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循环记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51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片循环记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学习装置。用于内容简短的卡片的记忆,尤其是用于外语单词卡片的记忆。
目前,人们在记忆外语单词或公式时,多用小本或抄写成小卡片来记忆,记忆效率不高。记忆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整个记忆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区段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为此,曾有人创造出了循环记忆法,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可以把低效或无效的记忆过程省去,使记忆者每时每刻都处于记忆效率的最佳时间区段,因而记忆效率可大大提高。但由于循环记忆法的规律复杂,使用麻烦,因此没能得到普遍推广,很长时期以来也没有研制出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人们提高记忆效率的装置。最近,国内曾有人发明了一种循环记忆器(见专利号CN86202342),它就是利用循环记忆法的规律来帮助人们记忆的,它是由控制器控制一些安放在记忆板上的发光体的亮暗来指示记忆顺序,这种记忆器存在如下不足(1)要记的内容需要写到记忆板上,这需占用使用者很多的时间。
(2)各个要记忆的内容同时展现在使用者的面前,彼此形成干扰,影响记忆效果。
(3)体积大不便于随身携带。
(4)记忆内容一次性,不能保存。
(5)没有总复习记忆,不能完成循环记忆的全部过程。
(6)记忆容量小(仅16个记忆内容),循环记忆法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的卡片循环记忆机,它能够按照循环记忆法的顺序,将所要记忆的卡片组自动弹出,让人们按序记忆,记忆效率可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由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发明组成,即(1)新卡片循环记忆机;(2)旧卡片总复习循环记忆机。
1、新卡片循环记忆机本项发明的特点是若干卡片盒底端分别固有对应的斜面驱动柱或棘轮驱动柱,各驱动柱上均有卡口,各卡口上插有连动片或受拨片,当连动片或受拨片离开对应的卡口时,对应的固在驱动柱上端的卡片盒在顶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弹出;连动片离开对应的棘轮驱动柱的卡口靠斜面驱动柱的斜面推挤来完成,受拨片离开斜面驱动柱的卡口靠棘轮驱动柱下压带动棘轮及拨片轮转动,由拨片轮的凸头拨动受拨片的受拨口来完成。
下面结合附表及附图进一步描述。
表一是循环记忆流程表;表二是操作次序表;表三是各卡片盒运行关系表;


图1是本装置正面的中间剖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
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
图1的D-D剖视图;图6是
图1的F-F剖视图;图7是
图1的G-G剖视图8是
图1的H-H俯视图;图9是各驱动柱(5、6、7、8)的正视和右视图;
图10是各驱动柱套筒(9、10、11)的三视图;
图11是各种拨片轮(16)及其标志孔位的参照坐标;
图12是棘齿条框架(21)三视图;
图13是各种方轴(19);
图14是把图5中的连动片(30)、顶杆(27)、顶杆弹簧(24)及连动片复位弹簧(31)拿掉之后的局部图形;
图15是
图1的E-E剖视图的局部图形;
图16是存贮控制架(14)的三视图;
图17是存贮控制片(29);
图18是复位控制片(25)。

图1、2、3,本装置壳体(1)的上部内有若干卡片盒(2),各卡片盒(2)下端固有对应的驱动柱(5、6、7、8),其中驱动柱(5、6、7)是斜面驱动柱,驱动柱(8)是棘轮驱动柱(见图9)。在卡片盒(2)的底端与隔板(12)之间的一段驱动柱(5、6、7、8)上套有顶推弹簧(3)(见
图1、4)。各驱动柱(5、6、7、8)外都套有固定在壳体(1)上的驱动柱套筒(9、10、11)(见
图10),驱动柱套筒(9、10)套在斜面驱动柱(5、6、7)上,驱动柱套筒(11)套在棘轮驱动柱(8)上。各驱动柱套筒(9、10、11)上均有相应的槽口与其里面的驱动柱(5、6、7、8)上的卡口相对应(见
图1、9、10)。通过各驱动柱套筒(9、10、11)的槽口,各对应驱动柱(5、6、7、8)上的片口内插有对应的连动片(30)或受拨片(32、33、34、35)。各连动片(30)、受拨片(32、33、34、35)、驱动柱(5、6、7、8)的卡口及驱动柱套筒(9、10、11)的槽口之间的连接方式见图5、6。当各连动片(30)或受拨片(32、33、34、35)离开对应的驱动柱(5、6、7、8)的卡口时,对应的卡片盒(2)在其下面的顶推弹簧(3)的作用下将自动弹出。棘轮驱动柱(8)的底端固有棘齿条框架(21)(见
图1、7、12),棘齿条框架(21)内装有棘齿条(41)和弹片(43),当已弹出的棘轮驱动柱(8)下压时,棘齿条(41)在其背后的弹片(43)的作用下与棘轮(42)紧咬合并使其转动,连接方式见图7。棘轮(42)装在方轴(19)上(见
图13),方轴(19)装在壳体(1)底部的轴架(15)上,带有凸头的拨片轮(16)(见
图11)与棘轮(42)同轴。拨片轮(16)的上方置有受拨片(32、33、34、35),受拨片(32、33、34、35)上的小长方口为受拨口(36),与拨片轮(16)对应,受拨片(32、33、34、35)上的大长方口为导向口(39),导向口(39)套在其下面受拨片支架(18)上的导向片(17)上(见图6、7、8)。各连动片(30)上都装有连动片复位弹簧(31),各受拨片(32、33、34、35)上都装有受拨片复位弹簧(37)。各棘轮(42)下面都有一个棘爪(44),当棘轮驱动柱(8)上跳时,棘爪(44)卡在棘轮(42)上使其不能转动,因棘齿条(41)背后的弹片(43)具有缓冲作用,因此棘轮驱动柱(8)可以顺利上跳。壳体(1)的最底部是卡片贮存盒(20)和卡片顶出装置,当向壳体内揿入顶柱(4)时,顶片(22)推挤卡片,使卡片露出壳体(1)之外,不揿顶柱(4)时,顶柱弹簧(23)使卡片顶出装置复位(见
图1)。斜面驱动柱(5)上装有一小挡片(13)用于开启本装置时作限位用。
本装置具有状态锁存功能,存贮控制架(14)(见
图16)固定在相邻两驱动柱套筒(9、10、11)上(见
图1、5)。放在存贮控制架(14)上面的存贮控制片(29)(见
图17)的两边由弹片(28)夹住,使其不能随便移动(见
图14)。存贮控制架(14)下面槽孔内插入复位控制片(25)(见
图18)。锁定片(45)与存贮控制片(29)之间由弹簧(46)连接(见
图15)。
运行方式斜面驱动柱(5、6、7)下压时,连动片(30)将受对应的斜面驱动柱(5、6、7)的斜面推挤而向右平移,当连动片(30)右边伸入棘轮驱动柱(8)卡口内的部分移至卡口之外时,顶推弹簧(3)将使对应的棘轮驱动柱(8)及其上部的卡片盒(2)上跳。棘轮驱动柱(8)每下压一次将使对应的棘轮(42)及拨片轮(16)旋转90°,各拨片轮(16)上均有1个或1个以上的凸头,根据
图1(
图1中连动片(30)、受拨片(32、33、34、35)及其相关的弹簧(31、37)没有给出,存贮控制部分仅给出存贮控制架(14),各拨片轮(16)旋转方向为顺时钟,当其凸头转至正上方(90°,根据
图11中的坐标)时,凸头便卡在对应受拨片(32、33、34、35)的受拨口(36)上(见图6,图中拨片轮(16)没给出),继续转下去将拨动受拨片(32、33、34、35)右移,当受拨片(32、33、34、35)移出斜面驱动柱(5、6、7)的卡口之外时,对应的卡片盒(2)跳出,拨片轮(16)的凸头转至45°时停止,这时拨片轮(16)的凸头已离开了受拨片(32、33、34、35)的受拨口(36),受拨片(32、33、34、35)在其复位弹簧(37)的作用下又回到了原位,这样对应的受拨片(32、33、34、35)每被拨动一次,与对应的斜面驱动柱(5、6、7)固定连接的卡片盒(2)就跳出一次。在图6中,插入右边第一个斜面驱动柱(5)卡口的受拨片(32)有一小部分伸出壳体之外,这个伸出头称为开启键K,记忆机在使用时,应首先揿一下开启键K,使第一个卡片盒(2)跳出,以后便可按序操作。
本实用新型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卡片可根据所学内容成套印刷,因而可大大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卡片的内容可正反面相互对应,便于保存和多次使用。产品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具有趣味性,明显地降低了记忆难度和枯燥程度,使用者只要按序记忆,就能使其记忆过程处于记忆效果的最佳状态,显著地提高了记忆效率,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运行过程由以下的实施例给出(
图1~18按1.51的比例绘制)。
在本装置中,采用的是八组卡片的循环记忆方式,因此选用八个卡片盒(2)和相应的驱动柱(5、6、7、8),在
图1中,八个卡片盒从左至右分别用A、B、C、D、E、F、G、H代表,A、C、E和G盒下面是斜面驱动柱(5、6、7),B、D、F和H盒下面是棘轮驱动柱(8)。
与棘轮驱动柱(8)连为一体的卡片盒B、D、F和H的跳出是通过斜面驱动柱(5、6、7)的斜面推挤连动片(30)右移来实现的。由表三可看出,B仅受A控制,D仅受C控制,F仅受E控制,H仅受G控制。由
图1、5可见,A、C、E或G盒下面的斜面驱动柱(5、6、7)下压时,其斜面都将使对应的连动片(30)右移,当对应的连动片(30)右移至B、D、F或H盒下面的棘轮驱动柱(8)上的对应卡口之外时,B、D、F、或H盒中与其对应的卡片盒(2)便跳出,这时发生右移动作的连动片(30)在其连动片复位弹簧(31)的作用下又回到了原位,只要A、C、E或G盒中任一揿下,B、D、F或H盒中对应的卡片盒(2)就会自动弹出,其规律与表三相吻合。
与斜面驱动柱(5、6、6、7)连为一体的卡片盒A、C、E和G的跳出是通过揿入开启键K或棘轮驱动柱(8)下压来带动对应的棘轮(42)和拨片轮(16)转动,再由拨片轮(16)的凸头拨动对应的受拨片(32、33、34、35)右移来实现的。各拨片轮(16)用一个大写字母加一个小写字母作下标来表示,大写字母代表下揿操作的卡片盒(2),小写字母代表该拨片轮(16)拨动一次后即刻跳出的卡片盒(2)。
各拨片轮(16)的外形是Ba、Da、Ha、Dc、Fe、He、Hg
图11-1De
图11-2Bc、Fg
图11-3根据
图11的坐标,各拨片轮(16)标志孔(拨片轮上的小圆孔)的起始角度是Ba、Dc、Fe、Hg135°Da、Bc、He、Fg225°Ha、De315°由表三可看出,A盒的跳出条件是K、B1、D2和H3四者中出现其一作揿入或下揿操作。开始时,八个卡片盒(2)均处于起始位置(见
图1)无一跳出,揿一下开启键K,插在A盒下面的斜面驱动柱(5)的卡口内的受拨片(32)右移(见图6),A盒跳出,因拨片轮Ba标志孔位在135°上,且Ba仅有一个凸头,因此B盒仅在第一次揿下时Ba的凸头使受拨片(32)右移,随之A盒即刻跳出,B盒的其余三次下揿对A盒不起作用。因拨片轮Da标志孔位在225°上,且Da仅有一个凸头,因此D盒仅在第二次揿下时使A盒跳出。因拨片轮Ha标志孔位在315°上,且Ha仅有一个凸头,H盒仅在第三次揿下时使A盒跳出,上述四步操作,实现了A盒的四次跳出,其过程与表三相符。根据表三,C盒的跳出条件是B2、D1、B3、B4四者中出现其一作下揿操作。因拨片轮Bc标志孔位在225°上,并且有三个凸头,B盒在第二、三、四次揿下时均使C盒跳出,因拨片轮Dc标志孔位在135°上,D盒仅在第一次揿下时使C盒跳出,C盒的四次跳出得的实现。同理E盒和G盒的四次跳出得以实现,均与表三相符。
上述可见,对K、B、D、F和H作揿入或下揿操作,可使A、C、E和G按位跳出,对A、C、E和G作下揿操作,可使B、D、F和H按位跳出,下揿和跳出的规律与表二完全吻合,使用者只要连续地对跳出卡片盒(2)内的卡片进行记忆,就能使自己的记忆过程与表一完全吻合。
本记忆机设有状态锁存功能,用于一个循环周期没有完成却需要暂时停止记忆时进行状态存贮。A和B盒、C和D盒、E和F盒、G和H盒都是相互对应的,当A、C、E和G盒任一处于跳出状态时,用手按住与跳出盒对应的存贮控制片(29)的外露头,下揿已跳出盒时,存贮控制架(14)上的存贮控制片(29)便可向里推入,并带动锁定片(45)向里移动,锁定片(45)伸入与下揿盒对应的棘轮驱动柱的卡口之中,并使对应的卡片盒(2)不再跳出(见
图14、15)。已按入的存贮控制片(29)同时卡在受拨片(32)的卡头(40)上(见图6),使开启键K不能开启,这时记忆机便处于状态存贮状态。需要复位时,揿入复位控制片(25)的外露头,复位控制片(25)将顶出锁定片(45)并通过弹簧(46)顶出存贮控制片(29),这时处于状态存贮的卡片盒便跳出,记忆机恢复正常的工作次序。
2、旧卡片总复习循环记忆机本项发明的特点是若干卡片盒在壳体内的固定导槽架和活动导槽上可以左右移动,各活动导槽下固有一按柱,各按柱与固定导槽架之间有一按柱弹簧,向上按按柱时,活动导槽将托起在其上面的卡片盒,使该卡片盒伸出壳体,不按按柱时,按柱弹簧使该卡片盒自动落入壳体内。
本装置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9~27按11比例绘制)。
该装置选用八组卡片的总复习循环记忆过程来加以说明。如
图19,该装置壳体(57)上部内有八个卡片盒(47)(见图22),各卡片盒(47)放置在固定导槽架(54)(见图20)和活动导槽(56)(见图23)上可以左右移动,各活动导槽(56)底端通过螺栓(55)都固有一个按柱(51),按柱(51)与固定导槽架(54)之间装有按柱弹簧(52),底框架(53)(见图21)上的圆孔对按柱(51)起导向作用。最两边的两个活动导槽(56)的两壁上各有一个小圆孔,孔内放入碰珠,各卡片盒(4)的底部两边各有一个小半球形凹坑,碰珠顶在凹坑内对最两边的两个卡片盒(47)起到定位作用。该装置两边各有一个档板(见图27),档板可上下移动,一直上提可使档板与壳体(57)分离。该装置壳体(57)上端装有三个卡片封存片及其旋钮(48、49、50)(见图25、26),该装置不使用时,旋钮旋转90°,封存片将横在卡片盒(47)的顶端,卡片不会掉出。
使用操作过程八个卡片盒(47)从右至左依次编号为N1~N8。N1盒放入当天记过的卡片组,N2盒放入前一天记过的卡片组,依次类推N8盒内放入第前七天记过的卡片组,这样八天内经过新卡片循环记忆机记过的卡片分别放入了八个卡片盒(47)。四个按柱(51)从右至左分别用A1,A2,A3和A4代表。首先按入A1,N1盒露出壳体之外,取出盒内卡片,从头至尾复习一遍,随后放入盒内,再按入A2,N2盒外露,复习后放回,再按A3,N4盒外露,复习后放回,最后按入A4,N8盒外露,复习后放回,这样一天的总复习过程便完成。第二天增加了一组经过新卡片循环记忆机记过的卡片,取下档板,从右至左推移卡片盒(47),N8盒将退出记忆机,原N7盒变成了N8盒,原N1盒变成了N2盒,其余类推。取出原N8盒中的卡片,从新装入新的卡片组,推到已空位的N1位上,这样新的一轮总复习循环记忆即可进行。

注表二、表三中阿拉伯数字下标代表卡片盒跳出或揿下的序数。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新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若干卡片盒底端分别固有对应的斜面驱动柱(5、6、7)或棘轮驱动柱(8),各驱动柱(5、6、7、8)上均有卡口,各卡口上插有连动片(30)或受拨片(32、33、34、35),当连动片(30)或受拨片(32)33、34、35)离开对应的卡口时,对应的驱动柱(5、6、7、8)即刻上跳。
2.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旧卡片总复习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若干卡片盒(47)在壳体(57)内的固定导槽架(54)和活动导槽(56)上可平移,各活动导槽(56)底端固有按柱(51)。
3.按权利要1所述的新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连动片(30)离开对应的棘轮驱动柱(8)的卡口靠斜面驱动柱(5、6、7)的斜面推挤来完成,受拨片(32、33、34、35)离开对应的斜面驱动柱(5、6、7)的卡口靠棘轮驱动柱(8)下压带动棘轮(42)及拨片轮(16)转动,由拨片轮(16)的凸头拨动受拨片(32、33、34、35)的受拨口(36)来完成。
4.按权利要1所述的新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各棘轮(42)下均有棘爪(44),棘爪(44)使棘轮(42)作单向间歇运动。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存贮控制片(29)揿入实现状态存贮,复位控制片(25)揿入实现复位,状态存贮控制片(29)与锁定片(45)之间由弹簧(46)连接。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卡片总复习记忆机,其特征在于各按柱(51)与固定导槽架(54)之间有一按柱弹簧(52),向上按按柱(51)时,活动导槽(56)将托起在其上面的卡片盒(4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学习装置,它由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发明组成,即(1)新卡片循环记忆机;由若干卡片盒、驱动柱组成(2)旧卡片总复习循环记忆机。由若干卡片盒,在壳体内的固定导槽架和活动导槽组成。它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卡片放入若干卡片盒内,各卡片盒按循环记忆法的顺序上跳。该装置设计紧凑,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明显地降低了记忆难度和枯燥程度,并具有趣味性,显著地提高了记忆效率。
文档编号G09B19/06GK2046658SQ88219378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31日
发明者程安庆 申请人:程安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