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片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48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片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摄影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卷片轴,该轴用于卷绕和退出胶片,不使胶片在将其安装在轴上和从其上取下时有显著变形,使得照相馆在事后能够更容易地从绕有胶片的胶片暗盒中取出胶片。
在包括很多所谓单次使用照相机的预卷绕式照相机中,胶片最初从一胶片暗盒中预卷到一卷片轴上,所述胶片暗盒装在位于照相机主体后部的胶片暗盒室内,所述卷片轴则装在一个位于曝光门另一侧的胶卷室内。然后,胶片在曝光门处一次一张画面地逐次曝光,并卷回胶片暗盒内。
在诸如由共侗转让的美国专利No.4,852,821所说明的已知卷片轴中,将胶片的导引部送入并保持在轴芯的狭缝部内,然后再将其卷绕到轴的外周面上。在这种轴上,使用与轴成为一体的齿状件将导引部保持在有缝的芯子内。但是,在将胶片导引部从轴上退出,以便将所有胶片贮存在光密封的胶片的范围内时,需将齿状件破坏。其后,如果不进行一些修整,就不能回用该卷片轴。上述状况是很重要的,考虑到当前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常希望该轴也象其它照相机部件一样,作成可回用的部件。
此外,当胶片卷绕到卷片轴的有狭缝的芯子内并于其后从其上退出时,胶片导引部的牵引端会永久地弯曲,使得后来从胶片暗盒中取出胶片变得很困难。由于导引部的变形端使得从暗盒门上取出胶片变得很困难,因此对于试图取出胶片的照相馆来说,这是一个顽疾。
诸如在美国专利No.4,930,712中公开的那些可回用的卷片轴在轴芯的外周上设置了一种胶片抓钩,以与胶片导引部的孔眼接合,而不是设置使导引部在有狭缝的芯轴中接合的装置。虽然通过包括一个外胶片钩使得胶片与轴更容易连接,但是在将胶片从轴上退出时,仍然会使胶片的牵引端弯曲或变形,事后从胶片暗盒上取出胶片也仍然会很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卷片轴,该卷片轴最好用于单次使用的照相机,但也可用于其它类型的照相机,它使胶片在其牵引端没有显著变形的情况下便于拆卸和安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一种或多种毛病。简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转动的卷片轴,该卷片轴包括一个轴芯,该轴芯具有一用以支承胶片的外周面;以及一个用以将所述胶片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轴上的保持件。其中,所述轴芯包括一个切去部,该部的尺寸制成得可以在所述胶片从所述轴上退出时使所述胶片的端部的形状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将胶片卷绕到照相机内的可转动卷片轴上以及从其上退出的方法,包括步骤为将胶片的导引部从装入照相机内的胶片暗盒装到卷片轴的一个接合件上;通过使卷片轴沿胶片卷绕方向转动而将胶片卷绕到卷片轴上;以及通过使卷片轴沿胶片退出方向转动而将胶片从卷片轴退入胶片暗盒,其中,在退出时,当胶片从接合件上脱离时,胶片的牵引端转入卷片轴的切去部,以避免使胶片的牵引端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提供的一个照相机,包括一个胶卷室,用以容纳可转动的卷片轴;和一个胶片暗盒室,用以容纳一个内中装有胶片的胶片暗盒在该照相机中,可将胶片从胶片暗盒卷绕到卷片轴上并从其上退入胶片暗盒内。所述卷片轴具有一个抓片件,用以将所述胶片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轴上,其中所述卷片轴包括一个切去部,用以在胶片从所述轴上退出时容纳所述胶片的牵引端,以避免在胶片从所述抓片件上脱离时使该牵引端弯曲。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是,所述卷片轴使胶片容易安装和拆卸,同时也使胶片在不使其牵引端弯折或过度弯曲的情况下能够卷绕到轴上,并于随后从其上取下。这样,照相馆就能更容易地将胶片从胶片暗盒中取出。
本发明的又一个有利方面是,改进的卷片轴是可回用的,因而也是可循环使用的,因此将其用于单次使用或其它可循环使用的照相机中是很理想的。
从下面对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并参照附图,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的、特性和优点。


图1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一个可回用的单次使用照相机的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单次使用照相机的分解正透视图;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照相机的后透视图,示出从照相机的后部取出胶片暗盒和闪光灯电池的情况;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的照相机的主体的局部后视图;图5是一个用于图1至图4所示的改进了的卷片轴的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逆时针旋转90°的卷片轴的透视图;图7是图5和图6所示的卷片轴的剖视图,该图是沿图5的剖切线7-7所取的;图8是图1至图4所示照相机的局部底剖视图,示出开始将胶卷的导引部卷绕到图5至图7所示的卷片轴上的情况;
图9是图8所示的局部底剖视图,示出将胶片的导引部卷绕到卷片轴的过渡表面上的情况;图10是图8和图9所示的局部底剖视图,示出将胶片的导引部从卷片轴上拉出的情况;图11是图8至图10所示的局部底剖视图,示出将胶卷导引部的尾端从卷片轴上脱离的情况;以及图12是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卷片轴的实施例。
本发明是根据一个卷片轴的最佳实施例来说明的,所述卷片轴与一个在图1至图4中的可回用单次使用照相机一起使用,并将在下面更详细说明。但是,从下面的说明中将会很清楚,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单次使用照相机的最佳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卷片轴的装配好的单次使用照相机10包括一个主体12、一个与主体12的前部相连的前盖14,和一个与主体12的后部相连的后盖16。主体12、前盖14和后盖16最好各由模制的塑料部件制成。
现在更具体地参见图2所示分解的照相机的细节。主体12包括一对胶片室17、18,其尺寸设定得可分别容纳胶片暗盒20和一个卷片轴22。如图4所示,胶片室17、18在曝光门24的两侧相对放置。此外,主体12还支承若干照相机部件,这些部件在安装盖14、16之前就安装在主体上,所述盖14、16将主体12夹在中间。这些部件包括一个取象透镜26和一个支承盘30,该透镜通过护圈28与主体12的前部连接。在支承盘30的一侧装有一接触开关32。可以为一个单件取景器的塑料取景器34也安装在主体12上,所述塑料取景器34包括一个支承和两个光学对准的透镜,所有这些部件都可以根据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5,353,165中公开的一次模制方法,由普通材料模制而成。安装在主体上的其它部件还有一个快门机构,包括一个保持板38,该保持板有一个可压下的快门释放部36,用以拨动快门叶片40,该叶片由弹簧42通过一个高能杠杆44偏置,所述高能杠杆44亦由螺旋弹簧46偏置;一个胶卷进给和计数机构,包括一个与装有胶卷的胶卷暗盒20的未示出的胶卷轴接合的卷片钮48,一个与胶片21的边缘孔眼23接合的链轮50,其上有一个伸入可旋转凸轮52的弹簧偏置部分,凸轮52与受弹簧56偏置的计量杆54接合,并具有一个与帧计数器60的齿接触的延伸部58;一个挡光板80,它装入主体12的后部,以使进入照相机和图4所示的曝光门24的光漫射,或者与主体12形成一体,使通过取象透镜26而照射在图4所示的胶片21的乳胶侧25的光漫射,所述胶片21位于图4所示的曝光门24处;以及一个包括安装在电路板84后侧的电容器86和闪光灯头88的闪光灯组件82,它由电池90供电。闪光灯组件82可以包括一个单触式闪光灯充电和控制电路,该电路在上述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中公开,并通过引用而结合到本发明中。最好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前盖14上设置一个单触式悬臂部201。如上所述,前盖14和后盖16通过下面将讨论的方法,将主体12夹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装配好的照相机10。最后,可将装饰标签92套在成品的照相机10上,使使用者不能打开照相机,并提供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作为生产识别标志和操作说明之用。
由于包括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诸如所述照相机10那样的单次使用照相机都是设计成,使得在买者已将内装的胶片曝光并将其交给照相馆冲印之后再由制造厂商回用。这种设计可参阅在诸如授予Sakai等人的美国专利No.5,329,330等中。因此,将某些照相机部件设计得可经受适当次数的销售、使用、重新制造和再次销售的循环。相反,为了保证质量,其中某些部件应该在每次重新制造该照相机时更换。为了成功地回用照相机,知道重新使用的照相机部件在什么时候由于例如已达到它们的使用寿命而不应再用是很重要的。因此,正如下面所要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每次回用照相机时,可以根据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5,021,811(本发明通过引用其公开的资料而将其结合之)在照相机主体和/或闪光灯装置上打上标记,以表明重复制造的次数。
有效的回用程序需要使若干矛盾的相关事物互相协调。通常,制造厂商/回用者希望,在照相馆要取出已曝光胶片时,易于进入而接进。这就保证使可回用的部件不致损坏。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买者/照相馆接触照相机的内部,因为这会增加损坏和/或污染照相机10内部及其回用部件的危险。如图3所示的、设置在后盖16上、用以接近胶片室17的门94的设计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了在不损坏照相机的情况下方便地回用,门94可以通过一个活动或柔性铰链与后盖相连,所述铰链是作为盖的一个槽95或一个厚度减小部分而整体形成的。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5,255,041上公布有一个胶片暗盒门上活动铰链的实例,本发明通过引用其所公开的资料而将其结合之。另外,如图3所示,门94可以通过易断的连接与后盖相连,所述易断的连接使其与后盖形成整体,并设计得可从后盖的其余部分上拆散。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要打开门94,就在不损坏与照相机主体12相连的照相机部件或者使这些部件曝光的情况下提供通向胶片暗盒20的通道。同样,如果需要的话,在后盖16上还可以设置一第二门96,该门要由照相馆灵活地开启或拆散,以便取出闪光灯电池90。
如图4所示,在照相机主体12的后部,其在图2中所示的后盖16已经去掉,成形的胶片室17、18在曝光门24的两边相对设置,分别用以容纳胶片暗盒20和卷片轴22。设置在曝光门24的两侧的一对胶片导轨31、33为在胶片室17、18之间的胶片21提供一个胶片输送道。当照相机10在图2中所示的后盖16关靠在照相机主体12的后部以便以光密封方式将胶片密封时,沿着胶片输送道保持胶片21,并使其处于影象平面内。
摄影胶片21包括一个众所周知的乳胶侧25和一个非乳胶侧27,并装在一个装在暗盒20内的未示出的可转动的卷片轴上。胶片的两边各有一系列相邻的孔眼23。该胶片21还包括一个导引部134,该导引部134从胶片暗盒20的鼻突端29伸出,该胶片21有从该胶片的牵引端140到其余部分逐渐变窄的形状,上述特征也与其它公知的摄影胶片相同。
当将照相机10交给制造厂商时,该照相机就被回用,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4说明所述回用过程。所述回用过程可以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可从照相机主体12上拆下前盖14和后盖16,很明显,盖14、16和主体12可用多种方法将结构部件连接在一起;例如,可用钩和/或压装件,或者可用超声波焊将部件焊接在一起。因此,每个盖可以有合适数量的传统的可拆卸的钩结构(其中之一为构件202、203)或使盖能从主体12上拆下的其它连接装置。盖可以由诸如聚苯乙烯那样的可回用的塑料制成,并可以送去粉碎。粉碎过的材料可以和未用过的材料混和,由该混和材料可模制成新的盖或其它部件。
还要拆去取象透镜26和挡光板80(除非它们与主体102模制成一体)。取象透镜26同样可以与其它透镜一起粉碎,再与未用过的材料混和,制成新的透镜。在将胶片重新放入照相机10之前,还可以暂时拆去卷片轴22。
其它部件通常是一些成本较高的部件,这些部件是为回用而设计的,例如主体12和诸如取景器24、快门装置、胶片进给和计数机构和闪光灯组件82等由该主体所支承的主要部件都是这样的一些部件,对于这些部件应进行仔细的磨损或探伤检查。可以将那些被认为是磨损或损坏的部件从主体12上拆去并换上新的部件。那些诸如照相机闪光灯组件82、快门装置等的其余可回用的部件仍然要由照相机主体支承,以装入照相机10内。
这样,新的前盖14就装在主体12的前面,而装在新暗盒20内的未曝光胶片21的胶卷则装入胶片暗盒室17中。然后,装在暗盒20中的胶片21的导引部134与改进的卷片轴22接合,所述卷片轴22以下述方式装在主体胶片室18内。然后,新的后盖16通过上述任何一种连接方式卡扣在、或换句话说是装在照相机主体12的后部和/或前盖14上。
可以使用较不精密的但不是最佳的回用工序,其中不用新部件更换盖14和16。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后盖拆去之后,可用肉眼检查照相机。如果认为照相机10完全可以回用,就可将新的胶片21装入胶片室,并装上卷片轴22,以便预卷。然后将后盖16装在照相机主体12和/或前盖上。
在两种情况下,都可将胶片21预卷到卷片轴22上,该卷片轴22可转动地被支承在胶片室18内,使得在胶片曝光时,胶片21可回卷入暗盒20内。可以使用限定力矩的电动改锥或其它工具将胶片预卷到预卷轴上。如果没有提供新的卷片轴22,并且,如果已使卷片轴22的暴露端事先变形,以避免回用该轴以进行预卷绕的话,就必须施加足够的热量和/或压力来使该轴转动。下面将说明关于将胶片21预卷到本发明的卷片轴22上的细节。
至少要进行一次卷绕和拨动(胶片进给和快门启动)检查,模拟照一张照片,然后将计数器设置在24张(假设是一个24次曝光的胶卷)。然后可将照相机10插入诸如件92那样的硬纸板或标签内,所述硬纸板或标签通过粘结剂粘结在照相机10上。然后,可以用金属箔缠绕物、塑料袋等等将回用的照相机隔潮密封,并包装在一未示出的硬纸盒内以便销售。现在随时可以使用该回用的单次使用照相机10,所述照相机10是利用诸如卷片轴22那样的事先用过的单次使用照相机部件而制成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图4中局部示出的并根据这一最佳实施例的改进的卷片轴22包括一个由两个基本部位组成的轴芯102;具体地说,这两个基本部位中,一个是主芯部110,一个是辅助芯部112。一对端凸缘104、106限定轴芯102的两端边界,并在图8所示的胶片21卷绕在轴芯102上时,支承圆柱形胶卷的端部。在卷片轴22的一端和相邻的一个端凸缘106上,具有星形或其它形状的模制芯孔108,其尺寸制成可以与未示出的上述限定力矩的电动改锥或其它合适的驱动装置接合,使得卷片轴22可以围绕基本轴线117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卷绕或退出胶片。
仍就该轴芯102而言,主芯部110和辅助芯部112还分别包括外周表面109和111。在整个轴芯102上还设置有若干开槽部位158,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卷片轴22的重量,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不需要额外的结构材料。
抓片件114从辅助芯部112的外周面111上径向地伸出。此外,辅助芯部112还包括一个切去部128,该切去部128靠近抓片件114。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上述轴的所有特点。
图6所示的主芯部110的环形外周面109最好由一恒定半径R限定其整个圆周,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半径R约为11mm,不过这个参数可以轻易改变。从图7中可最清楚地看到辅助芯部112的外周面111,该外周面也由一约为11mm的恒定半径R限定其圆周的实体部分。外周面109、111都为胶片21提供了胶片支承表面。
具体如图7所示,外周面111还最好包括一个过渡部126,该过渡部具有一至少等于或小于半径R的半径渐变的轮廓。切去部128之一部分以及被支承的抓片件114包括在上述过渡部内。如上述那样设置一过渡部使得胶片21的导引部134能够卷绕在辅助芯部112的外周面111上,从而使胶片21的其余部分能够径向一致地卷绕到轴芯12上。
亦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抓片件114位于端凸缘104附近,并与其留有足够间隔,以便当如图8所示,胶片21与轴22接合时,该抓片件114与导引部134的一个边缘孔眼23接合,所述接合的方式将在下面说明。
如图7所示,切去部128包括一对表面1 30和132,在本实施例中,该对表面大致互相垂直,在轴芯102中形成一个腔,其长度和深度的尺寸设定得能够装下胶片21的牵引端140。在本实施例中,切去部128在辅助芯部112的全长上延伸。
抓片件114包括一个斜削面116,该斜削面116连在切去表面130上,并从其上延伸至边缘118。一对外表面119、120连在边缘118和其对面的相应边缘122的径向最外端上。从边缘122的径向最内端向内延伸有另一个斜削面123,该斜削面123从边缘122向内下方延伸至一连接面124,该连接面124延伸至轴芯102的过渡部126。根据本实施例,该对外表面之一的外表面120比另一个外表面119稍长,该两个外表面在它们的相交处形成一个脊125。此外,抓片件114具有一长度,在这种情况下,该长度是指从边缘118至连接面124的长度,该长度大于图4所示的边缘孔眼23的长度尺寸。
下面将说本发明在将胶片卷绕到卷片轴上或从其上退出时的操作。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一旦将胶片暗盒20装入图4所示的胶片室17,胶片21的导引部134就从图4所示的暗盒20的鼻突端29伸出,通过使导引部134的第一或导引边缘孔眼23与抓片件114接合而将其装到轴芯102上。如上所述,边缘孔眼23的长度尺寸略小于抓片件114从其边缘118至连接面124的相应长度尺寸。该长度差保证使胶片21在其边缘孔眼23扣在抓片件114上时与卷片轴22保持接合。由柔性和弹性材料制成的胶片21允许在接合的孔眼附近有较小的弹性变形。在该具体的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边缘孔眼23的前缘160放置卡于斜削面116上,而图8所示的后缘162则扣过外表面120和边缘122,从而使边缘孔眼23保持在图7所示的面116和124之间。还应注意,斜削面116有助于使胶片从轴芯102上脱离,更具体地说是从抓片件114上脱离,这一点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一旦胶片21与卷片轴22相连,并且另一个孔眼23与图2所示的链轮50接合时,如众所周知,这会使胶片前进,后盖16例如通过图1所示的搭扣连接件202、203与照相机主体12的后部相连,以便在将胶片从胶片暗盒20卷绕到卷片轴22上之前为胶片21提供一个光密封的容器。在前面曾引用过由James D.Boyd所著的题为“照相机的盖组件”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档案号71140),在这篇文件中详细说明了一个理想的后盖和连接装置。
为了预卷胶片21,如图8和图9所示,可通过使力矩改锥嵌入卷片轴22的图4所示的模制芯孔108而使卷片轴22逆时针转动而达成。上述力矩改锥是通过照相机10的盖14、16上的外接孔而嵌入卷片轴22的。如图9所示,在卷片轴22旋转时,胶片21,具体地说,边缘孔眼23的前缘160始终与抓片件114的表面116接合,使得胶片21的其余部分能够卷绕到轴芯102上。此外,由于抓片件114从外周面111的过渡部126上突出,抓片件114在脊125处的半径至少等于或小于半径R。这种半径差使得胶片的其余部分能够与导引部134径向一致地卷绕到轴上。可在将胶片21预卷到卷片轴22上之后附加一个盖,使其堵住图2、图4所示的外接孔108,所述盖可以是图2所示装饰标签92的一部分。
将胶片21从所述胶片轴22上退出包括使导引部134从抓片件114上脱离,下面将参照图10和图11,对所述退出过程加以说明。
在例如以上述方式将胶片21预卷到卷片轴22上之后,将胶片21以画面方式一帧帧地从卷片轴22经过曝光门,然后送到装在胶片室17的胶片暗盒20的体内。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使胶片21前进。根据本实施例,并参照图4所示的照相机主体,通过使卷片钮48逆时针转动而使胶片21前进,这就使一附加的叉件与一未示出的胶片暗盒轴沿逆时针方向接合,从而将胶片21从卷片轴22拉入胶片暗盒20。胶片以横跨曝光门24的画面方式一帧帧地计量,并以传统方式按下快门释放钮36而曝光。
在胶片21的所有帧面都经过图4所示的曝光门24而曝光之后,卷片钮48沿逆时方向继续前进,使胶片21的其余部分从卷片轴22上脱离,具体地说,是使胶片的导引部134从抓片件114上脱离。如上所述,需要使胶片21从卷片轴22上脱离,以便将所有胶片拉入暗盒体内而使暗盒20保持光密封整体性,所述暗盒体是供照相馆取出冲印用的。下面将说明使胶片21从卷片轴22上脱离的机制。
图10示出一个通过辅助芯部112所取的卷片轴22的底剖视图,示出仅有导引部134与卷片轴22还保持连接,胶片21的其余部分已经通过上述方式从卷片轴22上退出。由于附图的惯例,示出卷片轴22沿箭头14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随着未示的暗盒轴的转动而转动。应该注意,卷片轴22不是其本身被驱动,而只是随着由胶片暗盒20将胶片21从轴芯22上拉出而从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轴芯102继续转动时,胶片21的导引部134被拉离过渡部126,边缘孔眼23的后缘162逐渐被拉过或转过图10所示的抓片件114的面123(图7)和面122(图7)。与此同时,边缘孔眼的前缘160与斜削面116接合。
如图11所示,当卷片轴22继续沿箭头146的方向转动时,牵引端140绕斜削面116枢转,并转入切去部128内。由于设置有一个切去部128,胶片21的牵引端140在从卷片轴22上脱离时就不会弯曲或变形。此外,由于面116的倾斜,胶片21在与面130接触之前有利地从抓片件114上滑脱。大约45度的倾角足以使本发明能够确保在脱离时胶片不会在抓片件114上弯曲。可以根据胶片牵引端140的长度改变切去表面130的角度位置,不过最好是,孔眼23在胶片21接触表面130之前就脱离抓片件114。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卷片轴222,其中可将一对隔开的钩件150、152设置在轴芯224上,以取代单独的抓片件114,该钩件与带有一对中央导引孔眼156的胶片154接合,这样的接合可以取代与一个边缘孔眼23的接合。应很清楚,在胶片154从胶卷末端的钩件150、152上脱离时,同样的切去部228容纳胶片154的牵引端。利用相同发明概念的其它变化是可能的。
此外,最先说明的实施例的抓片件114和辅助芯部112设置在卷片轴22的一端,根据具体胶片的导引部的方向,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的位置改变到沿着轴的纵向的任何地方。
将会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变和修正。例如很明显,用其它胶片保持装置来安装胶片21的其它安装方案也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以卷绕和退出胶片的可转动的卷片轴包括一个轴芯,该轴芯具有一外周面,用以支承所述胶片;以及一个抓片件,该抓片件从所述外周面径向突出,用以将所述胶片固定在所述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包括一个切去部,该部的尺寸制成可以在所述胶片从所述轴上退出时,使所述胶片的一个端部保持不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片轴,其特征在于,切去部与所述抓片件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片轴,其特征在于,外周面包括一个过渡部,该过渡部有一可变半径,该半径至少等于或小于外周面其它部分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片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片件从所述过渡部径向突出,并包括一个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一个等于或小于外周面的其余部分的半径,以使胶片能够径向一致地卷绕到所述轴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片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包括至少一个孔眼,在该孔眼中,所述抓片件包括一大于所述孔眼长度尺寸的长度尺寸。
6.一种将胶片卷绕到照相机内的可转动卷片轴上以及从其上退出的方法,包括步骤为将胶片的导引部从装入照相机内的胶片暗盒装到卷片轴的一个接合件上;通过使卷片轴沿胶片卷绕方向转动而将装好的胶片卷绕到卷片轴上;以及通过使卷片轴沿胶片退出方向转动而将胶片从卷片轴退入胶片暗盒,其特征在于,当胶片从接合件上脱离时,胶片的牵引端转入卷片轴的切去部,以避免使胶片的牵引端弯曲。
7.一个照相机包括一个胶卷室,用以容纳可转动的卷片轴;和一个胶片暗盒室,用以容纳一个内中装有胶片的胶片暗盒,在该照相机中,将胶片从胶片暗盒卷绕到卷片轴上并从其上退入胶片暗盒内,所述卷片轴具有一个抓片件,用以将所述胶片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片轴包括一个切去部,用以在胶片从所述轴上退出时容纳所述胶片的牵引端,以避免在胶片从所述抓片件上脱离时使该牵引端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片轴的切去部与所述抓片件相邻。
全文摘要
一种卷片轴包括一个具有胶片支承面的轴芯和一个从胶片支承面突出以将胶片固定在轴上的抓片件。卷片轴包括一切去部,该部最好与抓片件相邻,以便在胶片从轴上退出时使胶片的牵引端保持在不变形状态。根据本发明,卷片轴还包括一过渡支承面,用以将胶片的导引部与胶片的其余部分径向一致地支承在轴芯上。
文档编号G03B17/30GK1138703SQ9511609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8日
发明者J·A·桑格雷戈里, J·G·莱迪列克 申请人:伊斯曼柯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