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7067发布日期:2022-09-21 11:0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屏的应用越开越广泛,并在手机、平板等显示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将柔性屏进行曲面化,不仅能够增加显示面积,更是由于符合人体工程力学而提升了操作者的掌握手感,因此曲面屏作为新的趋势受到市场和用户的追捧。
3.曲面屏包括双曲面屏和四曲面屏,其中,双曲面屏是指屏体位于相对两侧的显示区具有3d曲面弧边,四曲面屏是指屏体的整个外边缘显示区均为3d曲面弧边。以矩形屏体为例,当对矩形屏体进行四周边缘均进行曲面化处理时,屏体的四个角必然会产生堆折的不规则褶皱结构,该褶皱结构的存在不仅会使屏体与盖板难以紧密贴合,也会产生显示不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通过使该盖板具有部分凹凸不平的朝向屏体的内表面,在盖板和柔性屏体贴合时,能够有效释放柔性屏体曲面化时的弯曲应力,并且保证盖板和柔性屏体的高度贴合,从而改善了曲面屏的显示不良和外观不良,提高显示品质。
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盖板和屏体。在该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该盖板部分凹凸不平的内表面会释放柔性屏体曲面化时的弯曲应力,并使保证盖板和柔性屏体的高度贴合,因此该显示面板具有优异的显示外观和显示品质,且制作良率高。
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优异的显示外观和显示品质,且制作良率高。
7.本技术提供一种盖板,用于盖合在柔性屏体上,所述盖板具有朝向所述柔性屏体的内表面和远离所述柔性屏体的外表面,所述盖板具有平面部和与所述平面部邻接的曲面部;沿所述平面部的周向方向,所述曲面部至少包括非直线形曲面部;
8.所述非直线形曲面部的内表面凹凸不平。
9.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沿所述周向方向,所述非直线形的曲面部的内表面包括相邻间隔排布的凸部和凹部,其中,所述凸部的凸起方向指向所述内表面,所述凹部的凹陷方向指向所述外表面。
10.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所述凹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内表面的外缘,所述凹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平面部延伸;所述凸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内表面的外缘,所述凸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平面部延伸;
11.可选地,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均沿径向延伸。
12.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在同一所述周向方向上,所述凸部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凹部的凹陷深度相等。
13.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在沿所述曲面部至所述平面部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凸部的凸起高度均逐渐减小,每个所述凹部的凹陷深度均逐渐减小;
14.可选地,所述凸起高度的减小速率和所述凹陷深度的减小速率相同。
15.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在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曲面部的邻接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平滑过渡。
16.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所述平面部为圆形,其中,相邻间隔排布的所述凹部和凸部以所述平面部的圆点为中心,在所述曲面部的内表面呈辐射状分布;
17.可选地,所述凹部和凸部在所述内表面的外缘所在周向方向上的总长度为l1,所述曲面部的周长为l2,
18.l2≤l1≤1.2l2。
19.在上述的盖板中,可选的是,所述非直线形的曲面部至少包括一个拐角区,所述凹部和凸部相邻间隔排布于所述拐角区的内表面;
20.可选地,每个所述拐角区的所述凹部和凸部在所述内表面的外缘所在周向方向上的总长度为l1,所述拐角区的弧形外缘的长度为l2,
21.l2≤l1≤1.2l2;
2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盖板,以及屏体。
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24.本技术实施例的盖板,通过使非直线型的曲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内表面,这样,在柔性屏体朝向盖板贴合以对柔性屏体进行曲面化处理的过程中,凹凸不平的内表面也能够引导柔性屏体生成与其匹配的褶皱,进而能够保证盖板和柔性屏体的高度贴合;并且,凹凸不平的内表面有助于使柔性屏体弯曲应力进行有效释放,避免弯曲应力过大而造成柔性屏体的损伤。因此,本技术的盖板有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外观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良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在b-b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体与盖板贴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所示盖板的部分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00-盖板;
ꢀꢀꢀꢀꢀꢀꢀꢀꢀꢀꢀꢀꢀꢀ
100a-内表面
ꢀꢀꢀꢀꢀꢀꢀ
100b-外表面
36.10-平面部;
ꢀꢀꢀꢀꢀꢀꢀꢀꢀꢀꢀꢀꢀ
1a-凹部;
ꢀꢀꢀꢀꢀꢀꢀꢀꢀꢀ
1b-凸部
37.200-柔性屏体
ꢀꢀꢀꢀꢀꢀꢀꢀꢀꢀꢀ
20-曲面部;
ꢀꢀꢀꢀꢀꢀꢀꢀ
20a-非直线形曲面部;
38.20b-直线形曲面部;
ꢀꢀꢀꢀꢀꢀ
2-拐角顶点;
ꢀꢀꢀꢀꢀꢀꢀ
3-弧形外缘;
39.a-外缘;
ꢀꢀꢀꢀꢀꢀꢀꢀꢀꢀꢀꢀꢀꢀꢀꢀ
b-邻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40.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相关技术在制作四曲面屏时,需要对柔性屏体和盖板进行贴合,在贴合过程中,相对于柔性屏体周向上的直线形部分,柔性屏体周向上的非直线形部分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弯曲变形,不仅伴随着较大弯曲应力的产生,也会出现盖板和柔性屏体贴合不佳,进而滋生气泡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当褶皱结构的应力过大时,此处的柔性屏体会发生破裂进而导致整个屏体损伤,使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受到影响。
4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通过使盖板的非直线性的曲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内表面,在柔性屏体和盖板贴合的过程中,凹凸不平的内表面能够引导柔性屏体产生与其适配的褶皱,从而有效分散褶皱产生过程中的弯曲应力,使褶皱处的应力均匀分布。这样,不仅盖板和柔性屏体的贴合效果得到了保证,也避免了由于应力过大或分布不均衡导致的屏体破裂现象。
4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在b-b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体与盖板贴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盖板的部分边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5为m视角下的部分边缘结构示意图。
45.请同时参考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盖板100,用于盖合在柔性屏体200上,盖板100具有朝向柔性屏体200的内表面100a和远离柔性屏体的外表面100b,盖板100具有平面部10和与平面部10邻接的曲面部20;沿平面部10的周向方向,曲面部20至少包括非直线形曲面部20a;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凹凸不平。
46.本技术的盖板100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00a和外表面100b,其中内表面100a用于朝向柔性屏体200并最终与柔性屏体200贴合。具体地,该盖板100为曲面盖板,且该曲面盖板的曲面部20朝向内表面100a弯曲。该盖板100包括平面部10和与平面部10邻接的曲面部20,曲面部20设置在平面部10的外围。能够理解,此处的平面部10是指具有一定厚
度、且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盖板中心部分,曲面部20是指相对于平面部10向内表面100a发生弯曲的盖板100的边缘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盖板100的平面部10为圆形,曲面部20为邻接于平面部10且围设于平面部10外周。能够理解,受限于平面部10圆形的影响,整个曲面部20均呈现非直线形曲面部20a且为环形。
47.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1所示的盖板100而言,当对柔性屏体200施压以使其与盖板100发生贴合时,与非直线形曲面部20a对应的柔性屏体200受到的较大的弯曲应力,因此此处会产生褶皱结构。本技术的盖板100,由于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呈现凹凸不平的外观,因此在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该凹凸不平的内表面100a会引导柔性屏体200在此处产生与其适配的褶皱,从而有利于盖板100和柔性屏体200的高度贴合,显著减少或消除柔性屏体200与盖板100之间因存在间隙导致的滋生气泡的问题;另一方面,凹凸不平的内表面100a也能够分散柔性屏体200内与其适配的褶皱处的弯曲应力,并且提升应力分布的均衡性,避免由于整体或局部应力过大造成的屏体破裂现象的发生。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盖板100有助于实现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和外观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制作良率。
48.具体地,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包括沿周向方向相邻间隔排布的凹部1a和凸部1b,其中,凹部1a的凹陷方向指向外表面100b,凸部1b的凸起方向指向内表面100a。
49.在该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中,相邻间隔排布的凸部1b和凹部1a使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其中,在盖板100的厚度方向上,凹部1a的凹陷方向指向外表面且凸部1b的凸起方向指向内表面。
50.本技术不限定凹部1a和凸部1b的具体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能够理解,当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内表面100a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凹部1a和凸部1b时,盖板100和柔性屏体200的贴合更紧密,且更有利于分散由于非直线形曲面部20a弯曲所产生的应力。
51.该凹部1a和凸部1b的设置,能够引导柔性屏体200产生与其匹配的凹凸状规则褶皱,既能够实现柔性屏体200和盖板100的高度贴合,对于应力的分散和均衡也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为了将柔性屏体200弯曲产生的应力最大程度释放且进一步保证应力的均衡分布,本技术中的凹部1a的凹陷边缘和凸部1b的凸起边缘可以均为圆弧形。
5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部1a的一端位于内表面100a的外缘a,凹部1a的另一端向平面部10延伸;凸部1b的一端位于内表面100a的外缘a,凸部1b的另一端向平面部10延伸。
53.本技术所指的内表面100a的外缘是指曲面部20的最远离平面部10的外缘a。可以理解,凹部1a的起始端面位于外缘a并朝向平面部10延伸,从而使凹部1a在该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即在外缘a朝向平面部10的方向上,多个凹面依次排列组合为凹部1a;凸部1b的起始端面于外缘a并朝向平面部10延伸,从而使凸部1b在该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即在外缘a朝向平面部10的方向上,多个凸面依次组合为凸部1b。
54.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直线形曲面部20b对应的柔性屏体200,非直线形曲面部20a对应的柔性屏体200在贴合过程中会受到更大应力,且在与非直线形曲面部20a对应的柔性屏体200中,外缘a的柔性屏体200的弯曲应力更大。因此,通过使凹部1a和凸部1b的一端延伸至曲面部20的最远离平面部10的外缘a,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凹部1a和凸部1b释放弯曲
应力的优势,尽可能的释放柔性屏体200在外缘a处以及平面部10与曲面部20的邻接处b的应力。
55.具体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凹部1a的一端起始于外缘a,另一端朝向平面部10延伸直至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凸部1a的一端起始于外缘a,另一端朝向平面部20延伸直至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
56.进一步地,凹部1a和凸部1b的延伸方向与径向方向一致。
57.为了保证应力的分散以及均衡效果,凹部1a在平面部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沿平面部10的径向处处相等,凸部1b在平面部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沿平面部10的径向处处相等,其中此处的“宽度”是指垂直于径向的延伸长度。进一步地,每个凹部1a和凸部1b在平面部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均相等。
5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同一周向方向上,凸部1b的凸起高度h1和凹部1a的凹陷深度h2相等。
59.具体地,在外缘a所在的周向方向d1上,每个凸部1b的凸起高度h1和每个凹部1a的凹陷深度h2相等。此时,在该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且相邻设置的凸部1b和凹部1a构成一个完整且对称的波峰和波谷,因此有利于使此该周向方向上的应力得到充分释放,降低屏体发生破裂的几率。
60.进一步地,在沿曲面部20至平面部10的方向上,凸部1b的凸起高度h1和凹部1a的凹陷深度h2均逐渐减小。
61.图6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此处以凸部为例进行说明。在沿曲面部20至平面部10的方向上(即凸部1b的延伸方向),凸部1b在外缘a所在周向方向d1上的凸起高度大于凸部1b在周向方向d2上的凸起高度,且,凸部1b在周向方向d2上的凸起高度大于凸部1b在周向方向d3上的凸起高度。原因在于,以曲面部20的外缘a为起点向平面部10延伸的过程中,屏体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当凸部1b的凸起高度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时,更符合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弯曲趋势,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应力的分散和均衡。
62.同样的,在沿曲面部20至平面部10的方向上(即凹部1a的延伸方向),凹部1a在外缘a所在周向方向d1上的凹陷深度大于凹部1a在周向方向d2上的凹陷深度,且,凹部1a在周向方向d2上的凹陷深度大于凹部1a在周向方向d3上的凹陷深度。原因在于,以曲面部20的外缘a为起点向平面部10延伸的过程中,屏体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当凹部1a的凹陷深度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时,更符合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的弯曲趋势,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应力的分散和均衡。
63.进一步地,当凸起高度h1的减小速率和凹陷深度h2的减小速率相同时,非直线形曲面部20a对应的内表面100a的凹凸不平的结构一致性更高,盖板100对于褶皱的生成导向以及柔性屏体200的应力分散和均衡也更有利。
6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曲面部20和平面部10平滑过渡。
65.以凸部1b为例,图7为图1在a-a方向上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与图2相比,图7示出了在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凸部1b和平面部10平滑过渡的实施例。
66.本技术所指的平滑过渡是指,伴随着凹部1a的凹陷深度和凸部1b的凸起高度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在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凹部1a的凹陷深度或凸部1b的凸
起高度为零。
67.相对于图2所示的非平滑过渡,当在平面部10和曲面部20的邻接处b,曲面部20和平面部10平滑过渡时,盖板100和柔性屏体200的贴合度更佳,大大杜绝了由于二者存在间隙而产生气泡的现象,使显示面板具有更优良的显示外观。
6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盖板100的平面部10为圆形,作为围设于平面部10外周的曲面部20,整个曲面部20均呈现非直线形曲面部20a且为环形。
69.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凹部1a和凸部1b以平面部的圆点为中心,在曲面部20的内表面100a相互间隔且呈辐射状分布。
70.进一步地,曲面部20内的凹部1a和凸部1b在外缘a所在周向方向上的总长度l1和该曲面部20的周长l2满足以下关系:
71.l2≤l1≤1.05l2。
72.此时可以更为显著的实现柔性屏体200与盖板100在曲面部20的紧密贴合,优化贴合效果,减少或消除柔性屏体200与盖板100之间的间隙,提高屏体质量。
73.需要解释的是,l1是非直线形曲面部20内表面中、所有凹部1a和凸部1b在周向方向d1上的总长度。上述曲面部20的周长l2是指曲面部20的外周长。
74.根据上述关系可知,当曲面部20的周长l2确定后,可以根据l2确定该曲面部20内的凹部1a和凸部1b的个数、外缘a处的凹部1a的凹陷深度和凸部1b的凸起高度。
75.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盖板100能够用于智能手表、广告展示板等具有圆形显示屏的移动或固定终端中。
76.除了图1所示的盖板100的一种实施方式之外,本技术的盖板100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该盖板100的平面部10为矩形,与该平面部10连接且位于平面部10外围的曲面部20在周向上包括:相邻设置四个直线形曲面部20b和四个非直线形曲面部20a,相邻的两个直线形曲面部20b通过非直线形曲面部20a连接。
77.具体地,该非直线形曲面部20a至少包括一个拐角区(图8中包括4个拐角区),多个凹部1a和凸部1b相邻间隔分布于该拐角区的内表面100a。具体地,该拐角区包括拐角顶点2以及弧形外缘3。凹部1a和凸部1b的一个端面位于拐角区的弧形外缘3,另一个端面朝向平面部10的中心延伸。
78.进一步地,每个拐角区的凹部1a和凸部1b在外缘a处的总长度l1和该拐角区的弧形外缘l2满足以下关系::
79.l2≤l1≤1.05l2。
80.此时可以更为显著的实现柔性屏体200与盖板100在曲面部20的紧密贴合,优化贴合效果,减少或消除柔性屏体200与盖板100之间的间隙,提高屏体质量。
81.需要解释的是,l1是一个拐角区的内表面中、所有凹部1a和凸部1b在周向方向d1上的总长度。上述弧形外缘l2是指该拐角区的弧形外缘3的弧长。
82.根据上述关系可知,当弧形外缘l2确定后,可以根据l2确定该拐角区内的凹部和凸部1的个数、外缘处的凹部1a的凹陷深度和凸部1b的凸起高度。
83.具体地,如图8所示的盖板100能够用于手机、ipad、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显示
面板的移动或固定终端中。
84.在进行盖板和柔性屏体的贴合时,需要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贴合装置。具体地,将使盖板的内表面面对柔性屏体并在柔性屏体的远离盖板一侧设置贴合装置,在贴合装置对柔性屏体施压并使屏体向盖板内表面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柔性屏体和盖板的贴合。由于本技术的盖板在非直线形曲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内表面,因此,柔性屏体会在内表面结构的引导下产生与该结构适配的褶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四曲面屏在非直线区挤压形成的褶皱与具有平滑内表面的盖板之间存在间隙,导致贴合不紧密的问题。此外,盖板引导柔性屏体产生褶皱的过程,也是盖板对褶皱处应力进行分散和均匀化处理的过程,从而降低或消除了非直线区中柔性屏体的弯曲应力,避免了柔性屏体由于应力过大或过于集中导致的破裂现象的发生,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85.本技术对盖板的材料没有过多限定,可以采用包括本领域常用的玻璃或者其他公知的材料。
86.此外,本技术对柔性屏体的材料亦不做过多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屏体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阵列层、封装层、偏光层和触控层。其中,封装层和偏光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封装层和偏光层的第一连接层,偏光层和触控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偏光层和触控层的第二连接层。在进行贴合时,柔性屏体的触控层靠近盖板的内表面。进一步地,触控层靠近盖板内表面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层,该第三连接层用于连接盖板内表面和触控层。
8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和第三连接层均可以为光学胶制备得到的功能层。
88.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前述第一方面的盖板100和柔性屏体200。
89.具体盖板100的结构和柔性屏体200的组成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9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盖板的非直线形曲面部设置凹凸不平的内表面,使柔性屏体在和盖体的贴合过程中产生与盖体内表面适配的褶皱,不仅能够提升贴合效果,更能够降低或消除非直线区中柔性屏体的弯曲应力,避免了柔性屏体由于应力过大或过于集中导致的破裂现象的发生,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外观质量、显示质量、使用寿命、制作良率得到显著改善。
91.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92.具体显示面板的组成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广告显示屏、手表等)。
93.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在外观质量、显示质量、使用寿命、制作良率方面都具有优秀的表现。
9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95.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9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