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099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特别是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浮力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学好浮力的关键是理解浮力公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P液gV排。其中V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V排的含义,通常安排有这样一类习题:5N的水能不能浮起1N的物体呢?大多数认为不能,理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总共才5N的水怎么能浮起1N的物体呢?唯有通过真实的实验验证,才能让学生信服,但现在没有合适的实验用具,讲解的难度很大,学生也不明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到少量的水也能浮起比它质量(或重力)大得多的物体。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包括上部开口、下部有底、可盛水的透明外筒,其特征是:所述外筒内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筒的深度,所述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既使内筒的体积稍小于外筒的容积,又方便观察内外筒之间的间隔,所述内筒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
[0005]所述内筒为中空筒体,所述内筒的上部设有外盖,所述内筒中放置有一个或数个配重块。
[0006]所述外筒上端的侧壁上设有横向伸出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下方放置有溢水杯,所述外筒的壁上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所述溢水杯的壁上也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用法是:在外筒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已测出体积),算出水的重力;测出内筒及其内配块的总重力;将内筒轻轻地放在外筒内的水中,直到内筒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溢出水的体积,可换算出外筒内水的重力为多少牛顿,从而得知重力为多少牛顿的水真实地浮起了重力为多少牛顿的内筒。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也就是说,内筒的体积略小于外筒的容积,只需在外筒内装入少量的水,水就可以浮起重力比自身水重力大得多的物体,从而认识到5N的水确实能够浮起1N重的物体,进而深刻理解浮力公式中V排的含义,还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加强对物理学习的喜爱。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意图
[0011]图中外筒,2内筒,3配重块,4外盖,5溢水杯,6溢水管,7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所示,外筒I为上部开口、下部有底的透明容器,外筒I的壁上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外筒I上端的侧壁上设有横向伸出的溢水管6,溢水管6的下方放置有溢水杯5。溢水杯5的壁上也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目的是可以收集并测量出溢出水的体积。
[0013]外筒I内放置有内筒2,内筒2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筒I的深度,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一方面使内筒2的体积略小于外筒I的容积,使水可以浮起重力比自身水重力大得多的物体;另一方面,使内筒2可在外筒I中自由进出、并方便观察内外筒之间的间隔,确保内筒是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的,而不是卡固在外筒内,增强实验说服力。
[0014]内筒2为中空筒体,内筒2的上部设有外盖,内筒2中放置有一个或数个配重块。增减配重块,可改变内筒的总重力,使内筒2的密度在小于水密度可漂浮在水面的情况下,可以多次实验,增强可信度。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包括上部开口、下部有底、可盛水的透明外筒,其特征是:所述外筒内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筒的深度,所述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既使内筒的体积稍小于外筒的容积,又方便观察内外筒之间的间隔,所述内筒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筒为中空筒体,所述内筒的上部设有外盖,所述内筒中放置有一个或数个配重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上端的侧壁上设有横向伸出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下方放置有溢水杯,所述外筒的壁上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所述溢水杯的壁上也标记有显示容积的刻度。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物理教学的浮力实验装置,包括上部开口、下部有底、可盛水的透明外筒,其特征是:所述外筒内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筒的深度,所述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既使内筒的体积稍小于外筒的容积,又方便观察内外筒之间的间隔,所述内筒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由于内外筒之间留有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缝隙,也就是说,内筒的体积稍小于外筒的容积,只需在外筒内装入少量的水,水就可以浮起重力比自身水重力大得多的物体,从而认识到5N的水确实能够浮起10N重的物体,进而深刻理解浮力公式中V排的含义,还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加强对物理学习的喜爱。
【IPC分类】G09B23-12
【公开号】CN204288619
【申请号】CN201420590844
【发明人】王诗元
【申请人】王诗元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