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7762发布日期:2022-08-03 01:4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


背景技术:

2.工艺画是指用各种材料通过拼贴、镶嵌、彩绘、铸锻、髹饰、uv印刷、烫金等工艺制成的图画,工艺画是商业性较浓厚的一种绘画工艺,但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工艺画的主要品种有壁画、挂屏、屏风等艺术欣赏品,现有技术中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较低,显得工艺画黯淡无光。
3.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作为版基,并通过感光制版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丝网印版。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丝网印版、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板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而烫金工艺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电化铝中的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属视觉效果,因烫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电化铝箔,因此烫金也叫电化铝烫印,烫金工艺与丝网印刷不同的是,烫金工艺是无版印刷工艺,印刷过程中无需油墨,既环保又干净,将烫金工艺应用到工艺画领域一定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包括:
6.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所述第一侧边条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头,所述第二侧边条的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插接头相适配,以使两个所述第一侧边条和两个所述第二侧边条通过所述插接头和所述接合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拼装成矩形框架;以及
7.图画组件,所述图画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围合而成的容纳空间内,且,所述图画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画布层、油墨图案层和烫金点缀层。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条与所述插接头为一体或分体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条和所述第二侧边条均为木质侧边条。
10.进一步地,所述接合槽和所述插接头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11.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版烫金工艺画,通过丝网印刷和uv固化工艺将油墨图案层印制在画布层表面,再通过烫金工艺将电化铝箔热压转印到油墨图案层的表面形成烫金点缀层,使得工艺画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增添了尊贵、华丽、鲜艳的装饰效果,非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欣赏价值,而且,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通过插接头和接合
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进行拼装,凭借自身的结构即可完成组装,无需使用螺丝等零部件进行固定,简化了框架结构,降低了零部件使用成本,组装过程简便快捷,效率高,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12.为使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及作用能更清楚易懂,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出详细展开说明。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6.300、图画组件;310、底板;320、画布层;330、油墨图案层;340、烫金点缀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烫金工艺使得工艺画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
1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总体技术改进思路如下:
19.通过在第一侧边条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接头,并在第二侧边条的内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接合槽,这样,便可以使矩形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在连接角落处,通过自身的插接头和接合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进行拼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使用螺丝等零部件进行组装固定,简化了框架组成结构,降低了零部件使用成本,组装过程简便快捷,效率高,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框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而且,上述所拼装成的框架围合而成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置图画组件300,该图画组件300通过丝网印刷和uv固化工艺将油墨图案层330印制在画布层320表面,再通过烫金工艺将电化铝箔热压转印到油墨图案层330的表面形成烫金点缀层340,使得工艺画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增添了尊贵、华丽、鲜艳的装饰效果,非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欣赏价值。
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请一并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版烫金工艺画,包括:框架,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第一侧边条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头,第二侧边条的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合槽,接合槽与插接头相适配,以使两个第一侧边条和两
个第二侧边条通过插接头和接合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拼装成矩形框架;以及图画组件300,图画组件300设置于框架围合而成的容纳空间内,且,图画组件300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310、画布层320、油墨图案层330和烫金点缀层340。
22.可以看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无版烫金工艺画,通过丝网印刷和uv固化工艺将油墨图案层330印制在画布层320表面,再通过烫金工艺将电化铝箔热压转印到油墨图案层330的表面形成烫金点缀层340,使得工艺画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增添了尊贵、华丽、鲜艳的装饰效果,非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欣赏价值,而且,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通过插接头和接合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进行拼装,凭借自身的结构即可完成组装,无需使用螺丝等零部件进行固定,简化了框架结构,降低了零部件使用成本,组装过程简便快捷,效率高,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框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3.其中,丝网印刷是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堵住,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画布层320承印物的表面,画布层320的材质为化学纤维或涤纶,从而在画布层320表面形成具有不同色彩的油墨图案层330,再利用uv固化工艺通过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瞬间固化油墨图案层330,最后通过烫金工艺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电化铝箔中的铝层转印到油墨图案层330表面以形成烫金点缀层340,从而使图画组件300具有特殊的金属效果,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
24.具体地,第一侧边条与插接头为一体或分体结构,一体结构的第一侧边条和插接头便于进行组装工序,分体结构的第一侧边条与插接头便于加工,加工精度要求较低。
25.进一步地,第一侧边条和第二侧边条均为木质侧边条,木质画框具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适用于国画、油画、彩画等,有些木质的画框内芯材料为木头质地的木线条,画框外部为金属材质或塑胶材质,木质画框很轻但很坚硬,不易弯曲,表面的雕刻花样非常多,具有一定的仿古韵味,其中,接合槽和插接头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通过根据预设形状和尺寸对第一侧边条进行裁切即可,制作成本较低,将第一侧边条的插接头冲进第二侧边条的接合槽内即可使得第一侧边条和第二侧边条拼装在一起。
26.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27.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版烫金工艺画,通过丝网印刷和uv固化工艺将油墨图案层330印制在画布层320表面,再通过烫金工艺将电化铝箔热压转印到油墨图案层330的表面形成烫金点缀层340,使得工艺画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工艺画的光泽度和亮度,增添了尊贵、华丽、鲜艳的装饰效果,非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欣赏价值,而且,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条通过插接头和接合槽相插接配合而首尾相连进行拼装,凭借自身的结构即可完成组装,无需使用螺丝等零部件进行固定,简化了框架结构,降低了零部件使用成本,组装过程简便快捷,效率高,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框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9.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1.应了解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直接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有插入的元件而进行的间接连接方式。相反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
32.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