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支撑件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2889发布日期:2022-05-18 00:0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板支撑件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支撑件及包括所述面板支撑件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折叠手机是未来手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市面上的折叠手机的形态主要分为外折、内折以及多折等。当前外折形态的折叠手机由左右两部分机体通过中间的折叠铰链或者转轴实现折叠,结构复杂,折叠后体积大,质量大,影响用户体验。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能够解决折叠显示装置依赖于转轴才能弯折或者折叠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面板支撑件,用于设置柔性显示屏,所述面板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侧支撑面;其中,第一支撑面背对所述第二支撑面设置,所述侧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
7.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侧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周缘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待设置的柔性显示屏的厚度相同。
8.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为一壳体结构,所述面板支撑件包括收纳功能硬件结构的容纳空间。
9.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包括后壳以及与所述后壳固定的前壳,所述凸台形成于所述后壳。
10.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包括前壳、后壳与中框,所述前壳、后壳均与所述中框固定,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中框。
11.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还包括一独立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沿所述面板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沿伸,所述收容孔用于设置触控笔。
12.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
13.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弯折部;以及
14.用于设置所述柔性显示屏的面板支撑件,且所述面板支撑件是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支撑件,所述第一显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15.所述面板支撑件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6.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侧支撑面以及所述第二显示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柔性显示屏呈一折叠显示屏结构;
17.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弯折部离开所述侧支撑面,所述第二显示部离开所述第二
支撑面,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呈一平面显示屏结构。
18.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内设置有系统主板、电池和音频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19.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尺寸。
20.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未设置柔性显示屏的区域形成避让区,所述避让区内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接口及功能按键、听筒及话筒。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以及用于设置所述柔性显示屏的面板支撑件,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显示部设置于所述面板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所述面板支撑件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侧支撑面以及所述第二显示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柔性显示屏呈一折叠显示屏结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弯折部离开所述侧支撑面,所述第二显示部离开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呈一平面显示屏结构。也即,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不需要转轴或者折叠铰链,折叠时是使弯折部弯折至覆盖于侧支撑面,以及第二显示部覆盖于第二支撑面即可,从而,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也小,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翻转180度的状态图;
25.图3为图1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6.图4为图3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翻转180度的状态图;
27.图5为图1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沿横向剖面图;
28.图6为图1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图;
29.图7为图6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翻转180度的状态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0-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柔性显示屏;2-面板支撑件;
32.10-第一显示部;12-第二显示部;14-弯折部;
33.20-第一支撑面;22-第二支撑面;24-侧支撑面;
34.110-容纳空间;26-凸台;21-后壳;23-前壳;25-收容孔;
35.27-避让区;101-按键;28-触控笔。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以下请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39.请参阅图1至图5,图1至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柔性显示屏1以及用于设置所述柔性显示屏1的面板支撑件2。
40.所述柔性显示屏1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是一种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柔性显示屏1主要用于显示彩色图像,同时结合柔性的触控面板,柔性显示设备也可以集成触控功能,广泛运用于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及gps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foled),foled显示器相比其他柔性显示器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制作柔性显示器的技术之一。
41.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包括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12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10与所述第二显示部12之间的弯折部14。
42.所述面板支撑件2包括第一支撑面20、第二支撑面22以及侧支撑面24;其中,第一支撑面20背对所述第二支撑面22设置,所述侧支撑面2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面20及第二支撑面22。可以理解,第一支撑面20、侧支撑面24及第二支撑面22能起到对柔性显示屏1的支撑作用的同时还不能影响信号的传输或者柔性显示屏1与系统主板的电性连接,也即,可以在第一支撑面20、侧支撑面24及第二支撑面22适当的位置开口或者开孔,以实现各种信号的传输或者柔性显示屏1与系统主板的电性连接。
43.所述第一显示部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0;所述面板支撑件2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弯折部14位于所述侧支撑面24以及所述第二显示部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所述柔性显示屏1呈一折叠显示屏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弯折部14离开所述侧支撑面24,所述第二显示部12离开所述第二支撑面22,所述柔性显示屏1展开呈一平面显示屏结构,如图6及图7所示。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面24为弧形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圆弧状的弯折部14的曲率半径,即绕折半径,影响着柔性显示屏1的折叠寿命,具体的,绕折半径越大,对柔性显示屏1内部各功能膜层的损坏越小,柔性显示屏1的折叠寿命越长,应用该柔性显示屏1的柔性显示设备质量越好,产品良率越高。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弧形的侧支撑面24一方面是配合弯折部14的弯折形态,也即圆弧状的侧支撑面24能够更紧密的与弯折部14贴合,
从而更准确地控制柔性显示屏1的绕折半径;另一方面,能缓冲弯折部14的弯折应力,延长柔性显示屏1的折叠寿命。
45.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2为一壳体结构,所述面板支撑件2包括收纳功能硬件结构的容纳空间110。优选地,所述面板支撑件2内设置有系统主板(图未示)、电池(图未示)和音频模块(图未示),并且电池与系统主板电连接以向系统主板供电,以实现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各项功能。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0、侧支撑面24及第二支撑面22周缘的凸台26,所述凸台26的高度与待设置的柔性显示屏1的厚度相同。如此设置,当柔性显示屏1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与凸台26的表面相齐平,能确保面板支撑件2具有较好的外观,而且将柔性显示屏1设置于由凸台26形成的空间内,使柔性显示屏1不额外增加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厚度,也即使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具有更薄的厚度,以减轻质量,降低成本。
47.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2可包括后壳21以及与所述后壳21固定的前壳23,所述凸台26形成于所述后壳21。也就是说,面板支撑件2可以仅包括前壳23及后壳21两个部分,在将功能硬件结构安装在所述后壳21中,将前壳23与后壳21固定即可。前壳23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面20,所述后壳21包括所述侧支撑面24及第二支撑面22。
48.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撑件2包括前壳、后壳与中框,所述前壳、后壳均与所述中框固定,所述凸台26位于所述中框的边缘。也就是说,将面板支撑件2设计为前壳、后壳及中框三部分,前壳及后壳与中框卡合连接固定,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天线结构能设置于中框。前壳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面20,中框包括所述侧支撑面24,所述后壳包括所述第二支撑面22。
49.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面板支撑件2还包括一独立于所述容纳空间110的收容孔25,所述收容孔25沿所述面板支撑件2的长度方向沿伸,所述收容孔25用于设置触控笔28。将触控笔28设置于该收容孔25内,还可以避免触控笔28丢失。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部1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0的尺寸。所述面板支撑件2未设置柔性显示屏1的区域形成避让区27,所述避让区27内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接口及功能按键、听筒及话筒。避让区27可以设置在面板支撑件2边缘的任意位置,例如,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或右边缘。其中,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以及考虑外观因素,如图所示,避让区27靠近面板支撑件2的最边缘设置。这样,避让区27的设置不会影响折叠,且显示区域只有在第二支撑面22的一侧有避让区27,其他边缘可以做窄边框处理,可以提升外观效果。折叠终端的一些外观能看见的部件也可以设置在避让区27,例如,以手机为例,常需要设置开机键和音量键这些按键101以及充电用的接口等,如图2所示,按键101可以设置在与侧支撑面24相对的另一个侧表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音量键设置在所述弯折部14,从而可以通过触摸调节音量。
51.为了可以在折叠后将第二显示部12与面板支撑件2的第二支撑面22固定,第二显示部12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锁止机构(图未示),锁止机构用于当第二显示部12折叠后,将第二显示部12的相对位置固定。锁止机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卡接结构、磁吸结构或魔术贴等可方便固定和分离的连接方式。
52.另外,所述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12及弯折部14可以通过系统主板分别独立
控制,也即是说,在折叠状态时,系统主板可以仅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12及弯折部14实现各自的显示功能。在展开状态时,系统主板控制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12及弯折部14形成全面屏,三者共同显示画面。
5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柔性显示屏1在弯折状态及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可以通过在弯折部14所在区域设置形变层,形变层由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制成。形状记忆合金是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memory effect,sme)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
5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柔性显示屏1以及用于设置所述柔性显示屏1的面板支撑件2,所述柔性显示屏1包括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12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10与所述第二显示部12之间的弯折部14;所述第一显示部10设置于所述面板支撑件2的第一支撑面20;所述面板支撑件2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弯折部14位于所述侧支撑面24以及所述第二显示部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所述柔性显示屏1呈一折叠显示屏结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弯折部14离开所述侧支撑面24,所述第二显示部12离开所述第二支撑面22,所述柔性显示屏1展开呈一平面显示屏结构。也即,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不需要转轴或者折叠铰链,折叠时是使弯折部14弯折至覆盖于侧支撑面24,以及第二显示部12覆盖于第二支撑面22再将第二显示部12固定即可,从而,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100结构简单,可以使终端折叠后整体厚度较小,轻薄化,提高用户体验。
55.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