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5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作形象地理教学的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
在地理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是地图和地球仪。讲解地形地貌时,使用的是色标地形图及等高线图。这些教具在帮助学生熟悉地理位置及政区划分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山川地貌不能产生直观的立体形象概念,尤其使小学、初中学生无法理解地形地貌,往往靠死记硬背,容易遗忘。在军事上进行地形位置分析,使用的是沙盘立体造型,这种模型存在着粗笨重大,容易损坏,移动不便,造价较高,不能成批生产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制造一种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山川地貌,价格低廉,轻巧便携,可成批生产的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由吸塑成型的地貌模型板,透明标志板,底板和上盖构成的地貌立体模型,地貌模型板置于底板之上,透明标志板置于地貌模型板之上,对着相对的地形位置透明标志板上标有相应的地貌名称,上盖将地貌模型板和透明标志板罩住。地貌模型板上各种不同的地形可着以不同颜色,由于罩在地貌模型板上的透明标志板上标有山脉、湖泊、河流、盆地、高原、海洋等地形名称,透过透明标志板,可以对地貌模型对位读认,形象直观,便于理解。而后取去透明标志板,默背指认地貌模型板上的各种地形,这种上下层文字名称与图形分开的结构,十分有利于记忆,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底板支撑着地貌模型板和透明标志板,上盖将其罩住,以便携带和保存。
透明标志板可做成与地貌模型板相近的阶梯状,这样使透明标志板上的名称与相对应的地貌形状更贴近,辨认效果更好。
地貌模型板的厚度为0.1~0.6毫米,这既能保证其产品的成型质量,又不至浪费过多的原材料。
底板可用纸板制作,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以工程塑料为主要原料,利用已有的吸塑成型工艺,可以大批量的制出成本低廉,色彩鲜明的地貌立体模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规格。以我国为例,考虑到2000年以前我国人口年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每年将有1千万学生进入小学和初中学习,如仅以其中十分之一的人使用吸塑型的地貌立体模型,年需要量约达百万只。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不仅使学生能形象的理解地形地貌,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平面色标地形图、等高线图的理解,提高学生从平面图形进行立体想象的思维能力。如果制作一部分装饰考究,包装精美的吸塑成型的中国(或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地貌立体模型,冠以“龙的故乡”的名牌,可作为旅游纪念品。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对应于中国北纬30度地形的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结构示意剖面图在地貌模型板(3)上按幅面比例120000000,标高比例为1180000立体形象的示出中国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湖泊,黄河长江,主要山脉走向等山川地貌及万里长城示意形象,又以“ ”图形标出五岳名山位置,并按常规以色标高的习惯,按不同高度分五级着以白、紫、橙、黄、绿色,连同本底兰色共六种色彩。地貌模型板(3)用聚氯乙烯吸塑成型,厚0.35毫米。透明标志板(2)厚0.3毫米,用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吸塑制成,其形状由几个平面台阶组成,与中国地形三大梯度大致相近(见图1)。它对位罩在地貌模型板(3)的上面,并在与地貌模型板(3)对应的地形位置上,烫印金字,标出各主要山河地形的名称。底板(4)用聚氯乙烯塑料吸塑制成,厚0.3毫米,底板(4)也可用厚1毫米的纸板制成。地貌模型板(3)与用塑料制成的底板(4)的边缘可热合固牢。地貌模型板(3)可用粘接剂与纸板制成的底板(4)粘合固牢。上盖(1)用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吸塑制成,厚0.3毫米,罩在透明标志板(2)与地貌模型板(3)之上,可用钉书钉固定在底板(4)上。组装好后的该吸塑成型的中国地貌立体模型的外型尺寸为长300毫米,宽250毫米,高70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地貌模型板,透明标志板,底板和上盖构成,按不同的地形高度分级着以不同颜色的地貌模型板置于底板之上,透明标志板置于地貌模型板之上,对着相对的地形位置透明标志板上标有相应的地貌名称,上盖将地貌模型板和透明标志板罩住。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地貌立体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做成与地貌模型板相近的阶梯状的透明标志板构成。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地貌立体模型,其特征在于地貌模型板的厚度为0.1~0.6毫米。
4.如权利要求
1、2或3所述的地貌立体模型,其特征在于由纸板制成的底板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塑成型的地貌立体模型。它是由地貌模型板、透明标志板、底板和上盖构成。可作为地理地形教学的形象直观模型教具,也可作为旅游纪念品。
文档编号G09B19/10GK86200044SQ86200044
公开日1987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7日
发明者潘端前, 陈元祺 申请人:潘端前, 陈元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