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望远镜分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5789阅读:1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望远镜分划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精密测试计量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望远镜分划板。
【背景技术】
[0002]分划板或目标标识板是光学仪器中一种重要的配件,它的基本功能是对目标进行定位和便于观测等。在许多光学仪器中,分划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分划板大体可分为有刻度及无刻度两种,目前数字技术上多用没有刻度的分划板。
[0003]目前的光学高精度测量仪器如自准直仪或平行光管等,大部分都是以十字形、一字形或米字形等形式进行目标辨识,国内分划板主要使用在定倍望远镜的第二像面,使用密位公式计算距离。密位法测距原理,已知某物体的高度或宽度的情况下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密位公式:L = 1000*H/a,公式中L表示观察者与目标的距离(米),H表示目标的高度或宽度(米),a表示观靶镜分划板测出目标的高低角或宽度角(密位)。从公式中就可以知道,只要知道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再利用观靶镜中分划板上横密位或者纵密位测出高低角或宽度角,就可以得出观察手离目标的距离。
[0004]但当观察目标太小时,望远镜的分辨率及分划板分刻值精度都达不到要求,测距操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分划板安装在光路第一像面位置的望远镜,例如侦察镜和枪瞄镜等,主要是通过变倍透镜组变倍时,分划板和视场一起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观察目标。但针对国内现有的分划板图案,并没有针对目标、分划刻值和倍率这三者关系作相应的设计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望远镜分划板,能实现辨别风向和估算风速功能,并能够实现不同视场快速测量距离和预定目标快速测量距离,真正做到快速、高效的测量距离。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望远镜分划板,包括分划板主体,所述分划板上设有角度刻线、密位刻线和测距线。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角度刻线沿竖直方向分位两部分,分划板主体顶部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点设为90°,分划板主体上水平方向对应的两点都设为0°,0°到90°间均匀划分,每隔15°标出角度值,并以长虚线对应标示,两长虚线之间以短实线等分。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密位刻线为T字形密位刻线。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密位刻线的密位值范围从O到8,每相隔的密位值间设有一个中刻度,对应I密位值的位置取消刻线,4个密位一个大刻度,并标出数值。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3到5密位值范围内,等距划分10个小刻度,每相邻的小刻度的横轴下方再等分标出刻线。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测距线包括一条基准线,以及设于基准线上方的八条分别代表不同距离的测距子线,所述八条测距子线代表的距离分别为400米、500米、600米、700米、800 米、900 米、1000 米和 1100 米。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八条测距子线的长度、分别与基准线的距离不同;其中一条基准子线的长度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肩宽,其与基准线的距离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高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更方便的测量距离、估算风速和辨别风向,分划板考虑了倍率使用,能对预先设定物体快速测距,并且加入角度刻值,能快速的辨别风向和估算其速度,真正做到快速、高效的测量距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划板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划板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划板的T字型分划线放大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划板的等尺寸测距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望远镜分划板作进一步说明。
[00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望远镜分划板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图1示出了一种望远镜分划板,包括分划板主体,所述分划板上设有角度刻线、密位刻线和测距线。作为优选的,所述角度刻线沿竖直方向分位两部分,分划板主体顶部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点设为90°,分划板主体上水平方向对应的两点都设为0°,0°到90°间均匀划分,每隔15°标出角度值,并以长虚线对应标示,两长虚线之间以短实线等分。角度值主要是通过望远镜观察目标所在的位置周围的环境,包括小草、树叶和流动气体等,通过观察这些物体对应分划板上的角度值来辨别目标所在地的风向,了解具体的风向,可以通过经验值来估算风速。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分划板的局部放大图,由于90°的风向与子弹的发射方向水平,不会影响子弹的发射方向,所以不需要风向角度来估算风力;0°的水平风是明显的,直接影响子弹的方向,所以这个风不需要估算风力的大小;因此本实施例中,0°和90°均为标出。
[0022]图3是T字型分划线放大图,密位范围从O到8,每隔I个密位一个中刻度,但在对应I密位值的位置取消刻线,4个密位一个大刻度,并在横轴下方标出数值,比如4和8密位刻值,其中3到5数值范围内,再等距划分10个小刻度,数值是0.2密位,在0.2密位格的横轴下方再等分标出刻线,因此横轴测量少的精度是0.1密位,在T字型横轴与负纵轴的交点位置是直径0.2密位的圆圈,纵轴上方的不刻线主要是考虑中心视场观察的重要性;整个T字型的分划线的刻线范围精度分别是1、0.5、0.2和0.1密位,能适应不同视场的需求,特别是分划板在第一像面位置的光路系统上,视场随着低倍率到高倍率的变化,由大变小,因此当测量小目标或者远距离时,需要切换成高倍率,缩小视场,使用高精度的格值来测量目标距离,而当测量近距离大目标时,可以切换成低倍率,扩大视场,使用低精度的格值来测量目标距离,通过使用T字型分划线的横轴或者纵轴的不同精度来适应不同大小目标或者不同距离的目标,这样能做到快速,高效的使用密位的方法来计算测量距离;
[0023]图4是本实施例中密位刻线的示意图,所述密位刻线的密位值范围从O到8,每相隔的密位值间设有一个中刻度,对应I密位值的位置取消刻线,4个密位一个大刻度,并标出数值。所述3到5密位值范围内,等距划分10个小刻度,每相邻的小刻度的横轴下方再等分标出刻线。所述测距线包括一条基准线,以及设于基准线上方的八条分别代表不同距离的测距子线,所述八条测距子线代表的距离分别为400米、500米、600米、700米、800米、900 米、1000 米和 1100 米。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八条测距子线的长度、分别与基准线的距离不同;本实施例中采取400米基准子线的长度A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肩宽,其与基准线的距离B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高度。通过预先按密位测距法将定尺寸的目标所占的密位尺寸在分划板图案中画出来,然后在实际的测距中能对这类目标能够快速测量距离,这类的测量方法都是针对一定使用场景来设计的。
[0025]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更方便的测量距离、估算风速和辨别风向,分划板考虑了倍率使用,能对预先设定物体快速测距,并且加入角度刻值,能快速的辨别风向和估算几速度,真正做到快速、高效的测量距离。
[00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划板主体,所述分划板上设有角度刻线、密位刻线和测距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刻线沿竖直方向分为两部分,分划板主体顶部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点设为90°,分划板主体上水平方向对应的两点都设为0°,0°到90°间均匀划分,每隔15°标出角度值,并以长虚线对应标示,两长虚线之间以短实线等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位刻线为T字形密位刻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位刻线的密位值范围从O到8,每相隔的密位值间设有一个中刻度,对应I密位值的位置取消刻线,4个密位一个大刻度,并标出数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3到5密位值范围内,等距划分10个小刻度,每相邻的小刻度的横轴下方再等分标出刻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线包括一条基准线,以及设于基准线上方的八条分别代表不同距离的测距子线,所述八条测距子线代表的距离分别为400米、500米、600米、700米、800米、900米、1000米和1100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望远镜分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条测距子线的长度、分别与基准线的距离不同;其中一条基准子线的长度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肩宽,其与基准线的距离表示该距离观察下人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望远镜分划板,包括分划板主体,所述分划板上设有角度刻线、密位刻线和测距线。所述角度刻线沿竖直方向分位两部分,分划板主体顶部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点设为90°,分划板主体上水平方向对应的两点都设为0°,0°到90°间均匀划分,每隔15°标出角度值,并以长虚线对应标示,两长虚线之间以短实线等分。所述密位刻线的密位值范围从0到8,每相隔的密位值间设有一个中刻度,对应1密位值的位置取消刻线,4个密位一个大刻度,并标出数值。所述测距线包括一条基准线,以及设于基准线上方的八条分别代表不同距离的测距子线,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辨别风向和估算风速功能、不同视场快速测量距离和预定目标快速测量距离。
【IPC分类】G02B27/32
【公开号】CN204945505
【申请号】CN201520686623
【发明人】徐家宏
【申请人】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