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艺术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2583发布日期:2020-06-30 19:41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艺术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艺术画,属于装饰画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艺术起源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手工纤维艺术画主要是通过在衬板上铺设绒布,在绒布表面布设棉花纤维层,以形成所需要的纤维画,如申请号为03212716.2的申请,包括衬板、玻璃、画框,衬板上铺设绒布,绒布的有绒面向外,在绒布上按图案形状、颜色和设定位置铺设有棉花纤维层;在棉花纤维层上设置有玻璃;衬板、绒布、棉花纤维层的周边镶在画框内。

上述纤维画无法保证画面的细腻以及立体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铺设在绒布表面的棉花纤维会逐渐掉落,影响纤维画整体美感,使用成本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艺术画,不仅画面立体,成型手段灵活,而且使用时间久,节省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纤维艺术画,包括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内嵌基础层,基础层表面顺次布设叠加层、补充层;

前述的基础层为采用三种相互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基础组织包括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和第三种色纱线;

前述的叠加层覆设在基础层表面,且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

前述的补充层穿插设置在基础层空隙内,且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基础组织,

当第一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二种色纱线,第三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二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三种色纱线,第一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三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且至少一根毛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每根毛线的长度为1cm-2c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纱线为天然纤维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第一种色纱线为紫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为白色纱线,第三种色纱线为黄色纱线。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基础层表面顺次布设叠加层、补充层,使得纤维画富有层次,立体感增强;

2、本实用新型基础层单独即可形成艺术画,避免了时间过长以后,叠加层及补充层脱落后纤维画无法继续使用;

3、基础层采用三种相互交织形成,可以保证基础层即可具备丰富的立体感,同时此种交织方法使得底色不容易脱落,可以保持长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基础层示意图。

图中:1为框架本体,2为基础层,3为叠加层,4为补充层,5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框架本体,2为基础层,3为叠加层,4为补充层,5为底板。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纤维艺术画,包括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内嵌基础层,基础层表面顺次布设叠加层、补充层;

实施例1:

图3所示,三种相互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基础组织包括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和第三种色纱线;

前述的基础组织,

当第一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二种色纱线,第三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二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三种色纱线,第一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三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为了使得基础层的底色不容易脱落,基础组织包括的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以及第三种色纱线均采用4根20-22d的白厂丝进行无捻并车形成一股,同时保证基础层丰富的立体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第一种色纱线为紫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为白色纱线,第三种色纱线为黄色纱线。

基础层通过基础组织的编制,可以形成背景色,同时可以形成一套独立的花色,即使表面的叠加层、补充层掉落,纤维画依旧可以使用,避免浪费。

实施例2:

叠加层覆设在基础层表面,且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至少一根毛线的延伸方向一致;每根毛线的长度为1cm-2cm之间;

采用毛线作为叠加层的基础因素,通过胶水粘贴在基础层表面,方便拆卸,使用毛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立体感。

实施例3:

前述的补充层穿插设置在基础层空隙内,且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

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纱线为天然纤维纱线,为了使得补充层的纱线细致,天然纤维纱线采用的支数为50公支-100公支之间;

此种纱线细致,作为填充物通过胶水粘贴在叠加层的空隙内,可以使得画面细腻逼真。

实施例4:

图2所示,前述的框架本体包括底板,在底板四周向外延伸形成7字型结构,7字型结构的横向部分向底板的中心延伸,且横向部分与底板平行;基础层的四周嵌设在横向部分与底板形成的凹槽内;

基础层、叠加层及补充层三者叠加后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框架本体的高度。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

本技术:
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艺术画,包括框架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本体内嵌基础层,基础层表面顺次布设叠加层、补充层;

前述的基础层为采用三种相互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基础组织包括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和第三种色纱线;

前述的叠加层覆设在基础层表面,且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

前述的补充层穿插设置在基础层空隙内,且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艺术画,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基础组织,

当第一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二种色纱线,第三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二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三种色纱线,第一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当第三种色纱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且网状孔洞直径相同,每排网状孔洞内顺次穿插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填充剩余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艺术画,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且至少一根毛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每根毛线的长度为1cm-2c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艺术画,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纱线为天然纤维纱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艺术画,包括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内嵌基础层,基础层表面顺次布设叠加层、补充层;基础层为采用三种相互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基础组织包括第一种色纱线、第二种色纱线和第三种色纱线;补充层穿插设置在基础层空隙内,且补充层包括至少一根纱线;叠加层覆设在基础层表面,且叠加层包括至少一根毛线;本实用新型不仅画面立体,成型手段灵活,而且使用时间久,节省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