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粉筒和使用该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34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碳粉筒和使用该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设备,具体涉及碳粉筒和使用该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成像设备通过将图像信息转化而来的激光信号扫描照射到带有预定均匀电势的感光鼓,在其 表面形成静电潜像,随后将该静电潜像以预定的碳粉进行显影,进而将经过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之后再将纸张上获得的图像定影,形成可视图像。
常见的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有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充电装置、激光扫描机构、感光鼓、显影装置、 转印装置、定影组件等。其中,感光鼓由充电装置充电至预定的均匀分布电势,并响应由激光扫描机 构发射的激光束,形成对应于待成像部分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在其内设的容器中存储碳粉,并利用 送粉辊和显影辊将碳粉传送至带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并达到均匀覆盖静电潜像的状态。随后感光鼓上 形成的可视图像通过转印装置转移到位于感光鼓和转印装置之间的纸张上,最后再通过定影组件对纸 张上的图像定影。
对于彩色成像设备,通常需要黄、品红、青、黑共四色碳粉,利用四个显影装置把每种色彩的碳 粉逐一重叠覆盖于静电潜像上以形成彩色可视图像。每一个显影装置中的碳粉随着列印次数增多而被 逐渐消耗,为方便补给碳粉,部分厂家将用于容纳补给碳粉的粉仓分隔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单元,通常 称之为碳粉筒。这种分体式设计能够根据各单元的实际寿命而进行合理利用、替换,避免因整体更换 '而带来的大量浪费和污染,同时也为生产、运输等环节带来了较大便利。
然而,这种分体式碳粉筒设计必须设置至少一个供粉口与显影装置配合,用于给显影装置补给碳 粉,而且,结合碳粉筒结构方面的原因,其内部往往会存在一些死角,造成存储的碳粉始终存在一部 分残留,尤其是当大部分碳粉被消耗后,碳粉筒内剩余部分碳粉就会残留于死角内,形成永久性残粉。
如图1所示,碳粉筒100包括一个存储部分110和一个传输部分120。传输部分120被设置在碳 粉筒下侧壁并向内凹进,用于将存储部分n0内的碳粉传输到显影装置130内,同时,传输部分120 将储存部分110在轴向上区分为虚拟的两个区域即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13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 区域114。为了更好的将存储部分110内的碳粉补充给传输部分120,通常在传输部分120内设置螺 旋形供粉辊(图中未示出),并且在存储部分110内可旋转的固定一个转轴111,转轴111上固定一个
3借助转轴m旋转作用来搅动碳粉的搅拌叶片112。搅拌叶片112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对应113和1 区域14,搅拌叶片112从转轴Ul延伸出来的宽度恰好使其足够清洁距转轴Ul最近的内壁部分。
当碳粉筒100装入电子成像设备并进行工作时,齿轮115在机器驱动力作用下带动转轴111转动, 同时,固定于转轴111上的搅拌叶片112也随之转动,此时,存储部分I10内的碳粉在搅拌叶片112 的搅动作用下变得松散,并且被推动到下面的传输部分120,随后再在螺旋杆的作用下被送到出粉n 121。成像设备内的显影装置130上设置有一个与出粉口 121对接的入粉口 131,碳粉筒传输部分120 .的碳粉通过对接的121和131进入显影装置130。
然而,上述碳粉筒100内存在很多死角,尤其是储存部分UO与传输部分120连接过渡区域,由 于搅拌叶片112无法清扫到这些死角,造成碳粉吸附、堆积于此,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筒,以解决现有碳粉筒的筒体内存在无法清扫的死角而导致吸附、堆积 于死角的碳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和传输部分,存储部分由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上设置有出粉口, 传输部分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螺旋形供粉辊和搅拌叶片,传输部分被设置在筒体下侧壁并向 内突起,存储部分被传输部分在轴向上分隔为虚拟的两个区域即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和不包含筒体 内突起的区域,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碳粉筒及粉筒盖的中轴上,搅拌叶片设置在对应于不包含筒体内 突起的区域内的转轴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 区域的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端与筒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薄片大部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小部分延伸到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薄片与转轴间的距 离略小于摆杆顶端到转轴间的距离。
所述搅拌叶片的长度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轴向长度匹配,宽度与其内径匹配。
所述摆杆有多个。
所述薄片有多个。 ' 所述薄片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薄片的自由端与传输部分的内突起面接触。
所述薄片的轮廓与其对应的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截面形状匹配,宽度略大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 区域。
所述薄片与筒体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为具有一定张力的弯折件,其内设置有肋条上, 薄片与肋条连接,连接板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固定于筒体内。
4所述薄片有两个,对称分布在转轴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使用上述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以解决现有电子成像设备因碳粉筒的筒体内 存在无法清扫的死角而导致吸附、堆积于死角的碳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使用上述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的碳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有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充电装置、激光扫描机构、感光鼓、显影装置、 转印装置、定影组件和用于补充碳粉的碳粉筒,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和传输部分,存储部分由筒体和 筒盖组成,筒体上设置有出粉口,传输部分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螺旋形供粉辊和挽拌叶片,
'传输部分被设置在筒体下侧壁并向内突起,存储部分被传输部分在轴向上分隔为虚拟的两个区域即包 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碳粉筒及粉筒盖的中轴上,搅 拌叶片设置在对应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转轴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 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端与筒 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薄片大部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小部分延伸到不包含筒体内 突起的区域,薄片与转轴间的距离略小于摆杆顶端到转轴间的距离。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 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端与筒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薄片大部 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小部分延伸到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薄片与转轴间的距离略小于
,摆杆顶端到转轴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摆杆的转动周期性拨动薄片的自由端,使薄片附近的 碳粉被拨动松散,并以雾状形态散播到其它区域,避免因碳粉吸附、堆积于此而形成搅拌死角,解决 了现有碳粉筒的筒体内存在无法清扫的死角而导致吸附、堆积于死角的碳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 问题。同时也解决现有使用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因碳粉筒的筒体内存在无法清扫的死角而导致吸 附、堆积于死角的碳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薄片与碳粉筒截面匹配,薄片和 摆杆设置有多个,增大了拨动面积和拨动频率,使碳粉不容易吸附、堆积于此而形成搅拌死角,效果 更佳。


图1是现有碳粉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5图5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薄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搅拌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筒体与薄片的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2、 3、 4, 一种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10和传输部分20,存储部分由筒体1和筒盖组成, 筒体上设置有出粉口 21,传输部分包括与驱动齿轮19连接的转轴11、螺旋形供粉辊22和搅拌叶片 12,传输部分20被设置在筒体1下侧壁并向内突起,传输部分20将存储部分10在轴向上分隔为虚 拟的两个区域即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4。转轴11可旋转地固定于筒 体1及粉筒盖的中轴上,并且与驱动齿轮19连接,有至少一个搅拌叶片12固定于转轴11上用于搅 拌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内的碳粉,搅拌叶片12的长度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的轴向长度 基本相同,宽度与其内径基本相同。转轴11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内靠近14的位置径向伸出 一个摆杆17。
两薄片15、 16对称地设置于筒体内,其大部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小部分延伸到不 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4。薄片上端被固定于筒体上内壁,下端为自由端,且能够接触到传输部分 20的内突起面,薄片15、 16的轮廓与其对应的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截面形状基本相同,但宽 度略大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并延伸到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4,该结构能够使整个薄片 接触到其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截面上的所有碳粉。
当筒体1被装入电子成像设备并且进行工作时,转轴11在驱动齿轮19的带动下旋转,转轴11 上的搅拌叶片12和摆杆17也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搅拌叶片12可以充分的搅拌传送不包含筒体 内突起的区域14内的碳粉,同时,搅拌叶片12和摆杆17旋转并周期性拨动薄片15、 16的自由端, 使15、 16截面附近的碳粉,尤其是储存部分10底部与传输部分20连接过渡区域沉积的碳粉被拨动 松散,并以雾状形态散播到其它区域,避免因碳粉吸附、堆积于此而形成搅拌死角。随着转轴11的 转动,其端部齿轮18通过与齿轮28的啮合传动带动螺旋形供粉辊22转动,传输部分20内的碳粉在 螺旋形供粉辊22的旋转作用下被传送到出粉口 21附近,随后通过出粉口 21进入显影装置。
当然,如果筒体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的构造较复杂,台阶面较多,也可以在包含筒体内突 起的区域13的不同截面上对应设置更多的薄片。而且,为提高薄片的工作效率,转轴11上也可以分 布设置更多的摆杆。
如图5、 6,薄片15 (16)及搅拌叶片12也可以分别有至少一个通孔215 (216)、 212,被薄片 15 (16)及搅拌叶片12作用过的碳粉可以很顺利的通过通孔215 (216)、 212流通,从而使碳粉被更
6加有效地以雾状形态分散。薄片15、 16和搅拌叶片12是耐磨损能力较强、韧性好的薄片,如PET。 如图7,薄片15 (16)不仅可以被直接固定于筒体l内,也可以通过连接板40固定,连接板40 为弯折件,且具有一定的张力。薄片15、 16的上端被分别固定于连接板肋条45、 46上,随后将装有 薄片15、 16的连接板放入筒体的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内,连接板40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固定于 筒体内。
增加薄片用于搅动死角内的碳粉,尤其是存储部分10与传输部分20的过渡区域。薄片还可以按 '碳粉筒截面形状任意设置形状和个数。
在转轴ll的一个旋转周期内,每个薄片都能被摆杆17和搅拌叶片12先后两次拨动,有效地提 高了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13内碳粉的搅拌周期,而且,转轴ll上还可以很容易的设置更多摆杆, 从而达到不同需要的搅拌周期。
本实用新型以较低成本、简单工艺使碳粉筒内的碳粉得到了充分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碳粉筒的页 产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残余废弃碳粉污染。
实施例二
一种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有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充电装置、激光扫描机构、感光鼓、显影装置、 '转印装置、定影组件和用于补充碳粉的碳粉筒,碳粉筒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和传输部分,存储部分由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上设置有出粉口,传输部分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螺旋形供粉辊和搅拌叶片,传输部分被设置在筒体下侧壁并向内突起,存储部分被传输部分在轴向上分隔为虚拟的两个区域即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碳粉筒及粉筒盖的中轴上,搅拌叶片设置在对应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的转轴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端与筒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薄片大部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小部分延伸到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薄片与转轴间的距离略小于摆杆顶端到转轴间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搅拌叶片的长度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 轴向长度匹配,宽度与其内径匹配。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摆杆有多个。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有多个。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上设置有通孔。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的自由端与传输部分的内突起面接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的轮廓与其对应的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 截面形状匹配,宽度略大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与筒体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 为具有一定张力的弯折件,其内设置有肋条上,薄片与肋条连接,连接板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固定于筒 体内。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是,所述薄片有两个,对称分布在转轴两侧。
10、 一种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有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充电装置、激光扫描机构、感光鼓、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定影组件和用于补充碳粉的碳粉筒,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和传输部分,存储部分由 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上设置有出粉口,传输部分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螺旋形供粉辊和搅拌 叶片,传输部分被设置在筒体下侧壁并向内突起,存储部分被传输部分在轴向上分隔为虛拟的两个区 域即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碳粉筒及粉筒盖的中轴 .上,搅拌叶片设置在对应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转轴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 起的区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 端与筒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薄片大部分位于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小部分延伸到不包含 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薄片与转轴间的距离略小于摆杆顶端到转轴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粉筒和使用该碳粉筒的电子成像设备。碳粉筒包括存储部分和传输部分,传输部分被设置在筒体下侧壁并向内突起,存储部分被传输部分在轴向上分隔为虚拟的两个区域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和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碳粉筒及粉筒盖的中轴上,搅拌叶片设置在对应于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的转轴上,转轴在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内靠近不包含筒体内突起的区域的位置径向上设置有摆杆,筒体内设置有薄片,薄片一端与筒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摆杆的转动周期性拨动薄片的自由端,使薄片附近的碳粉被拨动松散,并以雾状形态散播到其它区域,避免因碳粉吸附、堆积于此而形成搅拌死角。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1278085SQ20082021287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刘金莲, 彭庆菲 申请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