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567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碳粉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电子成像装置有关,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子成像装置的碳粉匣。
【背景技术】
[0002]—般电子成像装置如影印机或打印机,可感测碳粉匣里剩余的碳粉量,而将碳粉匣定义为“碳粉量偏低”、“碳粉已用完”或其他状态并显示出来,且在状态为“碳粉已用完”时停止打印,以避免电子成像装置故障。
[0003]目前市面上的电子成像装置用来感测碳粉剩余量的方式是利用一感应器用来感应碳粉匣上二个位置相对应的高点,当感应器感应到二次高点经过,即代表碳粉匣已经旋转一圈,举例来说,若碳粉匣旋转十圈(感应器感应二十次高点经过)所排出的碳粉量即达到预设量,则电子成像装置判断碳粉匣内的碳粉量属于充足阶段,但若碳粉匣需转动更多的圈数(如十五圈,即感应器感应三十次高点经过)才可排出足够的碳粉量,则电子成像装置便会判断碳粉匣属于碳粉量偏低,或者碳粉已用完等状态,进而发出警示讯号应求更换碳粉匣。
[0004]然而,就算电子成像装置已经显示警示讯号,但此时碳粉匣里可能还存有部分的碳粉尚未完全排出,若将其汰换下来,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粉匣,其可降低碳粉匣被更换时的残粉量,以充分利用资源。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匣,其包含一筒体、一传动件以及一盖件,该筒体具有一插接段、以及一开口设于该插接段的一端,该传动件由一基管部、一延伸管部、一齿环、一凸部与一端部所组成,该基管部套设于该筒体的插接段,该延伸管部由该基管部延伸而出,该齿环设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该凸部设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且该凸部的外周缘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共同形成一圆周表面,该端部设于该延伸管部的一自由端,该端部具有至少一出口,该传动件与该筒体固接而可一起旋转,该盖件套设于该传动件的延伸管部而将该出口封闭。
[0007]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传动件的凸部位于该齿环与该延伸管部之间。
[0008]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传动件的凸部两侧具有二导斜面。
[0009]上述的碳粉匣,其中,用以设于一电子成像装置,该电子成像装置内部设有一驱动齿轮、一感应器与一容置空间,该碳粉匣用以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该传动件的齿环用以与该驱动齿轮啮合,该感应器能够感应该传动件旋转时该圆周表面的位置变化。
[0010]当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一驱动齿轮驱动该传动件与该筒体旋转时,一位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感应器便可感应该圆周表面的位置变化,该传动件每旋转一圈,该感应器便感应该凸部经过一次,如此一来,当该感应器感应本实用新型传动件的凸部经过的次数已达电子成像装置判断碳粉量不足的预设值(如三十次)时,该传动件的实际旋转圈数(即三十圈)为习知碳粉匣的二倍,因此更可将碳粉匣内的碳粉排出得更完全,大幅降低碳粉匣被更换时的残粉量,以充分利用资源。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电子成像装置的剖面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立体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分解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传动件的立体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传动件的侧视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
[0018]I 电子成像装置310外周缘
[0019]10碳粉匣33延伸管部
[0020]2 驱动齿轮35齿环[0021 ]20筒体 37凸部
[0022]21插接段370外周缘
[0023]23开口371导斜面
[0024]25螺纹部39端部
[0025]3 感应器391出口
[0026]30传动件4 容置空间
[0027]300圆周表面40盖件
[0028]31 基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请先参考图1,为一电子成像装置I的剖面示意,该碳粉匣10装设于该电子成像装置I内部,该电子成像装置I内部设有一驱动齿轮2、一感应器3、一容置空间4以及其他元件(图未示),该碳粉匣10用以容设于该容置空间4中。
[0031 ]请参考图2、图3,该碳粉匣10具有一筒体20、一传动件30以及一盖件40。
[0032]该筒体20具有一插接段21、一开口23设于该插接段21的一端、以及一螺纹部25由该筒体20的局部表面朝该筒体20的内部空间凹陷,该筒体20的内部空间用以置放碳粉,该开口 23供碳粉通过。
[0033]请参考图4、图5,该传动件30由一基管部31、一延伸管部33、一齿环35、一凸部37、以及一端部39所组成,该基管部31套设于该筒体20的插接段21,该延伸管部33由该基管部31朝该盖件40延伸而出,该齿环35设于该基管部31的外周缘310并邻近该筒体20,该齿环35用以与该电子成像装置I的驱动齿轮2啮合,该传动件30可藉由该齿环35受该驱动齿轮2的驱动而转动,该凸部37设于该基管部31的外周缘310并位于该齿环35与该延伸管部33之间,该凸部37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导斜面371,使该凸部37的外周缘370(包含该二导斜面371)与该基管部31的外周缘310共同形成一圆周表面300,该圆周表面300非指该表面呈圆形,而是指该表面形成一封闭的圆周面,且该圆周表面的半径在凸部处大于其他部分,该端部39设于该延伸管部33的一自由端,该端部39具有四出口 391供碳粉通过,该些出口 391紧邻于该筒体20的开口 23,使该些出口 391连通于该筒体20内部空间,该传动件30与该筒体20固接而可一起旋转。于其他实施例中,该些出口 391的数量可视需求改变。
[0034]该盖件40套设于该传动件30的延伸管部33而将该些出口391封闭,所述封闭是指碳粉通过该些出口 391后暂时停留在该盖件40的内部空间而不往该碳粉匣10的其他空间移动,该盖件40至少局部与该电子成像装置I卡接在一起而固定不动,该盖件40底侧具有一出粉口(图未示)。
[0035]当该电子成像装置I的驱动齿轮2驱使该传动件30与该筒体20旋转时,该盖件40不跟着转动,该筒体20内的碳粉透过该螺纹部25旋转的作用而得以逐渐朝向该筒体20的开口23移动,碳粉经该开口 23离开该筒体20,再经由该些出口 391进入该盖件40的内部空间,接着再透过该出粉口由该碳粉匣10排出供该电子成像装置I使用。当该传动件30旋转时,前述圆周表面300与该感应器的相对位置会随着该传动件30的转动而变化,而此变化即可被该感应器3所感应,更详细地说,每当该凸部37靠近或碰触该感应器3—次,便可受该感应器3感应一次,因此当该感应器3感应到该凸部37经过或碰触一次,即代表该传动件30已旋转一圈,相较于习知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感应器需感应到二次凸部才代表传动件旋转一圈,本实用新型对于该凸部37的感应次数仅为习知碳粉匣的一半,如此一来,当该感应器3感应到该凸部37的次数已达该电子成像装置I判断碳粉量不足的预设值(如30次),该传动件30的实际旋转圈数(即30圈)却已是习知碳粉匣的二倍,因此可将该碳粉匣10内的碳粉排出得更完全,大幅降低该碳粉匣10被汰换时的残粉量,以充分利用资源。
[0036]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该碳粉匣结构可加以改变,例如,该凸部37于该传动件30上的位置相较于该齿环35可较邻近于该筒体20,在此状况下,该齿环35则是位于该凸部37与该延伸管部33之间;该感应器3的结构以及感应方式可视需求而任意变化,只要可供该电子成像装置I感应该凸部37即可,举例来说,该感应器3可为一机械式的感应装置,透过该感应器3碰触到该凸部37而达到感应效果,或者该感应器3可为一光学感应装置,只要该凸部37于转动时经过该光学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即达到感应效果等;如该感应器3采机械式设计而会与该凸部37碰触,此时该凸部37的二导斜面371便可提供该感应器3—个较为滑顺的滑动轨迹,事实上,该导斜面371的数量可视情况调整,甚至,该二导斜面371可省略不设;该凸部37的形状亦不受前述实施例限制,只要可确实供该感应器3感应即可。
[0037]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碳粉匣,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筒体,具有一插接段、以及一开口设于该插接段的一端; 一传动件,由一基管部、一延伸管部、一齿环、一凸部与一端部所组成,该基管部套设于该筒体的插接段,该延伸管部由该基管部延伸而出,该齿环设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该凸部设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且该凸部的外周缘与该基管部的外周缘共同形成一圆周表面,该端部设于该延伸管部的一自由端,该端部具有至少一出口,该传动件与该筒体固接而能够一起旋转;以及 一盖件,套设于该传动件的延伸管部而将该出口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匣,其特征在于,该传动件的凸部位于该齿环与该延伸管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匣,其特征在于,该传动件的凸部两侧具有二导斜面。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碳粉匣,其特征在于,设于一电子成像装置,该电子成像装置内部设有一驱动齿轮、一感应器与一容置空间,该碳粉匣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该传动件的齿环与该驱动齿轮啮合,该感应器能够感应该传动件旋转时该圆周表面的位置变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碳粉匣,其包含有一筒体、一套固于筒体的传动件以及一套设于传动件的盖件,传动件具有一基管部、一齿环设于基管部的外周缘且与电子成像装置的一驱动齿轮啮合、以及一凸部设于基管部的外周缘,凸部外周缘与基管部外周缘形成一圆周表面,藉此,当驱动齿轮透过齿环驱动传动件旋转时,一位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感应器便可感应该圆周表面的位置变化,传动件每旋转一圈,感应器可感应该凸部经过一次,藉此,可大幅降低电子成像装置警示须更换碳粉匣时该碳粉匣内的残粉量。
【IPC分类】G03G15/08
【公开号】CN205247066
【申请号】CN201521013884
【发明人】庄金锡, 萧正宜
【申请人】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