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8016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 280微米。它因为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0003]在生物学教学与科研中,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观察是必须而常规的一个实验,但由于草履虫运动快速,往往造成观察效果不佳,甚至说观察不到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进程。
[000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能够控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有效防止了草履虫的逃逸,并延长了其存活的时间,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同时提高观察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用以解决现有的载玻片不能防止草履虫的逃逸,观察不清,观察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所述载玻片上设置有尼龙筛絹网,所述尼龙筛絹网上设置有盖玻片,所述尼龙筛絹网的面积不小于盖玻片的面积,所述尼龙筛絹网由尼龙丝编制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筛絹网的网孔孔径为0.1-0.3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盖玻片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1.利用该装置可以控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有效防止了草履虫的逃逸,将其活动固定在尼龙筛絹网的范围内,并延长了其存活的时间,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
[0012]2.装置中的流量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费用较低;
[0013]3.操作方法简便,可在减少观测时间的同时提高观察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尼龙筛絹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0018]其中:1、载玻片,2、尼龙筛絹网,3、盖玻片,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I上设置有尼龙筛絹网2,所述尼龙筛絹网2上设置有盖玻片3,所述尼龙筛絹网2的面积不小于盖玻片3面积,所述尼龙筛絹网2由尼龙丝编制而成。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筛絹网2的网孔孔径为0.1-0.3mm。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玻片3上设置有刻度线4。
[0022]如图3所示,使用时,把尼龙筛絹网2放置在载玻片I的正中央,在其上滴取一滴培养好的草履虫培养液,并在其上放置同样规格大小的盖玻片3加以固定,可以防止草履虫因快速运动而逃逸视野范围,提高我们的观察效率。尼龙筛絹网2阻碍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将其活动固定在尼龙筛絹网2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防止因草履虫快速运动,跑出观察者的视野,又可以增长其存活的时间,便于观察。尼龙筛絹网2用尼龙丝精工织造,具有网目目数准,网面平直,柔软性好等特点。解决了草履虫移动快速不易观察清楚的问题,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尼龙筛絹网2的网孔孔径为0.1-0.3_,可方便的限制草履虫,盖玻片3上设置有刻度线4,可用于观察草履虫的移动速度。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I),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I)上设置有尼龙筛絹网(2),所述尼龙筛絹网(2)上设置有盖玻片(3),所述尼龙筛絹网(2)的面积不小于盖玻片(3)的面积,所述尼龙筛絹网(2)由尼龙丝编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筛絹网(2)的网孔孔径为0.1-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玻片(3)上设置有刻度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包括载玻片,所述载玻片上设置有尼龙筛绢网,所述尼龙筛绢网上设置有盖玻片,所述尼龙筛绢网的面积不小于盖玻片的面积,所述尼龙筛绢网由尼龙丝编制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观察草履虫的载玻片,载玻片能防止草履虫的逃逸,观察清晰,观察效率高。
【IPC分类】G02B21/34
【公开号】CN204650061
【申请号】CN201520386892
【发明人】王海芳, 刘霞, 苏军虎, 杨志杰, 张琼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