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5371发布日期:2022-06-05 05:0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用具、教具领域,主要涉及眼科解剖学知识的教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2.眼外肌是司眼球运动的横纹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条即上、下、内、外直肌;斜肌两条,上斜肌和下斜肌。四条直肌均起始于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各肌的肌纤维自成一束,包围视神经分别从上、下、内、外四方向前展开越过眼球赤道部,分别附着于距角膜缘不同距离的巩膜上。内、外直肌肌走向与视轴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内直肌在眼球内侧,内直肌的功能是使眼球内转,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在眼球的外侧,外直肌的功能是使眼球外转,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外侧。上、下直肌走向与视轴呈23
°
角,收缩时除有使眼球上、下转动的主要功能外,同时上直肌还有使眼球内转和内旋、下直肌还有使眼球内转和外旋的作用。上直肌在眼球的上方,收缩时,使瞳孔转向上内;下直肌在眼球的下侧,收缩时使瞳孔转向下内。两条斜肌即上斜肌和下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旁的蝶骨体的骨膜,沿眼眶上壁向前至眶内上缘,穿过附于眶内侧壁前上方的纤维滑车向后转折,经上直肌下面到达眼球赤道部后方,附着于眼球的外上巩膜处;下斜肌很短,起自眼眶下壁前内侧上颌骨眶板近泪窝处,行于下直肌与眶下壁之间,向后外上神展附着于赤道部后外侧的巩膜上。上、下斜肌的作用力方向与视轴呈51
°
角。上斜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内旋,其次要功能是下转和外转,上斜肌收缩时其作用是使瞳孔转向下外。下斜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外旋,次要功能是使眼球上转和外转,下斜肌收缩时其作用是使瞳孔转向上外。
3.在眼球运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眼球转动障碍就能初步判断出是哪些肌肉存在病理问题,但是由于眼肌数量多,且垂直直肌和斜肌的功能不是唯一的,因此在相关教育课程中,学生很难快速准确的记住眼外肌功能并迅速作出眼外肌功能障碍的判断,如何快速精准的学会记忆眼外肌功能、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学会对眼肌各功能情况的判断,是目前眼科专业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发明人经过研发改进,现提出了一种能够辅助教学,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装置,通过直观、可上手操作的的左右眼球模型,配合左右手模型的使用,能快速判断对应的眼部肌肉,具有直观、可操作性、和口诀教学的特点。具体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包括:能转动的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左右手模型部件,其中:所述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包括有:呈球状的左眼模型、右眼模型,其表面上在相应的部位上印有相对应的眼球肌肉图案,左、右眼模型可活动式的安装在安装部件内,安装部件呈镂空或透明结构,左、右眼模型的上部外露,左、右眼模型能在
手动作用下转动;所述左右手模型部件包括:左手模型(1)和右手模型(2),左手模型(1)和右手模型(2)均呈食指、中指、拇指张开,无名指和小指收拢的状态,左手模型(1)、右手模型(2)均具有正反两面,能相互独立、能拿起或放下。
6.进一步的,本教具还包括一个收纳盒,收纳盒包括盒体(4)和盖体(3),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安装在盒体(4)中部,左右手模型的左手模型、右手模型分别安装在盒体(4)左右两侧,所述盖体(3)上印有或贴有学习口诀图文(5)。
7.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部件呈透明结构的碗状结构,碗内壁面上设有三个小滚珠(6),左右眼球模型能在碗状结构内与三个小滚珠(6)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部件包括一个环形套(7)套住左右眼球模型的中部,左右眼球模型的底部与三颗滚珠(8)接触支撑。
9.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眼球模型的背部内安装有至少一颗定位磁块(9),所述安装部件相应位置上也设有至少一块相应的定位块(10),通过磁吸方式定位眼球模。
10.进一步的,所述左眼模型、右眼模型正常正视位置下,右眼模型的眼球瞳孔的正上方12点位置处印有r字样,左眼模型的眼球瞳孔位置的正上方处印有l字样,其中,右眼模型放置在盒体(4)中部的左侧,左眼模型放置在右侧。
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介绍:本发明的使用中,左手模型对应待检测的患者的左眼或用本教具中的左眼模型代替,相应的,右手模型对应患者的右眼或本教具中的右眼模型代替,每只手模型可以摆出腕关节横位、腕关节竖位两个方位,每个方位又能手心向上或手心向下的翻转,每只手模型能具有四种手式:1、腕关节横位和面向手掌面时以表示下斜肌功能;2、腕关节横位和面向手背面时以表示上斜肌功能;3、腕关节竖直位和面向手掌面时以表示上直肌功能;4、腕关节竖直位和面向手背面以表示下直肌功能;即每只手模型的横竖、掌心面的变化组合,均能对应一种表达功能,每种手位不同的手指对应不同的眼外肌的不同功能方向,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应的眼外肌功能,提高辨识的效率,能辅助记忆。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的结构主视图;
13.图2为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的结构立体图;
14.图3为眼球模型其中的一只右眼球模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眼球模型其中的一只右眼球模型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口诀图文的练习示意图;
17.其中:1—左手模型、2—右手模型、3—盖体、4—盒体、5—口诀图文、6—小滚珠、7—环形套、8—滚珠、9—定位磁块、10—定位块、11—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2—碗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19.实施例1:一种能辅助记忆眼外肌功能的教学用具,如图1所示,包括:能转动的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左右手模型部件,其中:所述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包括有:呈球状的左右眼球模型,其表面上在相应的部位上印有相对应的眼外肌肉图案,左右眼球模型可活动式的安装在安装部件内,安装部件呈镂空或透明结构,左右眼球模型的上部外露,左右眼球模型能在手动作用下转动;所述左右手模型部件包括:左手模型1和右手模型2,左手模型1和右手模型2均呈食指、中指、拇指张开,无名指和小指收拢的状态,左手模型1、右手模型2均具有正反两面,能相互独立、能拿起或放下。
20.如图1、图2所示,本教学用具还包括一个收纳盒,收纳盒包括盒体4和盖体3,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安装在盒体4中部,左右手模型部件分别安装在盒体4左右两侧,所述盖体3上印有或贴有学习口诀图文5。收纳盒的设计目的是给教具的装盛容器,便于收纳和携带,可以设置相应的锁扣,大小规格根据模型体量进行设置,口诀图文5上印有本教具的使用方法可口诀内容,对应的手式图文解说等。
21.优选地,所述左右眼球模型部件11包括左眼模型和右眼模型,每只左右眼球模型各自通过一个安装部件安装。左眼模型和右眼模型横向放置在收纳盒中。
22.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安装部件呈透明结构的碗状结构,碗内壁面上设有三个小滚珠6,左右眼球模型能在碗状结构内与三个小滚珠6接触。小滚珠6能在其自身的滚槽内定点滚动,左右眼球模型与小滚珠6接触,一方面提供支撑稳定,一方面能提供其滚动的支持,三个小滚珠6的布置位置尽可能偏下,但又不能过于集中,以能保持左右眼球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滚动即可。透明结构的碗状结构,一方面作为小滚珠6的安装载体,一方面作为包容半个眼球的安装作结构,透明材质是为了观察眼球转动的方向和其上印有的肌肉名称等信息。
23.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安装部件包括一个环形套7套住左右眼球模型的中部,左右眼球模型的底部与三颗滚珠8接触支撑。作为透明结构的碗状结构的替代方案,环形套7套住左右眼球模型的中部,底部安装的三颗滚珠8作为滚动部件以提供眼球模型的滚动,也可以在环形套7上设置相应的滚珠8,左右眼球模型容纳进去后也能在手动作用下向各方向转动。
2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左右眼球模型的背部内安装有至少一颗定位磁块9,所述安装部件相应位置上也设有至少一块相应的定位块10,通过磁吸方式定位眼球模。定位磁块9和定位块10能够相互吸引定位,目的是在常规收纳状态下,眼球不会因为晃动而发生位置的变化,使其瞳孔保持正前方的位置上。必要时,可以设置两对以上的定位磁块9结构,使其始终保持正向朝上的定位状态。
25.实施例2:本教学用具的具体使用过程和方法,参照附图5阅读。
26.右眼模型为教学、练习对象时,使用右手模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患者右眼颞侧”、“患者右眼鼻侧”可理解对应为“右模型眼的外侧”、“右模型眼的内侧”,这里的内外侧相对于人体头部的内外侧;“内、外旋”则是以患者角膜12点为参照,在本模型中是指眼球模型即患者角膜“钟点位”,即左眼模型上的l所在位置即为12点,右眼模型上额r即为12点。这样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即分出左、右眼,又标出12点。
27.(1)当腕关节横位、面向手掌面时,代表以示下斜肌功能;此时,拇指:指向向上、示下斜肌上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右眼颞侧,示下斜肌外转功能;中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
指根弧线方向示角膜12点偏向患者右眼颞侧,示下斜肌外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28.(2)当腕关节横位、面向手背面时,代表以示上斜肌功能;此时,拇指:指向向下、示上斜肌下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右眼颞侧,示上斜肌外转功能;中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右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右眼鼻侧,示下斜肌内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29.(3)当腕关竖直位、面向手掌面时,代表以示上直肌功能;此时,中指:指向向上、示上直肌上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右眼鼻侧,示上直肌内转功能;拇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右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右眼鼻侧,示上直肌内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0.(4)当腕关竖直位、面向手背面时,代表以示下直肌功能;此时,中指:指向向下、示下直肌下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右眼鼻侧,示下直肌内转功能;拇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右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右眼颞侧,示下直肌外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1.左眼模型为教学、练习对象时,使用左手模型:
32.(5)当腕关竖直位、面向手掌面时,代表以示上直肌功能;此时,中指:指向向上、示上直肌上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左眼鼻侧,示上直肌内转功能;拇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左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左眼鼻侧,示上直肌内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3.(6)当腕关竖直位、面向手背面时,代表以示下直肌功能;此时,中指:指向向下、示下直肌下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左眼鼻侧,示下直肌内转功能;拇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左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左眼颞侧,示下直肌外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4.(7)当腕关节横位、面向手掌面时,代表以示下斜肌功能;此时,拇指:指向向上、示下斜肌上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左眼颞侧,示下斜肌外转功能;中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左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左眼颞侧,示下斜肌外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5.(8)当腕关节横位、面向手背面时,代表以示上斜肌功能;此时,拇指:指向向下、示上斜肌下转功能;食指:指向患者左眼颞侧,示上斜肌外转功能;中指:垂直位指根至旋转位指根弧线方向示患者左眼角膜12点偏向患者左眼鼻侧,示下斜肌内旋功能;其中,中指为主要功能;
36.练习者可熟记口诀以加强应用记忆:竖直横斜肌,垂直水平旋,直掌斜背上,上肌内旋转,中指为主功。具体含义为:
37.竖直横斜肌
‑‑‑‑‑
腕关节竖直位表示直肌,腕关节横位表示斜肌;
38.垂直水平旋
‑‑‑‑‑‑
从垂直功能开始,三指依次表示垂直功能、水平功能、旋转功能;
39.直掌斜背上
‑‑‑‑‑‑
竖直手掌面表示上直肌,横手背面表示上斜肌;
40.上肌内旋转
‑‑‑‑‑
带“上”的肌肉(上直肌、上斜肌)有内旋功能;隐意带“下”的肌肉(下直肌、下斜肌)有外旋功能。
41.中指为主功
‑‑‑‑‑‑
中指代表主要功能,上下直肌的主要功能为上、下转,上下斜肌
的功能为内、外旋。
42.基于本实施例,使用本发明教学用具,能够辅助教学,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装置,通过直观、可上手操作的的左右眼球模型,配合左右手模型的使用,能快速判断对应的眼外肌肉,具有直观、可操作性、和口诀教学的特点。
43.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