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

文档序号:30477541发布日期:2022-06-21 22: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3.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腧穴定位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腧穴定位法有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位法等方法。为了便于学院学习一般需要借助教具进行展示。
4.申请号为:cn202020304417.8,公告号为:cn21145506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取穴尺,取穴尺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内部,取穴尺顶部表面沿取穴尺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取穴尺上沿取穴尺长度方向通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设置有滑动指示装置,由于滑动指示装置、控制盒、指示灯和条形孔的设置,利用指示灯的点亮用于向学生演示并提示在腧穴定位后为了求得定穴是否正确一般需要用手指按压穴位,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和反应这一过程,可以清楚明显的演示按压过程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凸块、卡槽、螺柱、螺纹孔和夹持结构的设置,使得针灸取穴教具便于拆装和更换,即提高了教具的使用寿命又使得教具便于携带。
5.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该中医针灸取穴教具中的滑动指示装置与取穴尺通过设置的条形孔实现配合,滑动指示装置移动至穴位处后,非常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定穴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其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在定穴后自动固定,避免发生位移,提高定穴准确率。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包括取穴尺本体和滑动设置在取穴尺本体上的滑动指示装置,取穴尺本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通且第一滑槽宽度小于第二滑槽宽度;
9.其中,滑动指示装置包括外筒、端盖、内筒、弹簧及推杆,外筒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端盖呈t型结构,端盖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外筒与端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后形成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内筒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开口
端的外沿,筒体的筒底设置有第二通孔,筒体与外筒通过螺纹连接后内筒的外沿抵在外筒端部,推杆滑动安装在第一、二通孔内,所述弹簧位于内筒内部且套装在推杆上,弹簧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筒固定连接;推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
10.内筒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中部与所述外沿连接,弹片下端设置有一球形锁合部,所述取穴尺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能够与所述球形锁合部锁合的球形槽。
11.其中,端盖边缘具有一延伸部,外筒与端盖连接后形成一“工”字型结构,延伸部上端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连接后形成的阶梯面接触。
12.进一步优化,端盖与外筒通过内外螺纹螺接在一起。
13.其中,外筒与内筒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进行螺接。
14.进一步优化,外筒上端设置有与内筒外沿接触的橡胶垫。
15.其中,第一、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滑套,推杆通过滑套与第一、二通孔实现滑动配合。
16.进一步限定,推杆顶部设置有按钮。
17.其中,弹片包括竖直部和弧形部,竖直部与弧形部相连,所述弧形部上端与所述外沿连接,所述弧形部端部具有一平部,所述球形锁合部设置在平部上。
18.其中,弹片由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19.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沿上与所述弹片相对一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取穴尺本体和滑动指示装置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滑动指示装置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进而实现定穴的目的;其中,滑动指示装置包括外筒、端盖、内筒、弹簧及推杆,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通,且第一滑槽宽度小于第二滑槽宽度,能够使得外筒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同时第二滑槽形成安装区域,便于实现端盖的安装;外筒、内筒及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其在实际的使用中装配更加便捷,能够使得外筒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二通孔能够使得推杆在移动的时候更加稳定,提高定穴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的弹片及设置在弹片上的球形锁合部以及设置在取穴尺本体上的球形槽,能够在定穴后,松开弹片使得球形锁合部与球形槽进行配合实现对滑动指示装置的整体固定;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避免出现定穴后发生移位导致穴位寻找不精准的情况。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现有技术中医针灸取穴教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面剖视图。
26.附图标记:
27.101-取穴尺本体,102-滑动指示装置,103-第一滑槽,104-第二滑槽,105-外筒,
106-端盖,107-内筒,108-弹簧,109-推杆,110-第一限位部,111-第一通孔,112-外沿,113-筒体,114-第二通孔,115-第二限位部,116-弹片,117-球形锁合部,118-球形槽,119-延伸部,120-橡胶垫,121-滑套,122-按钮,123-竖直部,124-弧形部,125-平部,126-支撑部,127-防滑纹路,128-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5.实施例一
36.参看图2及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取穴教具,包括取穴尺本体101和滑动设置在取穴尺本体101上的滑动指示装置102,取穴尺本体10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4,第一滑槽103与第二滑槽104相通,且第一滑槽103宽度小于第二滑槽104宽度;
37.其中,滑动指示装置102包括外筒105、端盖106、内筒107、弹簧108及推杆109,外筒10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0,所述端盖106呈t型结构,端盖106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外筒105与端盖10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后形成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03内,所述内筒107包括筒体113和设置在筒体113开口端的外沿112,筒体113的筒底设置有第二通孔114,筒体113与外筒105通过螺纹连接后内筒107的外沿112抵在外筒105端部,推杆109滑动安装在第一、二通孔内,所述弹簧108位于内筒107内部且套装在推杆109上,弹簧108一端与推杆10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筒107固定连接;推杆109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5;
38.内筒107上设置有弹片116,所述弹片116中部与所述外沿112连接,弹片116下端设置有一球形锁合部117,所述取穴尺本体101上设置有若干能够与所述球形锁合部117锁合的球形槽118。
39.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取穴尺本体101和滑动指示装置102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滑动指示装置102在第一滑槽103内滑动,进而实现定穴的目的;其中,滑动指示装置102包括外筒105、端盖106、内筒107、弹簧108及推杆109,第一滑槽103与第二滑槽104连通,且第一滑槽103宽度小于第二滑槽104宽度,能够使得外筒105在第一滑槽103内滑动,同时第二滑槽104形成安装区域,便于实现端盖106的安装及隐藏;外筒105、内筒107及端盖106通过螺纹连接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其在实际的使用中装配更加便捷,能够使得外筒105在第一滑槽103内滑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二通孔能够使得推杆109在移动的时候更加稳定,提高定穴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的弹片116及设置在弹片116上的球形锁合部以及设置在取穴尺本体101上的球形槽118,能够在定穴后,松开弹片116使得球形锁合部与球形槽118进行配合,实现对滑动指示装置102的整体固定;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避免出现定穴后发生移位导致穴位寻找不精准的情况。
40.其中,端盖106边缘具有一延伸部119,外筒105与端盖106连接后形成一“工”字型结构,延伸部119上端与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4连接后形成的阶梯面接触。这样能够使得形成的“工”字型结构与第一滑槽103形成滑动配合,“工”字型结构将取穴尺本体101进行卡合使得滑动指示装置102整体在移动的时候更加稳定。
41.其中,端盖106与外筒105通过内外螺纹螺接在一起;外筒105与内筒107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进行螺接;内筒107、外筒105及端盖106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42.其中,外筒105上端设置有与内筒107外沿112接触的橡胶垫120,通过设置的橡胶垫120来提供一个弹力,能够使得外筒105与内筒107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43.其中,第一、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滑套121,推杆109通过滑套121与第一、二通孔实现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的滑套121能够使得推杆109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44.进一步优化,推杆109顶部设置有按钮122;通过设置的按钮122,在按动的时候更加便捷。
45.其中,弹片116包括竖直部123和弧形部124,竖直部123与弧形部124相连,所述弧形部124上端与所述外沿112连接,所述弧形部124端部具有一平部125,所述球形锁合部117设置在平部125上。
46.进一步优化,弹片116由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按动竖直部123时即可使得弹片116整体发生轻微的形变,进而使得弧形部124能够微微上翘,使得球形锁合部117与球形槽118脱开配合;施加在竖直部123上的力撤去后,弹片116即复位使得球形锁合部117与球形槽118配合实现锁紧固定的目的。
48.实施例二
4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沿112上与所述弹片116相对一侧设置有支撑部126,所述支撑部126上设置有防滑纹路127。所述防滑纹路127可以为凸纹或者凹纹。
50.通过设置的支撑部126能够在操作的时候更加便捷,进一步优化,在实际的使用中,按钮122上设置有让位槽128,这样在使用时,在按动弹片116时,能够使得弹片116在发生形变后进而让位槽128中,同时在按动按钮122时,支撑部126还形成了一导向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推杆109移动时的稳定性。
51.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