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62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标识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供室外作业人员佩戴以指示其位置,防止发生事故的装置。
交通警察,环卫工人以及机场、铁路工作人员等,经常需要在夜间或黑暗环境(如隧道中)下室外作业。出于这种环境中的照明度较差,很难被驶近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及时发现,故而极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为此,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的室外作业人员可以佩戴一种可指示其位置的安全标识带,借以帮助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及时发现作业人员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标识带通常制作成坎肩状并穿戴于佩戴者的上身,坎肩的前胸及后背的左右两侧以及坎肩的下缘缝制有可发出黄色荧光的发光带。在黑暗环境中,当车辆灯光或其它光源照射到发光带上时,发光带即可发出黄色荧光,从而可指示作业人员的位置。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标识带是一种被动发光式的标识带,只有受外部光源直接照射时才能发出荧光,且所发出的荧光为黄光,可视距离比较短。因此,这种被动发光式的安全标识带的指示作用非常有限,可靠性也比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标识带的结构加以适当的改进,使其可视距离更远,指示功能更加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安全标识带发光带上安装多个带有管罩的红色发光管,各发光管均以干电池为电源并通过电路控制其断续闪光。这样,标识带即成为一种可主动发出红光的主动发光式安全标识带。红光不仅可视距离远,而且可确保原有发光带发出荧光,从而提高标识带指示功能的可靠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安全标识带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标识带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参考附
图1,2,本实用新型安全标识带1仍为坎肩形,坎肩的前胸和后背的左右两侧以及坎肩的下缘缝制有可发出荧光的发光带2,发光带2上分布有多个红色发光管,发光管外扣罩有可形成漫反射的红色管罩3。各发光管均以干电池为电源,并通过电路控制其断续闪光,电池及控制电路盒4安装在坎肩1前侧下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外部光源照射即可发出红光,不仅可视距离远,而且可确保发光带发出荧光。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于交通警察,环卫工人以及机场和铁路工作人员夜间室外作业时佩戴以指示其位置,防止事故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供室外作业人员佩戴以指示其位置的安全标识带,其形状和构造类似坎肩,坎肩前胸和后背的左右两侧以及下缘缝制有可发出黄色荧光的发光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所述发光带上分布有多个红色发光管,发光管外扣罩有可形成漫反射的红色管罩,各发光管以干电池为电源并通过电路控制其断续闪光,电池及控制电路盒安装在坎肩前侧下缘。
专利摘要安全标识带涉及一种在夜间供室外作业人员佩戴以指示其位置的装置,形同坎肩,其前胸、后背及下缘缝制有可发出荧光的发光带,发光带上分布有多个带有管罩的红色发光管,发光管以干电池为电源并通过电路控制其断续闪光,电池及控制电路盒安装在坎肩前侧下缘。本实用新型无需其它光源照射即可主动发出红光和黄色荧光,视距可达百米以上,标识效果好,故特别适于交通警察、环卫工人、机场和铁路工作人员夜间佩戴以指示其位置、防止事故发生。
文档编号G09F13/22GK2217250SQ9521004
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9日
发明者蒋继智 申请人:蒋继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