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环境光的屏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99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环境光的屏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方位抗环境光的屏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屏幕由菲涅尔,菱形或梯形透镜组成。其原理是入射影像光线由菲涅尔 转换成平行光再入射至菱形或梯形透镜,菱形或梯形透镜是由菱形或梯形镜片、遮光部与 扩散部构成,菱形或梯形镜片部的各镜片可以使入射的影像光线集光,遮光部的栅栏状开 口设在各菱形或梯形镜片的集光位置上。射影像光线在镜片焦点附近集光,由于遮光部的 开口设于菱形或梯形镜片的集光位置,因此影像光线在遮光部不会被遮蔽可以顺利穿透屏 幕,外乱光线则被遮光部吸收。但是遮光部对外乱光线的吸收方向主要是单一方向,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水平 方向的外乱光线被吸收则垂直方向的光线继续影响屏幕成像,反之亦然。其二,一旦外界光 亮度超过投影机的亮度,遮光部和集光部在同一位置将导致成像效率低,目前屏幕没有全 方位抗环境光的能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方位抗 环境光的屏幕,可有效阻挡各个方向的外界环境光,提高屏幕的成像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环境光的屏幕,包括成像层和基材层,其特征是所述成像层和基材层之间 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上均勻分布有栅孔。所述栅孔为圆形或方形。所述栅孔的厚度为0. 1-5毫米。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或聚乙烯或聚碳酸脂制成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为纵横间隔排列的条状体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像层和基材层之间夹置的滤光层滤光层上设有均勻 分布的栅孔,栅孔边缘能够阻挡全方向的外界环境光,而成像光线通过栅孔继续成像,从而 达到全方位抗环境光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如图1所示,一种全方位抗环境光的屏幕由成像层1、中间层2和基材层3构成,中 间层2由聚丙烯或聚乙烯或聚碳酸脂制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为纵横间隔排列的条状体22构成,纵向和横向间隔的条状体22构成栅孔21,栅孔21可以设置为方形或圆形,本实施例 中栅孔设置为方形。中间层的厚度设置在0. 1-5毫米之间,栅孔的厚度越厚,对外界光越有 阻挡能力;反之,对外界光阻挡能力越弱。栅孔的密度,栅孔的大小可以根据投影机的分辨 率作调整,分辨率越高,密度越密,栅孔越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投影机的入射光通过成像层1成像,成像光线通过栅 孔21继续成像;而各个方向的外界环境光却被栅孔21边缘阻挡,从而加强了屏幕看环境光 的能力。
权利要求一种抗环境光的屏幕,包括成像层和基材层,其特征是所述成像层和基材层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上均匀分布有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环境光的屏幕,其特征是所述栅孔为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环境光的屏幕,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种抗环境光的屏幕,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 或聚乙烯或聚碳酸脂制成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环境光的屏幕,其特征是所述网状结构为纵横间隔排列 的条状体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全方位抗环境光的屏幕,包括成像层和基材层,其特征是所述成像层和基材层之间设有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的中间层,中间层上均匀分布有栅孔,栅孔为圆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像层和基材层之间夹置的中间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栅孔,栅孔边缘能够阻挡全方向的外界环境光,而成像光线通过栅孔继续成像,从而达到全方位抗环境光的效果。
文档编号G03B21/56GK201637995SQ20102010298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5日
发明者腾文东 申请人:广州艾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