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

文档序号:31413920发布日期:2022-09-03 11:4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

1.本发明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


背景技术:

2.抛物面是指抛物线旋转180
°
所得到的面。数学上的抛物线就是同一平面上到定点(焦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对于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抛物面教学,一般会使用到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辅助演示抛物面,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3.现有的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大多结构简单且功能性较为单一,当不使用演示教具时,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往往会在演示教具的外部设有外壳,每次教学使用后,均会将教具收于外壳内部,而教学者在演示过程中难免会手动不断调整演示教具,每次使用后,若不及时对教具进行清洁就直接回收,手上的汗液与粉笔灰等污渍残留在演示教具上,会滋生细菌等,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安装连接有教具主体,所述外壳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消毒液箱,所述外壳的一端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壳座,所述外壳的内壁顶端处安装连接有雾化喷件,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部管,所述第一底部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底部管,所述移动座上嵌合安装有条形喷壳;自动消毒机构,所述自动消毒机构包括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与第一底部管的一端管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二底部管的一端管壁上滑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齿条杆的一端与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塞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底部管的一端内壁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下端面处安装连接有长导辊,所述移动座的两侧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侧凸条,两个所述侧凸条分别与两个限位壳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门板与开口大小相同,所述门板上固定连接有带口连接板,所述齿条杆与带口连接板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齿条杆与外壳之间设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小凸块,所述小凸块与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小凸块上滑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下端为斜面设计,所述短杆上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小凸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短杆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小凸块上固定连接有电磁块,所述短杆与电磁块滑动连接,所述短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电磁块与磁铁的磁极相同。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底部管的一端设有第一直角管,所述第一直角管上的排液支管处安装连接有排液阀,所述第一直角管上的进液支管处安装连接有进液阀,所述第一直角管上的进液支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消毒液箱相连接,所述第一直角管上的排液支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雾化喷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底部管的一端设有第二直角管,所述第二直角管上的排气支管处安装连接有排气阀,所述第二直角管上的进气支管处安装连接有进气阀,所述第二直角管上的排气支管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条形喷壳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直角管上的进气支管管口处安装连接有滤网件。
12.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与外壳的一端内壁之间设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触片与移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嵌合安装有第二触片,所述外壳的一端内壁上设有长档板,所述长档板设于触发机构的上方。
13.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箱上设有玻璃窗。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通过拉动移动座带动齿条杆相对于第一底部管滑动,使第一活塞随之滑动,消毒液箱内部的消毒液自动流动至第一底部管的内部,教具主体使用完成后,移动座一端的第一触片复位移动至与第二触片相抵时,即可将第一底部管内部积蓄的消毒液排出至雾化喷件的内部喷出,从而可以自动对教具主体进行消毒。
16.2、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通过齿条杆带动长杆反向移动,长杆一端的第二活塞反向移动,即可使空气自动流动至条形喷壳中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吹动能够很好的延长雾化消毒液的悬空时间,从而能够充分的对教具主体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所示的b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外壳;11、限位壳座;12、雾化喷件;2、移动座;21、长导辊;22、侧凸条;23、门板;231、带口连接板;3、教具主体;4、消毒液箱;41、玻璃窗;5、第一底部管;51、第一直角管;52、排液阀;53、进液阀;6、第二底部管;61、第二直角管;62、排气阀;63、进气阀;64、滤网件;7、自动消毒机构;71、齿条杆;72、第一活塞;73、长杆;731、第一弹簧;74、第二活塞;75、小凸块;751、电磁块;76、短杆;761、磁铁;77、第二弹簧;8、触发机构;81、第一触片;82、第二触片;9、条形喷壳。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包括:外壳1,外壳1的
内部设有移动座2,移动座2上安装连接有教具主体3,外壳1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消毒液箱4,外壳1的一端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壳座11,外壳1的内壁顶端处安装连接有雾化喷件12,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部管5,第一底部管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底部管6,移动座2上嵌合安装有条形喷壳9;自动消毒机构7,自动消毒机构7包括齿条杆71,齿条杆71与第一底部管5的一端管壁滑动连接,齿条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72,第二底部管6的一端管壁上滑动连接有长杆73,长杆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74,齿条杆71的一端与长杆73的一端固定连接,长杆73上套有第一弹簧731,第一弹簧731的一端与第二活塞74相连接,第一弹簧731的另一端与第二底部管6的一端内壁相连接。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座2的一端下端面处安装连接有长导辊21,移动座2的两侧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侧凸条22,两个侧凸条22分别与两个限位壳座11滑动连接,移动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23,外壳1的一端设有开口,门板23与开口大小相同,门板23上固定连接有带口连接板231,齿条杆71与带口连接板231滑动连接。
26.需要说明的是:拉动门板23,使其带动移动座2移动,移动座2上的两个侧凸条22分别相对于两个限位壳座11中滑动,移动座2下端面上的长导辊21随之转动,使移动座2带动教具主体3稳定滑动伸出外壳1;
27.门板23的移动带动带口连接板231移动,随之带动齿条杆71相对于第一底部管5滑动。
28.参考图2和图3所示,齿条杆71与外壳1之间设有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小凸块75,小凸块75与外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小凸块75上滑动连接有短杆76,短杆76的下端为斜面设计,短杆76上套有第二弹簧77,第二弹簧77的一端与小凸块75相连接,第二弹簧77的另一端与短杆76相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齿条杆71一端的第一活塞72在第一底部管5内部滑动,使第一底部管5内部产生负压,消毒液箱4内部的消毒液经过第一连接管流动至第一底部管5的内部;
30.齿条杆71的移动带动长杆73同时相对于第二底部管6滑动,使其一端的第二活塞74在第二底部管6内部滑动,第二底部管6内部产生负压即可使外部空气经过流动至第二底部管6的内部。
31.参考图3所示,小凸块75上固定连接有电磁块751,短杆76与电磁块751滑动连接,短杆7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761,电磁块751与磁铁761的磁极相同。
32.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块751通电使其产生磁性,排斥短杆76顶端的磁铁761移动;
33.即第一触片81、第二触片82、电磁块751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通路。
34.参考图1所示,第一底部管5的一端设有第一直角管51,第一直角管51上的排液支管处安装连接有排液阀52,第一直角管51上的进液支管处安装连接有进液阀53,第一直角管51上的进液支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消毒液箱4相连接,第一直角管51上的排液支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雾化喷件12相连接,第二底部管6的一端设有第二直角管61,第二直角管61上的排气支管处安装连接有排气阀62,第二直角管61上的进气支管处安装连接有进气阀63,第二直角管61上的排气支管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条形喷壳9相连接。
35.需要说明的是:排液阀52与进液阀53的设置保证进排液方向均只能单向进行;
36.排气阀62与进气阀63的设置保证进排气方形均只能单向进行。
37.参考图1和图3所示,第二直角管61上的进气支管管口处安装连接有滤网件64。
38.需要说明的是:滤网件64的设置将进入第二底部管6内部空气中灰尘过滤掉。
39.参考图1和图5所示,移动座2与外壳1的一端内壁之间设有触发机构8,触发机构8包括第一触片81,第一触片81与移动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1的内壁上嵌合安装有第二触片82,外壳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长档板,长档板设于触发机构8的上方。
40.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完成教具主体3后,反向推动门板23,使带口连接板231相对与齿条杆71反向滑动,当移动座2一端的第一触片81移动至与第二触片82相抵时,即可对电磁块751通电使其产生磁性,排斥短杆76顶端的磁铁761移动;
41.即第一触片81、第二触片82、电磁块751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通路。
42.参考图1所示,消毒液箱4上设有玻璃窗41。
43.需要说明的是:玻璃窗41的设置便于观察消毒液箱4内部的存液量。
4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抛物面演示教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教具主体3时,拉动门板23,使其带动移动座2移动,移动座2上的两个侧凸条22分别相对于两个限位壳座11中滑动,移动座2下端面上的长导辊21随之转动,使移动座2带动教具主体3稳定滑动伸出外壳1。
45.门板23的移动带动带口连接板231移动,随之带动齿条杆71相对于第一底部管5滑动,齿条杆71一端的第一活塞72在第一底部管5内部滑动,使第一底部管5内部产生负压,消毒液箱4内部的消毒液经过第一连接管流动至第一底部管5的内部;齿条杆71的移动带动长杆73同时相对于第二底部管6滑动,使其一端的第二活塞74在第二底部管6内部滑动,并带动第一弹簧731发生弹性形变,第二底部管6内部产生负压即可使外部空气经过第二直角管61上的进气支管处的进气阀63流动至第二底部管6的内部。
46.齿条杆71移动,使其齿条斜面间歇性移动至与短杆76下端的斜面相抵,推动短杆76相对于小凸块75滑动,并带动第二弹簧77发生弹性形变,当齿条杆71的齿条斜面移动至与短杆76下端的斜面相错位时,此时第二弹簧77恢复弹性形变,带动短杆76反向移动,自然复位,即可实现在齿条杆71滑动拉出的过程中,短杆76自动往复移动;当移动座2一端的带口连接板231带动齿条杆71移动至最外端处时,此时短杆76下端的直角面与齿条杆71的齿条直角面相抵,即对齿条杆71的位置进行锁定。
47.使用完成教具主体3后,反向推动门板23,使带口连接板231相对与齿条杆71反向滑动,当移动座2一端的第一触片81移动至与第二触片82相抵时,即可对电磁块751通电使其产生磁性,排斥短杆76顶端的磁铁761移动,此时带动第二弹簧77发生弹性形变,使短杆76的下端与齿条杆71的齿条相分离,此时第一弹簧731恢复弹性形变,即可使齿条杆71与长杆73同时反向移动,齿条杆71一端的第一活塞72反向移动,将第一底部管5内部积蓄的消毒液经过第一直角管51上的排液支管处的排液阀52排出,使其流动至雾化喷件12的内部,喷出自动对教具主体3进行消毒;且第二底部管6内部积蓄的空气经过第二直角管61上的排气支管处的排气阀62排出,空气自动流动至条形喷壳9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吹动延长雾化消毒液的悬空时间,能够更好的对教具主体3进行消毒。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