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1162发布日期:2020-08-18 18:53阅读:1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具体涉及一种近视防控眼镜。



背景技术:

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日愈严重,当青少年近视或近视伴有散光时,近视防控一般采用生活镜和读写镜结构分开的眼镜,在做作业、阅读时配戴读写镜,看远时配戴生活镜,但存在摘戴不方便、使用成本高等缺点,使用起来比较麻烦,造成孩子时戴时不戴,影响防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通过上、下光区不同的球柱镜分别复合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在光学物理作用下,达到近视防控者用上光区看远、下光区看近,上光区将看远的平行眼眼位转化成极限望远的外展眼位,下光区可以让双眼由集合较强的看近状态转化为相对放松的望远状态,在降低调节的同时,复合的棱镜还可以起到降低集合的作用,极大的缓解和消除看近带来的视近疲劳,从而有效达到防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目的,便于近视防控者佩戴,实用方便,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体化复合镜片,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中下部由一分界线将镜片分为上、下两个功能区,上功能区为用于看远处目标的视远区(上光区),下功能区为用于看近处目标的视近区(下光区);所述视远区由球镜度数范围为+0.00d~-8.00d、柱镜度数范围为-0.50d~-5.00d、复合棱镜度范围为2△~6△(△是棱镜屈光度的符号)基底向内的三棱镜(bi)构成上复合棱透镜;所述视近区由视远区屈光度的下加光度(add)范围为+1.50d~+2.00d的球柱镜复合棱镜度范围为4△~8△基底向内的三棱镜(bi)构成下复合棱透镜;所述上复合棱透镜与下复合棱透镜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所占一体化复合镜片面积比例为60%:40%;

进一步地,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折射率均为1.56~1.61;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的直径为55mm~70mm,阿贝数为38;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的中心厚度≥2.5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近视防控者戴上本实用新型产品后,通过上、下光区不同曲率的球柱镜分别复合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在光学物理作用下,达到近视防控者用上光区实现看远,将看远的平行眼眼位转化成极限望远的外展眼位,调动眼部进行负集合,从而使晶状体拉薄,提升视力;当读写学习时,再用下光区实现读写学习看近的需要,可以让双眼由集合较强的看近状态转化为相对放松的望远状态,在降低调节的同时,复合的棱镜还可以起到降低集合的作用,极大的缓解和消除看近带来的视近疲劳,从而有效达到防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目的,便于近视防控者佩戴,实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体化复合镜片;2、分界线;3、视远区;4、视近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所述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包括一体化复合镜片1,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化复合镜片1呈圆形片状,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1中下部由分界线3将镜片分为上、下两个功能区;上功能区为用于看远处目标的视远区3(上光区),下功能区为用于看近处目标的视近区4(下光区);视远区3和视近区4所占一体化复合镜片面积比例为60%:40%;视远区3和视近区4由不同球柱镜分别复合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构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上的视远区3由球镜度数范围为+0.00d~-8.00d、柱镜度数范围为-0.50d~-5.00d、复合棱镜度范围为2△~6△基底向内的三棱镜(bi)构成的上复合棱透镜;视近区4由视远区3屈光度的下加光度(add)范围为+1.50~+2.00d的球柱镜复合棱镜度范围为4△~8△基底向内的三棱镜(bi)构成,由一体成型工艺浇注制成一体化复合镜片1结构;所述视远区3和视近区4的折射率均为1.56~1.61;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1的直径为55mm~70mm,阿贝数为38;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1的中心厚度≥2.5mm。所述视近区屈光度等于视远区屈光度加下加光(add),具体根据近视防控者验光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近视防控者通过上、下光区不同曲率的球柱镜分别复合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在光学物理作用下,达到近视防控者用上光区实现看远,将看远的平行眼眼位转化成极限望远的外展眼位,调动眼部进行负集合,从而使晶状体拉薄,提升视力;当读写学习时,再用下光区实现读写学习看近的需要,可以让双眼由集合较强的看近状态转化为相对放松的望远状态,在降低调节的同时,复合的棱镜还可以起到降低集合的作用,极大的缓解和消除看近带来的视近疲劳,从而有效达到防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目的,便于近视防控者佩戴,实用方便,易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包括一体化复合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中下部由一分界线将镜片分为视远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由球镜度数范围为+0.00d~-8.00d、柱镜度数范围为-0.50d~-5.00d、复合棱镜度范围为2△~6△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构成上复合棱透镜;所述视近区由视远区屈光度的下加光度(add)范围为+1.50d~+2.00d的球柱镜复合棱镜度范围为4△~8△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构成下复合棱透镜;所述上复合棱透镜与下复合棱透镜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折射率均为1.56~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的直径为55mm~70mm,阿贝数为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的中心厚度≥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所占一体化复合镜片面积比例为60%:4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焦棱透复合近视防控镜,其包括一体化复合镜片,所述一体化复合镜片中下部由一分界线将镜片分为视远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由球镜度数范围为+0.00D~‑8.00D、柱镜度数范围为‑0.50D~‑5.00D、复合棱镜度范围为2△~6△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构成上复合棱透镜;所述视近区由视远区屈光度的下加光度(ADD)范围为+1.50D~+2.00D的球柱镜复合棱镜度范围为4△~8△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构成下复合棱透镜;所述上复合棱透镜与下复合棱透镜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便于近视防控者佩戴,达到近视防控者用上光区看远、下光区看近,上光区将看远的平行眼眼位转化成极限望远的外展眼位,极大的缓解和消除看近带来的视近疲劳,从而有效达到防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目的,实用方便,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许愿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愿辉
技术研发日:2020.01.18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