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5867发布日期:2020-08-25 19:0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光源侧入式结构背光源系统在照明灯具行业、lcd面板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侧入式结构led封装为灯条从导光板侧边入光,从导光板上部平面出光。led灯条通过灯体导热胶和框架背板相连,起到散热作用,但框架与背板散热面积有限,且传热距离长,总体散热水平有限,无法做到大功率照明和高亮度显示,一般仅可以做到约300w/m2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包括框架背板,环形边框,以及由环形边框包围固定的导光板组件,在所述环形边框上设置有侧入式led灯条和水冷管,所述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组件的中心;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水冷管通过导热胶连接;

在所述背板外侧靠近环形边框的位置设置一水冷散热管排,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出水口与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涡轮风扇,一侧为进风一侧为吸风。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组件包括底反射片层、导光板层和扩散介质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将传统的侧入式平面光源加入环装薄水冷管,水冷管紧贴框架和led灯条,将led发出的热量迅速通过流动的水冷液带走。最终从光源下方的散热排散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水泵固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发光平面灯的水冷散热管排的热量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led光源侧入式结构背光源系统在照明灯具行业、lcd面板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侧入式结构led封装为灯条从导光板侧边入光,从导光板上部平面出光。led灯条通过灯体导热胶和框架背板相连,起到散热作用,但框架与背板散热面积有限,且传热距离长,总体散热水平有限,无法做到大功率照明和高亮度显示,一般仅可以做到约300w/m2

为此,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包括框架背板1,环形边框2,以及由环形边框2包围固定的导光板组件3,在所述环形边框2上设置有侧入式led灯条4和水冷管5,所述led灯条4的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组件的中心;所述led灯条4与所述水冷管5通过导热胶连接。

在所述背板外侧靠近环形边框的位置设置一水冷散热管排6,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出水口与一水泵7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

针对上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该侧入式发光平面灯通常为方形结构。框架背板和环形边框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该环形边框为凹槽结构,能够将导光板进行固定,也能将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其中,同时,还在led灯条的背后设置水冷管。各侧的水冷管连通在一起,形成闭环结构。各侧的led灯条也连通在一起,形成闭环结构。led灯条配套对应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led灯条的开闭及明亮程度。其中,水冷管优先采用纯铜材料,其次选用铝材料。

水冷管的内部是水冷液。在背板外侧靠近环形边框的位置设置一水冷散热管排。该水冷散热管排,该水冷散热管排可以很好的散去水冷管中水冷液的热量。水冷散热排内部成网状结构为流体散热微结构,垂直的网状间隙存在水冷液由上向下流动。

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9与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出水口与一水泵的进水口10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水冷管中的水冷液靠水泵进行循环。

在散热排的左右两侧是两个涡轮风扇8,一侧为进风一侧为吸风。风路为左右方向。将散热排内水冷液传递出的热量排出。

所有led灯条上的led灯的发光方向向内侧,输入导光板光学结构,导光板光学结构一般包括底反射片层、导光板层(材质一般为pmma)、扩散介质层。光通过导光板全反射后从上方的扩散介质层向上均匀发出。

该平面灯的各部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用以上方法设计的平面灯,最小厚度可达15mm,其中导光层(导光板光学机构+铝壳体)厚度5mm,水冷层(涡轮风扇和散热排)厚度10mm。

本实施例的平面灯解决侧入式平面led光源散热受限的问题,将传统的侧入式平面光源加入环装薄水冷管,水冷管紧贴框架和led灯条,将led发出的热量迅速通过流动的水冷液带走。最终从光源下方的散热排散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背板,环形边框,以及由环形边框包围固定的导光板组件,在所述环形边框上设置有侧入式led灯条和水冷管,所述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组件的中心;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水冷管通过导热胶连接;

在所述背板外侧靠近环形边框的位置设置一水冷散热管排,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出水口与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涡轮风扇,一侧为进风一侧为吸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组件包括底反射片层、导光板层和扩散介质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包括框架背板,环形边框,以及由环形边框包围固定的导光板组件,在环形边框上设置有侧入式LED灯条和水冷管,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组件的中心;LED灯条与所述水冷管通过导热胶连接;在所述背板外侧靠近环形边框的位置设置一水冷散热管排,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散热管排的出水口与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发光平面灯,将传统的侧入式平面光源加入环装薄水冷管,水冷管紧贴框架和LED灯条,将LED发出的热量迅速通过流动的水冷液带走。最终从光源下方的散热排散出。

技术研发人员:甄何平;孙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