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31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液晶片、壳体、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所述壳体上中部设有液晶片,液晶片一侧的壳体上设有低电压指示灯孔、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和电池仓,所述液晶片、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和延迟时间调节按键分别连接壳体内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本实用新型电路中运用单片机实现滤镜的一些功能,遮光号、灵敏度、返回时间都通过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来显示,调节还是由按键调节。
【专利说明】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
【背景技术】
[0002]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运用单片机和光电感应原理,其电路中运用单片机实现滤镜的一些功能,遮光号、灵敏度、返回时间都通过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来显示,调节还是由按键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液晶片、壳体、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所述壳体上中部设有液晶片,液晶片一侧的壳体上设有低电压指示灯孔、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和电池仓,所述液晶片、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和延迟时间调节按键分别连接壳体内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
[0006]进一步,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R21,电阻R25-R33,电阻R39-R40,电阻R42-R44,电阻 R48,电阻 R50-R52,电阻 R58-R59,电阻 R61-R63,电容 C1-C12,电容 C20-C22,电容C25-C26,电容C31-C41,电容C43-C46,电容C48,电容C50-C52,电容El和电容E2,三端稳压管U5,晶振Y1,发光贴片二极管D1,集成块U4,轻触开关S1-S4,贴片二极管D13,贴片二极管D2-D6,贴片二极管DlO-Dl I,贴片二极管D14-D19,三极管Ql-三极管Q20,所述电阻R2与光敏管Pl和P2并联且两端分别接电容Cl和接地,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6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阻R4和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阻R5和三极管Q17的集电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2和三极管Q17的基极,三极管Q16和三极管Q17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三极管Q18的集电极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接VCC5,电阻R14和电容C52并联一端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19的基极,三极管Q19的发射极接集成块U4的3脚,三极管Q19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电容C3和三极管Q13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3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l的3脚,三极管Ql的I脚接电阻Rll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l的2脚都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6脚,电容C6和电阻R9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2的3脚,三极管Q2的I脚接电阻Rl2和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2脚都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5脚,电容C8和电阻RlO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3的3脚,三极管Q3的I脚接电阻R13和电容C9,电容C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2脚都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3脚,电容C13和电阻R34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14的3脚,三极管Q14的I脚接电阻R35和电容C14,电容C1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4的2脚都接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2脚;晶振Yl的一端接电容C50和集成块U4的8脚,晶振Yl的另一端接电容C51和集成块U4的9脚,电容C50和电容C51的另一端都接地,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19脚,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R48,可调电阻R4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20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3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发热另一端接电阻R16、M0S管三极管Q4的I脚和三极管Q6的I脚,电阻R16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接MOS管三极管Q5的I脚,电阻R19和电容Cll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2脚,电阻R19和电容Cl I并联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I脚,三极管Q5的2脚和三极管Q4的2脚相连接地,三极管Q4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2脚,贴片二极管D2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2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电阻R15、三极管Q6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l、J3,三极管Q5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3的2脚,贴片二极管D3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3的3脚电阻R15、三极管Q7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2、J4,电阻R49的一端接地,电阻R49的另一端接模拟的地;贴片二极管D14的3脚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43和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三极管Qll的3脚接VCC,三极管Qll的I脚接电阻R42,电池BTl与电池BT2串联,电池BT2负极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I脚接电阻R44和电阻R45,电阻R4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2脚电阻R47,电阻R47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14脚,贴片二极管D5的3脚接MOS管三极管Q12的I脚,三极管Q12的3脚接电阻R42,三极管Q12的2脚接地;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一端接VCC和U5的输入端,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的另一端接U5的接地端,电容C44的正极接VCC和三端稳压管U5的输出端,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一端接地,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相连接VCC5 ;电阻R20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44脚,电阻R2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2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I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I脚,贴片二极管D6的3脚接电容E2和三极管Q20的基极,电容E2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0的集电极接电阻R58,电阻R58的另一端接VCC5,三极管Q20发射极接电阻R59和集成块U4的21脚,电阻R5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31脚,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阻R26和三极管Q9的2脚,三极管Q9的I脚接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阻R27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容C20,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电阻R28,电阻R2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3脚和三极管Q8的3脚,三极管Q8的2脚接地,三极管Q8的I脚接电阻R29和电阻R30,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电容C25和贴片二极管Dll的2脚,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3脚,贴片二极管Dll的3脚接三极管Q15的3脚,三极管Q15的2脚接电阻R33,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电容C22、三极管Q1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lO的3脚,贴片二极管DlO的2脚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电阻R50的一端接VCC5,电阻R5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lO的漏极,三极管QlO的源级和电阻R52接地,三极管QlO的栅极接电阻R52、电阻R51、电容C31,电阻R51、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4、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40相连并接集成块U4的4脚,电容C32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3脚,电容C34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3脚,电容C36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3脚,电容C38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3脚,电容C4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9的3脚,电容C33的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6的2脚,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2脚,电容C35的一端接电容C3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7的
2脚,电容C37的一端接电容C35,电容C37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8的2脚,电容C39的一端接电容C37,电容C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9的2脚,贴片二极管D19的I脚接电容El,电容El的另一端接地。
[000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1、灵敏度的调节:通过按键调节,每按一次对应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变化,灵敏度就会显示在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上,从而改变灵敏度。2、延迟时间的调节:通过按键调节,每按一次对应接入电路的电容容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延迟时间,同时会显示在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上,从而使得液晶由暗态到亮态的时间发生变化。3、低电压显示:当电池电量过低时,集成块U4就会给贴片二极管Dl —个高电平,此时LED指示灯就会亮起,提示用户更换电池。
[0008]有益效果: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自动变光焊接滤镜显示功能落后,电路档次低的问题,通过此滤镜,可以实现用单片机来控制电路,且遮光号、灵敏度、返回时间都以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来显示;所述电池由两块2032的电池供电,电池容量更大,待机时间更长,两块电池在滤镜盒的左右两边各放一个,结构对称;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遮光号、灵敏度、返回时间的调节都采用按键式,由四个轻触开关实现;采用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显示,实现真正数字化显示,让用户更加直观的看清楚遮光号、灵敏度以及返回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电路板电子元件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2]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液晶片1、壳体2、低电压指示灯孔3、电池仓
4、灵敏度调节按键5、延迟时间调节按键6、遮光号按键7,所述壳体2上中部设有液晶片I,液晶片I 一侧的壳体上设有低电压指示灯孔3、灵敏度调节按键5、延迟时间调节按键6、遮光号按键7和电池仓4,所述液晶片1、低电压指示灯孔3、电池仓4、灵敏度调节按键5和延迟时间调节按键6分别连接壳体2内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
[0013]进一步,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R21,电阻R25-R33,电阻R39-R40,电阻R42-R44,电阻 R48,电阻 R50-R52,电阻 R58-R59,电阻 R61-R63,电容 C1-C12,电容 C20-C22,电容C25-C26,电容C31-C41,电容C43-C46,电容C48,电容C50-C52,电容El和电容E2,三端稳压管U5,晶振Y1,发光贴片二极管D1,集成块U4,轻触开关S1-S4,贴片二极管D13,贴片二极管D2-D6,贴片二极管DlO-Dl I,贴片二极管D14-D19,三极管Ql-三极管Q20,所述电阻R2与光敏管Pl和P2并联且两端分别接电容Cl和接地,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6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阻R4和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阻R5和三极管Q17的集电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2和三极管Q17的基极,三极管Q16和三极管Q17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三极管Q18的集电极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接VCC5,电阻R14和电容C52并联一端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19的基极,三极管Q19的发射极接集成块U4的3脚,三极管Q19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电容C3和三极管Q13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3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l的3脚,三极管Ql的I脚接电阻Rll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l的2脚都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6脚,电容C6和电阻R9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2的3脚,三极管Q2的I脚接电阻Rl2和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2脚都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5脚,电容C8和电阻RlO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3的3脚,三极管Q3的I脚接电阻R13和电容C9,电容C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2脚都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3脚,电容C13和电阻R34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14的3脚,三极管Q14的I脚接电阻R35和电容C14,电容C1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4的2脚都接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2脚;晶振Yl的一端接电容C50和集成块U4的8脚,晶振Yl的另一端接电容C51和集成块U4的9脚,电容C50和电容C51的另一端都接地,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19脚,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R48,可调电阻R4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20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3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发热另一端接电阻R16、M0S管三极管Q4的I脚和三极管Q6的I脚,电阻R16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接MOS管三极管Q5的I脚,电阻R19和电容Cll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2脚,电阻R19和电容Cll并联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I脚,三极管Q5的2脚和三极管Q4的2脚相连接地,三极管Q4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2脚,贴片二极管D2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2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电阻R15、三极管Q6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l、J3,三极管Q5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3的2脚,贴片二极管D3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3的3脚电阻R15、三极管Q7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2、J4,电阻R49的一端接地,电阻R49的另一端接模拟的地;贴片二极管D14的3脚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43和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三极管Qll的3脚接VCC,三极管Qll的I脚接电阻R42,电池BTl与电池BT2串联,电池BT2负极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I脚接电阻R44和电阻R45,电阻R4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2脚电阻R47,电阻R47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14脚,贴片二极管D5的3脚接MOS管三极管Q12的I脚,三极管Q12的3脚接电阻R42,三极管Q12的2脚接地;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一端接VCC和U5的输入端,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的另一端接U5的接地端,电容C44的正极接VCC和三端稳压管U5的输出端,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一端接地,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相连接VCC5 ;电阻R20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44脚,电阻R2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2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I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I脚,贴片二极管D6的3脚接电容E2和三极管Q20的基极,电容E2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0的集电极接电阻R58,电阻R58的另一端接VCC5,三极管Q20发射极接电阻R59和集成块U4的21脚,电阻R5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31脚,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阻R26和三极管Q9的2脚,三极管Q9的I脚接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阻R27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容C20,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电阻R28,电阻R2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3脚和三极管Q8的3脚,三极管Q8的2脚接地,三极管Q8的I脚接电阻R29和电阻R30,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电容C25和贴片二极管Dll的2脚,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3脚,贴片二极管Dll的3脚接三极管Q15的3脚,三极管Q15的2脚接电阻R33,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电容C22、三极管Q1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lO的3脚,贴片二极管DlO的2脚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电阻R50的一端接VCC5,电阻R5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lO的漏极,三极管QlO的源级和电阻R52接地,三极管QlO的栅极接电阻R52、电阻R51、电容C31,电阻R51、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4、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40相连并接集成块U4的4脚,电容C32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3脚,电容C34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3脚,电容C36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3脚,电容C38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3脚,电容C4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9的3脚,电容C33的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6的2脚,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2脚,电容C35的一端接电容C3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7的2脚,电容C37的一端接电容C35,电容C37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8的2脚,电容C39的一端接电容C37,电容C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9的2脚,贴片二极管D19的I脚接电容El,电容El的另一端接地。
[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1、灵敏度的调节:通过按键调节,每按一次对应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变化,灵敏度就会显示在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上,从而改变灵敏度。2、延迟时间的调节:通过按键调节,每按一次对应接入电路的电容容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延迟时间,同时会显示在L电容C贴片二极管D显示屏上,从而使得液晶由暗态到亮态的时间发生变化。3、低电压显示:当电池电量过低时,集成块U4就会给贴片二极管Dl —个高电平,此时LED指示灯就会亮起,提示用户更换电池。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化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液晶片、壳体、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中部设有液晶片,液晶片一侧的壳体上设有低电压指示灯孔、灵敏度调节按键、延迟时间调节按键、遮光号按键和电池仓,所述液晶片、低电压指示灯孔、电池仓、灵敏度调节按键和延迟时间调节按键分别连接壳体内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R21,电阻R25-R33,电阻R39-R40,电阻 R42-R44,电阻 R48,电阻 R50-R52,电阻 R58-R59,电阻 R61-R63,电容 C1-C12,电容 C20-C22,电容 C25-C26,电容 C31-C41,电容 C43-C46,电容 C48,电容 C50-C52,电容 El和电容E2,三端稳压管U5,晶振Yl,发光贴片二极管Dl,集成块U4,轻触开关S1-S4,贴片二极管D13,贴片二极管D2-D6,贴片二极管DlO-Dl I,贴片二极管D14-D19,三极管Ql-三极管Q20,所述电阻R2与光敏管Pl和P2并联且两端分别接电容Cl和接地,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6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阻R4和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阻R5和三极管Q17的集电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2和三极管Q17的基极,三极管Q16和三极管Q17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三极管Q18的集电极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接VCC5,电阻R14和电容C52并联一端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19的基极,三极管Q19的发射极接集成块U4的3脚,三极管Q19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电容C3和三极管Q13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3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l的3脚,三极管Ql的I脚接电阻Rll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l的2脚都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6脚,电容C6和电阻R9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2的3脚,三极管Q2的I脚接电阻Rl2和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2脚都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5脚,电容C8和电阻RlO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3的3脚,三极管Q3的I脚接电阻R13和电容C9,电容C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2脚都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3脚,电容C13和电阻R34并联接MOS管三极管Q14的3脚,三极管Q14的I脚接电阻R35和电容C14,电容C1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4的2脚都接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42脚;晶振Yl的一端接电容C50和集成 块U4的8脚,晶振Yl的另一端接电容C51和集成块U4的9脚,电容C50和电容C51的另一端都接地,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19脚,电阻R39和LED灯贴片二极管Dl串联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一端接地,电阻Rl和电容C41并联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R48,可调电阻R4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20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3脚,电阻R18和电容ClO并联发热另一端接电阻R16、MOS管三极管Q4的I脚和三极管Q6的I脚,电阻R16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接MOS管三极管Q5的I脚,电阻R19和电容Cll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32脚,电阻R19和电容Cll并联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I脚,三极管Q5的2脚和三极管Q4的2脚相连接地,三极管Q4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2脚,贴片二极管D2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2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电阻R15、三极管Q6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l、J3,三极管Q5的3脚接贴片二极管D3的2脚,贴片二极管D3的I脚接地,贴片二极管D3的3脚电阻R15、三极管Q7的2脚和液晶的端口 J2、J4,电阻R49的一端接地,电阻R49的另一端接模拟的地;贴片二极管D14的3脚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43和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三极管Qll的3脚接VCC,三极管Qll的I脚接电阻R42,电池BTl与电池BT2串联,电池BT2负极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I脚接电阻R44和电阻R45,电阻R4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5的2脚电阻R47,电阻R47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14脚,贴片二极管D5的3脚接MOS管三极管Q12的I脚,三极管Q12的3脚接电阻R42,三极管Q12的2脚接地;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一端接VCC和U5的输入端,电容C45与电容C43并联的另一端接U5的接地端,电容C44的正极接VCC和三端稳压管U5的输出端,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一端接地,电容C26和电容C48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贴片二极管D13和电阻R40相连接VCC5 ;电阻R20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44脚,电阻R2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2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一端接集成块U4的I脚,电阻R21和电容C12并联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6的I脚,贴片二极管D6的3脚接电容E2和三极管Q20的基极,电容E2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0的集电极接电阻R58,电阻R58的另一端接VCC5,三极管Q20发射极接电阻R59和集成块U4的21脚,电阻R5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的一端接集成块U4的31脚,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阻R26和三极管Q9的2脚,三极管Q9的I脚接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阻R27的另一端接VCC5和电容C20,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电阻R28,电阻R28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4的3脚和三极管Q8的3脚,三极管Q8的2脚接地,三极管Q8的I脚接电阻R29和电阻R30,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电容C25和贴片二极管Dll的2脚,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贴片二极管Dll的I脚接贴片二极管D2的3脚,贴片二极管Dll的3脚接三极管Q15的3脚,三极管Q15的2脚接电阻R33,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电容C22、三极管Q1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lO的3脚,贴片二极管DlO的2脚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电阻R50的一端接VCC5,电阻R5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lO的漏极,三极管QlO的源极和电阻R52接地,三极管QlO的栅极接电阻R52、电阻R51、电容C31,电阻R51、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4、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40相连并接集成块U4的4脚,电容C32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3脚,电容C3 4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3脚,电容C36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3脚,电容C38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3脚,电容C40的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9的3脚,电容C33的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5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6的2脚,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5的2脚,电容C35的一端接电容C3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6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7的2脚,电容C37的一端接电容C35,电容C37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7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8的2脚,电容C39的一端接电容C37,电容C3另一端接贴片二极管D18的I脚和贴片二极管D19的2脚,贴片二极管D19的I脚接电容El,电容El的另一端接地。
【文档编号】G02F1/133GK203724315SQ20142006817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杨兆林 申请人:宁波吉欧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