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6579发布日期:2022-02-16 11:1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


背景技术:

2.tir棱镜在投影系统中属于核心的光学零件之一。tir棱镜由两个三角棱镜单体胶合而成,tir棱镜的底面与dmd芯片配合,从底面射出的光束被dmd芯片所接收。然而,现有技术中,会出现底面侧漏光的现象,不仅会降低光束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投影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包括主三角棱镜单体和副三角棱镜单体,该主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a面、b面和c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d面、e面和f面,其中,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胶合,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平行,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a面为入射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为出射面;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划分为透光区域和除透光区域之外的遮光区域,其中透光区域位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的中心位置,而遮光区域包围着透光区域。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围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以避免发送侧漏光的现象,提高光束的利用率,保证投影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7.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8.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9.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10.附图标号:
11.10主三角棱镜单体、101透光区域、102遮光区域;
12.20副三角棱镜单体、201粘胶;
13.30dm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15.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包括主三角棱镜单体10和副三角棱镜单体20,该主三角棱镜单体10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a面、b面和c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20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d面、e面和f面,其中,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胶合,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平行,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a面
为入射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为出射面;
16.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划分为透光区域101和除透光区域101之外的遮光区域102,其中透光区域101位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的中心位置,而遮光区域102包围着透光区域101。其中,图1和图4中的阴影部分即为遮光区域102。
17.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围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以避免发送侧漏光的现象,提高光束的利用率,保证投影成像效果。
18.该透光区域101的面积等于设置在透光区域的正下方的dmd芯片30的面积。
19.该技术方案通过使透光区域的面积等于dmd芯片的面积可进一步地避免发送侧漏光的现象。
20.本实施例中,dmd芯片(即数字微镜器件),其中dmd全称为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芯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21.该透光区域101呈长方形。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更好地配合现有的dmd芯片使用。
22.该遮光区域102上涂覆有油墨而形成油墨遮光区域上。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便于实施。
23.本实施例中,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上设有多个呈点状的用于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粘结的粘胶201,点状的粘胶201以便于使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之间形成空气夹层。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通过这些粘胶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胶合在一起。在主三角棱镜单体与副三角棱镜单体胶合后,通常需要进行推力测试,以测试主三角棱镜单体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粘结强度是否满足一定的要求。推力测试的过程通常先固定副三角棱镜单体,然后向主三角棱镜单体施加50kg的推力,并且推力持续10秒,已粘合的主三角棱镜单体与副三角棱镜单体不可脱落分离。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主三角棱镜单体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粘结强度,在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上布局8个呈点状的粘胶,且在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为长方形的基础上,该8个呈点状的粘胶按如下方式布局,在长方形的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的每个角的位置处分别布局1个点状的粘胶,在长方形的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的每条边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布局1个点状的粘胶,合计8个呈点状的粘胶,每个点状粘胶的直径为2mm至2.5mm之间,由此以增加主三角棱镜单体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粘结强度,满足粘结强度的设计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包括主三角棱镜单体和副三角棱镜单体,该主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a面、b面和c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d面、e面和f面,其中,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胶合,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平行,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a面为入射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为出射面,其特征在于: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划分为透光区域和除透光区域之外的遮光区域,其中透光区域位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的中心位置,而遮光区域包围着透光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区域的面积等于设置在透光区域的正下方的dmd芯片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区域呈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区域上涂覆有油墨而形成油墨遮光区域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漏光的三角棱镜组。包括主三角棱镜单体和副三角棱镜单体,该主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A面、B面和C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D面、E面和F面,其中,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C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E面胶合,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与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平行,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A面为入射面,该副三角棱镜单体的F面为出射面;该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划分为透光区域和除透光区域之外的遮光区域,其中透光区域位于主三角棱镜单体的B面的中心位置,而遮光区域包围着透光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围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以避免发送侧漏光的现象,提高光束的利用率,保证投影成像效果。保证投影成像效果。保证投影成像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川 秦华 刘德显 王瑞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普瑞斯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6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