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色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5261发布日期:2019-12-27 16:5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渐变色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变色装饰膜。



背景技术:

近年,手机、汽车、化妆品、建筑等领域开始流行渐变色,相比常规的扁平化色调,渐变色具有炫酷、亮眼的三维视觉感,充满了时尚和新鲜感,在此背景下的渐变色装饰膜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市场上的渐变色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1、pvd真空镀膜,以手机为例,此种方法技术是直接在手机后盖板玻璃上进行多层镀膜来实现渐变色,难度大、颜色单一,且良品率低,成本非常高;2、网点印刷,是利用丝网印版渗透油墨来印制网点,通过制定网点大小和密集程度来表现出渐变色效果,此种方法缺点是渐变色色泽暗淡,体现不出炫酷、新颖的视觉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渐变色装饰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变色装饰膜,包括pet层、镀膜层、网点印刷层、衬底油墨层,所述pet层、镀膜层、网点印刷层以任意顺序依次叠设在衬底油墨层上,所述网点印刷层设于上部两层的任意一层时是通过在所述pet层或镀膜层上印刷透明油墨得到的,所述网点印刷层设于衬底油墨层的上一层时是通过在所述pet层或镀膜层上印刷不透明油墨得到的,所述网点印刷层用于将油墨渗透到pet层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镀膜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的金属镀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镀膜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的金属氧化物镀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镀膜层为铟镀层、氧化铌镀层、氧化锆镀层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网点印刷渐变色和镀层金属质感的特点,用oca和手机后盖板玻璃贴合起来,可做为既具有防爆功能、又兼具炫酷外表的防爆装饰膜,相较于单纯的pvd真空镀膜,工艺更简单、有多种图案和色调可以搭配,pet镀膜产生的不良损失要远远低于盖板玻璃直接镀膜,且可实现卷对卷作业,这种装饰膜不仅解决了镀膜技术难度大、颜色单一、成本高的问题,还能做出单纯网点印刷所欠缺的炫亮效果,除手机领域外还可广泛应用于车窗、幕墙等领域。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由于油墨的反射率较低,目视色泽暗淡无金属质感,所以需要和金属镀层或金属氧化物镀层搭配使用,使用的油墨分为透明油墨和不透明油墨两种,配合所使用的油墨能够使得网点密集区和网点稀疏区分别呈现出亮、暗的效果,从而使得装饰膜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深浅度和颜色明暗度,形成渐变色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pet层;2、镀膜层;3、网点印刷层;4、衬底油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渐变色装饰膜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pet层1、镀膜层2、网点印刷层3。

所述镀膜层2包括一层或多层的金属镀层,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2为一层或多层的铟镀层。

所述网点印刷层3是通过在所述镀膜层2上印刷透明油墨得到的,用于将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镀一层或多层铟镀层形成镀膜层2;2)在pet非镀膜面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衬底油墨一般为白色油墨、黑色油墨两种,起到衬托底色、隔断背面光干扰的作用;3)在镀膜层2上进行网点印刷,利用带图案的丝网印版将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网点在印刷中决定印制品的颜色、层次和图案轮廓,设计不同的网点大小和密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深浅度和颜色明暗度,形成渐变色效果。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透明油墨,由于油墨的反射率较低,目视色泽暗淡无金属质感,所以需要和金属镀层搭配使用;使用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暗些。

这种装饰膜结合了网点印刷渐变色和镀层金属质感的特点,用oca和手机后盖板玻璃贴合起来,可做为既具有防爆功能、又兼具炫酷外表的防爆装饰膜,相较于单纯的pvd真空镀膜,工艺更简单、有多种图案和色调可以搭配,pet镀膜产生的不良损失要远远低于盖板玻璃直接镀膜,且可实现卷对卷作业,不仅解决了镀膜技术难度大、颜色单一、成本高的问题,还能做出单纯网点印刷所欠缺的炫亮效果,除手机领域外还可广泛应用于车窗、幕墙等领域。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膜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镀膜层2、pet层1、网点印刷层3。

所述网点印刷层3是通过在所述pet层1上印刷透明油墨得到的,用于将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镀一层或多层铟镀层形成镀膜层2;2)在镀膜层2上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3)在pet非镀膜面进行网点印刷。

或者工序顺序也可以为:1)在pet层1上先网点印刷;2)在pet网点背面镀一层或多层铟镀层形成镀膜层2;3)在镀膜层2上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

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透明油墨,使用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暗些。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膜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镀膜层2、网点印刷层3、pet层1。

所述镀膜层2包括一层或多层的金属氧化物镀层,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2为一层或多层的氧化铌镀层。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进行网点印刷;2)在网点印刷面上镀一层或多层的氧化铌镀层形成镀膜层2;3)在镀膜层2上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

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透明油墨,使用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暗些。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膜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网点印刷层3、镀膜层2、pet层1。

所述网点印刷层3是通过在所述镀膜层2上印刷不透明油墨得到的,用于将不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镀一层或多层的氧化铌镀层形成镀膜层2;2)在镀膜层2上进行网点印刷;3)在pet网点印刷面上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

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不透明油墨,使用不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自网点的反射光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自网点的反射光偏暗些。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膜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网点印刷层3、pet层1、镀膜层2。

所述镀膜层2包括一层或多层的金属氧化物镀层,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2为一层或多层的氧化锆镀层。

所述网点印刷层3是通过在所述pet层1上印刷不透明油墨得到的,用于将不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镀一层或多层氧化锆镀层形成镀膜层2;2)在pet非镀膜面网点印刷;3)在网点面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

或者工序顺序也可以为:1)在pet层1上先网点印刷;2)在网点面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3)在印刷面背面镀一层或多层氧化锆镀层形成镀膜层2。

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不透明油墨,使用不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自网点的反射光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自网点的反射光偏暗些。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膜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油墨层4、pet层1、网点印刷层3、镀膜层2。

所述网点印刷层3是通过在所述pet层1上印刷透明油墨得到的,用于将透明油墨渗透到pet层1上、并固化成网点图案。

此种结构的工序顺序为:1)在pet层1上网点印刷;2)在pet网点印刷面上镀一层或多层氧化锆镀层形成镀膜层2;3)在pet非镀膜面印刷衬底油墨形成衬底油墨层4。

本实施例中印刷网点所使用的油墨为透明油墨,使用透明油墨时,目视装饰膜,网点密集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亮些,网点稀疏区金属镀层透过油墨显得更暗些。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