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6771阅读:1661来源:国知局
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思维导图尺。
【背景技术】
[0002]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0003]目前,手工绘制思维导图,大多是纯手工直接绘制,使得中心框及延伸线大小不一,并且同类的各中心框图之间以及各延伸线之间相似度较低,同时,在绘制延伸线时方位不好控制,致使思维导图绘制后不立体,线条不流畅,视觉冲击力小,不易深刻的通过视觉就能一眼辨别思维导图各大主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思维导图尺,其为绘制思维导图提供一种模板,解决了手工绘制思维导图视觉冲击力小,思维导图绘制不美观,延伸线方位不好控制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尺,包括呈板状的板体,在所述板体的一侧边上设有刻度,其特征在于:在板体上设有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由中心部以及沿该中心部的周沿紧密排列的边缘部组成,边缘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二镂空部的边沿由多条呈弧线延伸的第二边缘部依次连接组成;在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第三镂空部和第四镂空部,第三镂空部呈方形,第四镂空部的边沿由第四镂空部边缘一、第四镂空部边缘二、第四镂空部边缘三、第四镂空部边缘四、第四镂空部边缘五和第四镂空部边缘六依次连接组成,第四镂空部边缘一和第四镂空部边缘四均呈线状延伸,并且第四镂空部边缘一与第四镂空部边缘四相互平行且等长,第四镂空部边缘一的第一端依次通过第四镂空部边缘二、第四镂空部边缘三与第四镂空部边缘四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第四镂空部边缘二、第四镂空部边缘三均呈弧线延伸,第四镂空部边缘一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四镂空部边缘六、第四镂空部边缘五与第四镂空部边缘四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第四镂空部边缘五、第四镂空部边缘六均呈弧线延伸;在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第五镂空部,第五镂空部由头部以及与头部相衔接的身部组成,头部呈三角形,身部呈弧形;在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第六镂空部,第六镂空部呈椭圆形;在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第七镂空部,第七镂空部呈弧形。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五镂空部的身部宽度从身部的尾端向身部的首端方向逐渐减小。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七镂空部的宽度从第七镂空部的尾端向第七镂空部的首端方向逐渐减小。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位于板体的中部,所述第三镂空部和第四镂空部位于第一镂空部的一侧,所述第五镂空部、第六镂空部和第七镂空部位于第一镂空部的另一侧。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五镂空部位于第六镂空部的上方,所述第七镂空部位于第六镂空部的下方。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五镂空部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七镂空部的数量为3个。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3个第五镂空部沿板体的宽度方向排列。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3个第七镂空部沿板体的宽度方向排列。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五镂空部的身部的弧口朝向第六镂空部。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七镂空部的弧口朝向第六镂空部。
[00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的的思维导图尺,采用了第一镂空部、第二镂空部、第三镂空部、第四镂空部、第六镂空部以及第七镂空部的结构,其为绘制思维导图提供模板,能够使思维导图的各组成部分大小均匀、线条流畅,以使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更加美观,并且绘图作业更便捷,解决了手工绘制思维导图视觉冲击力小,思维导图绘制不美观,延伸线方位不好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0019]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尺,包括呈板状的板体20,在所述板体20的一侧边上设有刻度21,使得该思维导图尺具备刻度尺的功能,以使其可作为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在板体20上设有第一镂空部1、第二镂空部2、第三镂空部3、第四镂空部4、第五镂空部5、第六镂空部6以及第七镂空部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1、第二镂空部2、第三镂空部3、第四镂空部4、第五镂空部5、第六镂空部6以及第七镂空部7均在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板体20,其由在板体上切除材料获得。
[0020]所述第一镂空部I由中心部11以及沿该中心部的周沿紧密排列的边缘部12组成,边缘部12呈三角形。该第一镂空部呈爆炸图形。
[0021]所述第二镂空部2的边沿由多条呈弧线延伸的第二边缘部21依次连接组成。
[0022]第三镂空部3呈方形。如图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镂空部采用圆角的结构,具体地说,其相邻的两条边通过弧面31相衔接。作为该结构的直接变形,第三镂空部也可以采用直角的结构。
[0023]第四镂空部4的边沿由第四镂空部边缘一 41、第四镂空部边缘二 42、第四镂空部边缘三43、第四镂空部边缘四44、第四镂空部边缘五45和第四镂空部边缘六46依次连接组成。第四镂空部边缘一 41和第四镂空部边缘四44均呈线状延伸,并且第四镂空部边缘一 41与第四镂空部边缘四44相互平行且等长,第四镂空部边缘一 41的第一端依次通过第四镂空部边缘二 42、第四镂空部边缘三43与第四镂空部边缘四44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