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25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用的变焦镜头,尤其是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在监控技术领域,很多场合需要进行全天24小时监控摄像,由于白天是可见光波段,晚上是红外光波段,现有与摄像机相配合的大多数变焦监控镜头,在白天情况下,虽然其成像质量可达要求,但是在晚上监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成像模糊、成像质量差的问题,即出现“失焦现象”。另外,由于监控场所的多样化,有些地方需要用到较小型的摄像机,而现有变焦镜头一般直径大于Φ 35mm,光学结构长度大于55mm,整个镜头体积较大,难以与小型摄像装置相配套,使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结构小巧,调焦变倍快速准确,可同时适应可见光和红外光的监控摄像,保持成像的清晰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包括主筒、前镜座、后镜座,前镜座装在主筒前部的内表面上,主筒前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前调焦环使前镜座可相对于主筒前部做轴向移动,后镜座装在主筒后部的内表面上,主筒后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后调焦环使后镜座可相对于主筒后部做轴向移动,前镜座和后镜座之间的主筒内表面上装有光阑,前镜座上固定有负光焦度的前镜组,后镜座上固定有正光焦度的后镜组,所述的前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凸凹第一镜片、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所述的后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双凸第四镜片、双凸第五镜片、双凹第六镜片、平凸第七镜片和凸平第八镜片。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为胶合镜片,所述的双凸第五镜片和双凹第六镜片为胶合镜片;可以较好用于控制光学系统的色差。优选所述双凸第四镜片为火石玻璃镜片;可有效减低后组光焦度承担量,减低系统的高级像差,提升成像系统的分辨率。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筒的前部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所述的主筒的后部也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前镜座外表面固定有三个导钉分别与主筒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后镜座外表面也固定有三个导钉分别与主筒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使镜头进行变倍、调焦动作时,更加稳定可靠。所述主筒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和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与主筒的轴线夹角优选为120°且倾斜方向相同。一是使得镜头设计能够满足市场上流行的M12x0. 5mm的结构;二是主筒加工时,可以一刀加工完成,有效消除机械加工时,由于换刀引起的同轴度偏差。优选所述的前调焦环和后调焦环的厚度为I. 5mm ;有效缩减镜头的径向长度,缩小镜头体积。[0011]优选所述的光阑为O. 05mm的麦拉片,且用卡环固定;可进一步缩小镜头的轴向长度。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镜座的前端内表面锁有前压圈,前压圈前端内表面设有倒角,前镜座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倒角;优选所述前镜座的前端外表面倒角的尺寸>
0.5mmX45°,可进一步缩小成像系统的体积,使得镜头能够适用于更小型的球型摄像机内;优选所述前压圈前端内表面倒角的尺寸为0.5mmX45°,其角 度与设计光线的入射角度接近,有效减少无效光线进入成像系统,并能够有效缩小该成像系统的体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调焦环和后调焦环上分别设有紧固螺钉,方便固定前镜组和后镜组,优选所述紧固螺钉的螺距为O. 35mm。本实用新型由于前镜座上固定有负光焦度的前镜组,后镜座上固定有正光焦度的后镜组,前镜座和后镜座之间的主筒内表面上装有光阑,前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设有凸凹第一镜片、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后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设有双凸第四镜片、双凸第五镜片、双凹第六镜片、平凸第七镜片和凸平第八镜片;同时前镜组和后镜组相对于光阑的距离可单独调整,这种光学结构,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就能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光波段同时校正像差,不管是白天或晚上就能保持成像的清晰稳定。另一方面,因前镜组和后镜组采用前三后五的双组联动型结构,有效缩短整个镜头的结构长度,使得镜头的结构更加小巧,方便与小型摄像机相配套,同时调焦变倍快速准确。

图I是本实用新型焦距处于最短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焦距处于最长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图2所示,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包括主筒I、前镜座2、后镜座3,前镜座2装在主筒I前部的内表面上,主筒I前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前调焦环4,旋转前调焦环4可使前镜座2相对于主筒I前部做轴向移动,后镜座3装在主筒I后部的内表面上,主筒I后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后调焦环5,旋转后调焦环5可使后镜座3相对于主筒I后部做轴向移动,前镜座2和后镜座3之间的主筒I内表面上装有光阑6,所述的光阑6可选用
O.05mm的麦拉片,且用卡在主筒I内表面上的卡环61固定;前镜座2上固定有负光焦度的前镜组7,所述的前镜组7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凸凹第一镜片71、双凹第二镜片72和凸平第三镜片73 ;所述的双凹第二镜片72和凸平第三镜片73优选为胶合镜片;后镜座3上固定有正光焦度的后镜组8,所述的后镜组8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双凸第四镜片81、双凸第五镜片82、双凹第六镜片83、平凸第七镜片84和凸平第八镜片85 ;所述的双凸第五镜片82和双凹第六镜片83优选为胶合镜片;所述双凸第四镜片81优选采用火石玻璃镜片。在主筒I的前部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在主筒I的后部也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前镜座2外表面固定有三个导钉21分别与主筒I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后镜座3外表面也固定有三个导钉31分别与主筒I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所述主筒I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和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优选与主筒I的轴线夹角为120°且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的前调焦环4和后调焦环5的厚度优选为I. 5mm。在前镜座2的前端内表面锁有前压圈22,前压圈22前端内表面设有倒角221,前镜座2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倒角201。所述前镜座2的前端外表面倒角201的尺寸优选> O. 5mmX45°,所述前压圈22前端内表面倒角221的尺寸优选为O. 5mmX45°。在前调焦环4和后调焦环5上分别装有紧固螺钉41、51,所述紧固螺钉41、51的螺距优选为O. 35mm。·图I进一步显示,前镜组7和后镜组8距离光阑6最远,此时镜头的焦距最短;图2进一步显示,前镜组7和后镜组8距离光阑6最近,此时镜头的焦距最长;本实施例的焦距可在f3-6mm范围内调整。本实施例的其它主要参数为相对孔径D/f' =1/2. 2 —1/3. 3,视场角2W:128° — 64° (像方线视场2 η彡Φ 6. 5mm);光学结构长度Σ L彡27. 75mm ;适用光谱范围480nm-850nm ;前镜组的焦距可为_6. 8mm,后镜组的焦距可为6. 83mm。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包括主筒、前镜座、后镜座,前镜座装在主筒前部的内表面上,主筒前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前调焦环使前镜座可相对于主筒前部做轴向移动,后镜座装在主筒后部的内表面上,主筒后部的外表面上装有后调焦环使后镜座可相对于主筒后部做轴向移动,前镜座和后镜座之间的主筒内表面上装有光阑,前镜座上固定有负光焦度的前镜组,后镜座上固定有正光焦度的后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凸凹第一镜片、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所述的后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双凸第四镜片、双凸第五镜片、双凹第六镜片、平凸第七镜片和凸平第八镜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为胶合镜片,所述的双凸第五镜片和双凹第六镜片为胶合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第四镜片为火石玻璃镜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筒的前部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所述的主筒的后部也均布有三个斜向导槽,前镜座外表面固定有三个导钉分别与主筒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后镜座外表面也固定有三个导钉分别与主筒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前部的三个斜向导槽和后部的三个斜向导槽与主筒的轴线夹角为120°且倾斜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调焦环和后调焦环的厚度为I. 5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阑为O. 05mm的麦拉片,且用卡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座的前端内表面锁有前压圈,前压圈前端内表面设有倒角,前镜座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座的前端外表面倒角的尺寸> 0.5mmX45°,所述前压圈前端内表面倒角的尺寸为O.5mmX45°。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调焦环和后调焦环上分别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螺距为O. 3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迷你型可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包括主筒、前镜座、后镜座,前镜座装在主筒前部的内表面上可相对于主筒前部做轴向移动,后镜座装在主筒后部的内表面上可相对于主筒后部做轴向移动,前镜座和后镜座之间的主筒内表面上装有光阑,前镜座上固定有负光焦度的前镜组,后镜座上固定有正光焦度的后镜组,所述的前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凸凹第一镜片、双凹第二镜片和凸平第三镜片;所述的后镜组沿入光方向依次为双凸第四镜片、双凸第五镜片、双凹第六镜片、平凸第七镜片和凸平第八镜片;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调焦变倍快速准确,可同时适应可见光和红外光的监控摄像,保持成像的清晰稳定。
文档编号G02B7/10GK202735577SQ2012203879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吴富宝, 邓莉芬, 黄统樑, 徐金龙 申请人: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