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5614发布日期:2019-01-28 13:3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其中,以vr头戴式设备最具有影响力。具体的,vr头戴式设备属于可穿戴设备,这种头戴式设备需要满足不同人的佩戴,保证佩戴该种头戴式设备的舒适性。

但是目前现有的vr眼镜都面临一个问题,因个人眼睛近视程度不同,必须调节物距以实现清晰地观看vr影像,解决观看时模糊的问题,市面上的vr眼镜的镜片与手机间距离的调节不精确,而且不稳定。具体实施方式是保持镜片位置不变,通过调节屏幕远近来实现。对于上述物距调节设计而言,这样不仅会使得眼镜结构复杂,而且塑件之间配合间隙也较大,不能达到完美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vr物距调节不精确、不稳定、眼镜结构复杂、塑件配合间隙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旋钮、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齿条与壳体粘合连接,第一齿轮同轴心固安装在第一轴上,并与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第一轴两端安装有旋钮,旋钮可带动第一轴进行360度旋转,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轴与第三齿轮同轴心粘合连接,第一固定架穿过第二轴并与第二固定架配合,装夹固定第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的中心孔和第三齿轮的中心孔直径相同,

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镜框、第二镜框上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旋钮、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旋钮的直径。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在调节物距时,只需旋转旋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第一轴进行旋转。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与vr壳体上的第一齿条的啮合将回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第一轴由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装夹固定,实现了vr光学系统的前后移动,即实现了对vr的物距精确调节。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整个物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人眼近视程度客观快速、调节,将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方便用户调节物距,容易实现精确物距调节。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整个vr物距调节装置结构紧凑,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和实现。结构紧凑精密的vr物距装置使得调节时所需的扭力减小,易于手指调节,能大大提高物距调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将两个第一齿轮集成使用,可实现双目同步调节,节省了成本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vr物距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2为vr物距调节装置的安装第一固定架前视图;

图3为vr物距调节装置的安装第二固定架后视图;

图4为vr物距调节装置在vr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vr物距调节装置在vr外部示意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

1、第一齿条,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三齿轮,5、旋钮,6、第一轴,7、第二轴,8、第一固定架,9、第二固定架,10、第一镜框,11、第二镜框,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齿条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旋钮5、第一轴6、第二轴7、第一固定架8、第二固定架9、第一镜框10、第二镜框11及壳体12,所述第一齿条1与壳体12粘合连接,第一齿轮2同轴心固安装在第一轴6上,并与第一齿条1啮合;所述第一轴6两端安装有旋钮5,旋钮5可带动第一轴6进行360度旋转,所述第二齿轮3通过第二轴7与第三齿轮4同轴心粘合连接,第一固定架8穿过第二轴7并与第二固定架9配合,装夹固定第一轴6;所述第二齿轮3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4的直径,第二齿轮3的中心孔和第三齿轮4的中心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齿轮3与第一镜框10、第二镜框11上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旋钮5、第一轴6、第二轴7、第一固定架8、第二固定架9、第一镜框10、第二镜框11封装于所述壳体12内。

参阅图4至图5所示,vr物距调节装置在vr中的位置示意以及vr物距调节装置在vr外部示意。vr物距调节装置第一齿条1与壳体12粘合连接。通过旋转旋钮5,带动第一轴6进行回转运动。第一轴6上的第一齿轮2跟随第一轴6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同时第一齿轮2与第一齿条1进行啮合,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第一固定架8穿过第二轴7,并与第二固定架9配合固定第一轴6。在第一固定架8和第二固定架9的配合固定下,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旋钮5、第一轴6、第二轴7、第一固定架8、第二固定架9、第一镜框10、第二镜框11同步进行相对于壳体12的前后直线运动。该直线运动由第一齿条1及第一齿轮2啮合发生的齿轮齿条回转直线运动所引起。壳体12在vr物距调节装置中起到支撑和保护机身的作用。为了方便用户拨动旋钮5,vr物距调节装置中旋钮5完全在壳体12之外。本发明实施例的vr物距调节装置使得整个物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人眼近视程度客观快速、调节,将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方便用户调节物距,容易实现精确物距调节。其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整个vr物距调节装置结构紧凑,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和实现。结构紧凑精密的vr物距装置使得调节时所需的扭力减小,易于手指调节,能大大提高物距调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将两个第一齿轮2集成使用,可实现双目同步调节,节省了成本和空间。

以上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R物距调节装置,该VR物距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旋钮、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旋钮、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整个VR物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近视眼用户需要,配合VR光学变焦系统,客观快速、精准进行VR物距调节,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少华;徐熙平;张宁;姜胜楠;张恒溢;吕家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