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6862发布日期:2022-09-14 14:4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声乐练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2.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声乐气息的练习主要是通过运动锻炼增强肺活量,增强了气息的持久性。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就是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巧,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生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技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唱歌规律。
3.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声音训练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现有技术公开的us09564061b2、us09269277b2、cn112933548b、和ep2924676a1,如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声乐呼吸训练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呼气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与伸缩管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喷洒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训练者在呼气口处吹气,进而将会推动训练板,使得挤压杆向右侧挤压第一弹簧,训练板向右侧移动,通过传气槽的设置,训练板移动至传气槽底部时,呼气将会从传气槽排出,通过持续吹气,进而挤压训练板进行呼吸训练,可有效的提高训练者的呼吸强度,增加训练者的肺活量,更便于训练者使用。
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对教学过程中不同用户训练使用完的教学设备的消毒处理难度大、气息训练设备的智能化底、不能有效提高不同用户使用教学设备的卫生安全性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所述气息训练系统包括与用户的嘴部进行配合以供用户进行气息训练的训练机构、对所述训练机构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模块、和对用户使用训练机构的训练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模块,其中,所述训练机构包括与用户的嘴部进行抵接的吹气嘴、具有空腔结构的训练箱、分别设置于所述训练箱内且互相独立作业的单元道、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箱壁上以用于将所述单元道与所述训练箱的外界分别连通设置的连接口、配合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上的单向进气阀、将所述吹气嘴分别与所述连接口连接配合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箱壁上以依次将所述单元道与所述训练箱的外界进行连通设置且与所述连接口依次相对设置的连通口、配合于所述连通口上的单向出气阀、
中部为开口环的状结构并且相应外环沿分别环绕连接于所述单元道的内道壁的开口环板、与所述开口环板的内环沿气密连接配合的气囊件、配合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上以对所述吹气嘴进行收纳放置的放置腔、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以对所述吹气嘴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架、和控制所述放置腔与外界的连通情况的闭合控制器,其中,所述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吹气嘴连通设置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相应放置腔以与所述单元道连通,其中,以所述连接管贯穿相应放置腔的贯穿口为贯入口,所述单元道为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训练箱内的内部空腔进行隔绝获得的相应互相气密隔绝的通道空腔,所述放置腔为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上且相对朝所述训练箱的内部凹陷设置的开口凹槽结构,且以所述放置腔的与其开口端相对设置的腔壁为腔底壁。
8.进一步的,所述记录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单元道内且与所述气囊件以预设距离相对设置的挡板,均匀敷设于所述挡板上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和以预设频率接收并记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值、对应所述监测值的监测时间、以及相应柔性压力传感器所在挡板上的相应固定位置的记录单元,其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气囊件的接近所述连通口的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闭合控制器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端的开口边沿的配合盖、环绕设置于所述开口边沿周围的外箱壁的闭合凹槽、环绕连接于所述配合盖的盖沿以与所述闭合凹槽卡接配合的配合沿、部分嵌设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的配合箱、两端通过相应安装座转动配合于所述配合箱内的转动轴、通过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进行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减速电机、至少两个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两端的外轴壁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配合箱外界的牵引绳、固定于所述配合盖的外盖壁上且用于对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进行分别固定连接的锁合件、配合设置于所述闭合凹槽的底槽壁上以用于监测所述配合沿与闭合凹槽的卡接配合情况的应力传感器、和在所述配合沿配合至所述闭合凹槽过程中对所述连接管进行绕卷收纳至放置腔内的收纳机构。
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活动套设于各所述连通管上的活动环、分布设置于相应贯入口下方的腔底壁上且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进行限位绕卷固定的限位阵、配合设置于所述腔底壁上且分别配合围绕所述限位阵的移动凹槽、分别活动配合于所述移动凹槽的移动块、驱动相应移动块沿相应移动凹槽进行移动作业的移动驱动机构、和使得所述活动环与移动块之间连接配合的吸附机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模块包括嵌设于所述配合盖的内盖壁的紫外消毒灯珠、一端连通于所述放置腔内且另一端贯出至所述放置腔外的气流管、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上且另一端位所述单元道外界的单元管、分别与所述单元管和气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的抽风机、分别配合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和单元道内的出雾嘴、敷设于各单元道内的湿度传感器、和分别与所述出雾嘴配合连通以对所述出雾嘴进行消毒剂传输的消毒剂供给机构。
12.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互相独立的单元道进而能够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步气息训练,同时基于在用户进行气息训练过程中,相应气囊件对挡板上各位置的挤压施力范围以及相应位置挤压力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应判断相应用户气息训练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14.2.本发明通过闭合控制器以实现对各使用过的吹气嘴在所述放置腔内与训练箱外界进行隔离消毒作业,在配合盖盖紧于相应放置腔时通过在所述收纳机构的配合下保证
相应连通管的有序收纳,进而保证所述配合盖与相应放置腔的紧闭盖合作业,以提高对所述训练机构的消毒效率。
15.3.在用户使用完成相应的气息训练后,通过将所述出气嘴放置于相应放置腔的支撑架上,进一步通过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和吸附机构的配合作业下,以将所述连通管盘绕于所述接收腔的限位阵上,进一步在所述闭合控制器对所述放置腔的遮盖下,实现将所述放置腔内使用过的吹气嘴以及相应的单元道进行消毒剂的流动消毒处理,进而有效保证训练机构的卫生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7.图1为本发明的气息训练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记录模块的模块化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阵的其中一个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阵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气息训练系统与现有技术的实验对比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1-固定柱;2-移动凹槽;3-腔底壁;4-管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一:
25.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构造了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
26.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气息训练系统,所述气息训练系统包括与用户的嘴部进行配合以供用户进行气息训练的训练机构、对所述训练机构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模块、和对用户使用训练机构的训练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模块,其中,所述训练机构包括与用户的嘴部进行抵接的吹气嘴、具有空腔结构的训练箱、分别设置于所述训练箱内且互相独立作业的单元道、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箱壁上以用于将所述单元道与所述训练箱的外界分别连通设置的连接口、配合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上的单向进气阀、将所述吹气嘴分别与所述连接口连接配合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箱壁上以依次将所述单元道与所述训练箱的外界进行连通设置且与所述连接口依次相对设置的连通口、配合于所述连通口上的单向出气阀、中部为开口环的状结构并且相应外环沿分别环绕连接于所述单元道的内道壁的开口环板、与所述开口环板的内环沿气密连接配合的气囊件、配合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上以对所述吹气嘴进行收纳放置的放置腔、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以对所述吹气嘴进行支撑固定的
支撑架、和控制所述放置腔与外界的连通情况的闭合控制器;
27.其中,所述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吹气嘴连通设置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相应放置腔以与所述单元道连通,其中,以所述连接管贯穿相应放置腔的贯穿口为贯入口,所述单元道为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训练箱内的内部空腔进行隔绝获得的相应互相气密隔绝的通道空腔,所述放置腔为设置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上且相对朝所述训练箱的内部凹陷设置的开口凹槽结构,且以所述放置腔的与其开口端相对设置的腔壁为腔底壁;
28.所述记录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单元道内且与所述气囊件以预设距离相对设置的挡板,均匀敷设于所述挡板上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和以预设频率接收并记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值、对应所述监测值的监测时间、以及相应柔性压力传感器所在挡板上的相应固定位置的记录单元,其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气囊件的接近所述连通口的一侧;
29.所述闭合控制器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端的开口边沿的配合盖、环绕设置于所述开口边沿周围的外箱壁的闭合凹槽、环绕连接于所述配合盖的盖沿以与所述闭合凹槽卡接配合的配合沿、部分嵌设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的配合箱、两端通过相应安装座转动配合于所述配合箱内的转动轴、通过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进行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减速电机、至少两个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两端的外轴壁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配合箱外界的牵引绳、固定于所述配合盖的外盖壁上且用于对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进行分别固定连接的锁合件、配合设置于所述闭合凹槽的底槽壁上以用于监测所述配合沿与闭合凹槽的卡接配合情况的应力传感器、和在所述配合沿配合至所述闭合凹槽过程中对所述连接管进行绕卷收纳至放置腔内的收纳机构;
30.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活动套设于各所述连通管上的活动环、分布设置于相应贯入口下方的腔底壁上且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进行限位绕卷固定的限位阵、配合设置于所述腔底壁上且分别配合围绕所述限位阵的移动凹槽、分别活动配合于所述移动凹槽的移动块、驱动相应移动块沿相应移动凹槽进行移动作业的移动驱动机构、和使得所述活动环与移动块之间连接配合的吸附机构;
31.所述消毒模块包括嵌设于所述配合盖的内盖壁的紫外消毒灯珠、一端连通于所述放置腔内且另一端贯出至所述放置腔外的气流管、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上且另一端位所述单元道外界的单元管、分别与所述单元管和气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的抽风机、分别配合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和单元道内的出雾嘴、敷设于各单元道内的湿度传感器、和分别与所述出雾嘴配合连通以对所述出雾嘴进行消毒剂传输的消毒剂供给机构;
32.在用户对所述吹气嘴进行配合进一步对相应的单元道进行气体呼出时,所述气囊件体积扩大并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挡板,在气囊件的体积变化过程中,所述气囊件对挡板进行挤压,并且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气囊件对挡板的挤压力,进一步通过挡板上各位置的持续受力情况以获得相应用户的气息训练的稳定性以及强度;
33.本发明通过互相独立的单元道进而能够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步气息训练,同时基于在用户进行气息训练过程中,相应气囊件对挡板上各位置的挤压施力范围以及相应位置挤压力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应判断相应用户气息训练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34.实施例二:
35.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36.所述闭合控制器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端的开口边沿的配合盖、环绕设置于所述开口边沿周围的外箱壁的闭合凹槽、环绕连接于所述配合盖的盖沿以与所述闭合凹槽卡接配合的配合沿、部分嵌设于所述训练箱的外箱壁的配合箱、两端通过相应安装座转动配合于所述配合箱内的转动轴、通过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进行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减速电机、至少两个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两端的外轴壁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配合箱外界的牵引绳、固定于所述配合盖的外盖壁上且用于对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进行分别固定连接的锁合件、配合设置于所述闭合凹槽的底槽壁上以用于监测所述配合沿与闭合凹槽的卡接配合情况的应力传感器、和在所述配合沿配合至所述闭合凹槽过程中对所述连接管进行绕卷收纳至放置腔内的收纳机构,具体的,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配合下以将所述牵引绳围绕张紧于所述转动轴的外轴壁上进而控制所述牵引绳的使用长度,进一步通过所述牵引绳的长短以控制所述配合盖与放置腔的开口的配合情况;
37.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活动套设于各所述连通管上的活动环、分布设置于相应贯入口下方的腔底壁上且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进行限位绕卷固定的限位阵、配合设置于所述腔底壁上且分别配合围绕所述限位阵的移动凹槽、分别活动配合于所述移动凹槽的移动块、驱动相应移动块沿相应移动凹槽进行移动作业的移动驱动机构、和使得所述活动环与移动块之间连接配合的吸附机构;
38.其中,所述限位阵包括两列相对设置于所述贯入口下方腔底壁的固定柱,每列所述固定柱分别以预设间隔距离线性竖直排列于所述腔底壁上,且各固定柱通过其中一端与所述腔底壁固定连接进而垂直固定于所述腔底壁上,且所述固定柱上外柱壁上环绕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的外管壁卡接配合的管状凹槽,所述移动凹槽为分别蛇形环绕于相应限位阵内的固定柱的部分外围区域的连续开口凹槽,所述移动块的径长大于所述开口凹槽的开口间距设置,进而所述移动块活动限位于所述开口凹槽内;
39.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移动块的其中一侧壁的第一连接绳索、连接于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壁的第二连接绳索、滚动嵌设于所述移动块以用于与所述开口凹槽的槽底壁抵接配合的滚轮、从所述开口凹槽的两个槽末端分别连通贯出至所述腔底壁外的贯出通道、固定于所述腔底壁上以将从相应贯出通道贯出的第一连接绳索进行绕卷配合的第一微型卷扬机构、和固定于所述腔底壁上以将从相应贯出通道贯出的第二连接绳索进行绕卷配合的第二微型卷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绳索和第二连接绳索分别从贯穿于相应贯出通道以从所述开口凹槽贯穿出所述腔底壁外;
40.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块上的开口凹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口凹腔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腔壁上的微型伸缩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微型伸缩杆的伸缩末端的抱紧片、固定于所述移动环的外环壁的配合块、和设置于所述配合块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抱紧片卡接配合的凹槽结构的配合凹陷区;
41.具体的,通过将所述配合块伸入至所述开口凹腔内,进一步通过所述微型伸缩杆的伸长作业以将所述抱紧片贴合至相应配合凹陷区以对相应配合块进行抱紧夹持,进而实现将所述配合块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开口凹腔内;
42.所述吹气嘴每次使用完后,通过固定于相应支撑架上,并且相应移动环移动至所述贯入口附近,进一步通过将相应活动环移动至与贯入口附近的移动环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驱动下,实现将所述活动环沿所述移动凹槽并以远离所述贯
入口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时所述活动环滑动配合于所述连通管并且牵引所述连通管环绕于限位阵上的各固定柱的移动凹槽上,以实现对相应连通管的绕卷收纳;
43.且所述连通管分别配合卡接于所述固定柱的管状凹槽上,进而实现所述固定柱对所述连通管的稳定固定,以实现将所述活动管依次缠绕配合于相应贯入口下方的限位阵上,以避免在所述配合盖对所述放置腔进行闭合封盖时,所述配合盖夹住部分活动管的现象,避免造成所述配合盖与相应放置腔的配合不完全以及对活动管造成损坏;
44.本发明通过闭合控制器以实现对各使用过的吹气嘴在所述放置腔内与训练箱外界进行隔离消毒作业,在配合盖盖紧于相应放置腔时通过在所述收纳机构的配合下保证相应连通管的有序收纳,进而保证所述配合盖与相应放置腔的紧闭盖合作业,以提高对所述训练机构的消毒效率。
45.实施例三: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46.所述消毒模块包括嵌设于所述配合盖的内盖壁的紫外消毒灯珠、一端连通于所述放置腔内且另一端贯出至所述放置腔外的气流管、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上且另一端位所述单元道外界的单元管、分别与所述单元管和气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的抽风机、分别配合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和单元道内的出雾嘴、敷设于各单元道内的湿度传感器、和分别与所述出雾嘴配合连通以对所述出雾嘴进行消毒剂传输的消毒剂供给机构;
47.其中,所述消毒剂供给机构为装载有相应消毒剂的雾化器,位于所述放置腔的出雾嘴与支撑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吹气嘴的佩戴端相对设置,通过所述出雾嘴以对吹气嘴以及与所述吹气嘴连通的气流管进行相应雾状的消毒剂的喷洒处理,雾状的消毒剂依次从所述吹气嘴进入所述连接管和单元道,进一步对相应的吹气嘴、连接管和单元道进行消毒处理,相应消毒剂的流动消毒接收后,在所述抽风机的配合作业下,相应空气流动至吹气嘴、连接管和单元道以将所述吹气嘴、连接管和单元道内残留的雾状的消毒剂从相应单元管和气流管排出;
48.在用户使用完成相应的气息训练后,通过将所述出气嘴放置于相应放置腔的支撑架上,进一步通过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和吸附机构的配合作业下,以将所述连通管盘绕于所述接收腔的限位阵上,进一步在所述闭合控制器对所述放置腔的遮盖下,实现将所述放置腔内使用过的吹气嘴以及相应的单元道进行消毒剂的流动消毒处理,进而有效保证训练机构的卫生安全性。
49.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应当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