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51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字用边条,具体涉及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立体发光字由于能够给人新颖、醒目的视觉效果深受商家的喜爱,得到了快速推广,它白天显得美观高档,晚上字体通体发光而醒目。现有的立体发光字的内部设有发光元件,通常为发光二极管,立体发光字的外侧前部面板的材质为透光的有色塑料(以下简称为透光塑料),所述的透光塑料大多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俗称亚克力,从而立体发光字又常称为亚克力立体发光字。亚克力立体发光字的制作方法一是先用雕刻机将字的外形从亚克力板材上切割下来,得到亚克力字状面板;二是沿着字的外边沿用相应的金属板材(指不锈钢板、铝合金板或镀锌铁板)制作用于遮光的前侧边框,但是采用前侧边框需按照字形切割掉中间部位,只留边框,从而耗费材料较多;三是在所述前侧边框后侧周边焊接 固定一圈同材质的侧板(该侧板俗称边条),所述焊接相对于不锈钢板为氩弧焊、相对于铝合金板为铝焊,相对于镀锌铁板为锡焊,再通过焊接将边条的两个端头焊接起来,从而得到字状外框;四是从后向前将亚克力字状面板放入字状外框中,且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外边沿与前侧边框的后侧面相接触,字状面板的周边外侧与边条的内侧面相接触,两者之间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或/和用螺钉固定,得到立体字主体;五是用白色的聚氯乙烯板材或铝塑板(也有称塑铝板的)制作成字状底板,再在字状底板上设置发光元件等组成的电路装置;六是将带有电路装置的字状底板由其周边侧部与立体字主体的边条的后边沿的内侧面相互粘结固定或和用螺钉固定,从而得到亚克力立体发光字。上述的制作方法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制作麻烦,浪费材料。也有不用上述前侧边框的,则边条与字状面板之间存在缝隙,不仅光线从两者之间缝隙中投射出来而影响发光效果,而且灰尘或雨水容易进入立体发光字内部,灰尘的堆积使得发光字的透光性变差,影响发光字的发光效果。为了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中国专利文献CN 201881800 U (申请号201020589046.9)公开了一种金属发光字专用边条,它包括基材,基材为卷材,基材的上侧边向内折形成上内侧边,基材的下侧边向内折形成下内侧边,上内侧边和下内侧边的宽度为Imm 3mm,与基材之间互为90°或180°。在上内侧边和下内侧边上还设置小孔或者在边缘处加工成锯齿形或梯形等豁口,粘结时只能边条上下向内的折边部位处保证基材(也即边条)与浇注材料(树脂)或粘结材料(亚克力)连接的可靠性,而在边条铅垂向板体与亚克力之间则存在缝隙,从而存在漏光问题,还存在与不用前侧边框的立体发光字的同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中不漏光、节省材料且灰尘和雨水等杂物不易进入内部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000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由金属折弯板和塑料薄膜组成;所述金属折弯板为铝质一体件,由边条主体和V形头部组成;边条主体为长条状板体…形头部为与边条主体相连的折弯板段;v形头部的开口朝向边条主体的内侧面;塑料薄膜连续分布并贴合和粘结固定在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的前部以及V形头部的朝向边条主体的V形侧面上。所述V形头部由前侧板)和连接在前侧板上的后侧板构成;V形头部由其前侧板的另一端连接在边条主体的前端上,V形头部由其后侧板的另一端与塑料薄膜相接触或相靠近。所述V形头部的前侧板与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的夹角α为30° 70° ;V形头部的后侧板的后侧面是使用时与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相接触的部位。所述V形头部的后侧板与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的相接触或相靠近的部位,相对于边 条主体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4 _ 8_ ;所述边条主体的前端即为边条主体与V形头部的连接部位。所述V形头部的后侧板与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相垂直。所述V形头部的后侧板的后侧面是向后方凸出的曲面。所述的金属折弯板的厚度为O. 35mm Imm ;所述的塑料薄膜是厚度为O. 2 mm O. 7mm的聚氯乙烯膜。所述塑料薄膜的位于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的部位为使用时与字状面板的外周侧面相粘结固定的部位。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边条与已有的边条相比,增加了连接在边条主体前侧的V形头部。使用时,该V形头部的后侧板的后侧面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相互接触,不仅使得光源不漏光,而且由于去掉了前侧边框使得金属板材的使用不浪费。(2)制作立体发光字时,边条的V形头部的前侧板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边沿成一定角度的锐角,从而制作的字体美观、挺括。(3)本实用新型的边条的塑料薄膜粘贴在金属折弯板的相应部位上,并且端部部分在折弯卷边时随着V形头部的成型而被卷入V形头部内,因此塑料薄膜与边条主体连接紧密。(4)在将边条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相互粘结固定时,相比亚克力与铝材表面的粘结,亚克力字状面板与边条上的塑料薄膜的粘结速度快,粘结牢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灰尘或雨水不易进入立体发光字内。(5)本实用新型的边条可以制成50m IOOm的卷料,容易包装运输,加工标识或文字的字状外框时,接头少,制作简单。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状态是使用时的俯视剖面图;图2为图I的边条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相互间的连接关系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边条100,金属折弯板1,边条主体11,内侧面11a,V形头部12,前侧板12_1,后侧板12-2,塑料薄膜2,亚克力字状面板3。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文字描述时,以图I的左右方向为文字描述的左右方向,以图I的上下方向为文字描述的前后方向,图I所朝方向为文字描述中的上方,背离图I的方向的为文字描述中的下方。(实施例I)见图1,本实施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100由金属折弯板I和塑料薄膜2组成。金属折弯板I为铝质板一体件(铝质板为纯铝板或铝合金板),由边条主体11和V形头部12组成。边条主体11为长条状板体,沿前后向设置,且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相垂直。V形头部12为与边条主体11的前侧相连的折弯板段,且V形头部12的开口朝向边条主体11的一个侧面(图I中为边条主体11的右侧面),该侧面为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11a,边条主体11的另一个侧面则为外侧面。塑料薄膜2连续分布并粘结固定且贴合在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前部以及V形头部12的朝向边条主体11的V形侧面上。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也即贴合有塑料薄膜2的侧面。金属折弯板I的V形头部12由前侧板12-1和连接在前侧板12_1上的后侧板12_2构成形头部12由其前侧板12-1的另一端连接在边条主体11的前端上,V形头部12由其后侧板12-2的另一端与塑料薄膜2相接触或相靠近。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沿内外向铅垂设置(图I中是沿左右向铅垂设置),且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相垂直,并且其内外向的自由端(图I中为左端)与塑料薄膜2的内外向的内侧面(图I中为右侧面)相接触形头部12的前侧板12-1沿外前内后的倾斜方向设置(图I中按照左前至右后的倾斜方向铅垂设置),且前侧板12-1的内后端(图I中为右后端)与后侧板12-2内端(图I中为右端)相连,前侧板12-1的外前端(图I中为左前端)与边条主体11的前端相连。前侧板12-1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夹角α为30° 70° (本实施例中为45° )。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的左右向长度L为I. 5mm 22mm,V形头部12所对的边条主体11的相应部位的前后向的长度s在本实施例中与L基本相同,也为I. 5mm 22mm。本实施例的边条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厚度为O. 35mm Imm厚的铝卷(铝卷为纯铝卷材或铝合金卷材)经纵向剪切成条,得到前后向长度符合要求的铝卷基材,所述铝卷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铝薄膜或滚涂聚酯漆形成聚酯漆层。然后沿纵向在铝卷基材的内侧面Ila的前端部位上通过粘结剂贴上长条状的塑料薄膜2 (本实施例为聚氯乙烯薄膜,也即PVC膜),所述塑料薄膜2的厚度为O. 2 mm O. 7mm,塑料薄膜2的宽度(也即未折弯前的前后向的长度)为Icm 4cm,塑料薄膜2的纵向长度与铝卷基材同长;将已覆有塑料薄膜2的铝卷基材送入卷边机中,使得铝卷基材粘贴塑料薄膜2的前端部位进行两次折弯而得到V形头部12,铝卷基材的其余部分则为边条主体11,从而得到边条100,铝卷基材则成为金属折弯板I。在折弯过程中,前端部位上的塑料薄膜2随着铝卷基材前端部位的折弯而卷入V形头部12内,其余部分留在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上,因此塑料薄膜2与金属折弯板I连接紧密。边条100可以制成纵向长度为50m IOOm的卷料,容易包装运输。考虑到塑料薄膜2的端部被卷入V形头部12内,在铝卷基材上粘贴塑料薄膜2时,塑料薄膜2的前边沿既可以与铝卷基材的前边沿重合,也可以距离铝卷基材的前边沿O. 2mm O. 5mm0见图2,制作立体发光字时,用数控围字机或手工工具将上述边条100围成空心字侧部轮廓而得到字状外框,且边条100的V形头部12位于前侧。将用雕刻机制作好的标识或文字的亚克力字状面板3从后 向前放入字状外框中,且位于金属折弯板I的V形头部12的后侧,并且金属折弯板I的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的后侧面与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相接触。V形头部12的前侧板12-1位于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前侧,且与字状面板3的夹角的锐角为β =90° -a。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周向外侧与塑料薄膜2相接触,且由粘结剂将塑料薄膜2与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周向外侧粘结后即完成亚克力字状面板3与边条100的固定。由于金属折弯板I的V形头部12的前侧板12-1与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前侧面的边沿的夹角β的锐角为20° 60°,因此制作的字体美观、挺括。字状面板3与塑料薄膜2粘结固定时,相比亚克力字状面板与铝材表面的粘结,亚克力字状面板3与塑料薄膜2的粘结速度快,粘结牢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因为密封效果较好,使用中无灰尘、雨水进入立体字内部。由于铝卷基材的表面还包括聚酯漆层或已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铝薄膜,因此制作的边条100耐候性好。金属折弯板I的V形头部12在使用中,很好地遮挡了光源发出的光线,而使得立体发光字不漏光,并且代替了已有技术中的前侧边框,从而使金属板材无浪费。(实施例2)见图3,本实施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V形头部12的前侧板12-1的内后端(图3中为右后端)与后侧板12-2内端(图3中为右端)通过一段平滑曲面过渡相连。(实施例3)见图4,本实施例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的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的后侧面不是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相垂直,而是向后方凸出的曲面。后侧板12-2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相接触或相靠近的部位,相对于边条主体1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s为4 _ 8_。所述边条主体11的前端即为边条主体11与V形头部12的连接部位。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卷边机加工较短的一段铝材时,先卷出与前侧板12-1相对应的折弯板段后,要在该折弯板段上再折弯出一段与边条主体I的内侧面Ila相垂直的后侧板12-2比较困难,加工出来的后侧板12-2通常不是平面板段,而是曲面板段,要加工成垂直的平面板段,生产成本较高。而实际使用时,曲面状的后侧板12-2不影响使用效果。在位于前部的V形头部12的遮挡下,位于后部的光源所发光线不能漏出。塑料薄膜2与亚克力字状面板3的侧部粘结固定后,同样无灰尘、雨水进入立体发光字内部。
权利要求1.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由金属折弯板(I)和塑料薄膜(2)组成;所述金属折弯板(I)为铝质一体件,由边条主体(11)和V形头部(12)组成;边条主体(11)为长条状板体;V形头部(12)为与边条主体(11)相连的折弯板段;V形头部(12)的开口朝向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塑料薄膜(2)连续分布并贴合和粘结固定在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前部以及V形头部(12)的朝向边条主体(11)的V形侧面上; 所述V形头部(12)由前侧板(12-1)和连接在前侧板(12-1) —端上的后侧板(12-2)构成;V形头部(12)由其前侧板(12-1)的另一端连接在边条主体(11)的前端上,V形头部(12)由其后侧板(12-2)的另一端与塑料薄膜(2)相接触或相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头部(12)的前侧板(12-1)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夹角α为30° 70° ; 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的后侧面是使用时与字状面板(3)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相接触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 )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 Ia)的相接触或相靠近的部位,相对于边条主体(1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4 mm 8_ ;所述边条主体(11)的前端即为边条主体(11)与V形头部(12)的连接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头部(12)的后侧板(12-2)的后侧面是向后方凸出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折弯板(I)的厚度为O. 35mm Imm ;所述的塑料薄膜(2)是厚度为O. 2 mm O. 7mm的聚氯乙烯膜。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其特征在于塑料薄膜(2)的位于边条主体(11)的内侧面(Ila)的部位为使用时与字状面板(3)的外周侧面相粘结固定的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光塑料立体发光字边条,由金属折弯板和塑料薄膜组成;所述金属折弯板为铝质一体件,由边条主体和V形头部组成;边条主体为长条状板体;V形头部为与边条主体相连的折弯板段;V形头部的开口朝向边条主体的内侧面;塑料薄膜连续分布并贴合和粘结固定在边条主体的内侧面的前部以及V形头部的朝向边条主体的V形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边条增加了连接在边条主体前侧的V形头部。使用时,该V形头部的后侧板的后侧面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相互接触,使得光源不漏光,而且边条的V形头部的前侧板与亚克力字状面板的前侧面的边沿成一定角度的锐角,从而制作的字体美观、挺括。
文档编号B44C5/08GK202669350SQ2012202926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杨培成 申请人:杨培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