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394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工艺品种类多种多样,但一直以来还没有一种可以针对如古生物、古文物等历史与文明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且集益智、考古于一体的玩具及工艺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该玩具不仅可以针对如古生物、古文物等历史与文明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而且有利于开发玩者的智慧。 本实用新型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型包括陶泥土料和考古挖掘主体,所述考古挖掘主体由任意个分体构成,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的一种新型制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考古挖掘主体分成任意个分体,并将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不仅有利于增进挖掘者对各种出土文物、化石、考古恐龙、动物的了解和探索,而且有利于提高diy动手能力,自然科学教育知识扩展,促进亲子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对本产品的趣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考古挖掘主体的构造示意图(该考古挖掘主体由各分体组合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该模型包括陶泥土料1和考古
挖掘主体2,考古挖掘主体由任意个分体3构成,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 上述陶泥土料呈自然山水景观状、化石状、珠宝箱状、头颅状、骨骸状、蛋形状或者
遗迹状及各种形状。 上述陶泥土料外表面涂覆彩绘层或上色层。 上述考古挖掘主体的两相邻分体之间经过凹凸钮、U型槽或插销及楔子设计进行连接。 上述考古挖掘主体由仿古生物化石、仿古文明遗迹、仿出土文物、仿考古恐龙、仿动物、仿人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挖掘的陶泥土料的外观造型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雕刻著山水、风景等自然景观或者是化石、珠宝箱、头颅、骨骸、蛋形、遗迹等特别突出有趣的造型,以增加
3使用者对历史与文明、科学与自然、文化与艺术之实际体验,于兼具玩乐与观赏之趣味中,针对古文明,现代艺术等进行考古发掘趣味和探索自然界奥秘。 在景观模型玩具内的考古挖掘主体是出土文物、化石、遗迹或是考古恐龙、动物、人体的模型,其使用不饱合聚脂树脂、塑料、塑胶等材料做成的部品。于两相邻连接部位之间,经过凹凸钮或U型槽、插销及楔子的设计。使其部品相互紧密配合,即可拆又可连接之功能,轻松愉快的将之拼装重新组合成型。 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需求,从古生物的形成状态或古文明遗迹发现,利用特有挖掘工具来挖掘、清理、到拼装重新组合后可再进行彩绘上色,增加仿古写实,表现出色彩、粉质及质感有几可乱真的效果。 在使用者将挖掘过后产生的陶泥土料,可以将废泥土料加入研发材料例如石膏粉用水调和后注入于任何模型、模具等其凝固干硬脱模后可再次进行彩绘着色;增加挖掘过程的另一种趣味和使用。不但减少废泥土料的产生,起到废料回收再生使用的效果。[0017]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过程 1)提供使用者从欣赏外观彩绘外观挖掘主体清理清洗拼组组装组合成型的考古发现模拟。 2)还可依据个人需要对出土文物产品加以粘着、组装、上色并可顺手做到废料回收再生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有利于增进挖掘者对各种出土文物、化石、考古恐龙、动物、人体骨骼结构的了解和探索,而且有利于提高diy动手能力,自然科学教育知识扩展,促进亲子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对本产品的趣味和环保概念提升。
权利要求一种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型包括陶泥土料和考古挖掘主体,所述考古挖掘主体由任意个分体构成,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 泥土料外表面涂覆彩绘层或上色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考 古挖掘主体的两相邻分体之间经过凹凸钮、U型槽或插销设计进行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挖掘的考古景观模型玩具及工艺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玩具包括陶泥土料和考古挖掘主体,所述考古挖掘主体由任意个分体构成,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考古挖掘主体分成任意个分体,并将各分体混杂在该陶泥土料内不仅有利于增进挖掘者对各种出土文物、化石、考古恐龙、动物的了解和探索,而且有利于提高diy动手能力,自然科学教育知识扩展,促进亲子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对本产品的趣味。
文档编号B44C1/00GK201510754SQ20092030835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9日
发明者洪文适 申请人:洪文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