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13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利用化合物半导体的特征将电信号转化为光的装置。这样的LED用于家用电器、遥控器、电子公告板、显示器以及多种其它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渐增加。
使用发光二极管的背光单元可以应用在诸如液晶显示器装置等显示装置中,并且也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的灯中。通常,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导光板,构造成使从该光源发出的光线漫射;以及光学薄片(optical sheet),其用以使从导光板发出的光线漫射或汇聚。在低电压下工作并具有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可用作背光单兀的光源。这样的发光二极管是包含诸如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氮化铟镓(InGaN)或者相似物等化合物半导体的两端子装置(2-terminal device).当对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施加电力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电子空穴耦合时产生的可见光。根据光源的位置,背光单元分为边缘型背光单元以及垂直型背光单元。边缘型背光单元主要应用到较小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这样的边缘型背光单元具有改进的光均匀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纤薄设计。在背光单元使用发光装置的情况下,有必要沿预定的方向引导从发光装置产生的光线并且确保使光线均匀地散发到背光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另外,为了提供生产率和用户的方便性,背光单元的纤薄和轻质是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其中导光板具有阶梯状的上表面并且光学薄片安置在该阶梯状上表面的一部分上,该部分的高度比其它部分的高度低,这可减少导光板与光学薄片之间的空隙,以便获得减小的产品体积并且可减少漏光,从而对背光单元提供的发光可靠性有所增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单元包括发光装置封装件、导光板以及光学薄片,该导光板包括第一区域,其具有在第一区域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以及第二区域,其上表面与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光学薄片安置在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上。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细节,在附图中图IA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IB是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局部分解的立体图;图2A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B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C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D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包括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4是示出了包括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电器的方案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描述实施例之前,应理解,当诸如层(薄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等元件被称为形成于诸如基板、层(薄膜)、区域、衬垫或图案等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时,其可以是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也可以是在它们之间间接地形成有中间元件。此外,位于元件“之上”或“之下”是基于附图中的图示来描述的。在附图中,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各层的厚度或尺寸可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另外,各个元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应其实际尺寸。以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图IA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图IB是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0的局部分解的立体图。参考图IA和图1B,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0是边缘发光型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导光板120和光学薄片160。在实施例中,导光板120包括具有凹部170的第一区域130,该凹部170在第一区域130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侧表面中凹进;以及第二区域140,其上表面与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光学薄片160安置在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背光单元100用于对液晶显示装置(未示出)供应光并且可以位于液晶显示装置(未示出)的后表面。背光单元100可以在合适的视角范围内对液晶显示装置(未示出)供应高亮度的光。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布置在印制电路板116上,从而构成发光装置模块110。发光装置模块110可以取向为与反射片150相交,使得布置在印制电路板116上的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发光表面面向导光板120。在一个例中,发光装置模块110可以取向为使得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发光表面面向导光板120的侧表面。换言之,发光装置模块110的设置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表面可以面向导光板120。在一个示例中,发光装置模块110的安装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上表面可以平行于导光板120的侧表面。像这样,从发光装置模块110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导光板120的侧表面传播到导光板120的内部。发光装置模块110可以定位成邻接第一区域130的侧表面。第一区域130的侧表面可以定位成沿垂直于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发光表面的方向邻接发光装置模块110。发光装置模块110可以与第二区域140间隔开。至少一个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封装件112,每个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均包括发光装置(未示出)并且可以产生白光或者预定颜色的光。在一个示例中,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分别包括红色发光装置、绿色发光装置和蓝色发光装置(未示出)以产生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安装在发光装置封装件112中的发光装置(未示出)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包括具有空腔的主体(未示出);安装到主体(未示出)的第一和第二电极(未不出);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电极(未不出)的发光装置(未不出);和填充到空腔中的密封材料(未示出)。密封材料(未示出)可以包含荧光物质(未示出)。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电连接到印制电路板116。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在 接收到外部电源的电力时产生光并且将光供应到导光板120。这些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布置在印制电路板116上以形成一排,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选地,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采用多排阵列的形式。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可以预定的倾斜度来安装。同样地,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布置可以随意地决定。发光装置(未示出)可以借助电线端子(未示出)或者类似物连接到引线框(未示出)。设置在封装件主体的上表面处的导电图案可以替代引线框(未示出),或者发光装置(未示出)可以利用倒装焊接(flip chip bonding)直接安装到印制电路板116,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印制电路板116可以构造成支撑多个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印制电路板116可以是具有优良的辐射性能的金属印刷电路板(MPCB),或者FR4PCB,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MPCB可以采用叠置的金属底层、绝缘层和铜蚀刻电路的形式。绝缘层(未示出)可以由饱含导热颗粒的环氧基树脂或硅树脂形成,从而增强导热性。印制电路板116可包括电极图案(未示出),并且电极图案(未示出)可以电连接到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电极图案(未示出)对发光装置封装件112供应电力。导光板120可以包括具有凹部170的第一区域130,该凹部170在第一区域130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侧表面中凹进;以及第二区域140,其上表面与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形成阶梯。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导光板12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可以升起以形成第一区域130。在一个示例中,导光板120的除第二区域140以外的上表面(即,上表面的面对发光装置模块110的一部分)可以升起以形成第一区域130。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可以是四角形的,如正方形或矩形,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区域130与第二区域140之间的高度差T可以是0. 5mm到I. 0mm。如果阶梯表面的高度T小于0. 5mm,则光学薄片160的厚度可能大于阶梯表面的高度T,这会对背光单元100的厚度增加造成问题。如果阶梯表面的高度T大于I. 0_,则导光板120的厚度可能不足,从而降低导光效率。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形成阶梯。为了形成第二区域140,导光板12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可以相对于第一区域130凹进。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区域130和第二区域140可采用台阶的形式,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可采用多个折叠四边形的形式。相对于与邻接发光装置模块110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而言,第二区域140的长度可以是第一区域130的长度的20到80倍。如果第二区域140的长度太短,则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未示出)中的表面光源的面积减小,这会降低最终产品的光学效率。另一方面,第二区域140的长度太长会降低表面光源的亮度,从而导致可靠性下降。导光板120可以由有机玻璃(PMMA)或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形成为平板或楔形板,或者可以由玻璃形成,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因强度高而变形很小,其重量轻并且可见光的透光率高。在边缘发光型背光单元100中,发光装置模块110可以位于背光单元100的外部侧表面处,使得背光单元100的边缘比剩余区域更亮。可见光的透光率高的导光板120可以确保光线均匀地传播到背光单元100的整个区域,由此防止背光单元100的边缘变得更亮。导光板120可以在其后表面(下表面)处设有隆起部(未示出),以引起光的不规则 反射。考虑到与发光装置模块110以及相似物的距离,这些隆起部(未示出)可以具有预定的形状。隆起部(未示出)可以防止来自发光装置模块110的入射光在导光板120的表面的相反端集中,从而确保整个导光板120均匀地发光。像这样,通过形成隆起部(未示出)而在导光板120上形成图案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个面板提供亮度高且光均匀度高的平面光。光学薄片160可以设置为接触导光板120的上表面(上表面)。光学薄片160可以设置在具有凹进的上表面的第二区域140上。光学薄片160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区域140的面积。导光板120的上表面可以呈阶梯状以在第一区域130与第二区域140的边界处形成垂直阶梯表面170。具体地,第一区域130和第二区域140具有不同的厚度,这导致在其边界处具有垂直阶梯表面170。光学薄片160可以与垂直阶梯表面170接触。光学薄片160可以固定到垂直阶梯表面170,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光学薄片160的体积可以小于在导光板120中凹进的空间的体积。因此,光学薄片160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140上,以便实现背光单元100的纤薄设计,并且也可以由垂直阶梯表面170轻易地固定。导光板120与光学薄片160之间产生的空隙减小,可以防止漏光,从而导致发光的可靠性。光学薄片160可包括漫射薄膜166、棱镜薄膜164和防护性薄膜162。漫射薄膜166包含漫射颗粒,如珠子以及相似物等,并且用于使导光板120上方的光漫射。棱镜薄膜164在其上表面处设有棱镜图案,用以汇聚漫射薄膜166上方的光。防护性薄膜162叠置在棱镜薄膜164上,用以保护棱镜薄膜164。棱镜薄膜164可以有助于增加亮度。如上所述的光学薄片160可以通过使从发光装置模块110引导并通过导光板120的光漫射和汇聚来获得所需的売度和视角。漫射薄膜166可以使从发光装置模块110引导的光或者从棱镜薄膜164返回的光分散和汇聚,从而提供亮度均匀性。漫射薄膜166可采用薄片的形式并且可由透明树脂形成。在一个示例中,为了光的分散和光的汇聚,漫射薄膜166可以通过用树脂涂覆聚碳酸酯薄膜或聚酯薄膜来进行准备。棱镜薄膜164通过在光学薄膜的表面上沿竖向或者水平地压印棱镜图案来进行准备,并且用于使从漫射薄膜166发出的光汇聚。棱镜薄膜164的棱镜图案可以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从而提高光汇聚的效率。当使用具有90度垂直角的直角棱镜时,可以实现优良的亮度。防护性薄膜162可以叠置到棱镜薄膜164上,以保护棱镜薄膜164。反射片150形成在背光单元100的下表面(后表面)处,用于朝向背光单元100的上表面(前表面)反射从发光装置模块110发出的光,以便提高光传播效率。参考图1B,导光板120可包括第一区域130和第二区域140,并且第一区域130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区域140形成阶梯。第一区域130可以是导光板120的上表面的升起区域。换言之,第一区域130可以从导光板120的上表面升起,以便位于比第二区域140更高的位置。光学薄片160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140上。光学薄片160可包括漫射薄膜(未示出)、棱镜薄膜(未示出)和防护性薄膜(未示 出)。棱镜薄膜(未示出)可以提高亮度。第一区域130可具有面向发光装置模块110的侧表面。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区域130的侧表面可以面向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发光表面。导光板120可在其邻接发光装置模块110的侧表面180处设有凹部170。凹部170可以在导光板120的侧表面180中凹进。S卩,导光板120可包括在第一区域130的侧表面180中凹进的凹部170。凹部170可以在导光板120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两者中凹进。凹部170可以形成夹角或弯曲部分,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凹部170能构造成容纳发光装置模块110。由于发光装置模块110容纳在凹部170中,所以发光装置模块110与导光板120之间的空隙减小,这可以确保光有效地传播到导光板120,并且也可以减小背光单元100的整体体积,从而导致纤薄的设计。导光板120的包括凹部170的侧表面可以连接到印制电路板116。当导光板120的包括凹部170的侧表面连接到印制电路板116时,背光单元100可以实现耐久性。从导光板120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112的侧表面测量的凹部170的深度Tl可处于从导光板120的下表面测量的凹部170的深度T2的I到5倍的范围内。如果从导光板120的侧表面测量的凹部170的深度Tl太小,则无法将发光装置封装件112布置在凹部170中,这使得很难实现纤薄的产品设计。如果深度Tl太大,则发光装置模块110与导光板120之间的空隙增大,这可能引起光损失。参考图1B,可以在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处形成突出物,并且光学薄片160可以在其端部与突出物接触。突出物可以定位成邻接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与侧表面相交的边缘。在一个示例中,突出物可以定位成邻接第一区域130与第二区域140之间的阶梯表面的相反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有多个突出物142。这些突出物可以分别布置在第二区域140的上表面的边缘处,以便与光学薄片160的各个侧表面接触。突出物142可为半球形或立方形。这些突出物142可以设置成与光学薄片160的各个侧表面接触,从而不仅用于确保光学薄片160与导光板120之间的牢固的接合,而且提高背光单元100的稳定性。图2A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B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C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而图2D是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下将省略之前描述过的构造的详细描述。参考图2A,在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中,导光板230可包括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第一区域270和与第一区域270形成阶梯的第二区域260,光学薄片240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260的上表面上,并且凹部250可以在第一区域270的侧表面280中凹进。凹部250可具有弯曲部分。如果从面向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侧表面280测量的凹部250的深度Tl等于从导光板230的下表面测量的凹部250的深度T2,则凹部250的弯曲部分可对应于圆圈的弧度。然而,如果深度Tl与深度T2两者是不同的,则凹部250的弯曲部分可对应于椭圆的弧度,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从面向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侧表面280测量的凹部250的深度Tl可以处于从导光板230的下表面测量的深度T2的I到5倍的范围内。如果从面向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侧表面280测量的凹部250的深度Tl太小,则无法将发光装置封装件210布置在凹部250 中,这使得很难实现纤薄的产品设计。如果深度Tl太大,则包括发光装置封装件210和印制电路板220的发光装置模块与导光板230之间的空隙增大,这会引起光损失。由于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容纳在凹部250中,所以背光单元220可具有纤薄的设计,并且发光装置模块210、220与导光板230之间的空隙可以减小,从而导致更少的光损失。导光板230的阶梯状上表面的高度差T可处于0.5mm到I. Omm的范围内。如果该高度差T小于0. 5_,则光学薄片240的厚度会大于高度差T,这会使得无法实现背光单元200的纤薄设计。如果高度差T大于I. 0_,则导光板230的厚度会减小,这会使光传播效率降低。参考图2B,在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中,导光板230可包括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第一区域280和与第一区域280形成阶梯的第二区域270,光学薄片240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270的上表面上,凹部250可以在第一区域280的侧表面中凹进,并且可以在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中形成任意图案260。凹部250可构造成容纳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在导光板230的第一区域280的前表面中形成的图案260可以采用水平线、垂直线、点或相似的形式,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从发光装置封装件210引入导光板230中的一部分光可以从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漏出。图案260用于衍射、折射和漫射指向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的光,从而导致光线不规则地反射到导光板230的内部。因此,图案260可以确保光线从导光板230的上表面均匀地发出,这可以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个面板表面上的光的亮度、均匀性和能见度。参考图2C,在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中,导光板230可包括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第一区域280和与第一区域280形成阶梯的第二区域270,光学薄片240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270的上表面上,凹部250可以在第一区域280的侧表面中凹进,并且可以使轮廓形成直角。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可以容纳在凹部250中。另外,反射镜260可以设置在凹部250的与导光板230的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平行的表面上。考虑到从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发出的光可能会不正确地指向导光板230的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设置在凹部250的与第一区域280的上表面平行的表面上的反射镜260可以用于朝向导光板230的主体反射光线。因此,反射镜260确保从导光板230的上表面均匀地发出光,这会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个面板上的光的亮度、均匀度和能见度。参考图2D,在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中,导光板230可包括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第一区域280和与第一区域280形成阶梯的第二区域270,光学薄片240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270的上表面上,凹部250可以在第一区域280的侧表面中凹进,并且可以使轮廓形成为具有弯曲部分。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可以容纳在凹部250中,而且反射片260可以附连到导光板230的下表面。第二区域270的下表面可以倾斜一角度C,使得导光板230的厚度随着与第一区域280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设置导光板230的下表面具有一角度C,可以确保来自发光装置封装件210的入射光从导光板230的整个表面均匀地发出。反射片26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30的下表面。当从发光装置模块210、220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230的光进入部290引入并且指向导光板230的下表面时,反射片260可以用于朝向导光板230的上表面反射光,这会提高发光效率。 即使导光板230的下表面倾斜,也可以设置反射片260。由于反射片260附连到导光板230,所以导光板230的体积因倾斜的下表面而有所减小,可以实现纤薄的产品设计。图3是示出了包括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370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分解立体图。以下将省略上述描述过的构造的详细描述。图3示出了边缘发光型液晶显示装置300,其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10和对液晶显示面板31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370。液晶显示面板310可以利用从背光单元370供应的光线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面板310可包括彩色滤波片312和薄膜晶体管基板314,它们布置为彼此相对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有液晶。彩色滤波片312可以经由液晶显示面板310来实现所显示图像的颜色。薄膜晶体管基板314借助驱动薄膜317电连接到印制电路板318,多个电路元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318上。薄膜晶体管基板314可以响应于从印制电路板318传递的驱动信号而将由印制电路板318提供的驱动电压施加到液晶。薄膜晶体管基板314可包括像素电极和形成在另一基板上的、呈薄膜形式的薄膜晶体管,该另一基板由诸如玻璃、塑料或者相似物等透明材料形成。背光单元370包括发光的发光装置模块320 ;导光板330,其将从发光装置模块320发出的光转变为平面光并且将该平面光传播到液晶显示面板310 ;多个光学薄片350、360和364,用以实现均匀的亮度分布并改进已经经过导光板330的光的垂直入射;以及反射片340,其将指向导光板330的后表面的光反射到导光板330的前表面。发光装置模块320可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封装件324和印制电路板322,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封装件324安装到印制电路板322上以限定成阵列。在实施例中,包括在背光单元370中的导光板330可包括第一区域386,其具有在其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324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未示出);和第二区域382,其上表面与第一区域386形成阶梯。光学薄片350、360和364可以安置在第二区域382的上表面上。由于光学薄片350、360和364安装在第二区域382上,所以光学薄片350、360和364与导光板330之间的空隙减小了,这可减少光的损失。
导光板330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324的侧表面可设有凹部(未示出)。该凹部(未示出)可以形成夹角或者具有弯曲部分,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发光装置模块320可以容纳在凹槽(未示出)中。由于发光装置模块320容纳在凹槽(未示出)中,所以发光装置模块320与导光板330之间的空隙减小,这可以确保光有效地传播到导光板330并且可以减小背光单元300的整体体积,从而导致纤薄的设计。图4是示出了包括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未示出)的电器的方案视图。参考图4,移动通讯终端400作为包括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未示出)的电器的一个示例而示出,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根据实施例的移动通讯终端400可包括听筒480,用以输出例如通话对象(callpartner)的声音;屏幕460,用作显示装置;操作开关470,用以开始和结束通话;以及摄像头450,用于视频通话或拍照。屏幕460可包括例如触摸屏并且可用作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屏幕460的内部并且可包括背光单元(未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未示出)可包括发光装置封装件(未示出);导光板(未示出),其包括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具有在其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未示出)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未示出),和第二区域(未示出),该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与第一区域(未示出)形成阶梯;和光学薄片(未不出),该光学薄片安置在第二区域(未不出)的上表面上。由于光学薄片(未不出)安装在第二区域(未不出)上,所以光学薄片(未不出)与导光板(未不出)之间的空隙减小,这可减少光的损失。导光板(未示出)的邻接发光装置封装件(未示出)的侧表面可设有凹部(未示出)。该凹部(未示出)可以形成夹角或者具有弯曲部分,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发光装置模块(未示出)可以容纳在凹部(未示出)中。由于发光装置模块(未示出)容纳在凹部(未示出)中,所以发光装置模块(未示出)与导光板(未示出)之间的空隙减小,这可以确保光有效地传播到导光板(未示出)并且可以减小背光单元(未示出)的整体体积,从而导致纤薄的设计。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是,在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光学薄片可以安装在导光板的比其它部分低的一部分上,这可以提供纤薄的产品设计。导光板与光学薄片之间的空隙可以减小,从而导致光的损失的减少和背光单元均匀地发光。此外,导光板的阶梯状表面可允许光学薄片容易地固定到导光板。在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发光装置模块容纳在导光板的凹部中,这可以提供纤薄的产品设计并且进一步减少光的损失。在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导光板具有阶梯状的表面,因此具有减少的重量,这可以提高导光板的生产率和加工便利性。此外,在根据一种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反射镜设置在导光板的光进入部处,这可以确保来自发光装置模块的入射光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导光板。虽然参考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出多种其它的改型和应用,并且这些改型和应用将落入本发明的基本方案内。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质性构成元素中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和改型。另外,应理解,与改型和变型相关的不同之处落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单兀,包括 发光装置封装件; 导光板,包括第一区域,其具有在其邻接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和第二区域,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和光学薄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上。
2.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发光装置封装件; 导光板,包括第一区域,其具有在其邻接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和第二区域,其厚度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使得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和 光学薄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处形成至少一个突出物,并且 其中,所述光学薄片的端部在其端部处与所述突出物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突出物呈半球形或立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突出物是多个突出物,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物与所述光学薄片的相应侧表面分别接触。
5.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发光装置封装件; 导光板,包括第一区域,其具有在其邻接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阶梯; 光学薄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上;和 发光装置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和侧表面中凹进。
7.根据权利要求I、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学薄片接触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阶梯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I、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阶梯表面的高度处于0. 5mm到I. O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平行的表面,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表面上设有反射镜。
10.根据权利要求I、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弯曲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I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部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开始的深度是所述凹部从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开始的深度的I到5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相对于与所述导光板的邻接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而言,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的20到80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中设有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下表面上的反射薄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下表面是倾斜的。
1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以及 液晶显示面板,其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上并且包括面向彼此的彩色滤波片和薄膜晶体管基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发光装置封装件;导光板,其包括第一区域,其具有在其邻接所述发光装置封装件的侧表面中凹进的凹部;和第二区域,其上表面与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阶梯;和光学薄片,其设置在第二区域的上表面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2809090SQ2012101760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咸成哲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