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钢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360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头钢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钢笔的加工制造技术。
目前,公知的钢笔构造是由笔尖、笔头和墨水胆顺序连接组合成笔芯,并置于一壳体内而成。为了能用一支笔书写出不同线型或颜色的文字,而采用了更换笔芯这一方法,这样虽然满足书写的需要,但使用时需反复更换笔芯,随笔需备有一组笔芯,给使用和携带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头钢笔,它不需反复更换笔芯就能方便地书写出不同线型或颜色的文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加工三件相似的笔头体,其横截面是扇形,扇形的圆心角是120°,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一圆形。把笔头体末端与墨水胆之间分别用三根橡胶软管连接。在笔头体弧形壁面上加工形成一个突出的圆柱形,圆柱形与置于笔头体外侧的圆环体端部的一组曲线相吻合。圆环体端部的这组曲线是三个″W″字型的斜面和弧线组成的,且顺着圆环体端部周边布置。当转动圆环体时它们将随之转动,并且笔头体上的圆柱形将沿着″W″字形的斜面滑动。圆柱形的滑动将分别带动三个笔头体上、下移动,最终使三个笔头体上、下伸缩,从而满足了三个笔头体能单独使用而不需更换笔芯这一目的。墨水胆的侧壁上留有透明的窗口,可用来观察墨水的存量,以利及时注墨,方便了使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它不需反复更换笔芯就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文字的书写使用,携带和使用都较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中所标注尺寸单位为mm。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而构造图
图14是
图11的B向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15是
图14的6-6剖面图图3是笔头体护壳侧立面图
图16是后盖纵剖面图图4是笔头体护壳府视图
图17是笔尖侧立面图图5是图3的1-1剖面图
图18是笔尖府视图图6是笔头体侧立面图
图19是
图17的C向图图7是笔头体府视图 图20是圆环体侧立面图图8是图6的2-2剖面图图21是图20的D向图图9是图6的33剖面图 图22是图20的E向图
图10是图6的4-4剖面图 图23是图20的I向剖切展开图
图11是墨水胆侧立面图 图24是滑动块加工定位图
图12是
图11的A向图 图25是连接件侧立面图
图13是
图11的5-5剖面图 图26是图25的F向图图中1.笔尖2.笔头体3.滑动块4.橡胶软管5.墨水胆6.墨水显示窗7.笔头体护壳8.圆坏体9.加固连接件10.笔帽11.出墨口12.通气口13.橡胶垫14.注墨口15.后盖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先按图3~
图11所提供的尺寸做为参考,进行配件加工,然后如
图1中,把三个连接好橡胶软管(4)和笔尖(1)的笔头体(2)装入笔头体护壳(7)内,把圆环体(8)套入三个笔头体(2)上并装入笔头体护壳(7)内,二者之间应留出圆环体(8)转动时所需的间隙,并检查圆环体(8)端部的″W″字形曲面与活动块(3)的孤面吻合情况,把加固连接件(9)穿过橡胶软管(4)并卡固于笔头体护壳(7)内壁,三根橡胶软管(4)应分别粘固在加固连接件(9)的三个孔壁上,把带有黑水显示窗(6)的墨水胆(5)的三个圆柱对准加固连接件(9)的三个圆孔装入,最后加装后盖(15)和笔帽(10)。

图1中三个出墨口(11)能满足墨水的供给及墨水胆内外气压的平衡,满足顺畅的书写使用。通气口(12)能使注墨完成并在加装后盖(15)时使墨水胆(5)的内外气压平衡,不致使墨水从笔尖(1)溢出。注墨时可用滴管通过注墨口(14)进行墨水加注。
权利要求一种三头钢笔,在一外壳内,笔尖、笔头和墨水胆顺序连接,其特征是在一笔头体护壳(7)内,三个端部分别卡固上三个笔尖(1)的笔头体(2)和一套于其上的圆环体(8)通过三根橡胶软管(4)和加固连接件(9)与一个带有后盖(15)的墨水胆(5)顺序连接;三根橡胶软管(4)的两端分别粘接在三个笔头体(2)和墨水胆(5)的开孔端,笔头体护壳(7)与黑水胆(5)之间通过加固连接件(9)粘连接,圆环体(8)处于能自由转动状态。
专利摘要该项实用新型专利属钢笔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它是把三个独立的、截面为扇形的笔头体组合在一起,再通过端部有一组“W”曲面的圆环体的转动、笔头体末端边缘圆柱形的滑动块和弹性橡胶管,使三个笔头体能分别伸缩,达到一笔三头分别使用。用它能书写出三种线型不同或颜色不同的文字,并且使用和携带都较方便。
文档编号B43K24/00GK2395894SQ99202600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9日
发明者苟金旺 申请人:苟金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