采集设备及软件:
95.1)声发射信号采集设备本声发射采集设备是由主机、采集卡组成八通道声发射采集仪,主机可扩充到12通道。
96.2)声发射信号处理软件或定位算法声发射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声发射检测仪
采集到声发射信号,通过相应的算法对信号源进行定位分析,确定相应的声发射源,并通过其他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确定信号源特性,建立声发射源及典型信号特征参数间的联系。本任务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建立声发射波形信号数据库,形成典型关键部件声发射定位算法。相应的线定位、二维平面定位、三维定位三部分内容及定位模块中的共用数据模块、共用算法模块和个性的算法模块。
97.所述典型社会化应急培训设施关键部件声发射源特征检测包括:
98.应急培训设备专用声发射检测系统通过上述搭建,完成了基于pci-express总线结构的关键部件声发射检测监测数据处理模块的搭建,编制了典型关键部件声发射定位算法。形成一套可用于应急培训设备的声发射检测系统,满足16通道,16位a/d精度,10mhz采样率;支持5v,28v放大器;实时声发射信号特征抽取与波形记录,可实现对应急培训体验设施的声发射缺陷信号定位(一维、二维、三维),形成了原理样机。
99.(1)定位数据结构部分源代码:
[0100][0101]
(2)定位通用模块部分源代码
[0102][0103]
(3)线性定位部分源代码
[0104]
(4)二维定位部分源代码
[0105]
(5)三维定位部分源代码
[0106]
实施例二
[0107]
一种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装置,包括:
[0108]
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0109]
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复杂灾害环境下社会化应急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对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0110]
该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检验检测方法,具体的检验检测方法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0112]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01和与所述处理器301连接的存储器302,所述存储器302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可被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0113]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