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外成像滤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69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焦外成像滤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镜,特别涉及一种焦外成像滤镜。
背景技术
近几年,照相机已经成为家庭中的必备之物。随着人们对照相机和摄像机的了解程度的加深,人们的摄影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于是人们对照片的效果也是越来越挑剔。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摄影效果,通常人们会在镜头前安置不同的滤镜以改善照相机镜头的采光效果,拍出更好的照片。然而,现有的很多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由于采用非球面镜片或者其他手段校正球面像差,使得焦外成像恶化,造成了焦外二线性,焦外点光源的弥散圆的边缘亮度高,焦外成像生硬。另外,大光圈定焦镜头全开光圈焦外成像有可能会产生口径蚀,影响焦外成像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照相机和摄像机镜头的焦外成像不够柔和。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焦外成像滤镜,包括一滤镜和一镜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镜的镜片为光学玻璃或树脂镜片,镜片边缘为完全不透明部分,中心为完全透明部分,从边缘往中心为黑色到透明的渐变,此渐变通过压膜、镜片压合工艺实现渐变。所述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镜中间完全透明部分范围的面积占滤镜玻璃总面积的10% -30%。所述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透明部分到所述完全不透明部分的透光率的渐变规律是线性变化或非线性变化。所述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内壁有螺旋纹,通过所述螺旋纹将滤镜竖向平行固定于照相机或摄像机镜头上。所述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框的口径为37mm、40. 5mm、43mm、46mm、 49mm、52mm、55mm、58mm、62mm、67mm、72mm、77mm、82mm、86mm。滤镜实现的原理是通过滤镜作为镜头前置的渐变光阑,使得镜头边缘处的进光量小,中心处的进光量不变并且减少的光量从周边到中心为均勻渐变,而镜头焦外点光源的虚化的形状由光阑决定,因此可以使焦外点光源的弥散圆接近高斯分布,即理想的焦外成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头前附加一块滤镜使得镜头的焦外成像变得柔和,使得焦外点光源的弥散圆中心亮度高,边缘亮度低,接近高斯分布,即理想的镜头焦外成像。同时,本滤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镜头焦外成像口径蚀的出现。从总体上改善镜头的焦外成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焦外成像滤镜,包括一滤镜和一镜框,滤镜的镜片采用光学玻璃,镜片边缘为完全不透明部分,中心为完全透明部分,从边缘往中心为黑色到透明的渐变,此渐变通过压膜、镜片压合工艺实现渐变。滤镜中间完全透明部分范围的面积设计为占滤镜玻璃总面积的20%。完全透明部分到所述完全不透明部分的透光率的渐变规律采用线性变化。镜框靠近镜头前镜片的一边有螺旋纹,通过所述螺旋纹将滤镜竖向平行固定于照相机或摄像机镜头前端。镜框的口径选择为72mm。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尺寸镜框及任何渐变形式,这些技术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焦外成像滤镜,包括一滤镜和一镜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镜的镜片为光学玻璃或树脂镜片,镜片边缘为完全不透明部分,中心为完全透明部分,从边缘往中心为黑色到透明的渐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镜中间完全透明部分范围的面积占滤镜玻璃总面积的10% -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透明部分到所述完全不透明部分的透光率的渐变规律是线性变化或非线性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内壁有螺旋纹,通过所述螺旋纹将所述滤镜竖向平行固定于照相机或摄像机镜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框的口径为37mm、 40. 5mm、43mm、46mm、49mm、52mm、55mm、58mm、62mm、67mm、72mm、77mm、82mm、86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外成像滤镜,其特征包括一滤镜和一镜框。所述滤镜的镜片采用光学玻璃,镜片边缘为完全不透明部分,中心为完全透明部分,从边缘往中心为黑色到透明的渐变。所述滤镜中间完全透明部分范围的面积占滤镜玻璃总面积的10%-30%。所述完全透明部分到所述完全不透明部分的透光率的渐变规律是线性变化或非线性变化。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镜头前附加一块滤镜使得镜头的焦外成像变得柔和,使得焦外点光源的弥散圆中心亮度高,边缘亮度低,接近高斯分布,即理想的镜头焦外成像。同时,本滤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镜头焦外成像口径蚀的出现。从总体上改善镜头的焦外成像。
文档编号G03B17/12GK202205012SQ201120246208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杨轶 申请人:杨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