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8361发布日期:2021-06-18 16: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因应实际使用环境所需,会对应使用组合式的结构,对于这种组合式结构的导光板,如何不断提升光线的利用率,是研发人员需要不断创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防止形成亮边现象,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相对两侧的边框;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所述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的下表面靠近边框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所述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柱对应的凸柱让位槽;所述导光板基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光网点层;所述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的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条形安装槽,两侧所述边框靠向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两侧所述边框靠向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定位横条;所述导光板本体与所述边框对应的相对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形成有v形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凸柱设置为透明定位凸柱。

作为优选方案,每侧设置所述定位凸柱的数量为n,所述n≥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扩散板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透明防眩光膜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通过定位凸柱和凸柱让位槽的配合组装在一起,而导光板本体和两侧的边框通过安装槽与定位横条的配合组装在一起,在确保各组成部分组装准确度的前提下,也便于拆卸;边框靠向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再结合导光板本体与边框对应的相对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形成有v形槽,使折射到两侧的光线在v形槽的位置再折射到其它位置,从而防止形成亮边现象,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2、扩散板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眩光膜层,使导光板本体具有防眩光的功能;

3、反射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层,使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提高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视图。

图2为导光板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为: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增光膜层13、防眩光膜层11、定位横条16、定位凸柱17、黑色涂层18、边框19、凸柱让位槽20、安装槽21、v形槽22、导光板本体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本体23和设置在导光板本体23相对两侧的边框19;导光板本体2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的下表面靠近边框19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17,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定位凸柱17对应的凸柱让位槽20,定位凸柱17设置为透明定位凸柱17。每侧设置定位凸柱17的数量为n,n≥2,本实施方式中,每侧设置定位凸柱17的数量为3。导光板基板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光网点层;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的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条形安装槽21,两侧边框19靠向导光板本体23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18,两侧边框19靠向导光板本体23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与安装槽21对应的定位横条16;导光板本体23与边框19对应的相对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形成有v形槽22。扩散板层10的下表面设置有透明防眩光膜层11,使导光板本体具有防眩光的功能。反射板层14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层13,使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提高亮度。

本实施方式中,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通过定位凸柱和凸柱让位槽的配合组装在一起,为了提升组装的紧固度,可在凸柱让位槽内设置透明胶水层,通过胶水层将定位凸柱粘附住。而导光板本体和两侧的边框通过安装槽与定位横条的配合组装在一起,为了确保组装的稳固度,可在安装槽内设置透明胶水层,使定位横条能够固定地粘合固定在安装槽内。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在确保各组成部分组装准确度的前提下,也便于拆卸;边框靠向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再结合导光板本体与边框对应的相对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形成有v形槽,使折射到两侧的光线在v形槽的位置再折射到其它位置,从而防止形成亮边现象,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本体(23)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本体(23)相对两侧的边框(19);所述导光板本体(2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所述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的下表面靠近边框(19)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17),所述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柱(17)对应的凸柱让位槽(20);所述导光板基板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光网点层;所述扩散板层(10)、导光板基板层(12)、反射板层(14)、背板层(15)的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条形安装槽(21),两侧所述边框(19)靠向所述导光板本体(23)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18),两侧所述边框(19)靠向所述导光板本体(23)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21)对应的定位横条(16);所述导光板本体(23)与所述边框(19)对应的相对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形成有v形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柱(17)设置为透明定位凸柱(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侧设置所述定位凸柱(17)的数量为n,所述n≥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层(10)的下表面设置有透明防眩光膜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层(14)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层(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本体和边框;导光板本体包括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的下表面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定位凸柱对应的凸柱让位槽;导光板基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光网点层;扩散板层、导光板基板层、反射板层、背板层的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条形安装槽,两侧边框靠向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黑色涂层,两侧边框靠向导光板本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与安装槽对应的定位横条;导光板本体的相对两侧面均形成有V形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形成亮边现象,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方;李清华;王星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