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88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为触摸屏和显示屏集成为一体的装置。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集成在显示屏中,同时实现触控和图像显示的功能。由于内嵌式触摸屏结构简单、轻、薄、低成本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参见图1,为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800和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900,相邻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之间稱合产生互电容Cm (mutual capacitance),当手指触碰屏幕时,手指的触碰会改变所述互电容Cm的值,触摸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手指触碰前后电容Cm对应的电流的改变,从而检测出手指触摸点的位置。在内嵌式触摸屏中,为了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的面积较大,相应地,位于上下两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的重叠区域较大。参见图2,内嵌式触摸屏的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800和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90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的重叠区域较大,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叠的区域称为垂直交叠面,交叠面越大,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交叠面对应的互电容较大。由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垂直交叠面积比较可观,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场既包括用于实现触摸功能的有效投射电场(带箭头的曲线为边缘电场的电场线),还包括对实现触摸功能没有有益效果的正对电场(带箭头的直线为正对电场的电场线)。当正对电场或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较大时,导致触摸检测装置检测初始值较大,无法准确检测出手指触碰触摸屏后投射电场信号的微弱变化,因此,触摸屏的触控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降低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之间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提高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以及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子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和/或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驱动子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较佳地,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于同一基板上,或者设置于不同的基板上。较佳地,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每一触摸驱动电极为条状电极; 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且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驱动电极之间;在图像显示阶段为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施加恒定电压,在触摸阶段为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施加高频电压;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之间设置有狭缝。较佳地,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每一触摸感应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一方向,且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在图像显示阶段和触摸阶段均为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施加恒定电压;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狭缝。较佳地,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或多条数据线.[0018]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之间的狭缝与所述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第二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较佳地,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或多条数据线.[0020]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狭缝与所述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第二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较佳地,每一触摸感应子电极与公共电极的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的重叠面积等于触摸感应子电极的面积。较佳地,每一触摸驱动子电极与公共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面积等于触摸驱动子电极的面积。较佳地,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一个触摸驱动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nT8mm。较佳地,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一个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nT8mm。较佳地,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不同层设置的公共电极。较佳地,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不同层设置;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叠的区域为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和连接触摸驱动子电极的导线在垂直方向投影相重叠的区域。较佳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中的触摸感应子电极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导线的宽度为3 u m-10 ii m ;和/或每一触摸驱动电极中的触摸驱动子电极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导线的宽度为3-10u m0[0029]较佳地,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摸感应子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nT5mm ;和/或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摸驱动子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nT5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图案的触摸驱动电极和/或触摸感应电极,保证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重叠区域较小,相应地,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电场较小,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非常小,降低或者消除了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因垂直交叠面较大引起的互电容,提高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

图1为现有内嵌式触摸屏触控原理示意图;图2为现有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实现触摸定位的电场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具有公共电极的内嵌式触摸屏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公共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位于同一层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触摸感应电极和公共电极相对位置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嵌式触摸屏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中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的导线形成的电场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中的触摸感应子电极形成的电场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降低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提高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O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表面电容式触摸屏和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为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在触摸驱动电极上施加高频电压,在触摸感应电极上施加恒定电压,二者之间形成投射静电场,对应触摸检测电路的基电流Itl ;当触碰触摸屏时,人手指的电场改变了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投射静电场的大小,对应电路的基电流Itl发生了变化;触摸点定位检测装置通过检测Itl的变化值确定触摸点所在的坐标值。人手指的电场无法改变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电场,也就是说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电场对触摸点定位没有贡献,但是反而增大了触摸检测电路的基电流Itl使得触摸点引起的电流Itl的改变值相对于Itl较小或显得很微弱,不利于准确检测触摸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图案的触摸驱动电极和/或触摸感应电极,实现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区域较小的内嵌式触摸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可以集成在TN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或高级超维场转换(ADS, 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ADS模式是平面电场宽视角核心技术,其核心技术特性描述为: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ADS模式的开关技术可以提高TFT-1X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针对不同应用,ADS技术的改进技术有高透过率1-ADS技术、高开口率H-ADS和高分辨率S-ADS技术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基板上。例如: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可以均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上,或均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或者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上,或者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上,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以及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子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和/或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驱动子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第二方向为纵向;或者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第二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一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或者所述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下面以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的基板上为例进行说明。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不反映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的截面示意图,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填充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第一基板I上形成有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10 (如图3中附图标记10所指的虚线内的结构),第二基板2上形成有包括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20 ;如图4,为图3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的俯视示意图。每一触摸驱动电极20为条状电极,每一触摸感应电极10由多个触摸感应子电极100(如图4中附图标记100所指的虚线内的结构)组成,多个触摸感应子电极100通过导线101 (如图4中附图标记101所指的虚线内的结构)电性相连;[0059]触摸感应子电极100与触摸驱动电极2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导线101仅起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100的作用,因此可以设置的尽可能小,也即宽度尽可能窄。并且,导线101的厚度不受限制,可以尽可能薄,图3中所述的导线101的厚度小于触摸感应子电极100的厚度。较佳地,导线101的宽度可以设置在微米量级,例如可以为3μπι-10μπι。也就是说,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100的导线101的宽度为3 μ m- ο μ m,所述导线可以为金属线或透明导电电极。同理,如果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连接触摸驱动子电极的导线的宽度也可以为3 μ m- ο μ m,所述导线可以为金属线或透明导电电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范围内的导线的宽度为3μπι-10μπι时,可以为选取一个值,其宽度是不变的,也可以为在3 μ m- ο μ m范围内导线的宽度是渐变的,当然这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设置。图3和图4所示的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的重叠面积仅为相邻两个触摸感应子电极100之间的导线101的面积。由于导线101的宽度为几微米,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的宽度在几毫米,也即导线101的长度约为几毫米。因此可以认为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的重叠面积非常小,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电场也非常小,提高了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在触摸感应电极10上施加恒定电压,在触摸驱动电极20上施加高频电压,触摸感应电极10与触摸驱动电极20之间形成边缘投射电场,实现触摸功倉泛。 参见图5,图3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2上沿纵向设置,且与触摸驱动电极20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21,公共电极21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驱动电极20之间,也即公共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都是条状电极且间隔设置。图5所示的触摸屏中的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在同一次制图工艺过程中制作而成,只需要将导电膜层按照预设比例划分成多个条状电极即可。条状电极之间具有一定的狭缝,以保证相邻的导电条之间相绝缘。本实用新型触摸驱动电极在触摸显示阶段用于实现触摸功能,在图像显示阶段作为公共电极用以实现图像显示功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触摸驱动电极在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电压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在显示阶段,为图5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20和公共电极21施加恒定的公共电压V.,例如地电压GND;此时,等效的公共电极为覆盖整个第二基板图像显示区域的条状电极。在触摸显示阶段,为图5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20施加高频电压
Vdrive °较佳地,公共电极、触摸驱动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制作而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ΙΖ0。同理,触摸感应电极也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制作而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ΙΖ0。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栅线或数据线,相邻的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之间的狭缝与第二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也就是说,相邻的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之间的狭缝的垂直投影位于某相邻两行或两列像素单元之间的非显示区域。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满足所有像素单元上方均设置有公共电极,避免狭缝设置在与电极单元对应的区域,导致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不均匀,使得液晶分子的偏转受影响,影响图像的显示效果。栅线、数据线,像素单元和像素电极均属于现有技术,没有在附图中体现,这里不再赘述。参见图7,为图5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中的公共电极21、触摸驱动电极20、触摸感应电极21的俯视图。每一触摸感应电极10中的触摸感应子电极10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公共电极21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内。也就是说,每一触摸感应电极10中的触摸感应子电极100与公共电极21相对应,这样,触摸感应电极10的电容为与地之间形成的电容,也即地电容,触摸感应电极对地的电容对触控效果的影响非常小;触摸驱动电极20的互电容仅为与导线101形成的电容,电容值非常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减小了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叠的区域,减少了二者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较佳地,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分别可以对应多行或多列像素单元,这要视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各自的大小而定。较佳地,如图6,公共电极21与相邻的一个触摸驱动电极20之间的最大距离L为4mnT8mm,优选为5mm。公共电极21和触摸驱动电极20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相同。较佳地,相邻的两个触摸感应子电极10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nT5mm,优选为2mm ;和/或相邻的两个触摸驱动子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nT5mm,优选为2mm。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也可以由多个触摸驱动子电极组成,触摸感应电极可以为条状电极或者也可以为由多个触摸感应子电极组成。触摸驱动子电极和触摸感应子电极可以为矩形或菱形等,优选为矩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设置于同一基板上,或者设置于不同的基板上。当设置于不同的基板上时,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之一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另一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图3至图7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针对触摸驱动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触摸感应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也可以为:触摸驱动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每一触摸感应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且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感应电极之间,也即公共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都是条状电极且间隔设置;在图像显示阶段和触摸阶段均为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施加恒定电压;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狭缝。其中,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或多条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狭缝与阵列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第二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较佳地,每一触摸驱动子电极与公共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面积等于触摸驱动子电极的面积。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一个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nT8mm。这种设置方式和上述实施例1中图3至图7所示的触摸屏各电极的设置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上述两种设置方式,当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与公共电极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为条状电极,另一设置在与公共电极不同层的触摸感应电极(或触摸驱动电极)为由多个触摸感应子电极(或触摸驱动子电极)组成的电极。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将与公共电极设置在同一层的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分时驱动,分时实现图像显示和触摸功能。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与公共电极设置在不同层。参见图8,触摸驱动电极20由多个触摸驱动子电极200组成,且触摸感应电极10由多个触摸感应子电极100组成,触摸驱动子电极200由导线201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100由导线101连接。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叠的区域为导线201和导线101在垂直方向投影相重叠的区域,重叠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均在微米量级,面积相比导电条非常之小。图8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公共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设置在不同层。公共电极的设置方式和图案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不再赘述。图8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可以均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也可以均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也可以为触摸感应电极10设置在第一基板上,触摸驱动电极20设置在第二基板上。图8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触摸感应电极10和触摸驱动电极20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区域更小,二者垂直交叠面之间的互电容更小,触控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时,可以同层设置或不同层设置,其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说明。本实施例中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公共电极可以设置为条状电极或板状电极,在此均不做限制,而且与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不同层设置,其他相关的结构,比如导线、触控驱动子电极、触控感应子电极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在此不作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图案的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仅为几微米宽的导线的面积或更小,使得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更小或者几乎为零。本实用新型优选触摸驱动子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或者触摸感应子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即使是触摸感应子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有重叠区域,或者触摸驱动子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有重叠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也是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垂直交叠面之间形成的互电容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凡是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了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垂直交叠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旨意内,本实用新型就不一一列举。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可以提高触摸屏触控效果的原理。参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在A-B向的截面图,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中的导线101之间形成的电场(图9中带箭头的直线代表电场线)示意图。可知,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电极10中的导线101之间形成的电场密度很小,由于导线101的宽度在几微米范围内,因此,不足以影响触控效果。图9仅仅是示例,不能说明实际电场的疏密。参见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在C-D向的截面图,触摸驱动电极20和触摸感应子电极100之间形成的边缘投射电场示意图。由图10和图9可知,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电场非常小,边缘投射电场较大,相应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几乎为零,大大减小触摸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手指触碰屏幕前的初始电流Itl,提高触摸前后电流的改变比例,从而提高触控效果。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通过公共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位于同一层,分时驱动触摸驱动电极,实现效果较佳的图像显示和触摸功能。参见图11,为实现图像显示和触摸功能的时序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图11中,V-sync为时序信号。包括n条栅线,分别为栅线KGate I)、栅线2(Gate
2)......栅线 m (Gate m)、栅线 m+1 (Gate m+1)、栅线 m+2 (Gate m+2)、栅线 m+3 (Gate
m+3)、栅线 n_l (Gate n_l)、栅线 n (Gate n)。还包括数据线(Date)。n条触摸驱动电极(T1、T2,……,Tn)的时序,以及n条触摸感应电极(Rl、R2,……,Rn)的时序。如图11,前11.7ms依次为栅线施加栅电压,同时依次为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触摸驱动电极施加一定的恒定电压,实现图像显示。当一帧图像显示完后,在下一帧图像显示之前,5ms内为栅线、数据线施加低电平信号,使得与栅线相连的TFT关断。Driving line为触摸驱动电极施加一定高频电压,以及同时Sensing line为触摸感应电极施加恒定电压。施加有恒定电压的触摸感应电极和施加有高频电压的触摸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实现触摸功能。上述图像显示阶段的11.7ms以及触摸显示阶段的5ms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个个例,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图像显示阶段的不限于为11.7ms,触摸显示阶段不限于为5mso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内嵌式触摸屏,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面板、OLED显示器、OLED电视或电子纸
等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图案的触摸驱动电极和/或触摸感应电极,保证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区域较小,相应地,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电场较小或者几乎没有,降低或者消除了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垂直交叠面之间的互电容,提高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以及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子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和/或 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驱动子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设置于同一基板上,或者设置于不同的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每一触摸驱动电极为条状电极; 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且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驱动电极之间;在图像显示阶段为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施加恒定电压,在触摸阶段为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施加高频电压;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之间设置有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每一触摸感应电极为条状电极; 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一方向,且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条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在图像显示阶段和触摸阶段均为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施加恒定电压;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或多条数据线; 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之间的狭缝与所述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第二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去4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或多条数据线; 所述公共电极和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狭缝与所述栅线或数据线所在第二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一触摸感应子电极与公共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面积等于触摸感应子电极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一触摸驱动子电极与公共电极在垂直方向投影的重叠面积等于触摸驱动子电极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一个触摸驱动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nT8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一个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nT8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不同层设置的公共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不同层设置;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叠的区 域为连接触摸感应子电极和连接触摸驱动子电极的导线在垂直方向投影相重叠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一触摸感应电极中的触摸感应子电极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导线的宽度为3 u m-10 y m ;和/或 每一触摸驱动电极中的触摸驱动子电极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导线的宽度为3-10u m0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摸感应子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m 5mm ;和 / 或 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摸驱动子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mnT5mm。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用以降低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之间垂直交叠面之间的互电容,提高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控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以及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所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感应子电极,所述触摸感应子电极与触摸驱动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和/或所述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包括多个电性相连的触摸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摸驱动子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叠区域。
文档编号G02F1/1343GK202948425SQ2012206907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丁小梁, 董学, 王海生, 刘英明, 任涛, 杨盛际, 赵卫杰, 刘红娟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