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388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款监控镜头,特别涉及一款CS接口的高清、广角定焦定光圈监 控镜头,属于安防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镜头作为监控摄像机的眼睛,它的需 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定焦监控镜头。与摄像机一样,定焦镜头已经形成从高端到中端到 低端的完整产业链。但是,世界镜头的高端市场都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只占据低 端份额,特别是国内厂家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而清晰度是镜头的一项重要指标,据业内人 士估计,高清产品将在未来市场占据优势竞争力。目前推出百万像素监控镜头的厂家较少, 综合产品性能和功能都有一定不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焦 定光圈监控镜头结构简单实用,视场角度广,系统监控视场角度可达134° ±10%、相对 孔径D/f'为1:2.0±10%、全视场MTF值在1501p/mm情况下超过0.3,适用摄像机像面 1/2. 5inch 以上。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 一种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包括镜头组件、用来安装镜头组件的主镜筒和连接于 主镜筒后端的连接座套筒;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 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组成镜头前镜组,所述第三透镜 与所述第四透镜组成镜头后镜组,且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前镜组 为正光焦度,所述后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前镜组焦距Π 与后镜组焦距f2之间的比值需满 足0. 91>fl/f2>0. 85 ;四个透镜的组合焦距为4±10%mm ;且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设 置有光阑。
[0006]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还进一步改进如下:
[0007] 其中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其折射率nl在1. 75-1. 82之间,阿贝系数Vl在45-55 之间;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其折射率n2在1.8-1. 85之间,阿贝系数V2在35-42之间;第 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其折射率n3在1. 74-1. 8之间,阿贝系数V3在50-58之间;第四透镜为 负弯月形透镜,其折射率π4在1. 81-1. 88之间,阿贝系数V4在20-25之间;所述主镜筒内 还设有固定安装于主镜筒最前端的用来对镜头组件前端进行限位的前压圈、位于第一透镜 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一隔圈以及位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二隔圈。
[0008] 为了既能保证调焦时具有较顺滑和良好的手感,又能防止调焦时主镜筒脱落,有 效保证镜头的稳定性,所述连接座套筒的后端与主镜筒螺纹连接,连接座套筒的前端与主 镜筒间隙配合连接,且两者的配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主镜筒的外周壁设有位于连接 座套筒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环形凹槽,连接座套筒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套筒壁上垂直连接 有穿透套筒壁伸入环形凹槽内的锁紧螺钉,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大于等于主镜筒相对连接 座套筒的调焦行程。
[0009] 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在12-13mm之间,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 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在4-5mm之间。
[0010] 所述第二隔圈内壁设有消光螺纹。
[0011] 所述镜头组件在450-850nm波谱范围内的有效透过率大于99. 5%。
[0012]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结构简单实用,视场角度广,系统监 控视场角度可达134° ±10%、相对孔径D/f'为1:2. 0±10%、全视场MTF值在1501p/mm 情况下超过〇. 3,适用摄像机像面1/2. 5inch以上。
[0014] 2、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调焦时具有较顺滑和良好的手感,又能防止调焦时主镜筒 脱落,有效保证镜头的稳定性。
[0015] 3、本实用新型镜头的适用光谱范围在450nm-850nm之间,可实现日夜两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的光路示意图。
[0018]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前压圈,2、主镜筒,3、第一隔圈,4、锁紧螺钉,5、连接座套 筒,6、第二隔圈,7、密封圈,8、第一透镜,9、第二透镜,10、第三透镜,11、第四透镜,12、光阑, 13、环形凹槽,19、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和光路图,图中为一种定焦定 光圈监控镜头,包括镜头组件、用来安装镜头组件的主镜筒2和连接于主镜筒2后端的连接 座套筒5 ;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8、第二透镜9、第三透镜 10及第四透镜11 ;所述第一透镜8与所述第二透镜9组成镜头前镜组,所述第三透镜10与 所述第四透镜11组成镜头后镜组,且第三透镜10和第四透镜11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 前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后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前镜组焦距Π 与后镜组焦距f2之间的比 值需满足〇. 91>f l/f2>0. 85 ;四个透镜的组合焦距为4± 10% mm ;且在第二透镜9和第三透 镜10之间设置有光阑12。
[0022] 其中第一透镜8为双凹透镜11,其折射率nl在1. 75-1. 82之间,阿贝系数Vl在 45-55之间;第二透镜9为双凸透镜,其折射率n2在1. 8-1. 85之间,阿贝系数V2在35-42 之间;第三透镜10为双凸透镜,其折射率n3在1. 74-1. 8之间,阿贝系数V3在50-58之间; 第四透镜11为负弯月形透镜,其折射率n4在1. 81-1. 88之间,阿贝系数V4在20-25之间; 所述主镜筒2内还设有固定安装于主镜筒2最前端的用来对镜头组件前端进行限位的前压 圈1、位于第一透镜8和第二透镜9之间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一隔圈3以及位于第 二透镜9和第三透镜10之间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二隔圈6。
[0023] 所述连接座套筒5的后端与主镜筒2螺纹连接,连接座套筒5的前端与主镜筒2 间隙配合连接,且两者的配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7 ;所述主镜筒2的外周壁设有位于连接座 套筒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环形凹槽13,连接座套筒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套筒壁上垂直 连接有穿透套筒壁伸入环形凹槽13内的锁紧螺钉4,所述环形凹槽13的槽宽大于等于主镜 筒2相对连接座套筒5的调焦行程。
[0024] 所述第一透镜8和第二透镜9之间的空气间隔在12-13_之间,所述第二透镜9 和第三透镜10之间的空气间隔在4-5mm之间。
[0025] 所述第二隔圈6内壁设有消光螺纹。
[0026] 所述镜头组件在450-850nm波谱范围内的有效透过率大于99.5%。本实用新 型能达到的光学指标如下:焦距:f = 4±10% mm ;相对孔径f/D = 1/2. 0±10% ;视场角 2w彡134° ±10% (像方线视场2η彡φ 7.2mm);光学结构长度AL彡31.6mm;适用光 谱范围:450nm-850nm ;镜头分辨率:与400万像素高清晰C⑶摄像机或CMOS摄像机适配; 空间频率1501p/mm时,所有视场的MTF均优于0. 3 ;固定光圈;设置手动调焦,连接座套筒 5和主镜筒2之间采用研磨配合的螺牙旋转进行调焦。相对照度可达67%。
[0027]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 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 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组件、用来安装镜头组件的主镜 筒(2)和连接于主镜筒(2)后端的连接座套筒(5);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 次设置的第一透镜(8)、第二透镜(9)、第三透镜(10)及第四透镜(11);所述第一透镜(8) 与所述第二透镜(9)组成镜头前镜组,所述第三透镜(10)与所述第四透镜(11)组成镜头 后镜组,且第三透镜(10)和第四透镜(11)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前镜组为正光焦度,所 述后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前镜组焦距fl与后镜组焦距f2之间的比值需满足0. 91>fl/ f2>0. 85 ;四个透镜的组合焦距为4± 10%mm;且在第二透镜(9)和第三透镜(10)之间设置 有光阑(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透镜(8)为双 凹透镜(11),其折射率nl在1.75-1. 82之间,阿贝系数Vl在45-55之间;第二透镜(9)为 双凸透镜,其折射率n2在1. 8-1. 85之间,阿贝系数V2在35-42之间;第三透镜(10)为双 凸透镜,其折射率n3在1. 74-1. 8之间,阿贝系数V3在50-58之间;第四透镜(11)为负弯 月形透镜,其折射率n4在1.81-1. 88之间,阿贝系数V4在20-25之间;所述主镜筒(2)内 还设有固定安装于主镜筒(2)最前端的用来对镜头组件前端进行限位的前压圈(1)、位于 第一透镜(8)和第二透镜(9)之间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一隔圈(3)以及位于第二 透镜(9)和第三透镜(10)之间的用来限定两者空气间隔的第二隔圈(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套筒(5)的 后端与主镜筒(2)螺纹连接,连接座套筒(5)的前端与主镜筒(2)间隙配合连接,且两者的 配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7);所述主镜筒(2)的外周壁设有位于连接座套筒(5)的前端和 后端之间的环形凹槽(13),连接座套筒(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套筒壁上垂直连接有穿透 套筒壁伸入环形凹槽(13)内的锁紧螺钉(4),所述环形凹槽(13)的槽宽大于等于主镜筒 (2)相对连接座套筒(5)的调焦行程。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 (8)和第二透镜(9)之间的空气间隔在12-13mm之间,所述第二透镜(9)和第三透镜(10) 之间的空气间隔在4-5mm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圈(6)内 壁设有消光螺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 在450-850nm波谱范围内的有效透过率大于99. 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定焦定光圈监控镜头,包括镜头组件、用来安装镜头组件的主镜筒和连接于主镜筒后端的连接座套筒;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组成镜头前镜组,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成镜头后镜组,且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前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后镜组为正光焦度;所述前镜组焦距f1与后镜组焦距f2之间的比值需满足0.91>f1/f2>0.85;四个透镜的组合焦距为4±10%mm;且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视场角度广,系统监控视场角度可达134°±10%、相对孔径D/f’为1:2.0±10%。
【IPC分类】G02B13-06, G02B13-14
【公开号】CN204462513
【申请号】CN201520136911
【发明人】黄统樑
【申请人】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