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845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演示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视错觉演示装置,具体为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
【背景技术】
[0002]将长度相等的线段放在一些带有特定线条的背景上时,由于受到线条背景的视觉干扰,这些等长线段看上去会显得长短不一。目前,缺乏一种清晰观察和分辨这种线段长短视错觉的专门演示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能清晰演示并有利于错觉分辨的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光源、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的长度相等,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分别垂直底座的水平对称轴嵌设于底座表面,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的中点位于底座水平对称轴上,光源固定在第一发光线段左侧的底座水平对称轴上,光源发出光线A、光线B、光线C、光线D共四束光线,其中光线A、光线B分别经过第一发光线段的上下两端,光线C、光线D分别经过第二发光线段的上下两端。
[0005]所述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均为LED发光线。
[0006]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光源未打开时,可判断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的长度完全相等;光源打开后,其发出的四束光线形成背景干扰,此时靠近光源的第一发光线段的长度看起来明显大于第二发光线段的长度,由此呈现视错觉。本实用新型可设于各类科普场所,有利于视错觉的观察与分辨,有利于加深对视错觉现象的认识。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光源未打开时)。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视错觉的示意图(光源打开时)。
[0010]图中:1.底座,2.光源,3.第一发光线段,4.第二发光线段,11.水平对称轴,21.光线A,22.光线B,23.光线C,24.光线D。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底座I为长方形,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的长度相等,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分别垂直底座I的水平对称轴11嵌设于底座I表面,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的中点位于水平对称轴11上,光源2固定在第一发光线段3左侧的底座1的水平对称轴11上。
[0012]如图2所示,光源2发出光线A21、光线B22、光线C23、光线D24共四束光线,其中光线A21、光线B22分别经过第一发光线段3的上下两端,光线C23、光线D24分别经过第二发光线段4的上下两端。此时第一发光线段3的长度看起来明显大于第二发光线段4的长度,由此形成视错觉。
[0013]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均为LED发光线,便于清晰观察。
【主权项】
1.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光源(2)、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所述底座(I)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的长度相等,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分别垂直底座(I)的水平对称轴(11)嵌设于底座(I)表面,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的中点位于底座(I)的水平对称轴(11)上,光源(2)固定在第一发光线段(3)左侧底座(I)的水平对称轴(11)上,光源(2)发出光线A(21)、光线B(22)、光线C(23)、光线D(24)共四束光线,其中光线A(21)、光线B(22)分别经过第一发光线段(3)的上下两端,光线C(23)、光线D(24)分别经过第二发光线段(4)的上下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线段(3)、第二发光线段(4)均为LED发光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段长短视错觉演示仪,包括底座、光源、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底座为长方形,第一发光线段、第二发光线段长度相等、分别垂直底座的水平对称轴嵌设于底座表面,光源发出光线A、光线B、光线C、光线D共四束光线,其中光线A、光线B分别经过第一发光线段的上下两端,光线C、光线D分别经过第二发光线段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视错觉的观察与分辨,有利于加深对视错觉现象的认识。
【IPC分类】G09B23/00
【公开号】CN205068906
【申请号】CN201520862317
【发明人】陈健, 朱纯, 周锡生, 王子玉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