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柔性吊顶饰面一体化装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4848发布日期:2021-01-23 10: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属于装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快捷柔性吊顶饰面一体化装修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化的简约装修风格被越来越多的大家认可,特别在一些公开场合的装修中,装修速度、简约、大方都是客户的第一要求。吊顶装修在整个装修环节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的装修实践中,都是首先在屋顶部分就行龙骨搭建,构成基础框架,然后再将预先采买的饰面板,进行一片一片的铺装,该过程装修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款可以快速吊顶铺装的一体化装修设备,很好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通过设计快捷柔性吊顶饰面一体化装修设备,可以通过一体化吊顶铺装设备进行房屋顶棚的快速吊顶施工作业。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快捷柔性吊顶饰面一体化装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固定基板、饰面板和连接臂,滚筒上设置滚轴;滚筒内设置吊顶饰面卷轴;滚筒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牵引支臂;牵引支臂连接吊顶饰面卷轴;滚筒的侧面固定在固定基板上;滚筒的底部设置饰面板;饰面板上开设出条孔;牵引支臂穿出条孔;固定基板上设置连接臂,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基板两侧的连接臂;固定基板与墙面之间设置固定装置。
[0005]
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膨胀臂、第二膨胀臂和锁杆,墙面上开设第一基础孔和第二基础孔;固定基板上横向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基板上纵向设置插装孔;第一膨胀臂和第二膨胀臂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入第一基础孔和第二基础孔内;第一膨胀臂和第二膨胀臂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锁杆沿插装孔依此穿过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
[0006]
优选的,滚筒内设置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基础筒、上压板、下压板、上端头、下端头和支撑簧;基础筒上开设支撑通孔;支撑通孔的上端设置上端头,支撑通孔的下端设置下端头;上端头和下端头之间设置支撑簧;上端头和下端头均呈“t”形,上端头和下端头平面端向外相对设置;上端头和下端头的立柱端均套装支撑簧;上端头平面端上固定上压板,下端头平面端上固定下压板。
[0007]
优选的,上压板和下压板的横截面均呈“c”形。
[0008]
优选的,墙面上设置饰面固定装置,饰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臂和固定卡口,固定臂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固定卡口;牵引支臂上设置握持杆,固定卡口内卡装牵引支臂。
[0009]
优选的,锁杆上设置防滑橡胶垫。
[0010]
优选的,转轴上设置卷簧,转轴上设置固定槽;卷簧的一端连接固定槽,卷簧的另
一端连接饰面卷轴。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通过卷轴式设计理念,直接通过抽拉方式进行顶棚饰面铺装。设备再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将滚筒固定在屋顶墙壁的一侧,然后在对面墙壁上设置卡装装置,通过将预先设置的饰面层从滚筒中拉出,来完成吊顶作业的铺设。同时设备中加入了送料机构,通过上压板和下压板的顶装,可以有效的提高将整个抽拉送料环节。设备操作使用方便,安装快捷,不仅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又实现了低成本制作。
[0012]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插装状态);图6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插装状态);图中:1、饰面板;2、滚筒;3、固定基板;4、条孔;5、牵引支臂;6、吊顶饰面卷轴;7、连接臂;8、插装孔;9、墙面;10、锁杆;11、第一膨胀臂;12、第二膨胀臂;13、上压板;14、下压板;15、上端头;16、支撑簧;17、下端头;18、固定卡口;19、固定臂;20、握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所示,快捷柔性吊顶饰面一体化装修设备包括滚筒、固定基板、饰面板和连接臂,滚筒上设置滚轴;滚筒内设置吊顶饰面卷轴;滚筒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牵引支臂;牵引支臂连接吊顶饰面卷轴;滚筒的侧面固定在固定基板上;滚筒的底部设置饰面板;饰面板上开设出条孔;牵引支臂穿出条孔;固定基板上设置连接臂,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基板两侧的连接臂;固定基板与墙面之间设置固定装置。
[0014]
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膨胀臂、第二膨胀臂和锁杆,墙面上开设第一基础孔和第二基础孔;固定基板上横向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基板上纵向设置插装孔;第一膨胀臂和第二膨胀臂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入第一基础孔和第二基础孔内;第一膨胀臂和第二膨胀臂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锁杆沿插装孔依此穿过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
[0015]
如图3所示,滚筒内设置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基础筒、上压板、下压板、上端头、下端头和支撑簧;基础筒上开设支撑通孔;支撑通孔的上端设置上端头,支撑通孔的下端设置下端头;上端头和下端头之间设置支撑簧;上端头和下端头均呈“t”形,上端头和下端头平面端向外相对设置;上端头和下端头的立柱端均套装支撑簧;上端头平面端上固定上压板,下端头平面端上固定下压板。如图4所示,上压板和下压板的横截面均呈“c”形。
[0016]
如图5和6所示,墙面上设置饰面固定装置,饰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臂和固定卡口,固定臂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固定卡口;牵引支臂上设置握持杆,固定卡口内卡装牵引支臂。锁杆上设置防滑橡胶垫。转轴上设置卷簧,转轴上设置固定槽;卷簧的一端连接固定槽,卷簧的另一端连接饰面卷轴。
[0017]
设备再使用时,首先将固定基板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第一膨胀臂和第二膨胀
臂贯穿通过,然后沿插装孔将锁杆顺序插装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由此实现固定基板的位置固定,此设计可以很方便的将固定基板实现安装要求。进一步操作人员手持握持杆带动牵引支臂将滚筒内的吊顶饰面卷轴拉出,最后将转轴卡装再对面墙壁上的固定卡口内,至此完成装修吊顶的工作目的。整套装置使用简单方便,操作运行简便,生产成本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装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8]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发明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