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8448发布日期:2020-12-11 15:1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



背景技术:

变色镜片,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玻璃镜片添加的是卤化银,但是目前主流是树脂变色镜片,在亚克力树脂镜片上加入吡螺环等化学物质,让原本透明无色的的镜片,遇上强光照射,就会变成有色镜片,来做防护,所以是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变色镜片用含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目前变色镜片的轻薄、美观、透光度等因素成为消费者选购时主要关注的方面,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镜片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

本技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通过设置消影膜层,消除射入变色镜片的杂散光,增加了变色镜片的清晰度,同时在变色镜片内设置荧光层,在夜间能起到警示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包括:透明树脂基片;设置在基片上的变色膜层;设置在变色膜层上的消影膜层,消影膜层包括:上方的第一消影膜层和下方的第二消影膜层,第一消影膜层为五氧化三钛膜,第二消影膜层为氮氧化硅膜;设置在消影膜层上的荧光层,荧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颗粒;设置在荧光层上的防蓝光膜;设置在防蓝光膜上的防水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变色膜层由光感变色的化合物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荧光颗粒在荧光层内沿着边缘一圈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荧光层的厚度为200-300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消影膜层,消除射入变色镜片的杂散光,增加了变色镜片的清晰度,同时在变色镜片内设置荧光层,在夜间能起到警示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示意图;

图2是本实验新型实施例的荧光层40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片10,变色膜层20,消影膜层30,第一消影膜层31,第二消影膜层32,荧光层40,荧光颗粒41,防蓝光膜50,防水膜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示意图,图2是本实验新型实施例的荧光层40正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包括:透明树脂基片10;设置在基片10上的变色膜层20;设置在变色膜层20上的消影膜层30,消影膜层30包括:上方的第一消影膜层31和下方的第二消影膜层32,第一消影膜层31为五氧化三钛膜,第二消影膜层32为氮氧化硅膜;设置在消影膜层30上的荧光层40,荧光层40内分布有若干荧光颗粒41;设置在荧光层40上的防蓝光膜50;设置在防蓝光膜50上的防水膜6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基片10上设有变色膜层20,变色膜层20由光感变色的化合物制成,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

变色膜层20上设有消影膜层30,消影膜层30包括:上方的第一消影膜层31和下方的第二消影膜层32,第一消影膜层31为五氧化三钛膜,第二消影膜层32为氮氧化硅膜。第一消影膜层31和第二消影膜层32能够消除射入变色镜片的杂散光,消去阴影,大大提高了变色镜片的清晰度。

进一步地,消影膜层30上设有荧光层40,作为优选的,荧光层的厚度为200-300nm。荧光层40内分布有若干荧光颗粒41,荧光颗粒41在荧光层40内沿着边缘一圈分布,在夜间能够发出光亮,起到警示的作用,且不影响佩戴者的视野,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荧光层40上设有防蓝光膜50,防止蓝光进入眼睛造成伤害。防蓝光膜50上设有防水膜60,进行防水。

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消影膜层30,消除射入变色镜片的杂散光,增加了变色镜片的清晰度,同时在变色镜片内设置荧光层40,在夜间能起到警示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包括透明树脂基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变色膜层;

设置在所述变色膜层上的消影膜层,所述消影膜层包括:上方的第一消影膜层和下方的第二消影膜层,所述第一消影膜层为五氧化三钛膜,所述第二消影膜层为氮氧化硅膜;

设置在所述消影膜层上的荧光层,所述荧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颗粒;

设置在所述荧光层上的防蓝光膜;

设置在所述防蓝光膜上的防水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变色膜层由光感变色的化合物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荧光颗粒在所述荧光层内沿着边缘一圈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200-300n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警示作用的高清晰变色防蓝光镜片,其包括:透明树脂基片;设置在基片上的变色膜层;设置在变色膜层上的消影膜层,消影膜层包括:上方的第一消影膜层和下方的第二消影膜层,第一消影膜层为五氧化三钛膜,第二消影膜层为氮氧化硅膜;设置在消影膜层上的荧光层,荧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颗粒;设置在荧光层上的防蓝光膜;设置在防蓝光膜上的防水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消影膜层,消除射入变色镜片的杂散光,增加了变色镜片的清晰度,同时在变色镜片内设置荧光层,在夜间能起到警示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