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笔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89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涮笔葫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涮笔工具,具体是一种涮笔葫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涮笔技术容易浪费用水、容易弄脏衣服的问题。涮笔葫芦包括球形涮笔腔、进水管、出水管、连接软管、出水阀;其中,球形涮笔腔的上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球形涮笔腔的下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孔;进水管的下端与进水孔连通;出水管的上端与出水孔连通;连接软管的下部内壁与进水管的上部外壁密封套接;出水阀安装于出水管的下部;球形涮笔腔的上半部腔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插笔孔;各个插笔孔围绕进水孔的中心轴线等距排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学校、书法班、绘画班等场合。
【专利说明】涮笔葫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涮笔工具,具体是一种涮笔葫芦。
【背景技术】
[0002]在学校、书法班、绘画班等场合,学生课后需要对所用的毛笔、画笔等进行涮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学生普遍采用水盆进行涮笔。然而,在采用水盆进行涮笔时,为了保证笔头被完全浸没,需要在水盆里盛放大量清水,由此导致用水浪费。而在涮笔过程中,水盆里的涮笔水很容易飞溅到学生的衣服上,由此弄脏衣服。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涮笔工具,以解决现有涮笔技术容易浪费用水、容易弄脏衣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涮笔技术容易浪费用水、容易弄脏衣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涮笔葫芦。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涮笔葫芦,包括球形涮笔腔、进水管、出水管、连接软管、出水阀;其中,球形涮笔腔的上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球形涮笔腔的下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孔;进水管的下端与进水孔连通;出水管的上端与出水孔连通;连接软管的下部内壁与进水管的上部外壁密封套接;出水阀安装于出水管的下部;球形涮笔腔的上半部腔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插笔孔;各个插笔孔围绕进水孔的中心轴线等距排列。
[0005]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通过连接软管将进水管的上端与水龙头连通,并关闭出水阀。然后,打开水龙头,清水通过进水管充入球形涮笔腔。待清水充满球形涮笔腔时,关闭水龙头。而后,将需要涮洗的毛笔、画笔等分别插入各个插笔孔内,使得各根笔的笔头均完全浸没在球形涮笔腔内的水中。而后,手持并晃动球形涮笔腔,球形涮笔腔内的水由此对各根笔的笔头进行涮洗。待涮洗完成后,打开出水阀,并打开水龙头,清水将球形涮笔腔内的涮笔水一次性冲排入水池。在此过程中,由于球形涮笔腔为密闭腔体,一方面使得球形涮笔腔仅需少量清水便可被充满(即仅需少量清水便可保证笔头被完全浸没),由此有效节约了用水,另一方面使得球形涮笔腔内的水不会溅出,由此有效避免了弄脏衣服。基于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涮笔葫芦基于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涮笔技术容易浪费用水、容易弄脏衣服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涮笔技术容易浪费用水、容易弄脏衣服的问题,适用于学校、书法班、绘画班等场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09]图中:1-球形涮笔腔,2-进水管,3-出水管,4-连接软管,5-出水阀,6_插笔孔。【具体实施方式】
[0010]涮笔葫芦,包括球形涮笔腔1、进水管2、出水管3、连接软管4、出水阀5 ;其中,球形涮笔腔I的上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球形涮笔腔I的下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孔;进水管2的下端与进水孔连通;出水管3的上端与出水孔连通;连接软管4的下部内壁与进水管2的上部外壁密封套接;出水阀5安装于出水管3的下部;球形涮笔腔I的上半部腔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插笔孔6 ;各个插笔孔6围绕进水孔的中心轴线等距排列。
[0011]所述球形涮笔腔I为透明球形涮笔腔。使用时,透明球形涮笔腔有利于观察清水是否充满球形涮笔腔,并有利于观察各根笔的笔头涮洗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涮笔葫芦,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涮笔腔(I)、进水管(2)、出水管(3)、连接软管(4)、出水阀(5);其中,球形涮笔腔(I)的上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球形涮笔腔(I)的下半部腔壁中央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孔;进水管(2)的下端与进水孔连通;出水管(3)的上端与出水孔连通;连接软管(4)的下部内壁与进水管(2)的上部外壁密封套接;出水阀(5)安装于出水管(3)的下部;球形涮笔腔(I)的上半部腔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插笔孔(6);各个插笔孔(6)围绕进水孔的中心轴线等距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涮笔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涮笔腔(I)为透明球形涮笔腔。
【文档编号】B44D3/00GK203766386SQ20142012363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吴三社, 闫京东 申请人:吴三社, 闫京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